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合并财务报表是以母公司和子公司的个别财务报表为基础编制的。作为反映企业集团整体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合并财务报表,必须将由于内部交易重复计算的因素予以抵销。因此,编制抵销分录,进行抵销处理是合并财务报表编制的关键和主要内容,本文对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内部商品交易的抵销处理原理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2.
合并财务报表是以母公司和子公司的个别财务报表为基础编制的。作为反映企业集团整体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合并财务报表,必须将由于内部交易重复计算的因素予以抵销。因此,编制抵销分录,进行抵销处理是合并财务报表编制的关键和主要内容,本文对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内部商品交易的抵销处理原理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3.
企业会计准则规定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按照权益法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进行调整,但是这个调整是否有其必要性.  相似文献   

4.
新准则(合并财务报表)比原制度更规范、完整、准确,但因实际业务的复杂和多样性,准则没有就间接控制如何计算比例的方法做出明确的规定,笔者认为对复杂的股权结构,在确定是否并入合并范围及投资核算方法时,用加法原则;在编制合并报表,按照权益法调整时用乘法原则。  相似文献   

5.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规定,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采用权益法核算。由于会计准则与企业所得税法对长期股权投资规定的差异,产生了一系列所得税纳税调整问题,需要根据相关规定及其实施条例对权益法下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成本、利润分配作出相应的会计处理与税务处理。  相似文献   

6.
在FASB和IASC取消了权益结合法后,我国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采用权益结合法与购买法并存的二元格局,则是针对我国目前经济环境特征的切合实际的选择。不同的企业合并方式决定其具体会计处理也不同。在控股合并方式下,合并方与被合并方通常成为母子公司关系,合并方涉及对被合并方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及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在吸收合并方式下,由于在合并后只存在单一的法律主体和会计主体,合并方则需要将企业合并中取得被合并方的全部资产、负债并入合并方自身的账簿和报表进行核算。  相似文献   

7.
编制合并会计报表首先必须确定其合并范围。根据我国《合并会计报表暂行规定》的规定,凡是能够为母公司所控制的被投资企业都属于合并范围。但在实际工作过程中,由于某些公司为了调节利润,出现了随意调整公司合并会计报表的合并范围现象。本文探讨了关于合营企业、承包经营企业、租赁经营企业、委托经营企业和持续经营的资不抵债公司等五种特殊情况下的合并会计报表合并范围的确定问题。  相似文献   

8.
三大财务报表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了解他们之间的勾稽关系能更好的帮助会计信息使用者全面清晰的理解财务报表.本文将从报表的概念谈起,联系会计理论,公式验证等方法,仔细分析三大报表之间的勾稽关系.  相似文献   

9.
财务报表是提供企业经济活动信息的重要载体。编制财务报表是财务会计工作的重要内容。用友UFO报表管理系统能帮助用户及时、方便地编制需要的各种会计报表,为报表使用者和分析者提供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方面的会计信息。现金流量表的编制一直是个难点,我们可加以探究和分析,依据财务软件提供的项目核算辅助功能以及现金流量项目函数,在会计电算化环境下较快地完成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工作,尽可能发挥软件最大效用来满足企业管理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邹彩莲 《考试周刊》2011,(67):235-237
长期股权投资是企业一项重要的资产,除了正确核算取得时的长期股权投资外,在长期股权投资持有期间,投资企业根据对被投资单位的影响程度及是否存在活跃市场、公允价值是否可靠计量。应当采用成本法或权益法进行核算。随着企业情况的不断变化.可能导致其会计核算需要由一种方法转换为另外的一种方法。成本法转换为权益法从投资单位因追加投资导致持股比例上升,能够对被投资单位施加重大影响或是实施共同控制的.由成本法转为权益法和投资单位因处置投资等导致对被投资单位的影响能力由控制转为具有重大影响或是与其他投资方一起实施共同控制的,由成本法转为权益法两种情况进行分析探究。权益法转换为成本法也从投资单位因追加投资原因导致持股比例上升,原持有的对联营企业或合营企业的投资转变为对子公司投资的.由权益法转为成本法和投资单位因收回部分投资导致持股比例下降,导致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由权益法转换为成本法。  相似文献   

11.
财务报表是对企业在某一会计期间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的报告,是企业所有经济活动的综合反映.但是,一些企业仅仅把财务报表视为工商部门、税务部门或上级主管部门履行报告义务的工具,忽视了财务报表对于企业管理层分析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对经营活动实施控制乃至决策的重要性.为此,笔者就财务报表分析在企业运用中的重要性及局限性,谈谈看法,以供探讨.  相似文献   

12.
现行编制合并会计报表所采用的权益法,笔者认为它不是完全权益法,而是不完全权益法。在这里首先必须弄清:(一)什么是完全权益法,什么是不完全权益法;(二)“合并价差”的涵义;(三)采用以上两种权益法核算能否产生差额等3个问题,就能得出结论。1、根据权益法的理论,能全面进行权益法核算,则称为完全权益法。权益法(即完全权益法)的理论要求:①投资企业是初认购股票或投出资金时,应按实际成本入帐。②以后当作被投资企业股份中所占的比例,作为收益或损失来调整“长期投资”帐户。③被投资企业发放股利时,作为“长期投资…  相似文献   

13.
2014年3月财政部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2号——长期股权投资》。与旧准则相比,新准则在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范围、初始计量、后续计量以及成本法与权益法的相互转换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对此进行比较分析,以期对企业长期股权投资实务的处理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4.
由于我国会计准则将企业合并进一步分为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和非同一控制下的两种不同控制合并方式,对编制合并财务报表的具体运用也产生区别,本文就对合并财务报表的关联与解析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5.
企业上报财务报表必须如实、清晰地反映企业的真实的全部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以及现金流量。本文拟从我国现行企业财务报告所存在的诸多问题进行分析,谈谈企业财务报告的改进对策。  相似文献   

16.
本量利分析,全称成本——数量——利润分析法(Cost—Volume—Profit Analysis)。它主要通过售价、产销量、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这四个变量的函数关系来测算最佳利润方案。被国内外大部分企业广泛地应用于进行长、短期预测、决策以及选择最优经营方案等方面。 传统的本量利分析一般要求在变动成本法下进行,这对中外合资企业在应用此法时会产生很大的局限性。因为中外合资企业的财务报表是以全部成本法计算为基础的,这符合双方所在国的规定,即我国的财务报表都是根据财政部统一规定按全部成本法来确定利润和存货价值的,而国外大部分西方国家也都按“公认会计原则”编制定期报表,其收益的确定和存货的计价仍要求以全部成本法计算为基础。如果企业应用变动成本法进行本量利分析,其所采用的数  相似文献   

17.
合并会计报表是以母公司和子公司组成的企业集团为一个会计主体,综合反映企业集团整体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现金流量的会计报表.其编制目的是满足企业集团的管理需要和防范关联方转移利润、人为粉饰会计报表情况的发生.编制合并会计报表,对于正确了解和评估企业集团的经济实力及经营状况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仅对合并报表中几个重点、难点问题进行如下探讨.  相似文献   

18.
企业合并是企业发展的需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企业间竞争的日益激烈,发展对于企业已是生死攸关。企业寻求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便是进行企业间的联合。因而,企业合并会计报表的编制显得越来越重要了,用会计准则对合并会计报表的编制进行科学规范也成为当务之急。本文分为五大部分对企业合并财务报表进行阐述:第一部分,从概述、报表比较对其作了含义;第二部分,浅淡了合并财务报表存在的关系;第三部分,了解我国企业合并财务报表存在的问题;第四部分,从四个方面对加强企业合并财务报表的措施作出了研究对策;第五部分,为本文结论部分。  相似文献   

19.
编制合并报表是为了更好地反映企业集团公司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合并报表的编制具有其自身的特殊性,抵消分录是合并报表编制的重点.内部交易业务是集团内发生的经常性业务, 内部交易业务抵消业务的编制则是合并报表工作底稿中抵消分录的重中之重,本文针对集团内部交易业务的抵消原理和抵消分录的编制方法予以探讨.  相似文献   

20.
1998年以前反映企业经营状况、经营成果的财务报表是资产负债表、损益表、财务状况变动表及其相关附表,为和国际接规,1998年开始改变为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及其相关附表,而目前评价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财务分析指标体系是根据《企业财务通则》建立起来的,缺少反映企业现金流量的财务分析指标,本文试图以现金流量表为基础,构建现金流量的财务分析指标体系,以供相关研究和使用者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