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京族海洋民俗探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根据有关文献,通过对北部湾沿海(氵万)尾、巫头和山心三个渔村京族的海洋性生产生活、游艺和信仰习俗等主要民俗形态的调查和分析,梳理出京族海洋性习俗文化的形成是以自然环境为基础、广泛的异族交流和中原文化的影响的结论.京族海洋性民俗涵盖了鲜明的民族个性、团结互助的优良传统、开放包容的博大胸怀和积极进取的创新精神等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2.
京族民歌是在本民族文化土壤上盛开的艺术奇葩,它植根于京族民俗文化环境之中,生产习俗、节日庆典、婚恋习俗、民间信仰等民俗传统文化对京族民歌的生成、传承与发展具有重大影响,民歌则丰富了民俗文化的内容。  相似文献   

3.
随着京汉民族文化的相互交流与融合,带有海洋气息的京族人过春节并不是孤立的文化事象,春节前后一个多月,包括做“年晚福”、扫墓祭祖、吃“散年饭”、到哈亭公祭祈福、拜社神、祭海祈福等习俗,是一个综合性节庆系统.京族哈亭事务委员会所延续五百年的族内“村翁”组织,使京族春节传统文化,具有深厚的中原文化特征、鲜明的海洋文化特征和多元包容的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4.
京族海歌是京族极富民族特色的民间歌谣。靠海而生的地域环境,淳朴的海洋民俗风情,敬畏大海、祈求丰收平安的精神追求成为京族海歌海洋文化精神形成的重要因素。海歌是京族人的精神食粮,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  相似文献   

5.
林秀贵 《广西教育》2009,(17):10-11
广西东兴市京族学校位于京族风情浓郁、风景宜人的东兴市江平镇京族三岛中的万尾岛金滩旁边,与越南芒街市隔海相望。是一所以少数民族京族生源为主的特色学校。现有在校生720人,京族学生占总学生数的66%。近年来,我校大力推进民族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京族饮食习俗是与京族民众关系密切的京族民俗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在现代社会里,京族饮食习俗在餐制、饮食结构、饮食嗜好、节日庆典与礼仪食俗等方面不断发生变迁,主要由生产方式的改变、经济水平的提高以及族群文化的交融等原因造成。  相似文献   

7.
从海洋文化概念的界定入手,分析了闽南人与海洋紧密联系的四个发展阶段,并通过民间信仰、生产习俗、饮食习俗等闽南民俗深入探讨闽南民俗文化勇于冒险,向外开拓,易于接受新事物,包容性强的海洋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8.
京族长期与海为伴、以海为生,与海洋产生了不可割裂的依存关系.京族鱼文化是京族文化的精髓所在,体现在京族人生产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文章选择京族聚居地氵万尾村的"哈节"为视角,描写京族鱼文化保护和传承的现状及京族鱼文化演变的原因,深入探讨保护和传承京族鱼文化所蕴涵的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9.
京族是我国极少民族之一,现有人口1.6万人,聚居在东兴市江平镇,主要分布在万尾、山心、巫头三个自然村。经过多年的努力,京族教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原本被称为"瞎子岛"的"京族三岛"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相似文献   

10.
广西海滨三岛上的京族□宁守合只有1万8千多人的京族,聚居在南海之滨的氵万尾、巫头、山心三个岛屿上,这是由海水冲积而成的三个沙岛,人们通常称之为“京族三岛”。在风风雨雨漫长岁月里,三个小岛上的人们世世代代以渔业为生,生活贫困。现如今,由于“京族三岛”位...  相似文献   

11.
钦州海洋文化历史悠久、丰富多彩。钦州海洋文化的开发利用要:立足北部湾,面向东盟,走向世界,树立钦州海洋文化的全局观念;提高全民海洋意识,重视对钦州海洋文化的发掘和保护;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加强对钦州海洋文化的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2.
海洋文化对英语词汇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语言的发展受到地域环境的制约。通过分析英语中的船和船上工具的习语、海难的习语、风和鱼的习语,不难看出英语词汇和海洋化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3.
盐城有着两千多年的产盐历史,聪慧勤奋的盐城人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海盐文化。底蕴丰厚的海盐文化遣存是中国海盐业发展的历史缩影。璀灿的海盐文化是盐城沟通世界的桥梁。多元的海盐文化符号融入城市建设是重塑名实相符的现代化“盐”城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4.
西汉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是古代农业文明经济全球化的体现,它促成了今天的东盟各国与中国的友好往来.今天,工业文明经济全球化再一次把中国与东盟紧密地结成一个整体.探讨古代海上丝绸之路海陆对接线——贺州海上丝绸之路古道的形成发展历史可知,在海上丝绸之路贸易过程中所形成的地区文化传统,在经济全球化以及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启动中对地方经济发展具有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5.
在人类传承的文化遗产中,最能体现一个民族精神世界的,莫过于她的信仰。祭海,是沿海地区因崇拜和信仰海龙王及海上诸神而举行的民间祭祀行为,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色彩和海洋文化特色。文章考察了浙东蓬莱仙岛的地域环境与祭海由来,展示了浙东民间信仰的海神谱系与祭海仪式,并对近年的“祭海谢洋”大典进行回顾与梳理,对海洋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进行了剖析。  相似文献   

16.
江海风情:南通文化特色之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江、黄海以及在它们交互作用下所形成的江海平原、内河网络,构成了南通人生存发展的自然环境。南通自古以来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活动及其产品都深深烙上了江与海的印记,其文化形态、文化题材及文化意蕴都显现出浓郁的江海风情。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中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青海湖以其美丽的湖光山色,喧闹的鸟岛,丰富的古代文化遗存,辽阔的天然牧场,独特的民族风情,古老的寺院加上久远迷人的神话传说,充满神奇梦幻般的色彩.盛大的祭海活动更是青海湖文化中最具有神秘色彩而又多元并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8.
浙江有着悠久的海洋文化传统,浙江精神中融汇着海洋文化精髓.浙江现代作家生活在浓厚的海洋文化氛围中,深受其影响.海洋文化的开放、创新、包容和生命本原性等特性,对浙江现代作家的创新追求产生深层影响,并体现在涉海内容的表现、呼唤尊重人性、各放异彩的艺术表现和擅长表现人物心理等方面.  相似文献   

19.
充满湿漉漉的"海味"的散文,可谓广西环北部湾文学最具地方风情和地域文化特质的领地,也是其文学品质和文学魅力的直接体现.从事散文写作的当代广西环北部湾作家是一个多元化的群落,他们大多有着较扎实的知识储备和写作准备,不少作家同时还进行着小说、诗歌等多种文体的创作,在作品的整体风格上也表现出丰富多样的风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