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4 毫秒
1.
1898年的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政治运动,也是中国资产阶级走上政治舞台的第一次尝试。这次运动是在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失败之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国内阶级矛盾日益加深、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和封建统治阶级领导集团内部发生严重分裂的历史条件下发生的。以康有为为代表的自由资产阶级改良派,希图通过自上而下的改革来达到解救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使中国走上资本主义的道路,这在当时是具有进步意义的。  相似文献   

2.
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知识分子———资产阶级维新派,为挽救中华民族的危机,使中国走上发展资本主义道路而进行的一场自上而下的改革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以资产阶级维新派知识分子为主导,幻想通过改革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以达到挽救民族危亡的近代爱国主义运动。从此,近代爱国主义的内容发生了质的飞跃,反对封建专制,倡导民主科学,主张发展资本主义等成为中国近代爱国主义的主流,戊戌变法标志着中国近代爱国主义运动发展到一个崭新的、更高的阶段,是中国近代爱国主义的升华  相似文献   

3.
在六十年前,以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掀起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改良主义运动——戊戌变法运动。这些改良主义者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反对清朝政府专制,也反对洋务派官僚的“官办”工业。他们要求发展“商办”工商业,成立议会,改变封建专制政体,使中国成为一个能够抵抗帝国主义侵略的富强的国家。在明显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政治纲领未出现以前,改良派的这些主张应该说是最进步的,是有利于当时中国工商业的发展的。戊戌变法运动虽然由于改良派的软弱而失败,但这个运动却给中国开辟了新的局面,戊戌变法运动是推动中国社会发展的进步运动。  相似文献   

4.
戊戌变法是刚刚诞生的稚弱的中国资产阶级(上层),在中国近代史上干的第一件大事。它是一次爱国运动,是一次进步的改革运动,也是一次影响深远的思想解放运动,为即将到来的资产阶级革命准备了某些条件。因此,它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地位和作用是不能抹杀的。然而严酷的历史事实又告诉人们,风行全国一时的变法运动,的确以它悲壮的失败而告终了。时至今日,人们还不免为之慨叹:如果戊戌变法也象日本明治维新那样,一举成功,中国也不至于一直落后挨打,今天也不必费这么大的劲来补发展社会生产力这一课了。感叹  相似文献   

5.
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彻底地反对封建主义反对帝国主义的爱国运动,它启迪了人们的思想,在当时的中国社会起到了巨大的思想启蒙作用,已成为中国政治、文化由传统走向现代的分水岭.本文试图通过五四运动来揭示五四运动与自由主义的兴起和衰落之间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6.
戊戌变法为为中国近代的发展在一定意义上探寻了出路.纵观世界历史的发展,与我们临近的东亚国家日本早在当时的三十年前也进行了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革运动,即日本明治维新.明治维新是受到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以西化和现代化为目标,由日本明治天皇建立新政府,最终确立君主立宪制政体的一次成功改革.戊戌变法与明治维新之间有着太多的相同之处,但其结果却大不相同.本文就以中国近代史为切入点,通过工业文明的发展来对比与研究中国戊戌变法与日本明治维新之间的相同点与区别.  相似文献   

7.
<正>戊戌变法是在民族危机加深的背景下,由康有为、梁启超等发起的我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改良运动,是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导的一次救亡图存运动。在封建顽固派的残酷镇压下,戊戌变法以失败告终,其所有的变法主张全部被废除,唯有京师大学堂保留了下来。这场变法虽然仅持续了103天,但却是我国近代史上非常重要的思想启蒙运动,并间接影响了后来“清末新政”的实施,“清末新政”几乎照搬戊戌变法的改革主张,  相似文献   

8.
戊戌变法是刚刚诞生的稚弱的中国资产阶级(上层),在中国近代史上干的第一件大事。它是一次爱国运动,是一次进步的改革运动,也是一次影响深远的思想解放运动,为即将到来的资产阶级革命准备了某些条件。因此,它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地位和作用是不能抹杀的。然而严酷的历史事实又告诉人们,风行全国一时的变法运动,的确以它悲壮的失败而告  相似文献   

9.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欧风美雨中兴起。作为新的经济因素,它促进了维新思想的产生和传播,推动了资产阶级的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运动。民国时期由于帝国主义的侵略、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制,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几经挫折,资产阶级的强国富民之梦破灭。学习中要注意在了解中国近代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历程的基础上,着眼于影响因素及其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地位和作用的分析,由此把握中国经济现代化的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10.
戊戌变法是一次带有反封建性质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意义是巨大的。它是以挽救祖国危亡为目的的爱国救亡运动,在民族危亡的紧急时刻,其矛头是对着帝国主义的。它是反对封建主义的思想解放运动,迈出了中国知识分子可贵的第一步。它是以资产阶级方案为改革内容的政治改革运动,力图将中国改造成一个具有资产阶级民主和自由的资本主义国家。  相似文献   

11.
义和团运动是一场自发的农民爱国运动 ,形成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二次革命高潮 ,运动的性质表现在三个方面 :反对清政府的压迫和剥削 ;提出了“扶清灭洋”的口号 ;坚决反帝的爱国运动并带有盲目的排外性  相似文献   

12.
梁启超,是中国近代史上名声极大,争议颇多的人物。他早年读四书五经,中秀才、举人,甚而“不知天地间于词章训诂之外,更有所谓学”。康有为“万木草堂”的引力,使梁启超偏离、以至走出了上述因循圈子,投入到资产阶级改良运动的洪流之中。其后参与“戊戌变法”、流亡日本、力主“君主立宪”、“开明专制”、反对共和,直至逐渐息影政坛,著书立说。 本文拟着重剖析梁启超由主“变法”理论转变为主“开明专制”理论这一史实,探索下这一前后贯联之政治主张的演变历程,发展结果,评价它的历史地位与认识价值。  相似文献   

13.
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史上资产阶级变法运动,同时也是真正具有近代意义的思想启蒙运动。变法期间,维新派创办的《时务报》是当时影响最深远、销售量最大的一种刊物。梁启超曾说:“甲午挫后,《时务报》起,一时风靡海内,数月之间行销至万余份,为中国有报以来所未有,举国趋之,如饮狂泉。”而梁启超在《时务报》连续刊载的“变法通议”更是其中影响最大一文。为此,梁启超得到“舆论界天之骄子”之美名。他在维新变法运动中启迪民智方面功绩也确实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14.
1919年,中国在十月革命的鼓舞下爆发了反帝反封建的“五四”爱国运动,这是一场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革命运动。在国内,它不仅是一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政治运动,同时又是一场伟大的文化革命运动。正如毛泽东同志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所说:“五四运动所进行的文化革命则是彻底地反对封建文化的运动,自有中国历史以来,还没有过这样伟大而彻底的文化革命。”这场深刻的革命运动,揭开了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新篇章,广泛传播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孕育了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相似文献   

15.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是鸦片战争以后欧风美雨的产物。作为新的经济因素,它促进了维新思想的产生和传播,推动了资产阶级的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民国时期,由于帝国主义的侵略、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制,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几经挫折。复习时要注意了解中国近代资本主义产生、发展的历程,着重掌握对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影响及其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6.
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件大事。它不仅关系到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关系到旧的阶级分化和新的阶级出现,关系到当时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变化,而且也对以后的中国社会发展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洋务运动成为中国近代史教  相似文献   

17.
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吏上一次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运动,这就决定了戊戌变法必然是“自上而下”的行进向度,“自上而下”与变法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否定“自上而下”就等于否定变法本身。变法、改革与革命都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基本形式,不能以成败论其道路的合理性,戊戌变法的失败与“自上而下”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其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它是一次不成熟的改革运动。  相似文献   

18.
新化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重要的思想启蒙运动,其核心是提倡民主,科学与个性主义,反对伦理政治专制和盲从迷信。五四运动对现代中国所产生的最为深远的影响,是它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五四新化运动时期的自由主义伦理思想既有其革命性的一面,又有其不足之处。这对于我们正确对待中国传统化和西方化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戊戌变法与社会变革○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副总编胡建华1戊戌变法既是一场波澜壮阔的爱国救亡和思想启蒙运动,也是一次除旧布新的社会改革运动。尽管这场运动被守旧势力所扼杀,但它对于中国社会的发展和人们思想的解放,确实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2革新政治、变革社会...  相似文献   

20.
本单元主要包括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和国民大革命等基本内容。 辛亥革命后,北洋军阀继续以封建主义思想禁锢人们的头脑;“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强烈要求民主政治。由此,新文化运动应运而生。它既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又是一场文学革命。它的兴起,使思想领域出现了新变化,具有重要的反封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