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小学低年级语文老师比较注重培养学生的朗读、写字能力,而很少注意培养学生语言积累的能力。对于低年级的孩子而言,仅仅会阅读是不够的,还要学会从课文中提取语言的精髓和养分,学习到不同形式的语言表达。一、聚焦文本词语,发现语言的多样性1.积累四字成语,感受其优美和趣味低年级语文教材中出现了不少成语,这些成语不仅形象还很有趣味。如:二上语文园地五中有一些成语都跟言语有关,代表的意思却不同,  相似文献   

2.
语文教师要重视加强学生对语言文字的运用,抓住文本有特点的语言形式,让学生通过发现与破解语言形式的秘密,领悟课文语言表达的魅力,对"语用"教学进行不断探索。  相似文献   

3.
关联词是重要的语言形式,它在复句中连接分句和分句,并表示前后分句之间的关系.关联词语是作者的语言表达轨迹,所以关注和品味关联词,可以让我们充分地挖掘句子和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事理关系以及心理关系,从而丰富我们的语言形式,更好地提升语言表达的策略. 一、挖掘文本,牵一词而动全文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许多课文,为了表达得更清晰,为了让学生初步感知文章的结构脉络,往往会用一些标志性的词语来表明前后内容之间的关系.在这些标志性的词语中,尤以关联词为最具特征、最有效的表达形式.这些关联词语清楚地显示出作者的思维路径.如果我们能引导学生挖掘文本中这些标志性的语言形式,那对于梳理全文脉络就会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一、提高教师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 "语言不是蜜,但是可以粘住学生."教师如果上课"语无伦次,口齿不清",学生就会学得愁眉苦脸,昏昏欲睡,影响课堂效率.反之,如果教师讲起来形象生动,把人物故事讲得栩栩如生,学生自然听得津津有味.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语言无形之中对学生有示范的作用.学生会模仿老师读课文,模仿老师说句子,模仿老师的语言表达方式.所以我们语文老师的语言必准确明白,符合语法习惯,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成为学生学习汉语的典范.  相似文献   

5.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提出:"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理解和运用是语言文字训练的核心。要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必须在发展他们的思维,提高他们认识能力的基础上,着力丰富他们的语言,增加语言积累。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丰富、发展学生词语的途径很多,关键在于教师适时引导。一、以教材为范文,有效组织类比训练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都是经过编者反复推敲、斟酌、修订的,尤其有不少课文还出自语言大师之手,都具有文质兼美的特点,是学生学习语言的典范。…  相似文献   

6.
<正>课文是语文教学的基本材料和主要凭借。语文教学应当老老实实地引导学生解读课文,从字里行间学习语文。游离课文,游离课文整体的语言表达,势必将语文课上成思想品德课、科技常识课、泛文化课。韩军老师的《背影》教学,正是泛文化课的典型。且在各地七讲《背影》,影响不小。分析其失误,可以帮助人们端正语文教学思想,促进语文课程改革的健康发展。一、游离课文的语言表达,何以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韩军老师把《背影》的主题解释为"喟叹生命"。然而这一主题却不是从课文中读出来的。让我们来看一看"喟叹生命"的结论是如何得出的:  相似文献   

7.
阅读教学应该从阅读本位向表达本位突围,从传统"教课文"向"教语文"转变,引导学生在品味、发掘语言中感悟言语形式,解开言语表达的密码。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对语言进行辨析比照、吟诵咀嚼、联想模仿等,让学生在解开言语表达密码的基础上,促进语言表达能力的飞跃。  相似文献   

8.
正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笔者试以苏教版二下《台湾的蝴蝶谷》一文作为学习语文的范例,谈点认识和做法。一、教材是学习语言表达的"例子"1.教材是学生积累词语的例子。课文后面练习第3题中,出示了一些描写色彩的词语,教材这样安排,对于学生积累表示颜色的词语提供了范例。我在引导学习"色彩斑斓"一词时,问学生:"课文中还有两个  相似文献   

9.
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学大力倡导重视语言训练,回归本位。这就需要语文教师注重引导学生对词语的理解和品味。教学中睿智地引领我们的学生理解、积累、运用词语,把课文语言转化成学生的语言。这样才能抓住语文教学的"缰绳",让语文教学回归本真。  相似文献   

10.
<正>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就是要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词语是语言的基本单位,是语文课堂教学的扶手,是字、句、段、篇的纽带。一、二年级是学生积累词语和初步正确运用词语的关键期。《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对1—2学段的词语教学目标是这样定位的:"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课文是学习语文的媒介,是"词  相似文献   

11.
<正>李海林曾说:"语文老师的一个重要职责就是要带领学生沉入词语的感性世界,只有这样词语才会在学生的心中变得丰厚起来。"语文教学大体包括课文内容分析和语言文字教学。如果我们在语言文字教学中只强调"理解课文内容"这个层面,而把"指导学生理解语言文字"放在次要位置,那么对于课文中语言文字表达形式的训练,就会存在疏忽和不经意,造成形式与内容、形式与情感的相互游离,不能形成统一的有机体。换句话说,语言文字训练就是要把听、说、读、写的  相似文献   

12.
正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关注语言文字,引导学生咀嚼揣摩文本的语言。这样,不但能促进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而且锤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一、从关键词语着眼词语作为语言最基本的要素,是运用语言的基本单位,不会运用,词语也就没有了灵魂。所以,学习词语,不能只停留在"理解"的层面,词语教学最终要指向运用,这是词  相似文献   

13.
我国小学生习作的主要问题,是词语贫乏,语言规范性差。如何解决学生语言表达的问题?首先,要十分重视课文语言经验的学习积累。其次,要强化表达,这是体现语文实践性的有效途径。其三,伙伴点评修改是规范学生语言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14.
<正>语文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它需要关注言语内容和言语形式。《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学习语文,首先要突出它的学科性,既要得"意",也要得"言",语文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文本时,既要关注言语内容——课文写了什么、说了什么,也要关注言语形式——课文是怎么写、怎么说的。"意"是手段、是途径,"言"是主体,是根本。语文教学是凭借文本的语言,着重培养学生感受语言、理解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情感。可以说,让学生"言意兼得"应是每一个语文教师在实施阅读教学时目标追求。因此,语文课文词语教学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5.
《语文课程标准》对第三学段的教学提出这样的要求:“能借助词典阅读,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可见,词语教学应贯穿于整个语文教学的全过程。它在以发展学生语言为根本任务的语文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作为老师,如何帮助、引导学生开掘词语的意义、意味、意蕴呢?下面结合具体的教学案例,谈谈词语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6.
正【设计理念】语言表达是语文写作的基本功。儿童的起步写作,语言表达往往枯燥无味,如记流水账。2011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第二学段阅读目标与内容提出:“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习作目标与内容提出:“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三年级的孩子有了初步的语言积累和写话基  相似文献   

17.
语言教学是散文教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是语文教学的根.在袁老师的《散步》设计中,品味语言的步骤比其他环节用时多,就体现了语言教学的重要性.通过对精妙词语的鉴赏,掌握鉴赏的方式、方法,然后自然地过渡到对课文句子的鉴赏.这样两个环节独立而不脱节,也符合语言鉴赏的要求与规律.袁老师注意引导学生学习鉴赏的方法,培养鉴赏的能力.在引导学生品味用词精妙的环节,他出示了典型的句子,从中找出典型的词语,给学生点拨,然后让学生自由阅读,自由寻找,自由品味,做到了学以致用.更难能可贵的是,在品味词语中,袁老师为了帮助学生真正理解词语的精妙,采取"替换法"来帮助学生认识词语的精妙,做到了"授之以渔".  相似文献   

18.
作为语文教学,听说读写仅仅是语文能力的体现形式,而不是语文能力本身。语文教学的重点是思维方法及语言运用的技巧,培养学生语言观察能力、理解能力、评判能力及运用能力。那么怎样进行动态语言的教学呢? 一、通过具体的语言环境把握词义。 语境是使用语言表达思想感情所形成的特定环境。一个词语的意义往往是多项的,而在具体的文章中,一个词语的含义往往要取决于上下  相似文献   

19.
词语教学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词语训练不仅要指导学生懂得词语的意思,还要启发学生认真读书,引导他们联系上下文领会词语的感情和韵味,体会作者用词的精妙,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根据以上认识,我在实践中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词语训练。一、吟诵品味,领悟用词的形象性小学语文教材中选入的课文文质兼美,形象鲜明,词语丰富而优美。其中有一些词语具有文学味,能让人读了感悟到作者在“表达上”有一种“不可言语,只能意会”的情味。对这些词语,教师在教学中可采用“以…  相似文献   

20.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应用的综合性、实践性的课程。在说明文的教学中,语文老师应用"课文"教"语文",教"语言",把说明文上出浓浓的语文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