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古代社会无论是在生产还是在生活中,对植物产生深厚的情感,人们主要将植物当作主要对象,和植物以友相称,通过植物来抒发自身的感受。就传统园林种植设计而言,同样是在这种环境下形成的,并积累了大量的经验。而传统园林种植设计水平对创造园林自然空间有着重要的意义,它是利用植物景观里面中的自然观、相应的文化观有效的结合起来,从而营造出特别的理念以及理法并且以其高雅清幽、和谐统一的景观风格在城市发展中脱颖而出,从而成为当前传统园林艺术光辉成果的主要构成环节。  相似文献   

2.
在现代都市规划设计中 ,舒适的环境建设已成为最重要的课题。基于目前都市环境的现状 ,以社会生态学、人类的生存环境为出发点来思考 ,就如何创造人类与自然共生的都市生活环境 ,即对于都市园林绿地的规划、设计和发展所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在环境与人类不可分割的关系中 ,都市园林绿地的形态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舒适的环境包含着以下一些要素 :丰富的绿色、清新的空气、切身而感的自然环境、文化氛围、都市的清洁、安宁、以及清澈的水域环境等等。而在这些因素中 ,都市园林绿地与城市规划之间 ,有着重要的关联 ,因此“绿色都市建设 ,…  相似文献   

3.
李明岳 《科教文汇》2007,(2X):201-201
城市园林绿化是现代化城市的重要标志之一。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环境已经成为社会生产要素和人类生活要素。创建具有科学性、艺术性、生态性的现代园林绿地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一个城市的园林绿地系统规划关系到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关系到子孙后代能否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为此,必须对建设适合我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园林绿地系统的若干问题进行深层次的系统研究与探索。  相似文献   

4.
在跨入知识经济时代 ,技术创新尤为重要。技术 ,是人类为了满足社会需要 ,利用自然规律 ,在改革和控制自然的实践中所创造的劳动手段、工艺方法和技能体系的总和 ;创新 ,不是一个技术学的概念 ,而是一个经济学的概念 ,它是将技术发展的新成果和技术发明的新创造应用到经济活动中去所引起的生产要素与生产条件的重新组合 ,即新的生产函数建立 ;技术创新 ,包括引进新的产品、采用新的生产方法、开辟新的市场、获得原材料的新来源和实行新的企业组织形式等五种情况。企业之所以要技术创新 ,是因为它能够带来获取超额利润的机会。此企业实现了技…  相似文献   

5.
对城市园林规划创新与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园林绿化是现代化城市的重要标志之一.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环境已经成为社会生产要素和人类生活要素.创建具有科学性、艺术性、生态性的现代园林绿地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一个城市的园林绿地系统规划关系到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关系到子孙后代能否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为此,必须对建设适合我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园林绿地系统的若干问题进行深层次的系统研究与探索.  相似文献   

6.
我国园林是一种自然山水式园林,追求天然之乐趣是我国园林的基本特征.它把自然美与人工美高度地结合起来,把艺术境界与现实生活融合于一体,形成把社会生活、自然环境、人的乐趣与美的理想水乳交融般地交织在一起的,即可坐可行,又可游可居的现实的物质空间,它是人类认识、利用和改造自然的伟大创造.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探讨城市本质出发,提出城市是居民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为居民提供创造和欢乐的机会,充满活力,而又有一种安全感;城市的本质是人类为满足,自身生存和发展需要而创造的人工环境。城市的这种本质指导明日中国城市建设要“以人为本”,符合这一理念的是田园城市,由此得出建设田园城市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新民乐作为时代产物,传承了中国传统民族音乐,吸收借鉴了西方优秀的音乐形式,与当代艺术文化形式有机结合,从诞生之日便深受广大群众热爱。传统文化想在新时代下发展,不能一成不变,而新的事物的出现和发展也是在不断探索中前进。我们应当以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为己任,对传统民乐大胆创新,通过学习来弥补其缺点,这样才能使新民乐在发展中吸收艺术精华,使中国音乐走向世界,为全球人民带去欢乐。  相似文献   

9.
会计是随着人类社会生产的发展和经济管理的需要而产生、发展并不断完善起来的,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人类在二十世纪末即已从工业经济时代步人知识经济时代,经济的全球化、数字化、网络化、无形化特征使传统会计赖以生存的社会环境和经济环境发生了深刻而巨大的变化,形成并发展于工业经济时代的会计工作在许多方面  相似文献   

10.
以传统园林和现代城市景观为背景,对比研究了湖石与摩尔雕塑的共同点及特色,并选取自然之美的认同与追求、形式与特点、与环境的关系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论述.指出两者在环境空间中的表现形式、及其审美情趣的诸多一致性.同时探讨了湖石与园林、雕塑与现代环境、艺术创作与文化传统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中国现代园林发展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1949年至今这一时期的中国园林作为论述对象.这一时期的中国园林,早已完成了由古代园林向现代园林的转型,而步入城市公共绿地大发展的时代.本文结合对各阶段社会文化和历史背景的分析,以杭州市的城市绿地为例,概述中国现代园林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当时代的步伐迈进21世纪,随着全世界的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城市园林绿地作为经济和文化结合的产物,不可避免地受到全球化的冲击。由于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使园林的形式、风格理论走在前面,造成全球园林同一化趋势。如何突出地域园林文化?吸取多元化是一个城市绿地系统的特色所在,是保持城市经济可持继发展的源泉。因此合理的运用规划技术,尊重自然与生态变化,是人们追求的理想目标。 1、城市绿地是维护城市生态平衡,为人们提供康体健身的场所城市绿地的建设目标和核心就是要遵循生态学、城市生态学原理、生态园林原则和植物群落学原则,规划设计各类城市绿地。其高质量的城市绿地标准应该是绿色植物为主体,使人们有安逸感、舒适  相似文献   

13.
21世纪中国城市建设进入快速发展时期,从园林城市、生态城市发展到现阶段的生态园林城市,这一变化是必然的。山、水是构成园林的要素,一个城市扩大化了的园林是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的目标,而自然山水则是这个大园林的背景。秦皇岛市在建设生态园林城市的道路上要充分发挥自身的自然山水资源优势。  相似文献   

14.
城市个性     
城市的个性需要它的①生态性;②精品性,而每个精品都是由一片建筑精品和园林绿化精品组成;③文化性,公众的生产和生活都具有强烈的文化内涵。城市环境是把建筑园林、雕塑、道路、街区、广场等实体内容,加上历史文化、科学技术、社会制度、风土人情的影响,以及民族传统和地方特色,是自然因素与人文因素的综合体,城市环境需要通过规划、开发、建设、管理来完成,而城市规划设计,如果只在纸上画圈,它就一文不值,如果把城市规划设计确实作为城市发展建设依据,那么它就决定城市的命运,所以政府和人民深刻认识到城市  相似文献   

15.
当时间迈入21世纪,地球环境更加引起全社会关注之时,城市的形象备受瞩目。环境质量一跃成为衡量现代化城市的第一标准,而园林绿化就是决定环境质量的第一要素,园林绿化工程越来越受到各级政府和广大民众的关注和重视园林绿化工程是在一定范围的地域内,运用园林绿化工程技术和不同风格的艺术手段,通过对特定地形的改造,加入园林小品及绿化材料等造园要素,创作而成的一种优美的环境境域。植物材料是自然材料中非常重要的一种,也是造园的重要要素。无论是公园绿地或园林的性质及其范围大小各有不同,但对植物材料的广泛应用都是一致的。它不仅能增加园林的美观与活泼气氛,同时也可以保护和改善自然环境,为人类的活动及动物的生存创造优良的条件。  相似文献   

16.
城市人居环境的创造和改善,既是一个古老的命题,也是一个与人类共存的永恒主题。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工业和人口的大规模集聚,改善城市人居环境,已经成为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的突出问题,必然引起全人类的重视。本文在对城市人居环境内涵理解的基础上,阐述了城市人居环境建设的必要性,着重探讨了我国城市人居环境优化战略。  相似文献   

17.
生态环境的好坏对城市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能否适应时代发展建设生态城市成为制约城市与人类和谐相处的关键因素.传统对生态城市的观念已经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而创新理念,如何建设具有合理因素和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城市成为笔者不断追求的目标和方向.  相似文献   

18.
孙野 《黑龙江科技信息》2004,(10):F004-F004
在世界进入多极化发展的大环境下、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的城市发展进入了急剧扩张时代。由于人口增加,城市规模急剧膨胀,许多城市的发展表现出无限、无序扩张的趋势。城市的无限扩张对城市园林生态的影响也呈现复杂态势。一方面,因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旅游业的方兴未艾使得现存的园林超负荷运载,另一方面,由于城市发展的需要,我们破坏了原有的大量绿地和城市中的森林,然后再建起新的园林,而所谓的新园林的独到之处在趋之若鹜的设计风格的倡导下再度成了单一的风格,结果园林最基本的生态功能丧失殆尽。  相似文献   

19.
21世纪中国城市建设进入快速发展时期,从园林城市、生态城市发展到现阶段的生态园林城市,这一变化是必然的。山、水是构成园林的要素,一个城市扩大化了的园林是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的目标,而自然山水则是这个大园林的背景。秦皇岛市在建设生态园林城市的道路上要充分发挥自身的自然山水资源优势。  相似文献   

20.
文章指出:目前环境问题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威胁到了人类的生存,解决环境问题刻不容缓,人类应当抛除之前人类中心主义的误导,在自然中重新自我定位,挽回一些科学技术发展模式与自然背道而驰的败局,借以处理好人类自身与科学技术的关系,通过科学技术来更加清楚地认识自然发展调节模式,进而改革人类自工业时代以来形成的背叛自然的发展模式,通过科学技术手段来使人类发展模式与自然的发展模式趋同,做到回归自然的科学发展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