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习近平与邓小平反腐思想的共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执政党廉政建设规律的实践探索。把建立与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作为目标并且强调预防腐败的全局性、前瞻性,把廉政教育作为坚决反对和防止腐败的内在约束,把制度反腐作为坚决反对和防止腐败的外部规制等,是习近平与邓小平反腐思想共识的主要内容。分析习近平与邓小平反腐思想的共识形成的原因,马克思主义信仰是源泉;党性和人民性是保障;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则是现实需求。作为廉政建设规律探索的重要成果,习近平与邓小平反腐思想的共识对党的廉政建有以下几点启示:要坚持精神信仰常抓不懈;要树立廉政教育优先原则;要坚持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原则;要认识到反腐倡廉永无止境。  相似文献   

2.
对网络反腐的概念进行了初步的界定,对网络反腐的利弊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如权力至上意识的残余存在,公众的反腐意识弱化,政务信息公开不及时、不详细,"情绪性反腐"的影响,地区、城乡、职业网络用户数量存在差别等。为此提出了一些措施:发挥政府部门的主导作用,动员社会反腐主体的舆论力量,实行政府信息及时、详细公开机制,培养网民成熟的网络反腐的心理机制,逐渐解决网络"数字鸿沟"问题。  相似文献   

3.
网络的发展是全媒体实现的重要支撑,网络反腐举报日益成为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重要途径。与传统举报模式相比,网上公开举报有其自身的优越性,也有限制其发展的因素。只有提高对网上公开举报的重视,不断创新工作机制,适应新形势,才能进一步将反腐工作推向新阶段。  相似文献   

4.
在进入互联网时代的今天,网络在反腐倡廉领域树起了一面独特的旗帜,它体现了言论自由并成为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重要方式之一。在当前腐败形势严峻的情况下,充分利用各种手段大力反腐已是一项广泛的社会共识。网络反腐中出现的个人隐私侵害的现象同样值得重视,官员隐私作为一种民事权利,已获得普遍认同并在国际上逐渐成为或已成为一种宪法性权利。而对于两者之间的冲突,如何规范网络反腐,实现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平衡,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网络的不断发展激发了当代中国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极大热情。通过对网络政治参与的概念与形式的学理分析,以及对中国网络政治参与的现状与特点的阐述,提出了公民网络政治参与具有多面效应:对贪污腐败的监督效应、对社会公平的促进效应、对公民参政的激励效应等正面效应。但同时,网络政治参与也存在着网络反腐缺陷、网络政治精英和网络暴民带来的负面效应等。因此,论文提出需要政府健全网络立法、转变执政思维、发展公民教育等发展对策,以促进中国公民网络政治参与更好地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6.
从法律视角入手,诠释网络反腐机制的法律属性,反思我国网络反腐的现状,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探寻法律对策,建议将网络反腐纳入法治化进程,使网络反腐与制度反腐结合,成为反腐的有力推手,推进网络反腐机制的完善。  相似文献   

7.
互联网技术高速发展的当代社会,网络反腐成为继上访、报纸信件、电话举报等传统反腐方式之外的新型反腐手段,在反腐过程中以独有的特点彰显出巨大的影响力.但不可忽视的是网络反腐机制自身存在较多的不足,亟需规范.从法律视角入手,诠释网络反腐机制的法律属性,反思我国网络反腐的现状,分析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探寻法律对策,将网络反腐纳入法治化轨道,使网络反腐与制度反腐有机结合,成为反腐的有力推手,推进网络反腐机制的完善.  相似文献   

8.
行政腐败是转型国家最主要的腐败现象之一.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公众网络参与行政腐败监督呈现出新特质、 新问题.首先对我国公众网络有序参与行政腐败监督现状及问题进行考察;接着对其存在问题的成因进行透视;最后从"合作网络"视角提出"五位一体"对策,以期推进我国公众网络参与行政腐败监督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相似文献   

9.
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从当前的形势和任务出发以新的思维、新的方略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推动廉政建设进入"新常态"。在廉政新常态语境下,高校正面临着反腐动力不足、制度监控不力、法治观念淡薄等实际问题。高校腐败治理工作也应当根据反腐工作的需要,调整工作思路,从高压反腐、制度反腐、法治反腐等路径进行探究,提高高校反腐的惩治能力和预防、抑制能力,创建廉洁的校园环境。  相似文献   

10.
网络反腐,是互联网时代一种全新的群众监督形式。包括两个方面,第一个是民间自发的网络反腐行动,借助互联网人多力量大的特点,更容易形成社会焦点,有利于政府机关依法行政、司法机关审理腐败案件。第二个是政府利用网络的特点开展网络举报等一些电子政务,方便人民群众监督,防止腐败。本文中所出现的网络反腐指第一个方面,即民间群众反腐形式。文章从网络反腐的现象入手分析网络反腐的利弊及一些完善策略,论述应正确对待新时代应运而生的网络反腐,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1.
公众参与环境行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国公众参与环境行政存在诸多现实问题,可通过完善公众参与环境行政的相关法律法规,强化非政府环境保护组织的作用,加大公众参与环境行政的道德培育,提高公众参与环境行政的能力等路径,切实提高公众参与环境行政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环境保护的公众参与是社会生活民主与法治的一个窗口,该原则具有重要的意义。公众参与成为环境法律的一项原则已有数年,相关法律法规也已出台实施。但是从实践来看,公众参与现状却没有达到法律与社会预期,表现在立法上公众参与的实施细则缺乏,环境信息公开流于形式,环境执法不严、监管不力,环境侵权的司法救济缺失,公民的环境责任意识不强等。我们根据我国当前环境公众参与的不足,从环境立法、执法、司法以及公民自身等角度,对完善该原则作出分析。  相似文献   

13.
城中村改造是目前我国城市建设中的一种普遍现象,而公众的参与对城中村改造具有重要的意义。分析公众参与城中村改造的必要性,发掘公众在参与城中村改造的现状特点,提出公众参与模式的构建,具有较高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社会转型时期出现的地方政府绩效管理的公众参与是地方政府行政改革的重要力量,其参与状况直接影响着社会的和谐与稳定。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地方政府绩效管理的公众参与现状却存在很多困境,长期处于参与的边缘状态。因此有必要深入探讨地方政府绩效管理的公众参与的现状,探寻出现各种问题的原因,以便引导公众走出参与的困境。  相似文献   

15.
反对消极腐败,加强廉政建设,是关系到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毛泽东向来对此十分重视.为了跳出“人亡政息”的历史“周期率”,实现廉洁政治,他领导全党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和探索,提出了一系列倡廉反腐的光辉思想,采取了许多行之有效的具体措施.认真学习和研究毛泽东反腐倡廉的思想与实践,无疑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公众参与是保障公众利益的重要手段。移民安置涉及利益群体较多,如何保障移民安置工作的平稳实施是个难题。本文结合移民安置各阶段的工作任务,通过对参与主体和参与形式的界定,对移民安置各阶段的公众参与内容和方式进行了探讨,初步形成了公众在移民安置规划、设计、实施和后评价阶段全过程参与的模式。  相似文献   

17.
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估制度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其自身的内在属性和价值追求,虽然转型期中国的发展态势使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估制度具有了可行性和必然性,但目前仍然存在相关法律缺乏对公众参与制度的具体界定、政府环境信息公开态度消极等问题。因此在探讨公众参与机制的内在属性及社会背景的基础上,分析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估中的信息公开,了解我国当前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估的现状以及给出保障其有效性的建议,以期实现对环境真正的保护。  相似文献   

18.
民权对官权的监督制度作为中国古代行政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巩固皇权统治、维护专制集权及惩贪反腐、整饬吏治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由于民权对官权的监督制度存在着自身的矛盾性与不可克服的弱点,以及受当时历史背景的影响,民间的监督与制约作用无法得到充分的发挥。古代民权对官权的监督制度蕴含着丰富的行政监督思想,对现代公众对政府及其公职人员的监督有着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和现实启示。  相似文献   

19.
互联网被视为公众传递信息、表达意见、评论时政、释放情绪等一种新型的政治参与工具,这种局势下催生了“网络民主”的发展.作为国家与公民交流的新窗口,推动了民主建设.网络政治参与的“阿喀琉斯之踵”在于:“网络群体极化”极易独霸话语权,挑战政府的治理权威;“数字鸿沟”引发非理性的网络政治参与,威胁民主建设;“信息爆炸”孕育了不稳定的政治心理,加大了实现政府善治目标的难度.为此,从善治视角下,探讨网络政治参与对政府的挑战,并以此为逻辑,从政府和公民两个角度提出对网络政治参与的引导与规范,从而推动善治政府的建设.  相似文献   

20.
在当前高压反腐的政策下,以受贿为代表的腐败问题虽受到了很大的遏制,但效果并非十分理想。职后受贿凭借高度的收益稳定性以及安全性备受腐败分子的青睐,而我国目前对此种新型受贿尚未形成有效地打击,致使此类受贿在当前呈愈演愈烈之势。因此,研究分析职后受贿的历史背景及其特点、危害,进而找到治理职后受贿的方法,这对我国的廉政建设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