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刘东斌在《档案管理》2005年第5期上撰文,对中外档案保管期限表进行了比较。我国把档案保管期限分为永久、长期、短期三种,永久为50年以上,长期为16—50年,短期为15年以下。而美国的各种档案保管期限表条款规定得很详细,保管期限规定得很明确。其保管期限规定为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2年、3年、4年、5年、6年、7年、25年、56年、75年、100年、永久等。日本的档案保管期限则分为1年、3年、5年、10年、永久等5个等级。俄罗斯的档案保管期限主要分为永久、长期(5-75)、短期(6个月至5年)三种。这同我国规定的保管期限差不多,主要区别是长期…  相似文献   

2.
最近国家档案局印发了《关于机关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档案保管期限的规定(征求意见稿)》.新的保管期限表将档案的保管期限由原来的永久、长期、短期改为永久和定期,在定期中又采用标时法分为50年、30年、15年、5年.笔者认为,新的保管期限表执行后,县级档案馆的接收范围应调整为接收机关永久和保管期限在30年以上的定期档案.理由有四:  相似文献   

3.
文书档案保管期限的划分(一)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文书档案的保管期限划分为永久、长期、短期三种,长期为16年至50年,短期为15年以下。永久保管的档案,是指凡是反映本单位主要职能活动和基本历史面貌的,对本单位、国家建设和历史研究有长远利用价值的档案。它主...  相似文献   

4.
最近国家档案局印发了《关于机关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档案保管期限的规定 (征求意见稿 )》。新的保管期限表将档案的保管期限由原来的永久、长期、短期改为永久和定期 ,在定期中又采用标时法分为 50年、30年、15年、5年。笔者认为 ,新的保管期限表执行后 ,县级档案馆的接收范围应调整为接收机关永久和保管期限在 30年以上的定期档案。理由有以下几个方面。一、从县级机关档案工作的现状看 ,档案馆必须接收部分定期档案。《档案法》颁布实施以来 ,我国的许多机关都建立了档案室 ,配备了档案人员。档案的收集、整理等项工作也逐步走向正规。但…  相似文献   

5.
档案馆中的“长期档案”处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傅华 《档案与建设》2007,(5):7-11,58
由于我国对于“档案”概念的不同理解和目前所采取的档案保管期限划分政策,国家档案资源中存在着永久、长期和短期档案是很正常的事。不正常的是,档案馆是永久保管档案的基地,但是在我国各级国家档案馆所保存的档案中有相当一部分却不是“永久”的,而是“长期”,甚至是“短期”的。不但如此,档案馆中保存的许多长期和短期档案早已超过原定的保管期限,在目前以至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对于这些档案似乎仍然没有处理的可能。“长期”和“短期”档案存在着“永久”保存下去的趋势。  相似文献   

6.
1997年元月,洒泉地区档案处组织六位同志到酒泉市银达乡蒲上沟村建立小康村档案,重点清理鉴定整理1990至1996年文书档案143卷,其中永久37卷,长期58卷,短期48卷;1983至1996年会计档案262卷。通过普遍调查和具体整理,我们认为小康村文书档案的保管期限,应参照机关《文书档案保管期限的规定》划分为永久、长期、短期三种较为适宜。长期为16年至50年左右,短期为15年以下。一是村一级,是我国最基层的行政组织,党务、政务、社团等工作俱全;二是从形成的文件看,既有反映本村基本历史面貌和主要职能活动,对国家有历史研究和长远利用价…  相似文献   

7.
根据国家档案局制定的《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表》的规定,我国的档案划分为三种保管期限,即永久、长期、短期。凡是反映机关主要职能活动和基本历史面貌的,对本机关、国家建设和历史研究有长远利用价值,需无限期保存下去的档案其保管期限被列为永久保存;凡是……  相似文献   

8.
永久档案无限期保存的负面效应及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档案局颁发的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及保管期限表规定:档案保管期限分为“永久”、“长期”和“短期”三个档次,永久档案需永久保管,无限期地保存下去。而实践证明,由于永久档案的先天不足,划分等级过宽,鉴定时持宁高不低等原因,带来不利干馆(室,下同)藏档案的优化等一系列弊端。所以档案永久保管而不作定期鉴定,任其无限期地保存下去,确系利少弊多,有改进之必要。本文就此问题谈点拙见,有求干同行指正和赐教。  相似文献   

9.
档案保管期限采用“标时法”的基本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档案保管期限采用“标时法”的基本思路近几年来,各地档案界同仁纷纷撰文,对我国现行档案保管期限,提出了种种意见,认为很有改革一下的必要。其中不少意见提出改“三分法”为“二分法”,即永久与长期、永久与定期、永久与短期或定为进馆与不进馆档案等等。笔者分析了...  相似文献   

10.
知识角     
正机关文书档案保管期限有哪些规定?《机关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规定》(简称《规定》)将文书档案的保管期限划定为永久和定期,定期又实行"标时法",分为30年、10年两种年限。"标时法"的应用使归档工作能够更准确判定档案材料的保存年限,避免了过去笼统将"16~50年"保存的档案材料均划作"长期",致使只需保存20年的材料必须到其保存50年后才能鉴定销毁的尴尬。  相似文献   

11.
长期以来,我们执行的是国家档案局发布的《机关档案保管期限的规定》,即把档案的保管期限划分为永久、长期、短期三种,这曾对发展档案事业、丰富馆藏起到过积极作用.但在实践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2.
近日,欣闻我国《婚姻登记档案管理办法》出台,办法规定我国婚姻登记档案的保管期限由80年改为100年。对保管期限到期的档案要按程序进行价值鉴定。对有继续保存价值的档案要延长保管期限,直至永久。为慎重起见,办法还规定无保存价值的将予以销毁,但婚姻登记档案目录则永久保存。  相似文献   

13.
近日,欣闻我国《婚姻登记档案管理办法》出台,办法规定我国婚姻登记档案的保管期限由80年改为100年。对保管期限到期的档案要按程序进行价值鉴定,对有继续保存价值的档案要延长保管期限,直至永久。为慎重起见,办法还规定无保存价值的将予以销毁,但婚姻登记档案目录则永久保存。  相似文献   

14.
A:我国现行的机关文书档案的保管期限,划分为三种:(一)永久;(二)长期(16至50年);(三)短期(15年以下)。作为通用标准的《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表》,就是按照上述三种存期来鉴定每年具体形成的档案文件。在执行过程的实践中,人们对上述保管期限的划分持有异议,主要问题在哪里? B:普遍反映的问题是:存期规定的年限幅度过大,很难掌握,缺乏具体的操作性。例如“短期”内的年限15年,特定的档案文件究竟应当保存2年、5年或7年、10年,没有明确的划定;又如“长期”内的年限跨度  相似文献   

15.
黄贵滨:文书档案保管期限划分为永久、30年、10年比永久、长期、短期更科学合理吗?越明确保管年限是否真能体现档案的保存价值,是否真能避免鉴定的含糊?  相似文献   

16.
国家档案局8号令对文书档案的保管期限做出新的规定,分为永久和定期两种。在实际工作中常听到”文书档集的保管期限是发生了改变,但与过去差不多”的说法。笔者刚看到国家档案局发布的《机关文件材料归档范围与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规定》时,也认为”与以往一样,长期改为30年、短期改为10年就行了。”经过反复学习后,发现《规定》的精神实质并非如此,需进一步加强宣传和学习,  相似文献   

17.
《档案馆工作通则》规定:县级机关需要长期和永久保管的档案,在本机关保存10年左右由县档案馆接收.这就是说,县级机关,永久、长期档案进馆,短期档案不进馆.为使应进馆档案顺利进馆,综合档案室档案的分类必须把进馆档案与非进馆档案区分开来.为此,文书档案的二级类目应按保管期限分类设置.  相似文献   

18.
关于档案保管期限的划分,虽然众说纷纭,经过多年的探讨,其主导思想已归纳为两种:即"三分法"和"二分法"."三分法"把档案分为永久、长期和短期三种,永久和长期进馆,短期不进馆;"二分法"把档案分为永久和定期二种,永久进馆,定期不进馆.  相似文献   

19.
会计电算化的实现,极大地提高了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但是也给会计档案的管理工作带来了一些问题.拿我院的实际情况来看,实现会计电算化已有10年之久,随着人们档案意识的提高,档案的利用率也越来越高.可笔者从工作中发现了一些用计算机打印的文件、工资表等字迹已开始洇化、褪色,有的档案甚至字迹已模糊不清.而新的<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第八条规定,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分为永久、定期两大类.定期保管期限又分为3、5、10、15、25年5类.会计报表中的年度财务报告和统计报表的保管期限为永久;会计凭证、会计账簿的保管期限为15年.第二十条还规定,采用计算机进行会计核算的单位,应当保存打印出的纸质会计档案.这一规定的实施,给档案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保管好会计档案已成为摆在档案工作者面前的一个新课题.  相似文献   

20.
一、滞后确定保管期限是文书立卷改革的一个重要问题 文书档案由于存在永久、长期和短期三种不同的保管期限,因此立卷分类时一般按形成文件材料的机构--保管期限--文件内容三个综合特征来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