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点子与新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 拜读范敬宜同志的大作:《在点子的海洋里捕捉》,突然触发了内心的思索,就有关新闻和点子的问题唠叨几句“废话”,不怕献丑,姑且叫它点子艺术。 B 《大辞典,里“点子”的释意再明白不过了:一是指古乐器的一种,二是指主意、意思和方法。时代发展了,点子的意思也变得更单一明确了。新闻界行话所说的点子,无外乎指的是一个编辑或一个记者对一侧消息、一篇通讯、一组报道主题和题材、内容和形式上的总体设想、构思、把握。我们常说这人会出点子,意思也莫过于这人对稿件选取、剪裁、提炼的角度和手法比别人高一筹。说得再清楚一点,就是会想问题会出题目会“玩”花样。点子,看起来容易,想起来难;说起来容易,出起来难。一个好点子的出台如同一个婴儿的诞生,不  相似文献   

2.
点子与新闻     
A 拜读范敬宜同志的大作:《在点子的海洋里捕捉》,突然触发了内心的思索,就有关新闻和点子的问题唠叨几句“废话”,不怕献丑,姑且叫它点子艺术.B 《大辞典》里“点子”的释意再明白不过了:一是指古乐器的一种,二是指主意、意思和方法.时代发展了,点子的意思也变得更单一明确了.新闻界行话所说的点子,无外乎指的是一个编辑或一  相似文献   

3.
抓“两点”爆“冷门”──谈谈怎样选择新闻报道点子湖北《襄阳报》韩书成有一位老新闻工作者说过这样一句话:“消息靠点子,通讯靠情节”。就是说一篇新闻报道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报道点子的选择。什么是新闻报道点子呢?点子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里解释为关...  相似文献   

4.
1986年8月25日《新疆日报》第四版“教育随笔”栏里,刊登了一篇《请勿轻易把失足青年推出校门》的短文。其中有这样一个句子: 这三个中学生都是十六七岁的青少年,豆寇年华,……他们的失足不但是本人的不幸,……也是社会的不幸。这里,“豆寇(应为“豆蔻”)年华”一词用错了。按《辞海》的解释,“豆蔻”有两层意思:(1) 植物名;(2) 喻处女。一般形容女子十三四岁为“豆蔻年华”。这里用来指十六七岁的男  相似文献   

5.
深度报道,顾名思义,就是报道内容不是表象的,而是揭示事物本质的、深度的东西,有人把它称为:“难度报道”。正因为难,就要靠规范的策划制度来保证。 何谓策划?策划就是从出点子到实施点子的过程。人们知道,对一家亏损企业来说,如果策划一个好点子可以救活这家企业,对报纸来说,要强化深度报道,提高办报质量,同样需要策划好点子。现在不少报社的老总发出感叹:需要更多的“点子主任”、“点子编辑”、“点子记者”。由此可见,精心策划深度报道是多么重要,一个好点子可以办活一张报纸,一个好点子可以在读者中产生巨大效应。 从五届中国新闻奖评比情况来看,江苏《新华日报》连续赢得5块“金牌”,他们最深的体会就是精心策划。《经济日报》报道为什么在全国读者中有那么大的影响力和凝聚力?主要一点也是精心策划栏目和精心策划深度报道,其中在一版开设的“旧闻新篇”和二版开设的  相似文献   

6.
《新闻通讯》八六年十二期《杂谈编辑集纳性来信小专栏》一文中写道:“许多读者,是在被所见所闻所感动、激怒、启发,觉得必须让报社知道,最好能公诸于众,让众人评说,才给报社写信的。”此处误用了文言兼词“诸”。所谓兼词,即指文言里一个字兼有两个字的意思和作用的字。  相似文献   

7.
一位总编说,报纸有了点子,就有了题目,也就能创造出精品来。看来点子对办报十分重要。 什么叫“点子”?《经济日报》副总编詹国枢说:点子就是独出心裁、与众不同的主意。对于报纸来说,一个点子就是一项策划的开始。随后对这个点子从头到尾和各个具体实施过程进行完善,便  相似文献   

8.
记者的点子     
点子这东西很重要。毛泽东同志说过,领导职能,无非两条:一曰出主意,二曰用干部。何谓出主意?主意者,“点子”也。记者的水平,固然与思想、文笔、勤奋有关,更与脑袋瓜里是否有“点子”有关。我很羡慕“点子”多的记者,采访同一单位或者同一个人,  相似文献   

9.
深度报道,是揭示事物本质的、深度的东西,有人把它称为:“难度报道”。正因为难,就要靠规范的策划制度来保证。 策划就是从出点子到实施点子的过程。现在不少报社的老总发出感叹:需要更多的“点子主任”、“点子编辑”、“点子记者”。一个好点子可以办活一张报纸,一个好点子可以在读者中产生巨大效益。 《经济日报》报道之所以在全国读者中有那么大的影响力和凝聚力,主要一点就是精心策划栏目和精心策划深度报道,其中在一版开设的“旧闻新  相似文献   

10.
《经济日报》办报的“点子”之多,新闻报道创新意识之强是新闻界有目共睹的。过去读《经济日报》,常为这张报纸的大胆创新之举所吸引,对该报总编范敬宜不免生出几分神秘感,觉得此人定有些“超人”之处,不然,哪有这样多新颖独到的“点子”呢? 近日读到范敬宜同志的文章《在“点子”的海洋里捕捉》  相似文献   

11.
1999年12月26日的《工人日报》三版《在动物园看人》一稿中:“被关押或被圈定的那些无精打彩的动物”中“彩”应为“采”字。“彩”主要是指颜色、花样;“采”则是精神、神色的意思,“无精打采”是句成语,形容不高兴、不振作。同期报纸《自己的音乐》一稿中:“一种发自我们内心深处的自我渲泄……”中“渲”应为“宣”字。“渲”就是渲染,是中国画中的一种技法,也用来比喻夸大的形容,“渲”字与句中的意思不吻合。“宣”则是传播、散布、疏导的意思。“宣泄”就是排除积水、舒散和吐露心中  相似文献   

12.
点子三题     
近期一些新闻刊物“点子”说越来越多。也想凑凑热闹,就编辑的“点子”意识谈谈自己的看法。就拟了个题目叫《“点子”三题》。即编辑如何“想点子,出点子,抓点子。”点子——并非总编的专利“总编辑的主要任务是出点子”。这是《经济日报》总编辑范敬宜的名言。这种提法已得到新闻界  相似文献   

13.
什么是分寸?翻了一下《辞海》,即“说话或做事的适当限度”。《红楼梦》第21回里袭人对宝玉和黛玉过往太密感到不满,便抱怨道:“姐妹们和气,也有个分寸地,也没个黑家白日闹的9”这里的“分寸”,就是拾的要讲限穹别计分的意思。我们这里所讲的分寸,主要是指在新闻报道中要坚持唯物辩证法,即要用全面、联系、发展的观点观察事物、分析问题。既要看到正面,又要看到原面;既要看到主要方面,又要看到次要方面;既要看到现实状况,又要看到发展趋势;既要看到局部,更要看到整体。防止一种倾向掩盖另一种倾向,避免只讲一个方面忽视另…  相似文献   

14.
一篇报道立意新、角度新,一张报纸办得活,指导性强,人们常常会称赞说有“点子”。“点子”成了衡量新闻工作者聪明才智的标准之一。《经济日报》工交部主任詹国枢在研讨班上一席关于“点子”的讲话。成了研讨班的热门话题。一、点子的思维规律。1、逆向思维。有一组题为《出售》的漫画。第一幅画面是一位老者牵着猩猩去动物收购站。第二幅画面上却是猩猩从动物收购站出来,正在点钞票。这是运用逆向思维的结果。人们都在考虑如何搞活大中型企业,而《经济日报》却做起了“让一部分企业死去”的文章,推出了《少数企业死不了,多数企业活不了》的报道。这也是在逆向思维中产生的点子。  相似文献   

15.
在“点子”的海洋里捕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闻界的一些年轻同行,经常向我提出这样的问题:“《经济日报》有些点子是怎么出来的?”我的回答总是那一句:凡是比较好的点子,都是从群众中来的。望着对方失望的眼光,我明白:他不是认为我用套话搪塞,就是怀疑我故作谦虚,或者误会我是想“留一手”。不。我既非搪塞,也非谦虚,更无“手”可留。我说的是真话、实话。如果非要我说出点什么对方希  相似文献   

16.
“经济日报的点子”,此言不虚。这不,一版显著位置,一个别具一格的新栏目《采访随想录》又面世了。这个栏目是登什么稿子的呢?“开栏的话”里说得清清楚楚:记者采访归来,精心采撷与见诸报端的每每不成比例,那“斧屑”之中,不乏最为鲜活灵动、最富真情实感、也最难以割舍的东西,而《采访随想录》就是要把记者们对那些或者构思时被过滤、或者写作时被割爱、或者编辑时被淘汰的“边角余料”认真地  相似文献   

17.
林君 《图书馆杂志》2023,(9):I0018-I0022
传统观念里,父亲是权威、力量、严肃的代名词。甲骨文里,最早“父”的字形,像一个人右手持棒的样子,意思是:父亲是手里举着棍棒教子女守规矩的人;《说文》里直接用文字表述,“父,矩也。家长率教者。从又举杖”,也认为“父”是手举棍杖、行使教育权力的家长。  相似文献   

18.
工人日报2005年10月9日《北京有一个温暖的家》一文,第一段第四行“首善之都”一词,从字面意思理解语意重复。经过查阅《现代汉语词典》和《辞海》等工具书,发现它们里面都没有“首善之都”这样的说法。《辞海》对“首善”的解释为:《汉书·儒林传序》:“故教化之行也,建首善自京师始。”意谓实施教化自京师开始,京师为四方的模范。后因此称京师为首善之区《。现代汉语词不达意典》中“首善之区”词条的解释是“首都”之意。显然,文中“首善之都”是误用,正确的用法应是“首善之区”,这里的“区”,不是行政区划的某个区,而是指“地域”、“…  相似文献   

19.
记者的点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点子这东西很重要。毛泽东同志说过,领导职能,无非两条;一曰出主意,二曰用干部。何谓出主意?主意者,“点子”也。记者的水平,固然与思想、文笔、勤奋有关,更与脑袋瓜里是否有“点子”有关。我很羡慕“点  相似文献   

20.
俗话说:“百艺好学,一巧难得。”文章千般,法路不一。但一篇叫得响、对人有启发的新闻,却都与它的“点子”好关系很大。我体会到,点子就是“立意”。搞新闻工作就应点子多、点子新。我自己开始搞新闻报道的一段时间内,在采访时头脑里跳不、出好点子,常常是两种情况:一是到了现场,如同进了“仙山”,看到遍地都是宝,而失去了选择的能力,事不分巨细,“材”不问新旧,连包带揽;二是到了采访的单位身在宝山不识宝,这也看不上,那也瞧不起,采访到结束却从“宝山空手归”。自己总结了经验教训,虚心向别人学习,在抓点子上才有了一些收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