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中学校园里,手机越来越普遍了。老师是不必说了,越来越多的中学生也拥有了手机。有中学为此制定了一些规范,其中包括:教学期间,教学楼、实验楼、视听楼以及会议场所等一切教学场所内不能使用移动通讯工具;不能携带移动通讯工具进入课堂;要求使用手机的学生要在家长签名同意后,向班主任提出申请,班主任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具体情况,决定是否允许学生携带手机上学等。我们来看看中学生自己对手机一族的看法吧!  相似文献   

2.
夏永 《考试周刊》2009,(34):167-168
手机短信,因为它独特的优势和无所不包的涵盖范围,对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被誉为继纸媒、广播、电视和网络之后的第五大媒体。目前,拥有手机的中学生越来越多。而且年级越高,拥有手机的学生越多。据调查,高中生拥有手机量已经达到一半以上,而且手机的主要业务就是同学之间的相互收发短信;中学生利用手机收、发短信次数与通话次数之比约为8:1,短信成了中学生与家人、同学交流的主要方式。短信现象,已成为中学校园的一种不容忽视的文化现象。作为政治教师,面对这种新兴的短信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3.
拇指一天     
如今的手机功能越来越多,造型越来越靓,已经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通讯工具了。随着手机的日益普及,中学校园里也出现了“手机一族”、“拇指一族”,中学生朋友的学习生活也在因此而潜移默化地发生着改变。中学生是否应该拥有手机?也许这个问题会引起激烈的争论,但无论如何,手机的流行在校园里已是一道靓丽的风景。  相似文献   

4.
一、问题提出 近年来,中学生拥有手机已不再是个别现象,中学生带手机的趋势正逐渐蔓延,越来越多的中学生成了“手机一族”,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手机在方便联络的同时,也给学生的学习、生活、学校的管理、以及正常的教学秩序带来不小的负面影响。在中学校园里,由手机引发的种种问题也同样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和思考.  相似文献   

5.
面对汹涌澎湃的手机普及浪潮,日本学校是如何应对的呢?筑波市立大穗中学的教师小泉先生说。日本多数高中不禁止学生携带手机入校,但初中则是严禁的。一日本地方中学还致信2000余名家长,指出中学生原则上不应拥有手机,呼吁家长  相似文献   

6.
随着时代的发展,手机已作为现代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通讯手段,越来越多人已经离不开它了,而且相当一部分的中学生都拥有属于自己的手机,甚至有些学生已经玩手机成“瘾”。如何合理利用手机,已成为摆在班主任面前的任务,已经担任多年班主任的我,同样也面临这一问题。对此,我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尝试,让手机成为提升班级管理的加速器。  相似文献   

7.
《地理教育》2014,(3):10-10
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实验中学徐锋教师回答:当今时代,手机报作为一种新兴媒体已经渗入每个人的生活。手机报以其丰富快捷的信息、随时随地的特点赢得广大手机用户,特别是年轻人的普遍欢迎。中学生,特别是高中生大部分都已经拥有手机,虽然很多学校禁止学生使用手机,但学生携带手机已是不争事实。为正确引导学生使用手机,笔者尝试为学生编辑、发送免费“地理手机报”。  相似文献   

8.
一、问题提出近年来,中学生拥有手机已不再是个别现象,中学生带手机的趋势正逐渐蔓延,越来越多的中学生成了“手机一族”,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手机在方便联络的同时,也给学生的学习、生活、学校的管理、以及正常的教学秩序带来不小的负面影响。在中学校园里,由手机引发的种种问题也同样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和思考,如何对待学生使用手机的问题成为学校德育在信息时代下的研究新课题。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法。以全校学生为调查总体,每个年级随机抽2个班级学生,向他们发放调查表,无记名方式,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如实作答…  相似文献   

9.
夏永 《考试周刊》2009,(48):180-181
手机短信对社会生活各个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被誉为继纸媒、广播、电视和网络之后的第五大媒体。目前,拥有手机的中学生越来越多,而且年级越高,学生手机拥有量越高。对于学生来说,手机的主要用途是同学之间的相互收发短信,调查表明,中学生利用手机收、发短信次数与通话次数之比约为8:1,  相似文献   

10.
<正>【题解】各校实行禁止手机进校园,家长积极配合工作,学生的声音很多元,有人觉得无所谓,有人觉得限制了个人自由等等。可学生第一任务是学习,现阶段中学生应该拥有手机自由吗?【手机自由】手机自由带来内心自在文/贾玲玲我读初中的时候,最想拥有的就是手机自由。  相似文献   

11.
手机给校园带来很多麻烦,尤其是女孩子。面对汹涌澎湃的手机普及浪潮,日本学校是如何应对的呢?笔者采访了筑波市立大穗中学的教师小泉先生。他说,日本初中是严禁学生带手机的。最近,一日本地方中学还致信2000余名家长,指出中学生原则上不应拥有手机,呼吁家长立即与电话公司解约  相似文献   

12.
日本内阁府公布的一项调查显示,日本77.4%的小学生使用电脑,31.3%的小学生拥有手机。这次调查的对象包括日本各地5000名中小学生和家长。调查表明,在日本中学生当中,电脑和手机使用者比例更高。81.2%的初中生和88.6%的高中生使用电脑,57.6%的初中生和96%的高中生拥有手机。  相似文献   

13.
随着时代的发展,手机成为方便‘快捷的通信工具,走进了午家万户,在街上可以看到人手一机的情景.当然,这其中也不乏一些初中生.随着手机的日益普及,手机也进入了与我们息息相关的校园,在每个班级中,拥有手机的学生,不占少数,据某班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48%的学生每天带手机上学,有73%的学生拥有手机,手机生产商把中学生视为他们将来庞大的销售市场冲学生使用手机应该值得关注了.  相似文献   

14.
<正>一、教育背景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智能手机的普及,智能手机已逐渐成为中学生的新宠。利用智能手机上网聊天、打游戏、看电影、刷微信微博成了学生每天必须完成的"任务"。本班共有30人,其中26人拥有智能手机。据统计,大部分拥有智能手机的学生经常是"机"不离手,他们白天上课时偷偷玩手机,课后埋头玩手机,晚上彻夜玩手机……整个人完全被手机束缚住了,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受到严重影响。班主任此时非  相似文献   

15.
随着手机成本的大大降低,很多青少年学生也能很轻易地使用手机了。有记者在两所中学发放了500份问卷,对中学生使用手机的情况做了一次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拥有手机的学生达到258人,占调查总人数的51.7%,其中以高中学生为主。在北京、上海等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其比例更是达到了惊  相似文献   

16.
璩艳霞 《教师》2012,(2):16-16
手机是生活中常用的工具,中学生佩带手机日趋增多,中学生使用手机情况堪忧,通过分析其利弊,了解到中学生佩带手机弊大于利,需要引导其正确地使用手机。  相似文献   

17.
校园里的手机族越来越壮大,使得手机成了中学生朋友最为关心的数码产品之一。其实,现在的很多低端彩屏机价格已跌破千元大关,有的促销机型甚至只要五六百元就能买到,拥有一部自己的手机已不是一个遥远的梦想。暑假刚至,低价手机市场难免会掀起热潮,为了让大家买到最超值的彩屏手机,小编们嘱  相似文献   

18.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手机已成高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十分重要的通讯工具 ,手机的广泛使用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使用手机理应是无可非议的。但是 ,中学生使用手机 ,特别是在校及上课期间使用手机却不宜提倡。中学生使用手机弊多利少 ,而且弊大于利。走进城市学校 ,特别是城市中学 ,我们便不难发现 ,部分学生上课时也挂着手机。据一位中学教师介绍 ,中学生配手机现象正呈愈演愈烈之势。学校大多数领导和教师对这种现象的出现持否定态度 ,但苦于《中学生守则》等学生纪律没有对持手机现象作出明确规定 ,学校也不好硬…  相似文献   

19.
陈万勇 《师道》2004,(11):56-56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条万条短信开。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手机这只昔日的王谢堂前燕,如今已飞入寻常百姓家。于是,短信也就成为一个一般词典中查不到但大家都熟悉的新词汇。尽管,我不同意学生带着手机进校,但不少同学暗渡陈仓,背地里或节假日在使用着手机,收发着短信。在我看来,时代是进步的,收发短信是信息社会联络人际关系交流感情的重要途径之一。中学生带手机,与其强行封  相似文献   

20.
正当今时代,手机报作为一种新兴媒体已经渗入每个人的生活。手机报以其丰富快捷的信息、随时随地的特点赢得广大手机用户,特别是年轻人的普遍欢迎。中学生,特别是高中生大部分都已经拥有手机,虽然很多学校禁止学生使用手机,但学生携带手机已是不争事实。为正确引导学生使用手机,笔者尝试为学生编辑、发送免费"地理手机报"。一、"地理手机报"的操作使用目前,主要利用学校的家校联系平台——"校信通",通过电脑向手机用户发送免费短信。具体操作过程:先登录"校信通"平台,设立新"班级",录入学生手机号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