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洪波 《钓鱼》2013,(9):40-41
都说春天是钓鱼的黄金季节,这话不假,但要划段细分,却又蛮有学问。根据垂钓经验,我将春钓分为三个阶段,作如下比喻:早春为黄金阶段,仲春为白银阶段,晚春为锈铜阶段。早春和仲春的鱼好钓,众所周知。但到了晚春,鱼(尤其是鲫鱼)仿佛一下子消失了,到处找不到它们的踪迹。对于这种现象,我一直很困惑。但今年晚春的两次野钓,我似乎找到  相似文献   

2.
华连洪 《钓鱼》2006,(6):35-35
开春以后,气温逐步回升,鱼儿也从蛰伏状态下开始活跃起来,钓鱼的黄金季节来临了。但春季气温多变,冷暖交替,呈现出典型的阶段性气候特征。这种阶段性的气候特征人们习惯将其分为早春、仲春和暮春三个阶段。“三春”是人们的一种习惯的叫法,在气象学上并没有严格的界定。人们将早春定在农历的二月,此时日平均气温为5 ̄10℃,华中地区一般为2月下旬至3月下旬。仲春应是气象学春季的开始,此时绿树发芽,春播开始,日平均气温为10 ̄18℃,华中地区一般为3月底至4月下旬。暮春应是春播作物进入营养生长旺盛的时期,平均气温为18 ̄22℃,华中地区一般为4…  相似文献   

3.
“万紫千红总是春”,百花盛开,莺歌燕舞,春天的风景是美好的。“桃花流水缀鱼肥”。渔者花中立,疑是仙客来,春天钓鱼更是美好的。春分三段:早春,乍暖还寒,寒意料峭;仲春,暖阳融融,风和日丽;晚春,温高偏热,万物生机勃勃。三春,冷热不均,物候不一,花开不同,各呈特色,钓鱼亦存差异。  相似文献   

4.
余力  丛明 《中国钓鱼》2023,(10):49-50
<正>秋季是钓鱼的旺季,不过并非整个秋季鱼情都那么好,至少在初秋阶段连三伏还没出,依然处于高温的状态下,自然还是鱼难钓的时候。真正鱼好钓是从仲秋阶段开始的,气温从高到低有所变化,鱼情才会逐渐转好。秋季的气候特点是初秋热,晚秋已经比较冷,有较大的温差变化。水温条件有变化,鱼所在的位置自然会有区别。秋季在选择钓点时,有钓渊、钓阴和钓边3种说法,下面笔者来介绍一下这3种说法的含义。  相似文献   

5.
颜恒 《钓鱼》2010,(6):44-45
春天历来被视为一年中最好钓鱼的季节,特别是三四月份的仲春时节,鱼类的活动能力更加旺盛,成为春钓中最具魅力的时期。根据鱼类的这些生活特性,人们总结出了仲春钓鱼中许多有代表性的钓谚,如“三月三,鲤鱼上河滩”、“清明前后,百鱼抢钩”、“麦儿黄,钓鱼忙”、“清明到谷雨,越钓越欢喜”、“谷雨一到,百鱼靠岸”等,准确地道出了仲春阶段鱼情的火爆特点。  相似文献   

6.
春季气温不稳定,水温的变化比较大,故春季钓鱼要“跟着水温走”。  相似文献   

7.
谚语说:“九月九鱼封口”,这句谚语很不确切。冬季气温、水温低了,鱼的活动量减少,觅食也大大减少,这才是实情。只要气温、水温合适,它们还是要活动的。只要有活动,就要补充食物。所以,冬季还是能钓到鱼的。随着季节和鱼情的变化,冬季在大水域钓鱼(如水库、湖泊)也要随机应变。根据本人多年来冬钓的实践,认为应该有五变:一变“随意出钓”为“选风和日丽的天气出钓”;二变“浅水钓鱼”为“选较深水处钓鱼”;三变“短手竿钓鱼”为“长手竿或矶竿(手海两用竿)施钓”;四变“单钩或双钩钓鱼”为“用串钩或带漂组合串钩钓鱼”;五变“用面食钓鱼”…  相似文献   

8.
巧钓晚春鱼     
晚春是一年之中最难钓鱼的时候,这是因为晚春的水情和气候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所致。水是鱼类赖以生存的源泉,水情发生了变化,鱼情也跟着变化是必然的现象;晚春是农民灌溉用水的主要季节,水位下降,水势向着不利于鱼类的活动的方向变化,打乱了鱼  相似文献   

9.
萧俊田 《垂钓》2005,5(3):7-10
春回大地,喜欢垂钓的朋友们终于有了盼头。北方的春钓可分为早春、仲春、暮春三个阶段。早春指2月中旬到3月上旬,仲春指3月中旬到4月上旬,暮春指4月中旬到5月上旬。辽宁地区早春一般不适合垂钓,因为大多数钓场的冰没有完全化开,气温也变化不定。此时出钓,受冻不说,也不会有太多收获。按照我十几年的垂钓经验,北方地区春钓想取得好收获,还是要在仲春和暮春两个阶段多下工夫。  相似文献   

10.
马松录 《钓鱼》2013,(9):30-32
春天,是一年之中垂钓的第一个黄金季节,但并非每一个时段(早春、仲春、暮春)的鱼都会轻易上钩。经过多年的垂钓实践与调查,笔者发现,暮春垂纶,比早春、仲春钓鱼困难,鱼获率不如早、仲春高,尤其是在大水域垂钓,每次出征,被剃了“光头”或鱼获量少者(仅二三尾鲫鱼或白鲦)占7%左右。为什么近几年暮春钓鱼比较困难呢?  相似文献   

11.
春有早春、仲春、晚春之分,何来早初春之说?原因是我国幅员辽阔,地理条件复杂,各地气候相差悬殊,四季长短不一,也许当北方还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时候,南方可能“春风又绿江南岸”了。因此,“四立”(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并不能适用全国各地。立春虽然是春季的开始,但各地实际情况并非完全如此。  相似文献   

12.
陈东明 《钓鱼》2014,(10):46-47
春钓一般以鲫鱼为主角,春钓以蚯蚓做钓饵为最佳。这一点已被钓鱼界广大钓友们所公认,无论是大平系列的红蚯蚓,或者土蚯蚓,都是春日钓鱼的万能佳饵。但是,佳饵要巧妙运用,特别是从早春到仲春至暮春,天气由寒转变为暖至热,气温由低走向高,对温变灵敏的鲫鱼,它活动、觅食、胃口、食量也随时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3.
徐艳文 《钓鱼》2012,(6):26-27
冬天悄然隐去,春季大步走来,钓鱼人迎来了一年中第一个钓鱼的黄金季节。春季分为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六节气或孟春、仲春、季春三春,那么六节气和三春对钓鱼是否有启发呢?在每个阶段的钓鱼技法都有那些不同呢?编者为广大钓友整理了春季不同时段的钓技,希望对钓友们春季出钓有些许启发。  相似文献   

14.
钱邦伦 《钓鱼》2010,(10):26-27
春天,是一年之中垂钓的第一个黄金季节,但并非每一个时段(早春、仲春、暮春)的鱼都轻易上钩。经过多年的垂钓实践与调查,笔者发现,暮春垂纶,比早春、仲春钓鱼困难,鱼获率不如早、仲春高,尤其是在大水域——水库、湖泊垂钓,每次出征,剃了光头者或鱼获量少者(仅二三尾鲫鱼或餐鱼)占70%左右。为什么近几年暮春钓鱼比较困难呢?  相似文献   

15.
《钓鱼》2007,(12)
竞技垂钓小鲫鱼,常见的鱼情变化有很多种,最常见的主要有:生口、猾口、乱口、窜层等,而猾口鱼情中又可分浮猾和底猾两种。南京胜利圩钓场的两口小鲫鱼池塘,由于经常承接钓鱼比赛,里面的数万尾小鲫鱼也终于由当初的“生口鱼”演变成了现在的“猾口  相似文献   

16.
瞿高兴 《钓鱼》2013,(8):26-27
鲤鱼是春季库钓的重要对象鱼之一,尤其是在仲春时节,此阶段钓鲤鱼最重要的经验就是要找到水库的浅湾,按理说鲤鱼多活跃在深水区域的中下底层,不会轻易上浅湾的,但是当条件合适的时候,鲤鱼不仅会来浅湾,而且还会成群结队地来。"三月三,鲤鱼上河滩",无数钓鱼前辈总结的经验也说明了这一点。从时间上看,三月三大致就在仲春时节,具体时间是每年的阳历四月份,此时天气相对稳定,气温呈逐渐升高之势,气温升高了,水温  相似文献   

17.
汤昕东 《垂钓》2008,8(3):8-10
化氏大法的灵魂,在于“钓无定法,灵活运用”;化氏大法的精髓,强调的是意识钓鱼。因为任何垂钓技法,都没有一成不变的,一切都要围绕鱼情的变化而变化。  相似文献   

18.
春钓方略     
《钓鱼》2007,(8)
春天,指农历“惊蛰”到“立夏”节气这一段时间,除北方外,南方各地大都冰雪消融,暖风绿树,鲜花烂漫,日平均气温保持在15~20℃左右,气温和水温逐渐上升。但是,早春、仲春、暮春各个时节的情况不同,差异比较大,而且,从早春  相似文献   

19.
春钓方略     
王大禄 《钓鱼》2007,(4X):28-28
春天,指农历“惊蛰”到“立夏”节气这一段时间,除北方外,南方各地大都冰雪消融,暖风绿树,鲜花烂漫,日平均气温保持在15~20℃左右,气温和水温逐渐上升。但是,早春、仲春、暮春各个时节的情况不同,差异比较大,而且,从早春到暮春气温的变化也很大,早春乍暖还寒,厚衣未减,暮春却热风暖阳,这种情况对鱼活动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钓时不能用同一个“标准”去衡量,必须针对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施钓,方能奏效。方略如下。  相似文献   

20.
钓鱼谚语     
钓鱼谚语,是“钓翁”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用短小生动、有趣的语言,编成通俗易懂、易记的顺口溜。其内容非常广泛,从钓鱼者乐、钓鱼工具、季节时间、钓鱼气候、钓位钓点到水情变化、钓鱼技巧等等,真是天文地理、人情、鱼情等,无所不包,而实用性很强。了解和掌握这些钓鱼谚语,可获得更佳的收获量。但运用时,要从实际情况出发,做到因地施钓。下面就是四川流行的一些钓鱼谚语。 一、钓鱼者乐 一竿在手,其乐无穷。 钓鱼钓鱼,十钓九娱。 醉翁之意不在酒,钓叟之意不在鱼。 钓鱼要有几得:等得、淋得、晒得、饿得、必得。 天悠悠,地悠悠,钓鱼的人儿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