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网络中搜索各种资源时,通用的搜索引擎很难满足用户特定的需求。P2P网络是一种有效的资源共享和搜索方式。通过分析P2P网络的基本结构和资源共享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P2P的资源网络模型(PBRN)。PBRN是由各资源实体"自组织"形成的分布式、虚拟、动态和松散的纯P2P网络,并实例化的剖析了它在教育信息资源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如何高效地搜索资源是Peer-to-Peer(P2P)网络中最为关键的问题。目前大多数P2P只支持基于文件标识的搜索,用户不能根据文件的内容进行搜索。将改进后的基于互关联后继树的全文检索模型应用到混合式P2P网络中,它将全文看成一个字符流,利用多棵二层树组成的森林表示这个全文字符流。由主索引、附加索引和删除文件列表三部分组成独特的索引结构,很好地解决了索引的更新问题,提高了混合式P2P网络的查询效率。  相似文献   

3.
如何高效地在P2P网络上搜索到资源,依赖于对网络上资源的高效索引和查找方法。本文在分析、研究P2P网络基本搜索方法的基础上,改进了泛洪请求模型搜索方法,并将其应用到企业内部网络资源搜索中,以达到更合理的利用和共享企业内部网络信息资源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针对现有P2P网络搜索效率低、搜索算法开销大等问题,提出采用蚁群搜索算法(ACO)构建P2P层次域网络模型。该模型在域间资源查询时,通过节点信誉度选择查询路径,有效将搜索蚂蚁导向到可能存在查询资源的高信誉度节点域中。实验证明,该方法有效提高了资源搜索命中率,减少了网络中冗余信息包的传送,有一定的实用性及可扩展性。  相似文献   

5.
P2P(Peer-to-Peer)技术是一种新型的网络技术,用户如果想在网络中访问某些数据或者需要某些服务,可以不通过相关的服务器或中间设备,而把依赖分散到网络中参与者的计算能力和带宽,其应用的核心技术是资源搜索机制.本文根据其网络模型特点,分析并研究了四种典型的资源搜索算法原理及性能.  相似文献   

6.
点对点网络(P2P)指网络用户之间可以直接通信的网络结构。P2P使用户可以直接连接其他用户的计算机,而不是像过去那样连接到服务器去浏览和下载。介绍BitTorrent在P2P网络中的作用,对BitTorrent系统中涉及的torrent文件格式、节点与tracker之间的通信协议以及节点之间的通信协议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
张燕 《考试周刊》2010,(50):154-155
针对P2P网络中资源查找及其自身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分布式二叉树索引模型,通过度量网络中结点属性相似性,对所有结点进行渐近分组,形成层次性逻辑二叉树覆盖网络。在信息搜索时,查询只路由到相关的结点上,减少了信息搜索时的平均搜索路径长度,从而改善搜索效率。  相似文献   

8.
针对文件共享系统中的文件热备份问题,提出一种在 P2P 网络中利用节点间环型结构实现共享文件备份的方法。围绕环型结构文件热备份设计,在实验系统中同时解决了网络节点加入与退出、节点状态监控、节点连接信息刷新、各节点中共享文件协同检索,以及各节点间实时通信等技术问题。充分利用 P2P 网络结构的技术特点,提高文件共享系统的可用性,同时证明 P2P 网络结构下的文件资源共享系统具有扩展方便、负载变化对系统影响较小等特点。  相似文献   

9.
通过分析P2P与C/S网络模式的区别,结合网络出版业的发展需求,设计出适合网络出版业应用的P2P网络模型,并从搜索机制、版权保护和收费模式三方面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Peer—to—Peer”(P2P)是指在网络上起相同作用的对等用户之间进行相互通信的技术。虽然从技术角度看,早在30年前就已经有了所谓的P2P网络结构,但是直到近年来,P2P技术作为一种全新的网络应用,由于其能快速便捷地提供信息的共享与交换、计算资源(如CPU资源)和存储资源的共享和使用,才得到了飞速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P2P技术的产生给网络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和突破.由于NAT对网络内主机的保护,使得其与P2P的主机之间直接连接后进行数据交换相矛盾,网络穿越技术也越来也多的应用到各种P2P应用中.对基于UDP方式的P2P网络穿越技术进行的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分析研究CAN(Content-Addressable Network)语义路由算法,改进源节点到目的节点语义路由中继节点序列,从建立相应的P2P网络节点物理位置参照系入手,依据节点坐标间的相对距离,来自局部节点的物理邻居信息及最短路径,对O-CAN路由性能进行理论分析及推导。OCAN算法既不修改原有P2P网络的nodeid的值,也不在网络中设置超级节点,在提高路由效率的同时,保证了网络节点的对等性。  相似文献   

13.
王焱 《教育技术导刊》2013,12(1):148-150
基于P2P模式的远程教育系统的资源分布在各个节点上,且处于不断的动态变化中。讨论了基于P2P模式的远程教育系统的资源搜索技术,并针对基于双环结构化P2P模式的远程教育系统,实现了目标资源节点的搜索算法,进一步提高了远程教育系统的稳定性和资源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4.
对等联网(P2P)技术对于未来网络世界将产生深远的影响。用户利用P2P技术上网,可以充分享用互联网的边缘资源;P2P重返“非中心化”将使互联网管理的难度进一步增加,引起了众多的安全与管理争议。IPV6上的P2P模式能最终解决网络上的安全管理问题。  相似文献   

15.
针对目前流行的P2P网络模型的特点,结合非结构化的P2P网络Gnutella路由和结构化的P2P Pastry路由,提出了一种应用在校园网内的P2P结构模型方案,并给出了详细的P2P节点结构和路由,同时提出了设计该网络模型上的P2P网络应用软件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对等(P2P)网络与传统的客户机/服务器或多层服务器网络不同,对等网络中的对等机是彼此直接通信的,而且无需依赖集中式服务器或资源就可以完成彼此之间的交互操作,实现信息共享。P2P体系结构通过创建有潜力、非常高的可用性和容错能力的计算资源网络,使真正的分布式计算成为可能。所以,研究P2P的基本原理对实现多个计算机的协同工作具有重要意义。JXTA是由SUN公司提出的一个基于P2P的协议,它定义了一个实现P2P技术的最小特性集合,其目标是平台无关,语言无关,使网络上的任一台设备都能具有信息交互的能力。本文在JXTA的基础上,分析了P2P在协同软件开发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P2P直播系统网络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可信节点的半结构化的网络模型(SSPM)。该模型结合了结构化网络模型中的对相邻节点有序组织和混合式网络模型的快速搜索的优点,利用可信节点良好的时间恒定性和性能稳定性,使该新型模型在实际网络环境下能达到较优的性能。  相似文献   

18.
网格环境下基于P2P技术的覆盖网络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结合网格与P2P网络技术优势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在网格环境下基于P2P技术的覆盖网络构建机制.该机制对传统的P2P网络资源管理协议Chord进行改进,并根据节点对系统贡献的大小决定其资源管理的权限,实现大规模网格中不同虚拟组织间异构资源的整合,旨在进行有效的资源管理,消除集中式的网格环境下单点失效和系统性能瓶颈的问题.实验结果表明,该机制在使得网格系统获得良好性能的同时,也保持了P2P网络的动态性与网络规模的可缩放性.  相似文献   

19.
P2P信息共享就是利用P2P技术在网络上共享价值信息,而信息共享也一直是网络技术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也是P2P技术中最典型的应用.与传统网络系统相比,采用P2P技术来共享信息资源可以更加充分的利用网络中的带宽资源和边缘资源,从而提高了系统数据通信的效率.而目前运用于信息共享的P2P软件也是最多的.  相似文献   

20.
杨楠  纪华 《教育技术导刊》2010,9(4):113-115
根据基于分布式散列表(DHT)的P2P网络资源定位方法,将洪泛式查找与DHT系统相结合,在拓扑形成时充分利用网络访问的区域性和物理网络中节点的邻近性来降低访问延迟并优化路由选择。构建了一种改进的基于Kademlia的P2P网络资源定位模型NKademlia,NKademlia继承了DHT和Kademlia的优点,在路由选择、查找成功率和平均逻辑路径长度等方面的性能均优于原Kademlia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