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休谟问题是逻辑哲学上的一大难题。本文剖析了解决休谟问题的典型方案,指出这些方案的局限性,提出对于休谟问题的研究.最重要的是思路、过程以及由此带来的效应,而不在于最终能否达成共识。  相似文献   

2.
休谟问题问世以来,人们探讨解决休谟问题的众多方案中,现代逻辑的一支-概率逻辑迅速发展起来。概率逻辑者将完全归纳推理划入演译推理的范畴,为对归纳推理概然性的研究铺平了道路;其意在通过解决休谟问题,最终达到用概率逻辑取代传统归纳逻辑的目的。事实证明这是不可能的。休谟问题的解决应转到哲学解决的途径上来。此外,把完全归纳推理划入演绎推理的范畴的观点也不能成立。  相似文献   

3.
休谟哲学是怎样走向不可知论的?对这一问题,人们似乎倾向于这一看法,即休谟的不可知论是近代英国经验论哲学发展的必然产物。就休谟哲学与它以前的英国经验论哲学的历史来看,这种看法无疑是正确的。但也必须承认休谟哲学走向不可知论,有其自身的内存原因,是这些原因必然展开的逻辑过程。在这里,试就休谟是怎样走向不可知论及其教训,谈一些个人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休谟毫无疑问是一个典型的哲学家.从某种意义上说,休谟的思考可能比贝克莱更加"哲学式地".这个特征在他的两个论题中得到鲜明而尖锐的注解:一个论题就是康德所理解的休谟问题,即因果问题,另一个论题是归纳的逻辑根据问题.从古典哲学和牛顿物理学的角度看,因果问题更加重要,但是从20世纪之后的哲学和科学的发展来看,归纳问题比因果问题有更高的科学意义和哲学讨论的价值.休谟从经验心理学的角度,主张因果问题的心理主义解释;而康德则在先验知性的建构能力之上,正确地说明了因果原则普遍有效性的理性根据是什么.然而,康德却忽视了归纳问题的重要性,使归纳问题在很长时期内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只有在逻辑哲学和科学哲学发展到相当程度时,归纳问题才能得到妥善解决.  相似文献   

5.
休谟问题,也称归纳问题,怎样消解休谟问题一直是西方哲学史上的难题。在把因果关系划分为真因果关系和假因果关系后。用降解法消解休谟问题不失为一种较好的方法;此外,休谟问题的消解在一定程度上也有赖于我们看待问题的哲学态度。  相似文献   

6.
休谟问题是哲学的一个基本问题,康德认为所谓的休谟问题就是休谟对因果性的怀疑论。休谟对康德哲学影响重大,在某种程度上甚至可以说康德哲学是为了回应休谟问题而展开的。休谟以因果关系为切入点来否定理性在构建普遍必然性知识上所起的作用,使形而上学陷入了困境,同时休谟将科学知识的因果必然性归结为习惯性的联想,直接动摇了自然科学的根基。康德为了给形而上学找到新的出路,挽救自然科学的危机,通过“哥白尼革命”对休谟问题进行了回应。  相似文献   

7.
在休谟的哲学著作中,概然性理论十分晦涩,但是休谟非常重视这一部分内容。通过梳理休谟提出概然性的具体论证,有助于澄清概然性在人性哲学中的具体内涵。对这一概念的澄清,是理解休谟哲学的重要基础。同时,休谟的概然性是概率的原初概念,这也是休谟对归纳逻辑的重要贡献之一。  相似文献   

8.
“休谟问题”的提出对后世影响重大,本对休谟归纳问题的由来仅作简要叙述,重点考察了逻辑学家们的如下几种解决方案:强化归纳推理的前提;提出归纳原则,改进归纳逻辑,拒斥归纳。本对归纳合理性提出如下几点辨护:“合理性”概念有必要澄清,现有的形式逻辑存 在局限性,逻辑仅是获取正确认识的必要工具,归纳合理性可以到逻辑学之外的哲学中寻找根据。  相似文献   

9.
在现实中,一些人在利用休谟哲学攻击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之相关,在理论上也出现了一些对休谟哲学性质的误解。因此,重读休谟的必要性一是在于现实斗争的需要,二是在于休谟研究中的某些容易引起误解的问题。重读休谟,不能忽略它和现实问题的联系,但也不能因此就将其简单地还原为一个"站队"问题,仍然应该吸收休谟作为哲学家的各种优长,全面清理他在唯物唯心之争、怀疑主义立场以及道德哲学上的理论资源。  相似文献   

10.
《纯粹理性批判》是康德哲学的基础,主要论证先天综合判断的存在,这缘于康德确信逻辑、数学和自然科学知识以及应对"休谟问题"。康德所谓的先天综合判断并不存在,因为他没有正确理解数学和自然科学的性质和可靠性,他所依赖的亚里士多德逻辑自身是存在缺陷的,他对"休谟问题"的所谓解决其实是回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