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前人对于新生活运动的失败已有几种见解,但是仍然不够全面。蒋介石个人的主观因素、群体的主观因素、运动自身的制约因素以及整个社会的客观因素都包涵着导致新生活运动失败的原因。对新生活运动失败原因的探究对正确认识和评价这一运动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最近,蒋介石将军的顾问乔治·W·谢菲德从中国来到英国,向公众讲述正在中国广泛开展的新生活运动给这个国家带来的变化。……他说,"1934年蒋先生发起了新生活运动。这场最中国化的运动在过去四年的时间里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运动以中国五千年来形成的最基本礼、义、廉、耻为四大基本准则,涵盖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并试图带给中国  相似文献   

3.
蒋介石发动新生活运动是为了动员民众对他的支持,他的动员是依赖政府权力的组织化动员,在对各机关、学生、民众团体以及下层民众动员的过程中,都借助了政府的权力。之所以采取这样一种动员方式,在于蒋介石所采用的“礼义廉耻”已失去了起作用的基础。新生活运动的社会动员由于不顾民众的实际需要,其动员的效果是非常有限的。  相似文献   

4.
1934年蒋介石在南昌发起新生活运动,很快全国大部分省市区相继成立新生活运动组织,推行新生活运动。安徽省在1934年3月首次提倡新生活运动,随后根据组织大纲,改组成立安徽新生活运动促进总会。在1934年-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前,安徽新运促进会主要组织推行了“规矩~清洁”的经常性工作以及使人民生活趋于军事化、生产化和艺术化的一系列运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远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和目的,其原因主要是因为组织系统不完善,脱离实际以及回避抗日问题。  相似文献   

5.
1934年蒋介石在南昌发起新生活运动,这场运动的出台有着复杂的历史背景。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中共和红军的存在发展以及国民党内部的叛乱,蒋介石想通过这一运动来“攘外”和“安内”,最终达到稳定巩固国民党统治的目的。新生活运动以恢复“礼义廉耻”封建伦常为手段,使运动带有严重的局限性,在初期即显现出颓势。  相似文献   

6.
三十年代蒋介石发起的新生活运动,在当时国内外曾喧闹一时。地处中原的河南,在国民党军政机关的组织下也广泛地推行。本文拟对新生活运动在河南开展的概况,作如下述评,以飨读者,并就教大方之家。一、新生活运动的发动及其在河南的初步推行1934年2月19日,蒋介石为了“根除”共产主义在中国的传播,配合对中共苏区的军事围剿,克服国民党日益腐败的现象,重整社会秩序,在南昌各界扩大纪念周上作《新生活运  相似文献   

7.
罗马帝国晚期,基督教确立了其在西欧社会中的合法地位,并且在基督教内部产生了教派斗争。自诩为正统的罗马教会把所有不服从其统治的反对派都称之为“异端”。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异端所指代的内容不同,教会对待异端的态度也不尽相同。西欧中世纪,基督教会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建立了有关“惩罚异端”的神学理论,世俗政权与教会联手对异端进行打压,异端运动与基督教正统之间展开了不同形式的斗争。异端运动并不是一个单纯的宗教运动,它与经济、政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不同时期的异端运动虽斗争的形式不尽相同,但都对基督教会的统治地位造成了威胁,对西欧中世纪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8.
最近,蒋介石将军的顾问乔治·W·谢菲德从中国来到英国,向公众讲述正在中国广泛开展的新生活运动给这个国家带来的变化。……他说,"1934年蒋先生发起了新生活运动。这场最中国化  相似文献   

9.
新生活运动是1934年蒋介石发起的为提高国民生活习惯,改造社会风气的运动,《申报》广告中,很多商家借助政府大力倡导新生活运动的机遇,将自身产品与新生活运动相联系,以达到增加销售量的目的。本文试图以此为切入点,研究这一现象的产生以及对新生活运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在一次有关基督教在当代中国的文化与伦理功能的田野调查中,笔者借鉴当代西方科学实证型宗教社会学理论与方法,获得了一些调查研究经验与认识:1.田野调查中观察视角的主客位转换并克服主观性;2.中国基督教会的医病赶鬼现象具有存在的“合理性;”3.中国基督教会社会参与度虽然有限但有逐渐加强的趋势,而且其社会参与方式正在发生变化;4.中国基督教会将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1.
蒋介石发动新生活运动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其专制统治 ,建立其政权的合法性基础。在他建构的以“礼义廉耻”为中心的理论中 ,存在着两个困境 ,一是不顾法律、经济、人民在道德中的作用 ,孤立地建构以“礼义廉耻”为中心的道德 ;二是其建构的新道德无法按照其所设计的从“衣食住行”中得以体现。这两个困境必然使得新生活运动走向失败的命运 ,也决定了蒋介石发动新生活运动的目的是不可能实现的  相似文献   

12.
新生活运动和基督教的关系建立在理解目标的基础之上。从教会的角度,新生活运动精神重塑的目标和对基督教的友好态度都具有吸引力,而运动军事化和政治化的目标则让教会有所顾虑。在政权的邀请下,  相似文献   

13.
边疆服务运动是中华基督教会全国总会为实践其提倡已久的“社会福音”而展开的改造中国西部民族地区社会状况的实践活动,还专门成立了边疆服务部具体负责实施这一运动,并划定川西、西康、云南等服务区,从事文化教育、农牧生计、医疗卫生等服务工作,对川康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发展做出过有益的贡献。而现有学术研究著作与论文对基督教会边疆服务均缺乏系统深入的研究,所依据的史料也十分有限,边部活动的大量原始资料均未见利用。笔者拟就所见的边部活动资料进行分类简述,希望能够对边疆服务运动严格意义上的学术研究、为认知基督教在近代中国的存在与发展变化做一些基础性的工作。  相似文献   

14.
"新生活运动"以促成民族精神为目的.民族精神是孙中山提倡的.蒋介石提倡民族精神的目的是消除"内忧外患".但他把民族精神与法西斯主义联系起来,这是错误的.胡适与国民党的关系从对立到既有分歧又有合作的过程,使得他对"新生活运动"的评论及其温和.宋庆龄对"新生活运动"的批评体现了唯物史观的影响.以上这些思想上的互动,构成了近代中国思想发展的内在逻辑.  相似文献   

15.
现代性展开过程中的中国基督教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明末清初以来 ,基督教就伴随着中国社会走向现代的进程 ,天主教的学术传教路线 ,新教的文化教育事业及参与变法的理论和实践 ,甚至太平天国和义和团的农民运动 ,都表现出基督教与中国现代化的精神关联。 2 0世纪初期 ,在中国现代性意识演化过程的各阶段 ,诸如新文化运动 ,宗教大讨论 ,非基运动 ,救亡运动等 ,基督教均紧扣时代主题 ,自觉不自觉地参与其中  相似文献   

16.
合唱由西方传入中国后,深受基督教影响,并在战争的陪伴下得到成长,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历次“运动”中得到发展。正是由于中国的特定社会和历史背景,以及政治斗争的需要,刚毅、坚定、嘹亮、震撼的歌声成了100年来中华民族合唱的核心,造就了中国合唱有别于欧洲合唱的风格特征——铿锵之声。  相似文献   

17.
国民党统治区的新生活运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34年2月19日,蒋介石在第五次军事围剿大本营江西南昌发起了一场所谓“重整道德伦理、刷新社会风气”的建设运动,这一运动从改造国民日常生活习惯着手,故称之为“新生活运动”。新生活运动的产生有着复杂的历史背景。当时,国民党统治面临着内外交困的严重危机,国内外多种因素的交织使蒋介石独裁政权陷于岌岌可危的境地。首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斗争以星火燎原之势,席卷南方各省,革命势头越来越猛,蒋介石在几  相似文献   

18.
张楚 《华章》2011,(27)
1934年,京沪沪杭甬铁路管理局开始推行新生活运动,内容主要涉及清洁、规矩等方面.运动虽然取得了一些效果,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是基本上只是流于形式,与蒋介石发起此项运动的初衷有一定的距离.  相似文献   

19.
1922年春,中国爆发了自义和团运动以来规模最大的反对基督教及其在华传教事业的运动。这场运动断断续续进行了6年,中国思想界、政界及学界的许多著名人物都曾卷入其中。非基督教运动的发生有着复杂的思想文化以及政治方面的原因,对此,学术界已不乏论述。但以往的研究却相对忽略了20世纪头20年基督教传教事业的发展变化与这场反教运动之间的内在联系,对于直接引发非基督教运动的世界基督教学生同盟第11届大会也缺乏具体的分析研究。本文有感于斯而作,错误疏漏,敬请批评。  相似文献   

20.
二十世纪,受到民族主义和民主思想的影响,私立中学师生不断地参与到社会政治运动中去,在拒美运动、五四运动、收回教育权运动等事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私立中学的政治参与起着唤醒民众、培养革命力量的作用。但学生过多地参与政治运动,往往会因知识储备的不足而流于形式上的浮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