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园幼儿的家长多是双职工,工作和家务都很忙。他们上下班接送孩子时也是来去匆匆,与教师接触的时间很少。为了弥补这一不足,加强与家长的联系,我给班里的每个幼儿都备了一本“联系本”,每周把幼儿在园的生活、学习情况书面向家长汇报,并请家长也把孩子在家的表现以及他们的要求反映给幼儿园。我在实践中体会到,设立“教师家长联系本”是解决家园联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并行之有效的一种好形式,我觉得它有以下几方面明显的好处: 一是使教师与家长都能全面地了解孩子在园或在家的表现。家长与子女的关系毕竟不同于教师和  相似文献   

2.
家园联系手册是一种重要的家园沟通途径,教师和家长可以通过书写联系手册来了解幼儿在园、在家的情况,就幼儿身心发展中的某一问题进行交流,或就幼儿教育中的一些困惑进行探讨,共促幼儿成长。填写家园联系手册,要因人而写。正确评价幼儿是实施教育的基础,只有了解孩子,才能正确评价孩子。我们利用《家园联系手册》向家长宣传了幼儿园保育和教育的主要目标,使家长了解幼儿园保教的任务,也是家园同步教育的目标。  相似文献   

3.
我们发现许多家长在接送孩子时很想和老师谈话,可又担心占用老师的时间,总是欲言又止。每当观察出家长这种情形,我们就赶快问家长,这时家长才开口说。   家长接送孩子时的家园沟通,是家长和老师联系、搞好家园共育的有效环节。家长送孩子入园后,不要急着和孩子说“再见”就走;接孩子时,也不要领了孩子就回家。我们鼓励家长接送孩子时做到以下四点:   一、送孩子入园时,家长向带班老师简单地汇报孩子在家里的行为表现、饮食睡眠情况和孩子近来的想法,让老师了解幼儿在家的情况,配合老师搞好晨检,以利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 …  相似文献   

4.
根据农村幼儿家长一般家务事较多、居住比较分散等特点,我园开展了一项新的活动——预约谈话。即每天每班提前预约两名幼儿家长,家长姓名公布于家长联系栏中,放学后,本班教师跟预约的两名家长进行交谈。一方面,向家长如实介绍孩子在幼儿园的表现和发展情况;另一方面,听取家长反映孩子在家中的表现。教师要做好谈话记录。根据家长的反映,教师向家长推荐好的教育经验和方法,与家长探讨如何实行家园共育。一学期以来,“预约谈话”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使家园联系更加密切起来了。我园的“预约谈话”@张磊  相似文献   

5.
一次当我把填写好的家园联系薄递给昊昊(系化名)的妈妈时,昊昊的妈妈看后苦笑着对我说:“昊昊在家如果像在幼儿园这样就好了。”接着她诉说着孩子在家如何挑食、如何自私、如何没有礼貌……听后,我简直不相信,昊昊在家和在园的表现竟判若两人。我想,像昊昊这种情况其他小朋友身上同样存在。怎样才能确保家园教育的一致性,使孩子获得真正健康、全面的发展,是广大幼儿教师和家长必须解决好的一个问题。近年来,我努力尝试着家园双向反馈的做法,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针对孩子们在园在家表现不一致的现象,我精心组织了“在园在家都…  相似文献   

6.
在现代素质教育思想的影响下,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的沟通与协作,愈来愈成为最重要和最实际的课题。基于这种需要,我们在实践中探索实行了家园联系的书面沟通方式———家园联系表。我园的家园联系表是表格形式的,表格分为两栏:一栏为教师意见,一栏为家长反馈意见。一般先由教师向家长反映幼儿在园情况和教育建议,家长阅览后再反馈幼儿在家情况及自己的做法和体会,提出意见与要求。无论是家长还是教师都从家园联系表中受益匪浅。一、家园联系表促进了教师与家长间的情感交流,转变了家长的教育观念,增强了他们教育好孩子的自信心案例实录…  相似文献   

7.
幼儿教育不只是幼儿园教育,这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幼儿园在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的同时,应主动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充分发挥幼儿家长这一重要的教育资源,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策略,向家长开放。一、举行家园同乐活动每逢节日,我们都邀请家长来园参加活动。如:“三八”节组织孩子和妈妈同乐活动,“六一”儿童节组织全体家长来园和孩子同乐活动,还有“元旦”家园迎新活动和春游、秋游活动等。当然家长们也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为孩子们表演了魔术、故事、小品等精彩的节目,把我们的同乐活动推向了高潮。在活动中家长和老师,家长和幼儿,老师和幼儿…  相似文献   

8.
王树红 《山东教育》2004,(23):74-75
在现代素质教育思想的影响下,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的沟通与协作,愈来愈成为最重要和最实际的课题。基于这种需要.我们在实践中探索实行了家园联系的书面沟通方式——家园联系表。我园的家园联系表是表格形式的,表格分为两栏:一栏为教师意见,一栏为家长反馈意见。一般先由教师向家长反映幼儿在园情况和教育建议,家长阅览后再反馈幼儿在家情况及自己的做法和体会,提出意见与要求。无论是家长还是教师都从家园联系表中受益匪浅。  相似文献   

9.
幼儿园每学期末教师对幼儿撰写的评语成了幼儿发展“质性评价”的浓缩版。家长通过评语全面地了解孩子在园各方面的发展情况;同时,孩子也通过父母对评语的解读,知道自己的优点和需要改进的方面。幼儿评语成了家园联系的点睛之笔。  相似文献   

10.
我们重视做好家长工作,将其列入园务工作议事日程,以“实现家园相互配合,同步教育,促进幼儿素质提高”为目标,树立大教育观,将幼儿园教育、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结合起来。我们每学期召开一次家长会;平时定期向家长开放半日活动;建立班级、幼儿园两级家长委员会;开辟家园小天地专栏;发放家园联系卡;召开每学年一次的家家乐运动会等,使我园的家长工作朝着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方向发展。为了使家长更深入地了解幼儿园的教育目  相似文献   

11.
以前我园的“家园联系卡”都是每月发放一次,到了月底,老师们为了完成任务,坐在办公室内奋笔疾书,几天就完成几十个孩子的联系卡。这些联系卡写得笼统、缺乏个性,没有真正起到联系、指导的作用。现在我们要求老师随时随地观  相似文献   

12.
李娟  宋伟 《山东教育》2003,(33):41-42
关心孩子的成长正是父母爱孩子的一个具体表现,现代教育观要求家长要在爱中学会科学地评价孩子。科学评价幼儿是家长教育幼儿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如何提高家长的教育能力,掌握科学评价幼儿的方法,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呢?近几年,我班在指导家长开展对孩子的评价方面做了一些尝试,取得了可喜的效果。一、引导家长了解孩子的特点了解孩子是家长教育孩子的前提,“要教育孩子,我们必须让家长懂得孩子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本着这一原则,我们开展了切实可行的家园互动活动。如:利用家园联系窗口向家长介绍孩子在本年龄段应具备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教…  相似文献   

13.
汪慧 《早期教育》2014,(12):45-49
幼儿期是培养良好习惯的关键时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将会使人受益终身。本文通过对滨海县100名大班幼儿家园行为表现的调查,科学分析了幼儿在园和在家行为表现差异的根源,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建议。家园教育的脱节,幼儿在园和在家的角色、地位差异是导致幼儿家园行为表现差异的主要原因,家长与幼儿园应对幼儿不良行为尽早进行教育。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我们上海瑞金一路幼儿园在宣传家庭育儿知识,提高家庭教育透明度,增强家园教育一致性等方面作了一系列的探索和实践,使家庭教育更加立体化,幼儿园教育更具整体性。一、宣传育儿知识,使家庭教育科学化。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首先要提高家长自身的素质。但是,许多家长每天接送孩子来去匆匆,与老师谈的多半也是幼儿在园或在家的一些琐事。因此,我园特地为家长定期进行科学育儿讲座,内容有“三至六岁儿童心理、生理特点及教育方法”、“如何培养幼儿的兴趣  相似文献   

15.
为了更好地和家长配合,共同教育好幼儿,我在班里给每个孩子配备了一本家庭联系薄。小小的联系薄,使我们与家长的关系更密切了。平时,家长由于工作忙,接送孩子来去匆忙,无暇与教师详谈孩子的情况,教师呢,一人带四十名左右的孩子,也不可能经常对每个幼儿的家庭进行家访。有了联系薄,家长能及时了解孩子在园表现,教师能及时知道孩子在家情况,就可以针对孩子的情况进行教育。家长都想教好孩子,希望自己的孩子聪明、活泼,可就不知道怎样去教。在家庭联系薄上,他们向教师请教教  相似文献   

16.
爱心小口袋     
我们在实践中发现,家园联系中的口头交流有其便捷、及时的一面,但不足之处是没有持久性,也常常不能抓住问题的主旨。家园联系卡虽能全面反映孩子的在园情况,却缺乏及时性、针对性。综合以上因素,我们开辟了家园联系“爱心小园地”。在这个园地中,每个孩子都有一个写着自己名字的塑料袋,用来  相似文献   

17.
《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我园依据纲要精神,树立大教育观观念。体现“三位一体”,即幼儿园、家庭、社会形成合力,互动共育,促进发展。我园“打开幼儿的大门,让家长走进来,让家长了解幼儿,让家长关注课改!”潜心探索、探究“家园、社区”共育。第一招家园沟通的“小灵通”———《家园联系册》。虽然填写《家园联系册》无形中增加了老师、家长的工作量,教师每周必须抽出一定的时间为每个幼儿填写在园各方面较为典型的表现,同时家长的填写也便于教师了解每个幼儿在家庭生活中的表现。实践证明,《家园联系册》很受…  相似文献   

18.
<正>一、与家长真诚沟通全面了解幼儿家庭教育状况孩子来自不同的家庭,因为他们成才的基础在教育,教育的基础在家庭,因此及时了解孩子的家庭情况,做好家园联系工作,是贯穿幼儿教育工作的纽带。幼儿来到班级,作为班主任首先要了解每个孩子的家庭状况,只有了解了每个家庭的状况,才能更好地开展家长工作,入园前期召开家长会,与家长进行沟  相似文献   

19.
家访是教师和家长沟通思想、联络感情、切磋教育技艺的重要途径,通过家访不但可以了解每个家庭的教育环境,父母教育孩子的观点、方法,孩子的个性,又能使教师更深入地了解幼儿在家和在幼儿园不同生活环境中的表现和特点,还有利于家园配合,共同探讨正确的教育方法,改变不正确的教育态度和行为,并调动家长参与教育的积极性,促进每个孩子健康成长。在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幼教工作者与家长的沟通,密切幼儿园与家庭、社会的联系,取得家长和社会对幼儿教育的理解和支持。几年来,我园积极探索,在家访工作中实现了“四个转向”,走出了一条富有创意又切合实际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20.
为需要而写     
长期以来,许多教师都有这样的困惑:家园联系册难写,若把握不好,很容易流于形式。怎样才能用好这个交流工具,保证家园联系的畅通和有效呢?家长与教师的共同目标是帮助幼儿成长,所以,家园联系册的内容应根据幼儿的发展和家长的需要而写。开学时,我们为每位幼儿准备了一本家园联系册,并准备了一只箩筐,让幼儿每天一入园就把自己的家园联系册放入筐内,我们每天检查每本联系册并及时反馈。第一周,我们写的频率相当高,因为刚开学,家长迫切地想知道孩子在园是否适应、是否愉快。这段时间的家园联系册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提醒家长准备幼儿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