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时事进行时 10月12日上午9时0分0秒,发射“神舟”六号飞船的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点火。火箭在点火4秒钟后升空,轰鸣声回荡在戈壁滩上空。这是长征火箭第88次发射。 9时39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指挥陈炳德宣布:“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发射成功! “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战略进入第二步任务的重要开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从此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成功发射“神舟”六号载人飞船,体现了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中华  相似文献   

2.
消息树     
《辅导员》2005,(12)
在“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船发射之日,江苏省通州市兴东小学少先队大队部组织开展了“师生同乐航天情”活动,师生们共同观看了…神六’载人航天飞行”的实况转播。ZNX0905抓住“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船发射成功的教育契机,河南省漯河市高新区小学利用电视、多媒体、宣传栏、主题队会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国防知识教育,激发了学生的爱国情感。赵丹伴随着在“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船的发射成功之际,山东省邹平县好生镇平原小学少先队大队开展了“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系列教育活动,取得了良好的  相似文献   

3.
国内隆重庆祝“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 2005年11月2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隆重庆祝“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胡锦涛同志强调,我国实施载人肮天工程13年来,广大航天工作者牢记使命、不负重托,培育和发扬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  相似文献   

4.
奖励     
中国神七载人航天任务团队获美“太空成就奖” 美国航天基金会3月30日宣布,将该基金会的2009年“太空成就奖”授予中国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团队(简称神七任务团队)。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神七任务航天员翟志刚等当天代表神七任务团队参加了颁奖仪式,并领取了奖项。  相似文献   

5.
为激发全国青少年对航是科技的兴趣,提高全国青少年对载人航天科技知识的了解,中国科协、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和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将举办寻梦“天宫”——空国青少年载人航天科技知识竞赛活动。  相似文献   

6.
追求创新     
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大家早上好! 2003年10月16日上午6时37分,我国第一艘载人宇宙飞船“神舟”五号, 结束了约21个小时、60万公里的太空飞行,在内蒙古自治区草原上安全着陆。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这次航天飞行任务的顺利完成,标志着我国突破和掌握了载人航天的基本技术,完成和实现了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一步的计划和目标,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也是发展中国家第一个能够独立开展载人航天  相似文献   

7.
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在“神舟”5号成功返回之后,中国载人航天的下一个里程碑将是什么?登月、登陆火星还是建立载人空间站?  相似文献   

8.
科教大观     
《神州学人》2003,(6):37-38
“神舟”五号飞船将如期发射神舟”五号飞船将如期发射。这一信息是记者从5月9日在京召开的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各大系统总指挥、总设计师联席会议上获悉的。据介绍,今年我国航天发射任务十分繁重,尤其是载人航天工程已进入关键阶段。SARS疫情在我国一些地区出现后,载人航天工程采取有力措施,加强预防工作,确保了“神舟”五号飞船发射的各项准备工作平稳有序地进行。目前,“神舟”五号飞船和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正在加紧研制生产,航天员训练进展顺利,飞船应用系统及载人航天发射场、测控、着陆场系统各项准备工作也在按计划进行,“神舟”五号飞…  相似文献   

9.
①1998年11月,珠海。航天专家王礼恒郑重宣布:中国将力争在本世纪末下世纪初突破载人航天技术。一石激起千层浪,在学术界早已不是秘密的中国载人航天计划,由此走进世人的视野。②1999年11月20日,“神舟一号”试验飞船首飞成功并顺利回收。从1992年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正式上马,中国人用7年的时间迈出了这也许是最艰难的第一步。③2000年11月22日,国务院发布“中国航天白皮书”,明确提出“实现载人航天飞行”的10年发展目标。在技术突破与经济繁荣的大好形势下,中国希望成为世界上第三个自主实现载人航天的国家。④2001年1月10日,“神舟二号”无人试验飞船再次升空。飞船顶端设有逃逸系统,内部搭载有动物和微生物细胞,技术状态与载人飞船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0.
沈仁   《神州学人》2005,(11):1-1
世界瞩目中国,这又是一个伟大的壮举;2005年10月12日9时整,“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10月17日4时33分,“神舟”六号飞船着陆。继“神舟”五号圆满进行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后,“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又取得了圆满成功。继杨利伟之后,费俊龙、聂海胜两位航天英雄,又将永载中华民族的史册。伟大而动人的时刻,在历史上永远定格。  相似文献   

11.
王衡  杭清平 《教学月刊》2003,(11):39-41
为了在21世纪初叶将我国宇航员送入太空,1992年飞船载人航天工程正式立项,这项工程后来被定名为“神舟”号飞船载人航天工程。1999年11月20日,2001年1月10日,2002年3月25日,2002年12月30日先后四次成功发射和回收“神舟”号载人航天实验飞船,2003年10月16日,“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在太空遨游21小时后成功着陆,这标志着我国的航天技术已居世界先进行列。  相似文献   

12.
这次整个载人飞行全过程,我们共发出437条遥控指令,实施数据注入11次24帧近20万字节,全都做到了准确无误,分秒不差,干净利索,无可挑剔! 北京航天指挥控制中心组建于1996年3月,主要担负我国载人航天飞行控制任务,是载人航天飞行的“神经中枢”,是航天员的“生命通道”。  相似文献   

13.
美国和俄罗斯是航天领域的“两极”,其载人航天处于世界领先水平。欧洲空间局、中国和日本正成为航天领域迅速崛起的“第三极”。美国为谋求和保持“空间领先”地位,自1958年成立航空航天局以来,实施了一系列载人航天计划。从“水星”计划到“双子星座”计划,再到“阿波罗”计划,先后完成6次登月飞行,把12人送上月球并安全返回地面。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美国重点实施“天空”实验室和航天飞机两项  相似文献   

14.
2003年10月15日,我国第一位宇航员杨利伟,搭乘“神舟”五号载人飞船,绕地球14圈后,安全返回地面。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取得成功。载人飞船是载人航天器的一种,另外还有空间站和航天飞机。下面我们通过一组邮票,来认识一下不同形状的载人航天器。载人飞船空积较小,一般可乘1至3人,能独立地从事航天活动。载人飞船可以和其他航天器对接,两艘飞船对接,就组成了一个较大的航天器,此时两船人员可以互相往来。飞船的不足是不能重复使用。1961年前苏联发射了“东方”1号飞船,这是世界上最早的载人飞船;美国第一代载人飞船是“水星”号,可载1人。从…  相似文献   

15.
2016年11月侣日,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内蒙古中部预定区域成功着陆.我国载人航天史上里程碑式的“天神组合”“中期驻留”画上了圆满句号.巨大的成功背后,包含了众多航天人甚至普通人在自己岗位上的无私奉献,他们是默默无闻的幕后英雄.  相似文献   

16.
用于中国载人航天发射的“长征”二号F型火箭,首次采用了55项新技术。据载人航天工程火箭系统总指挥黄春平介绍,这枚火箭首次采用了垂直总装、垂直测试和船、箭、塔组合体垂直运输的“三垂”测试发射模式,改变了过去水平总装、水平运输的  相似文献   

17.
《中小学电教》2003,(10):9-9
在共和国的科技史上“两弹一星”和载人航天都是值得大书特书的大事。“两弹一星”为载人航天准备了技术、人才等条件,而“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两弹一星”精神更激励着中国航天人一步步走向光荣的梦想,迎采中华民族飞天梦圆的辉煌时刻。  相似文献   

18.
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一艘试验飞船———“神舟”号 ,1999年11月20日6时30分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升空 ,21日3时41分在内蒙古中部地区着陆。“神舟”飞天的成功 ,使我国悄然进入世界航天三强。试验飞船为何不载人载人航天与不载人航天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对火箭、飞船的安全可靠性的极高要求。人命关天 ,由于技术难度高 ,因此在宇航员上天之前 ,必须进行无人试验或动物试验。前苏联在加加林上天前一共进行了5次无人飞船的试验 ,美国则发射了8艘无人飞船。这次发射的目的主要是试验新型运载火箭的性能和可靠性。为了不使运载火箭…  相似文献   

19.
历史永远铭记:公元2003年10月15日上午9时,中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16日早6时23分,在内蒙古顺利着陆。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中华民族千年的飞天梦想终于实现。“神舟”五号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举世瞩目,标志着中国攀登世界科技高峰迈出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一步,标志着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独立自主地完整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之一,又一次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壮丽诗篇。 “神舟”五号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是几代中国领导人高瞻远瞩、正确领导的结果,也是几代中国科学家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艰…  相似文献   

20.
北京时间10月17日上午,“神舟六号”安全而成功的返回标志着中国第二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的圆满完成。在经历了115小时32分钟的飞行之后,“神舟六号”飞船返回舱按照预定计划,载着两位飞行员费俊龙和聂海胜凯旋归来。这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飞行任务标志着中国航空航天史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两年前,“神舟五号”成功完成了承载一人飞行21小时的任务,在其基础上,“神舟六号”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从而将我国载人航天技术向前推进了一大步。在这次飞行任务中,宇航员首次穿过返回舱进入轨道舱。同时,二人还进行了一系列开创性的试验,其中包括我国首次“人体在轨干扰力”试验。作为我国“载人航天计划三步曲”第二阶段的开端,“神舟六号”航空任务必将为今后的载人航天任务打下坚实的基础。受到这次成功飞行的鼓舞,航空航天官员们宣布了一份关于第二步航天计划的具体时间表,预计将于2007年实现太空行走,并于2009年12月实现飞船与空间舱的在轨交会对接。这一宏伟的航天计划开始于1992年,与此同时,我国还试图在载人航天计划第三阶段,建造一个永久性伸延堂课In the m orningof O ct.17,the safeand sm ooth retu...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