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新的课程标准指导下的数学教材中新增加“综合与实践”这种新的学习内容和形式,北师大版教材以数学好玩呈现给学生,其目的是让学生经历实践与研究的历程,使学生形成对数学的正确态度,发展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同时数学好玩活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方面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更重要的是这种活动能有效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而且在数学好玩活动中,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已成为学生主要的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2.
新课改的深入推进,需要小学数学教师更新教学理念、改变教学模式,让学生能够更好地融入数学教学当中,而"数学好玩"这一特色单元能够使数学学习的趣味性得到充分的展示,让学生通过数学活动体验到数学学习的乐趣,从中发现数学的魅力,并能够学习到一些重要的数学思想,提高学习能力,促进"数学好玩"教学有效性的提高。分析了小学数学教学现状以及教学的有效性,探究了提高有效性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数学节”是江苏省南京赫贤学校的全景式数学教育实验课题组创建的特色校园活动。学校通过设置特色数学节日、开展多样数学节日活动,让学生对数学有更丰富、更新奇的体验,增加学生的“数学”交往与互动,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拓宽学生的数学视野,让学生发自内心地觉得“数学好玩”,从而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4.
建构主义者认为:“学习活动不是由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而是学生根据外在信息,通过自己的背景知识,建构自己知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是被动的信息吸收者和刺激接受者,他要对外部的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学习是学生经验体系在一定环境中自内而外的“生长”,它是以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实现知识的建构.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数学不应被等同于知识的简单汇集,而应被看成是人类的一种活动,是在一定文化环境中所从事的创造性活动.既然学习数学新知是一种在原有数学活动经验上的再创造性活动,学生应该觉得学习数学“好玩”、“好奇”,并产生浓厚的学习数学兴趣.在有些时候,学生在学习数学新知识时并不缺少必要的旧知识与经验,但依然觉得数学异常难学,甚至“不可理喻”,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教师在进行教学时,没有很好地挖掘与构建学生知识结构中原有的数学活动经验来指导学生的学习,促进知识的自然生长.下面笔者结合苏教版《数学》(必修1)第二章“函数”的一些教学心得,并附以自己的一些思考,谈谈数学活动经验的要义及如何构建数学活动经验.以期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5.
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需要教师和学生双方共同配合与努力来实现.作为学生,他们从对数学不感兴趣转变为感兴趣,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这是课堂教学有效性提高的表现.作为教师,能够通过各种不同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地学习,从而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也是课堂教学有效性提高的表现.具体到中职数学教学,有效的中职数学课堂教学应该是一个使数学学习活动充满趣味,不断促进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提高的过程.那么,中职数学教师应该采取怎样的措施来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呢?以下是笔者的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6.
数学学习应该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因此,结合有关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精心设计实践活动,必将提高学生把数学知识应用于实践生活的能力,有效推进课堂教学素质化。在小学数学中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是小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发展学生创新精神的需要;更是全面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数学阅读是学生个体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阅读数学材料建构数学意义和方法的学习活动,是学生主动获取信息、汲取知识,发展数学思维,学习数学语言的重要途径.现代社会,要求人们不仅需要具备语文和外语的阅读能力,而且还需要具备一定的数学阅读能力.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会学习首先要学会阅读,一个阅读能力不好的学生就是一个潜在的“差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应该有意识地指导学生读好数学,掌握阅读数学的方法,提高学生的数学阅读理解能力.  相似文献   

8.
《小学生数学报》的最广大受众是学生。对学生来说,他们需要的不是复杂的解题指导,枯燥的解题训练,他们需要的是学习数学时的轻松有趣。在活动中领略和体验"数学好玩",是学生想要的,更是教师们想达到的目标。数学阅读、数学小论文写作、数学演讲、数学小课题研究等等这些活动,学生都可以从小数报中获得他们自己所需要的内容。这些活动的开展,除了让学生在"玩"中学习数学,更加可贵的是,学生的学习方式在这些活动的开展过程中不经意地得到改变。  相似文献   

9.
数学是枯燥无味的,没有情感的。怎样让数学好玩,是值得我们一线教师不断探索与思考的。玩是孩子的天性,也是孩子最感兴趣的事。让孩子游戏于数学乐园中,孩子不亦乐乎;让孩子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孩子信心十足;让孩子体会到玩数学的乐趣,孩子开始至爱数学学习,真正感受到数学好玩。本文围绕数学好玩展开,让学生在幽默、游戏中学数学,旨在提高学生兴趣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宽小学数学教学思路,创新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0.
“数学好玩”最早是数学大师陈省身提出来的,但怎样让学生在感到数学好玩的同时玩好数学呢?  相似文献   

11.
目前的许多数学教学课堂中,贯彻了新课改的要求,教师通常采取一系列的活动来引导学生进行自觉学习,自主探索,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方法来解决。这种教学的模式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他们自主学习的参与度。但数学这门课程有其独特的特点,是学生思维的锻炼,因此,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还应该将核心的数学方法渗透到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效率。本文主要讲解技师学校数学教学中数学思想与数学效率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周娟 《学周刊C版》2011,(9):93-93
数学教学人纲明确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它告诉我们数学教学要立足于学生的生活实际.要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来进行教学.教学的活动应该富有情趣和意义,在教学活动中.要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创设教学情景.  相似文献   

13.
皮亚杰强调:儿童要高度活动;在活动中让儿童动脑、动手,进行探索,通过活动逐步丰富儿童的认知结构;在教学过程中要通过儿童自身积极的活动,让儿童探究、发现知识。因此,数学教学不应该只是一些刻板的知识的传授,而应该是通过丰富的数学活动来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以及对数学的理解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相似文献   

14.
《小学生数学报》的最广大受众是学生。对学生来说,他们需要的不是复杂的解题指导,枯燥的解题训练,他们需要的是学习数学时的轻松有趣。在活动中领略和体验"数学好玩",是学生想要的,更是教师们想达到的目标。数学阅读、数学小论文写作、数学演讲、数学小课题研究等等这些活动,学生都可以从小数报中获得他们自己所需要的内容。这些活动的开展,除了让学生在"玩"中学习数学,更加可贵的是,学生的学习方式在这些活动的开展过程中不经意地得到改变。  相似文献   

15.
1 设计的想法 教育需要传授知识,但更需要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科学态度.数学教育应注重人的整体素质的培养,应注重对学生进行基本的数学认识、思维、推理、评价、联系、交流以及问题解决的教学,包括数学思想方法、“数学化”过程与数学品质的教学,培养学生“数学地”思考问题的能力与意识. 基于上述的想法,笔者认为把数学活动引入数学课堂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数学活动的基本观点是,我们不应该把数学学习等同于已经得到的数学命题或理论,而应该看到数学是一种人类活动,应该看到它的其它环节,如问题、语言和方法.学生不仅应当掌握作为…  相似文献   

16.
数学教育应该是开放性的教育,师生互动的教育.探索发现的教育,充满活力的教育。优效数学教学,关键需要把握能成功数学教与学的要素。这就需要教师把握数学的本质和数学教学的本质,需要教师拥有组织教材、创造教材、驾驭教学内容、驾驭课堂活动、驾驭学生学习的能力;需要教师灵活掌握课前所预设的教学策略,课中能及时捕捉学生学习信息,生成有效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7.
"数学阅读"是指围绕数学问题或相关材料,以数学思维为基础和纽带,用数学的方法、观念来认知、理解、汲取知识和感受数学文化的学习活动。从数学教育价值来看,数学阅读应该是建立在思维基础之上的逻辑性阅读、符号化阅读、图表化阅读和多元化阅读。这就要求我们一线教师,不能忽视数学阅读,不能忽视对阅读策略的培养。教师要根据教学需要,"适时介入"学生的阅读,恰当进行引导和点拨,指导学生阅读数学文本。  相似文献   

18.
在数学教学的课堂上,数学活动越来越受到广大教师的重视.但是由于对数学活动概念的理解存在着误差,数学活动的设计、实施存在不合理的地方.致使数学活动的教学并没有促进学生的学习.所以创设有效的数学活动来促进学生的学生是我们目前需要关注的地方.  相似文献   

19.
邝国宁 《广西教育》2007,(6B):13-13
怎样的情境才是教学情境?有些老师用“生活情境”来人为地制造情境是不可取的,而应该用与当前学习任务相关的,反映当前学习内容本质的情境。情境是产生问题的土壤,它引发探究活动和数学思考,情境设计应注意情境的数学化,情境应为实现数学教学的目标服务。情境不仅重视生活化、活动化,更应该重视情境的数学化。让情境为实现数学教学的目标服务,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  相似文献   

20.
数学课堂的教学过程,其实质应该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主动获取知识的过程。在数学课堂上.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参与数学学习的意愿、能力和程度,是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获得良好发展的前提,所以,学生的数学学习的有效参与状态应该是评价课堂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指标。作者认为要提高学生的课堂有效参与度,有五个问题需要认真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