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肩负着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特殊使命.教师的思想品德和业务素质直接关系到四化人才的培养和民族素质的提高.建设一支具有良好思想品德和业务素质的宏大教师队伍,关系到教育的振兴,国家的富强和民族的兴盛.  相似文献   

2.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建设一支具有良好的政治业务素质,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大计。”可见,全面提高教师素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教师  相似文献   

3.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明确指出:“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建设一支具有良好的政治业务素质、结构合理、相对稳定、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是教育发展与改革的根本大计”。因此,搞好师资队伍的建设,是关系到培养适应我国经济  相似文献   

4.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指出:“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建设一支具有良好的政治业务素质,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大计。”因此,加强教师的素质修养,着力建设一支具有良好的政治素养,高尚的道德情操,较高的业务水平,适合素质教育的教师队伍,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新世纪合格人才的重要条件。转变教育观念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实现现代化不仅要有物的现代化,更重要的是人的现代化,而人的现代化首先是思想观念的现代化。审视我们今天的教育,多少年来,尽管教育改革取得了一…  相似文献   

5.
林红英 《青海教育》2009,(11):48-48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指出:“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建设一支具有良好政治业务素质、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大计。”素质教育的逐步深入,对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如何与时俱进地加强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推进新课程改革,是摆在广大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其中实施“优秀教师带动战略”,  相似文献   

6.
建设需要人才,人才需要教育,教育需要教师。教师是现代化建设的载体。教师的素质关系到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振兴,关系到公民的文化素质、国家的强盛、民族的兴衰。所以说:“敬教劝学,建国之大本,兴贤育才,为政之先务”。努力提高教师的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建设一支质量合格的教师队伍,乃是我们落实教育事业“十年计划”和“八五”规划,实施九年义务教育,振兴教育事业,提高教育  相似文献   

7.
开展素质教育 ,培养创新人才 ,每一位教育工作者责无旁贷。在深化语文教育改革的今天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具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语文教师队伍 ,显得尤为重要。一、培养创新型语文教师是时代的需要面对竞争日趋激烈的国际形势 ,1993年正式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 :“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 ,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建设一支具有良好的政治业务素质、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 ,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大计。”它明确提出了教师队伍的建设是发展教育和深化改革的根本大计。毛泽东同志曾指出 :“教改的问题 ,主要是教员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建设一支具有良好政治业务素质、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大计。”一所高等院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谁拥有优秀的教师队伍,谁就拥有高水平的教育,才能拥有高科技的发展,从而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高速度。因此,振兴民族和国家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全部问题的落脚点在此。  相似文献   

9.
林发平 《师道》2000,(1):23-24
小平同志说:“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江泽民同志也指出:“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因此,能否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关系到教育改革的成败,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成败。  相似文献   

10.
21世纪将是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的时代.综合国力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的培养在教育,《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指出:“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建设一支具有良好政治业务素质、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大计。”基于这一认识,我省教委根据我省教师队伍的现状,  相似文献   

11.
在造就千百万四化建设人才的 伟业中,教师担负着特殊使命。建设一支良好思想品德和业务素质的宏大的教师队伍,关系到国家的富强和民族的兴衰。教育的发展已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的轨道。实施“素质教育”,教师队伍是关键。目前,我区教师合格率,城区达到100%,郊区伍家乡为97.3%。故此,我们适时地有计划地将师训工作的着  相似文献   

12.
<正>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建立一支具有良好政治业务素质、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是教育改革的根本大计”。师范专科(以下简称师专)教育是培养初中师资的工作母机,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师专教师能否适应其要求,关键是教师的能力。面对我国教育观念的变革,素质教育的实施,  相似文献   

13.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谁掌握了面向21世纪的教育,谁就在21世纪的国际竞争中处于战略主动地位。”“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建设一支具有良好政治业务素质、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大计。”培养教师、注重教师队伍建设,是学校管理者管好一所学校的根本性工作。  相似文献   

14.
王煌 《江苏高教》2000,(5):54-57
世纪之交 ,国家教育部提出了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宏伟方略。这就把教师队伍建设提到了关乎民族科学文化能否全面持续发展、“科教兴国”战略能否成功实施的高度。因为一流的科学文化人才 ,强盛的民族文化 ,需要一流的教育 ,而一流的教育需要一流的教师队伍作保证。建设一支素质优秀、结构优良、精干高效、勇于创新的教师队伍 ,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民族英才的关键所在。从这个意义上说 ,教师是中华民族在 2 1世纪得以全面振兴富强的希望所在。本文结合江苏高等教育发展的现状 ,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谈一些个人看法。一、着眼现实 ,面…  相似文献   

15.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建设一支具有良好政治业务素质、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大计。”陈至立同志也提出:“ 21世纪所需要的教师素质,既包括高水平的思想政治素质,敬业爱岗的职业道德,也要求教师通过不断地学习和接受培训,充实和更新知识,提高水平和能力,成为教书育人的专家和从事教育教学研究的复合型人才。”但是,由于旧有的教育观念、教育模式的制约和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历史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与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尚有一定差距…  相似文献   

16.
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讲:“一所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保证”.在把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的今天,在素质教  相似文献   

17.
我本人在30年代初就有幸担任过教师,至今还是职业教育战线的一个老兵,因此,参加今天的表彰大会,感到特别喜悦和兴奋。 首先,让我向受到劳动部表彰的职业培训优秀教师和工作者表示热烈的祝贺! 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在造就亿万中国建设人才的伟业中,教师肩负着特殊的使命。教师的思想品德和业务素质直接关系到四化人才的培养,教师的工作直接关系到千家万户和社会每一个成员,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这个社会群体关系到国家、民族的前途和未来。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和教师的尊重程度,也是衡量民族觉醒、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我一直认为担任教师是社会上最  相似文献   

18.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建立一支具有良好政治业务素质、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大计”。教育的核心在质量,质量的关键在教师,教师队伍建设的重点在抓紧时间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就此,浅谈我校在培养中青年教师问题上采取的一些措施,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9.
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建设情况调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建设情况调查报告辽宁省教委调研组关键词:教师队伍调查《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建设一支具有良好政治业务素质,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大计。”同时,...  相似文献   

20.
“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是落实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孔村中学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实施了“教师素质提升工程”,努力打造了一支团结奋进、敬业奉献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