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许波  李小玲 《中国钓鱼》2023,(10):22-23
<正>钓谚有云:“春钓浅,秋钓深”。在垂钓实践中,如果钓友们一到秋季就严格按这个方法来下钩的话,钓获量往往并不是很理想,秋钓深的说法也是存在一定局限性的,应当一分为二地看待,这是为什么呢?  相似文献   

2.
人们在垂钓实践中,总结出了“春钓滩,夏钓深,秋钓阴,冬钓阳”的渔谚。这对于指导南方钓友的垂钓活动,丰富他们的垂钓生活,有其重要的积极意义,实用价值较高。对于这一点,我年轻时在湖北的垂钓实践,体会是深刻的。然而,我国幅员辽阔,东西南北中的气温、湿度相差甚大,其水域的生态环境各异,水底地质结构又各不相同,因此,各地在选钓位问题上是有很大区别的。我在吉林垂钓二十年来,就有过深刻的经验教训。开钓的第一年,总是固守着在湖北垂钓时的“夏钓深、秋钓阴”的法则去选钓位,其结果几乎总是高兴而去,扫兴而归,钓获甚微…  相似文献   

3.
关新铭 《钓鱼》2007,(10X):54-54
一、秋钓边的最佳阶段 俗话说:“春钓浅滩,秋钓近边。”秋季分为初秋,仲秋和深秋。初秋还未出“三伏”,气温依然很高,炎热仍似盛夏。垂钓自然还应运用夏钓方法,避开中午要钓早晚。到了仲秋,天高云淡,金风送爽,温度适宜,是一年之中的第二个垂钓旺季,垂钓者能大显身手,但因气温、水温依然较高,仍不是钓近岸浅边的最佳阶段。[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古人垂钓的方式很多,但尤喜船钓,像“钓艇去悠悠,烟波春变秋。”(张乔《夜泊》),“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茅屋深湾里,钓船横竹门。”(杜苟鹤《钓叟》。诸诗写的都是船钓,可见船钓是古人垂钓生活的一种主要方式,而钓船也就成为古人垂钓的一个重要工具了。历代诗人除了把钓船作为垂钓工具来描写外,更重要的是从审美情趣上来审视钓船,把钓船作为点睛之景,来创造幽美动人的意境。如:溶溶漾漾白鸥飞,绿净春深好染衣。南去北来人自老,夕阳长送的船归。杜牧《汉江》这首诗是描写汉江春日之景的。春日的…  相似文献   

5.
关新铭 《中国钓鱼》2004,(11):12-12
俗话说:“春钓浅滩,秋钓近边。”自每年8月初的立秋之日起,时令就进入了秋季。但是,初秋由于未出“三伏”,除早晚较凉爽之外,炎热仍似盛夏.气温依然很高。垂钓自然还要沿用夏钓方法,避开中午要钓一早一晚。  相似文献   

6.
垂钓三字诀     
“春钓滩,夏钓潭,秋钓凉,冬钓阳。”这是钓友们熟悉的垂钓三字诀。它的意思是:春天应在浅滩垂钓,炎夏应在深潭下钩,秋季找凉爽的水域甩线,冬寒应寻向阳的水面垂纶。 春天,浅滩之处温度升高较快,水温暖,鱼儿受冻一冬,纷纷光临浅滩;夏季炎热,上层水温度高,手触水面,觉得烫,鱼儿受不了,都逃离浅滩,往水深处避暑;秋天,气温比  相似文献   

7.
秋季,气温表现为由热向冷转换,从开始到结束,气温变化很大,立秋刚过,气温仍然很高;处暑之后秋高气爽,温度宜人;过了霜降,转入深秋,气温骤降,北京地区有时已见冰霜。钓鱼爱好者可根据这些变化来安排钓事。 按气温变化可将秋季划分为四个垂钓阶段。 第一阶段自立秋开始。由于未过“三伏”,暑气依然逼人。可沿夏钓方法,如钓荫、钓深,一天之中避开中午钓早晚,甚至仍可进  相似文献   

8.
辨证施钓     
“久晴钓阴雨、久雨钓放晴”,“宽钓窄、窄钓宽(水域)”,“流水钓静处、静水钓动处”等,很多钓谚,都讲究辨证施钓。事实上辨证施钓是垂钓的灵魂,是必须遵循的法则,若不顾实际情况而以偶尔垂钓的成败来肯定或否定钓谚中的一般规律是不可取的。现用民间常用的几条钓谚来做分析,如有不妥之处,还望钓友们指教。“钓鱼面对风、鱼竿弯弯弓”水域下风,水中含氧量丰富,漂浮食物富集,成了鱼儿畅游、聚集之地,是钓鱼的好地方,众多钓手的实绩都验证了这点。但它只指一般情况下如此,如春、夏、秋季,并不包括寒冬季节;风也是指一般的轻风、小风,不含大风…  相似文献   

9.
秋高爽钓边     
王华良 《钓鱼》2010,(21):26-27
钓谚中有“夏钓潭,秋钓边”的说法,“潭”意味着深,远,“边”就意味着近、浅。鱼儿超浅靠边了,这就意味着鱼儿好钓了,于是,秋季就成了春季以来的第二个钓鱼旺季。  相似文献   

10.
《钓鱼》2007,(20)
一、秋钓边的最佳阶段俗话说:"春钓浅滩,秋钓近边。"秋季分为初秋,仲秋和深秋。初秋还未出"三伏",气温依然很高,炎热仍似盛夏。垂钓自然还应运用夏钓方法,避开中午要钓早晚。到了仲秋,天高云淡,金风  相似文献   

11.
垂钓季节:一年四季可钓,秋季最佳,春季次之,再次是冬夏两季。 钓偏口鱼(比目鱼):清明前后,南风4~5级以下,清水海,在沙底海域,这段时间,偏口鱼数量多,单尾重200~600克。其它季节仍然可钓,不及此时鱼多,鱼肉鲜美,偏口鱼喜光,夜间不觅食,只宜白昼垂钓。 钓(鱼光)鱼:每年秋、冬、春三季可钓。秋季单尾重多是100~300克左有,冬季天气寒冷,很少有人出钓。  相似文献   

12.
张建中 《钓鱼》2006,(1):72-72
激情如火的“读者杯”令南京的钓迷们大开了眼界,同时也极大地促进了该地区垂钓运动的开展。在经历了夏秋、秋两季数次垂钓大赛的锤炼之后,该地区的悬坠钓爱好者急剧增加,勤奋学技、刻苦学钓的气氛蔚然成风。  相似文献   

13.
<正>秋季,亦是垂钓爱好者持竿水畔的黄金季节。刚入秋的时节,余暑末消,这时的水温一般还比较高,所以垂钓应注意下列几点。在垂钓区域的选择方面,一般应选择有水草的河段。无论钓鳊鱼、鲫鱼,还是鲤鱼,都应在水草的间隙中施钓,水域的水深应选择在1米以内。钓点的选择,则以离岸1米左右为宜。宜浅不宜深,尤其是在流速较快的水域更应选择在水深65厘米左右的河段水域。这时昼夜温差拉开,近岸处水位易降温,加上有水草遮挡,即使白天水温也不太高,  相似文献   

14.
王华良 《钓鱼》2008,(3):30-31
一、不要钓“极深”与“极浅”; 钓谚中有“冬钓深”、“冬钓潭”之说。意思是天寒地;东的冬季钓鱼要钓深水,可这个“深”到底要多深呢?北方的隆冬,水上冰层坚厚,钓鱼人为了找鱼能踏冰走遍垂钓水域的每个角落,是不是水越深的地方存鱼越多越值得去探索呢?实践证明并非如此。  相似文献   

15.
在自然水域中垂钓,虽有“春钓浅、夏钓潭、秋钓荫、冬钓阳”这样带指导性的四季谚语供钓友在选择钓点时参考,但在施钓时,应具体问题具体析,根据钓水的深浅、钓点周边的环境,以及鱼类活动情况来确定钓点,才能获得丰收。春钓浅水浅中找深春天,尤其是进入仲、暮春后,气温、水温都较适合鱼的生长。这时它们显得非常活跃,常常会到江河塘堰的浅水游弋觅食。在惊蛰、春分前后为生籽产卵还会窜到岸边浅水的草丛中栖息。这期间,钓者若选定河滩堰尾下竿,正好把握住了“春钓浅”的基本要领,颇有收获。然而,这里的“浅”,到底该钓多“深”才是最佳?恐怕…  相似文献   

16.
遥控大鲤     
解志耕 《垂钓》2001,(3):25-25
2000年10月14日,天气晴好,气温在10~15℃,北风2~3级。一大早,我和几位钓友乘车去辽阳东南的汤河水库鹰嘴砬子垂钓。这里水深,弯子处多“窝鱼”。我根据“秋钓深”、“七上八下九归堆”及鱼向深水回游的规律,选择了较深水域架竿垂钓。  相似文献   

17.
《钓鱼》2007,(12)
“春钓滩,夏钓渊,秋钓阴,冬钓暖”一般鱼儿在水温15~30℃时最为活跃,人们根据多年垂钓经验,结合季节、水温和钓位选择之间的关系,提出“春钓滩,夏钓渊,秋钓阴,冬钓暖”,下面结合本人多年钓鱼体会作一说明,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8.
曾直林 《垂钓》2012,(3):71-71
我曾写过一篇名为《“二合一”组合新钓法》的文章,此文章是针对手竿垂钓而言的,现就抛竿垂钓中“二合一”组合新钓法的应用谈谈自己的见解。在抛竿垂钓中,钓法可概括为三种类型。一是“爆炸钩”钓法,一是“串钩”钓法,还有一种是近年来多用于钓鲫鱼的“盒饭”钓法。  相似文献   

19.
胡铁花 《钓鱼》2008,(6):27-27
题记:看了题目,有的读者可能不明白:都说春钓“滩”、春钓“浅”的,地球人谁不知道,水库当然也要钓“浅”啦!其实不然,听笔者慢慢解释。 水库风光秀丽,鱼资源丰富,是钓鱼人的垂钓天堂。春天来了,我们应该在水库的哪些水域垂钓呢?有钓友说,钓谚不是有“春钓浅”之说嘛,那就钓浅吧:有钓友则认为,春天仍然是虽暖犹寒,水温低,鱼儿在深水活动,当然要钓深啦……议论不一。  相似文献   

20.
有两则钓谚是说垂钓深度的:“深水大鱼到,浅水钓鱼苗,不深不浅钓鱼好”,“春钓滩,夏钓潭,冬钓暖”。细心的钓友可能早就看出来了,这两则钓谚有一点点的抵触。那么春钓到底是钓深还是钓滩(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