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熊斗寅 《体育与科学》2003,24(6):13-15,21
顾拜旦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他复兴奥运是从教育出发的,也可以说,这是他教育改革思想的发展。本文从以下4个方面论述这一问题:①顾拜旦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②顾拜旦复兴奥运的出发点是教育;③奥林匹克主义离不开教育;④奥林匹克教育是奥林匹克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
当19世纪末欧洲哲学家们讨论抽象道德时,顾拜旦采用奥林匹克美学理念启发人们对美的欣赏意识,实现奥林匹克道德教育的效果.顾拜旦通过运动员和观众对奥林匹克之美的感受和感知,促进构建审美、道德、人性化社会的发展.顾拜旦的奥林匹克美学思想得到哲学家的支持.顾拜旦的奥林匹克主义美学灵感派生于古希腊奥运会和当时欧洲哲学家们的美学理论,奥林匹克主义的贡献在于将二者的链接.  相似文献   

3.
如同奥林匹克主义倡导的公平原则一样,城市与农村孩子能够同等享受到奥林匹克教育是奥林匹克教育开展的真谛所在。城市学校拥有着种种优势,而农村学校如何开展奥林匹克教育,是每个教育者都在深刻思考的一个问题。北京怀柔庙城学校对于农村学校如何开展奥林匹克教育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庙城学校认为:农村学校开展奥林匹克教育,一定要立足农村,针对农村孩子的身心特征,要因地制宜,选准突破口。要让农村孩子真正理解奥运深刻的人文内涵,仅仅对学生进行泛泛的宣传是不够的,还必须让他们从思想上真正认识到奥运精神、理念、文化离我们并不遥远,学校独轮车运动员在全国以及世界独轮车大赛一次次捧杯夺冠的事实,就是对孩子们最好的奥运教育,就是在他们幼小的心中播下了珍贵的奥运种子。一方面要让他们认识到"世界冠军不是梦",只要不懈奋斗,一切皆有可能;另一方面也要让他们懂得"重要的是参与,而不是取胜"的意义与价值,结果并不重要,过程才是最有价值的追求,参与才能获得快乐!实践也证明把奥运精神内化为师生的思想追求、通过奥运精神引领师生跃迁到教育教学的一个个新层面才是校园最生动、亮丽的风景。校园弘扬奥运精神不仅仅在体育、在强身健体,更重要的是把奥运精神渗透到师生追求真善美的自觉行动之中,用奥运精神引领师生励精图治,积极进取,勇于拼搏与创新,从而造就越来越多的敢于迎接各种挑战、能够战胜各种困难、具有崇高思想境界的高素质教师和学生。  相似文献   

4.
国际奥委会和奥运会承办国都在不断寻求丰富和完善奥林匹克精神内涵的有效途径.奥运安保强化已成为奥运文化和奥运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在奥运政治化和恐怖主义等奥运风险挤压下的无奈之举.奥林匹克精神是一种"团结、友谊、和平、进步"的文化诉求和文化资源,是人类寻求和平与发展的心灵图景,受制于恐怖主义的威胁,却无法平平安安办好奥运、享受奥运,折射出了现实境遇下奥林匹克精神面临的困境.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北京奥运理念和城市精神内涵的分析,探讨了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理念对城市精神构建的启示,并认为北京奥运理念需要融入城市精神构建中,才能得到更好的传播和弘扬.  相似文献   

6.
<奥林匹克宣言>原本是顾拜旦于1892年11月在巴黎索邦大学的一次演讲,但讲稿遗失很久,在1994年才被发现,后世称为<奥林匹克宣言>.这是一篇非常重要的奥林匹克历史文献.顾拜旦分析了当时的世界,特别是欧洲体育发展的状况和趋势,首先提出恢复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创议.研究从<宣言>产生背景、内容、意义3个方面进行了解读.  相似文献   

7.
顾拜旦体育思想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皮埃尔·德·顾拜旦所推崇的一句名言“参加比取胜更重要”的考证谈起,探索顾拜旦体育思想的形成与发展,继而对顾拜旦体育思想的现实意义加以论述。作者从顾拜旦的历史和论著、奥林匹克宪章和古代奥林匹克宗旨等方面来论述顾拜旦体育思想的核心是教育。  相似文献   

8.
顾拜旦体育思想研究系列之三--顾拜旦与奥林匹克理想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奥林匹克理想是顾拜旦首先提出的一个概念,它是以奥林匹克主义为奋斗目标的一种对未来的设想和信念,并经过实践而形成的一种思想体系。本文作者从以下5个方面来论述:1.奥林匹克理想是体育文化概念;2.奥林匹克主义是奥林匹克理想的核心;3.奥林匹克运动是奥林匹克理想的实践;4.奥林匹克精神是奥林匹克理想的体现;5.《体育颂》是奥林匹克理想的升华。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北京奥运理念和城市精神内涵的分析,探讨了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理念对城市精神构建的启示,并认为北京奥运理念需要融入城市精神构建中,才能得到更好的传播和弘扬。  相似文献   

10.
在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历程中,顾拜旦与萨马兰奇为奥林匹克运动的复兴与辉煌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对他们的奥林匹克思想进行跨越时空的比较,发现二人的思想观点在倡导和平、推崇进取拼搏、维护公平、重视教育、崇尚艺术的思想等方面存在高度的一致性,在关于"职业化"、"女性参与"、"商业运作"问题等方面存在某些差异。  相似文献   

11.
<现代奥林匹克主义的哲学基础>是皮埃尔·德·顾拜旦于1935年8月4日在日内瓦广播大厅发表的一篇广播讲话.这是顾拜旦晚年对奥林匹克运动的重要贡献.他从哲学的高度总结了已成体系的奥林匹克主义的几个基本特点和理念,为后世研究和宣传奥林匹克主义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成功的奥运新闻传播,最根本取决于人,取决于使用和利用这些元素的人的素质、思想与传播理念。“奥林匹克精神高于金牌”的新闻传播理念应是2008北京奥运重要的传播理念之一。全球主义与奥林匹克精神的融合是现代国际社会发展的需要,中国现代化社会的发展需要奥林匹克精神的教育。弘扬奥林匹克精神是对现代性问题的思索和拯救,是新闻媒体的责任和义务。  相似文献   

13.
咕咕 《体育博览》2021,(1):100-107
生命之美,在于运动。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发起人顾拜旦普说过,奥运是运动和艺术结合的典范,艺术与体育不可分割,都是推动人类进步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奥林匹克运动就是力与美的艺术,以其特有的文化魅力愉悦人们的身心,更以其强烈的人文精神催人奋进。  相似文献   

14.
1937年9月2日,皮埃尔·德·顾拜旦逝世。他将毕生的精力献给了奥林匹克事业,是当之无愧的“奥林匹克之父。”  相似文献   

15.
顾拜旦的一生是无私奉献奥林匹克运动的伟大一生。顾拜旦对当时体育竞赛中出现的一些弊端感到不安。他1912年发表的《体育颂》,击中时弊,通过体育对的歌颂来进行奥林匹克教育。解析了《体育颂》的基本内容并阐述该诗反映的顾拜旦的奥林匹克理想建议我国在申奥过程中应该加强顾拜旦体育思想和奥林匹克理想的学习和宣传,使我国的申奥工作和精神明建设结合起来,把开展奥林匹克教育放在申奥的重要位置。  相似文献   

16.
现代奥运报道对奥林匹克精神的异化与背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奥运会报道历来被称为“奥运第二战场”,全世界数十亿公众都是通过媒体来了解奥运会。从某种角度来说,历届奥运会都是“媒体制造”,但媒介奥运与真实的奥运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距离。现代奥运报道对奥林匹克精神的异化与背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狭隘的民族主义和强烈的政治化倾向,与奥林匹克的和平精神背离,金牌至上、总以成败论英雄与奥林匹克的参与精神相悖,商业气息严重与奥林匹克公正精神背离。构建奥运与媒体的和谐关系,回归奥林匹克精神本质是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17.
顾拜旦体育思想是继承前人的哲学思想和社会实践而形成的对体育、文化与教育相结合的奥林匹克运动的总结。它的来源有 :希腊哲学与古代奥运 ;文艺复兴与人文主义 ;人类和平与理想主义。顾拜旦体育思想也是适应世界潮流而不断发展的 ,有的是在他去世后 ,继承者在业余主义、妇女参加和政治干预等问题上有所发展。  相似文献   

18.
张铭  於鹏  陈刚  李海兵 《精武》2012,(20):90-92
顾拜旦是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之父,也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他提倡将体育作为教育青年的重要手段,通过奥林匹克运动使各国青年增进彼此了解和尊重,实现灵与肉的完美结合。本文从顾拜旦关于奥林匹克运动的若干思想为切入点,分析举办青奥会的根本意义所在,并对2014年南京青奥会提出一些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9.
对于顾拜旦的《体育颂》,体育家们多从历史的角度评价其意义。我们从奥运理想和美学角度评析《体育颂》——作为散文诗杰作的审美价值,指出该作品的认识作用、教育作用和美悦作用。  相似文献   

20.
顾拜旦曾指出,奥林匹克运动“并非只是增强肌肉力量,它也是智力与艺术的”,因此他认为,“体育运动必须创造美,并为美提供机会”。运动员是生活中活生生的雕塑,奥运会的建筑、场景和庆典应给我们带来美感。基于这一思想,顾拜旦竭力将奥运会由单纯竞技运动比赛变为具有审美精神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