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结合国外经典身份置换型电视节目《换妻》与中国本土化改造的电视节目《变形记》,阐述了广受关注的国外真人秀电视节目成功的中国本土化改造过程。同时有针对性的对节目设置的关键元素、节目模式等因素进行对比分析,说明电视节目本土化改造的方向。  相似文献   

2.
伍新明 《新闻窗》2005,(2):35-37
真人秀电视节目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开始进入部分中国电视受众的视野,由于当前中国的真人秀电视节目几乎是移植、模仿西方的电视真人秀的节目形态,这就给中国的真人秀电视节目带来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这就是节目内容背后的文化背景。任何一种电视节目在背后支撑它的就是特有的文化内涵,尤其是以直观的影像展现人群生活的电视真人秀节目,  相似文献   

3.
《新闻世界》2008,(7):118-118
《电视变形计——外国经典节目的中国化改造》选取了十年来国内热播的《幸运52》、《超级女声》、《赢在中国》、《变形计》等十个电视节目,并遴选出在节目样态上与之对应或相似的十个境外电视节目,  相似文献   

4.
鲁婧 《传媒观察》2012,(7):16-18
目前,国内很多节目从样式到内容都产生了巨大的变化,体现出了娱乐化的倾向。2011年广电总局下发"限娱令",对电视上星综合频道提出提高新闻类节目播出量,同时对部分类型节目播出实施调控,以防止过度娱乐化和低俗倾向。本文在阐述电视节目娱乐化的流变历程之后,通过检视中国电视节目的娱乐化表现来引发我们对电视节目娱乐化所带来的利弊进行反思。  相似文献   

5.
周红华 《新闻传播》2009,(8):147-147
从央视的《讲述》开始,各种电视节目的故事化倾向日益凸显。新闻节目、谈话节目、科教节目、娱乐节目等都纷纷把故事化作为节目的理念。如央视的《走近科学》、江西卫视的《传奇故事》、湖南卫视的《背后的故事》、江苏卫视的《人间》等等,均取得了较好的收视效益。本文论述了中国电视节目的故事化倾向及其泛化后的弊端.并提出了电视节目故事化中进行创新的策略,以求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6.
邓艳昕 《东南传播》2012,(8):171-172
近年来,我国电视节目的娱乐化倾向愈加明显,特别是最近电视婚介节目的热播,其娱乐化的节目形态,引起热议不断。本文试从中国电视婚介节目娱乐化倾向的现状、表现、存在问题及其如何正确引导电视婚介节目走向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7.
在电视主导少年儿童课余生活的今天,儿童电视节目对少儿身心健康成长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对中国和澳大利亚儿童电视节目进行比较研究后认为,目前中国儿童电视节目普遍存在受众城市化、广告密集化、暴力元素普遍化等问题,应当在儿童受众对象更加明确、节目类型更加多样、节目内涵更加丰富三个方面作出努力。  相似文献   

8.
把政治、经济、文化等各类社会活动进行电视现场直播(录播)是上世纪80年代后期出现的一种电视节目形态。最初这种节目只是把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的社会活动搬上屏幕,后来,电视工作者开始有意识地、主动地策划这种活动型节目。《电视节目活动化的实践与思考》一文系统地论述了这一节目形态的演绎过程及其主要特征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在当今世界各国的电视节目中,电视访谈节目是目前非常流行也较受观众欢迎的电视节目形态之一。在西方国家,电视访谈类节目被称为"脱口秀"(talkshow)。而我国访谈节目起步较晚,1993年上海台的《东方直播室》是我国最早的电视访谈节目。如今,从中央电视台到地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80年代,中国的电视节目进入了“栏目化阶段”。这些被装进栏目的电视节目,每期的呈现形式都差不多,所不同的是节目的内容在更新。电视节目栏目化大大减轻了编排工作的劳动强度,使节目部门的工作有章可循,也方便了观众收看。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电视栏目化也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电视的发展。本试就电视节目栏目化后的弊端及其对策谈谈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1.
有人说中国电视已经进入"娱乐时代",并认为这是在向平民化回归,但也有人因此表示出担忧,认为过度娱乐化已经给中国电视带来了低俗等弊端.中国电视节目娱乐化的倾向迎合了社会的一种需求.其实,电视节目娱乐化是中国电视的一个发展过程,也是占领市场、走近百姓的一种手段.但是这类节目要克服庸俗化和粗糙化,并且应该主动提高节目的文化品位,以避免在受众中产生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2.
媒体脸谱     
《青年记者》2014,(1):2-3
中国新华新闻电视网节目将在泰国新闻频道播出2013年12月19日,中国新华新闻电视网(CNC)下属的中国新华电视控股有限公司与泰国新闻网(TNN)签署合作协议,CNC电视节目将在泰国新闻频道TNN 24播出。CNC向对方提供《中国新闻》英文节目,TNN 24将其译成泰文,每周播出一期中国新闻综述类节目。  相似文献   

13.
周敏 《声屏世界》2017,(2):49-51
电视IP化是指围绕一个热门电视节目等核心IP向产业链上下游纵深,形成贯穿电影、游戏、出版物、电商、动漫、APP等多种产品的新生态.电视IP化的表现是多媒合一与多屏合一,电视与网络互为播出平台,电视节目衍生网络节目,电视节目与电商结合等.电视IP化的基础是基于热播节目的IP化,IP化产品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促进相互发展,它体现了"节目是产品,观众是用户"的制作理念.当然对于电视综艺节目的IP化发展,也要持审慎乐观的态度,未来朝着产业价值链的方向去发展.  相似文献   

14.
仲夏 《新闻天地》2006,(10):8-11
走过25年为纪念中国电视节目主持人开设25年,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中视协)主持人专业委员会于2005年启动的“中国电视节目主持人25年25人”推选结果于2006年9月3日揭晓。1980年7月12日中央电视台《观察与思考》栏目开播,首次在电视荧屏上打出“主持人”字幕,被定为电视主持人节目的创办日和节目主持人的诞生日。25年来,我国电视主持人节目蓬勃发展,节目主持人队伍迅速发展壮大,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电视节目的开创者和有重大社会影响力的优秀节目主持人。为表彰25年来为电视节目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主持人,中视协主持人专业委员会于2005年启动了“中国电视节目主持人25年25人”的推选活动。参加推选的主持人包括了近年曾经获得“金话筒奖”、“金鹰奖”以及中视协“最佳电视主持人奖”的优秀主持人。推选的标准是为电视主持人节目发展起到开创作用,引领发展潮流,以及为电视主持人事业发展做出长期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15.
益智类电视节目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在西方媒体兴起,继而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中国电视媒体在20世纪90年代大量引进此类节目。经历了短暂的轰动效应后,电视媒体又把真人益智类电视节目的新面孔呈现在受众面前。以往,这类节目是以娱乐、竞赛、博彩为主要形式;现在,则是通过变化莫测的益智题目、幽默的对话、真实的现场表演拉近与受众的距离。本文从益智类电视节目的发展变革谈起,并对其特征进行深入系统的分析。  相似文献   

16.
海外视野     
《视听界》2012,(5):8-9
鉴宝节目各国规矩不同国内鉴宝类电视节目因被人质疑砸毁了不少真品而站上舆论的风口浪尖。与中国相比,起源于西方的鉴宝节目历史更久,可看性也更强。鉴宝类节目最早起源于1979年英国的《古董巡回秀》,该节目至今依然很火。每期节目都有一个特定专题,这一专题契合近期古董收藏市场的热点,成为收藏热潮的风向  相似文献   

17.
中国电视纪录片栏目化的策略与趋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阅读提示:当今中国,电视节目丰富多彩。但是,在热播的节目中,却很少见到纪录片的身影。纪录片节目有没有市场?纪录片的出路在哪?栏目化能救纪录片吗?创作者与观众的契合点究竟在哪里?这些问题直接关系到电视纪录片在中国的命运。  相似文献   

18.
中国军事电视节目的栏目化已经走过30年历程,并取得许多辉煌成绩。然而,在当下多元文化共生的电视生态环境中,军事节目面临着严峻的生存挑战。在以内容为王为关键诉求的电视生存法则面前,如何提升军事节目的内容质量是其突出重围的关键。本文回顾军事节目的栏目化进程,分析军事节目内容生产的优势与不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其创新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9.
当今全球电视节目市场的竞争主要集中在节目模式的竞争。英、美、荷等发达国家凭借其资金、技术、机制等优势处在电视创意产业链的顶端,并不断向我国输入大量带有西方价值观和世界观的电视节目模式。国内各大卫视对国外电视节目模式的依赖程度日益加深,本土原创节目的生存面临巨大挑战。英国占据了全球电视节目模式竞争的首席交椅,学习借鉴该国电视节目创意产业在政策法规、机制建设、组织运作等方面的成功经验,开创一条适合我国实际的"中国创"电视节目模式产业发展道路,是极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20.
<正>目前,电视访谈节目发展成为最为流行的电视节目形式之一,并且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欢迎。在西方发达国家,电视访谈节目的发展已经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但是,由于我国的电视访谈节目起步比较晚,且现在发展的还不够成熟。虽然,现在我国从中央电视节目到地方电视台,都拥有自己的访谈节目。访谈节目现在已经发展成为我国电视节目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提高访谈节目的质量将访谈节目做的出彩显得至关重要了,也成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