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新课程标准》要求1-6年级的学生背诵优秀诗文不少于160篇,并在附录中列出70首《古诗词背诵推荐篇目》,也新增了许多优秀诗词,这让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充分认识到古诗词教学的重要性。我认为在进行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时候应该遵循以下几个策略:策略一:资源整合,在把握基点中生情  相似文献   

2.
<正>教了这么多年书,一直认为诵读应该是让学生在课后自己读,课堂45分钟老师能多讲就尽量多讲。然而最近教《诗词五首》使我改变了想法,我发现原来诵读在语文教学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事情是这样的:这学期以来我发现学生背诵的速度很慢,一篇课文教了许久,还是有很多人无法按时完成背诵任务。那天我教《诗词五首》时就想着放慢速度在诵读方面指导学生,从而让他们尽量在课堂上把这几首诗背诵出来。没想到我随意的一个决定却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大部分  相似文献   

3.
在小学的时候,我就发现自己很笨了。小学语文老师要求所有学生把课文背出来,很多同学只要在课余时间把课文读几遍,就能够到老师面前去背诵了,背出来后,老师会在课文标题的上方用钢笔写上一个大大的“背”字,表明学生已经把课文背出来了,背出课文来的学生从此就可以万事大吉,不用再挨老师的白眼和折磨了。  相似文献   

4.
<正>古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语文教材中选编了数十首古诗,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附录"中推荐了70首小学生古诗词背诵篇目,由此,可以明显看出,其目的是为了加强古诗词教学,扩大小学生对诗词的阅读。如  相似文献   

5.
一点反啊     
说句老实话小时候我的语文还是蛮不错的,未上学就可以背几十首唐诗,读三年级时,在妈妈的督促下,可以背诵《荷塘月色》《春》,五年级时曾代表学校参加过几次作文竞赛,有几篇作文还见了报。  相似文献   

6.
<正>作为一名有着近30年教龄的小学语文教师,很自然地想到了怎样的一名语文老师算好的语文老师。我想到了五条很"土"的标准。第一条,要求学生背出的课文,自己都能背出来的语文老师。每一册语文书都有要求学生背诵的课文(片段),都有要求背诵的古诗词。学生拿着语文书背书给语文老师听,封面朝自己、课文朝老师,他们知道老师是背不出来的,也不用背的。一个本科毕业生来到小学当语文老师,若能将学生小学六年需要背诵的75首古诗,一口气流畅地背出来,他(她)的学生一定会  相似文献   

7.
在教学<木兰诗>前,我对学生说:"这一单元共有六首唐宋诗词,每一首都是古代文化中一颗闪光的宝石,希望同学们及时背诵.""啊?这么多,天哪!"同学们哗啦啦立刻翻书去看,那种如临大敌的畏难情绪赫然写在一张张稚气的脸上.这与我的本意相反,我怎么忍心让他们背上沉重的包袱去远涉呢?于是我搬出"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的古训和许多背书方法来教育他们,同学们情绪稍稍平稳了,咿咿呀呀照本宣科开读了.突然,有一个男生叫起来:"老师,我可以提前背诵吗?""当然可以,能提前背诵,说明你用功,老师表扬你都还来不及呢.""哈哈!那我要得第一."几个成绩较好的学生也来精神了.我想,既然学生对提前背诵很感兴趣,而且只要老师的几句表扬就那么乐意了,那么,我再加点其他激励办法,积极性定会更高.  相似文献   

8.
正《语文新课标》明确提出:"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显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下面,我就结合自身教学实际,谈谈对文言文教学的几点思考。一、文言文教学的关键是朗读语文教材强调文言文的朗读、背诵,通过多读多背来掌握文言知识,理解文意,培  相似文献   

9.
苏步青读小学时,天天背诵《左传》、《唐诗三百首》,到毕业时,这两部书已能倒背如流。刚进中学,老师不信他能写出作文《读曹刿论战》,顺口举出一篇《左传》中的文章让他背,他一口气背完,还说:"整部《左传》,我都可以背出来。"  相似文献   

10.
言必行     
正一日,聆听完三(2)班学生的课前读背——赞美春天的片段,我不由自主地夸奖道:"好美的文章,老师最喜欢听你们班的读背了!"又一次听到老师的夸奖,孩子们一个个脸上都美滋滋的。"老师,你总说我们背得好,你也背几首古诗,好吗?""对!对……"几个孩子纷纷插嘴道。面对孩子们的热情,一时冲动,我爽快地应允:"好!老师下节课前也读背一回。不过老师有许多工作,就少背一些,背五首怎么样?""好!"孩子们高兴地鼓起掌来。  相似文献   

11.
一"三线并行"抓背诵 第一线是经典背诵.从<弟子规><三字经>到<千字文>,接下来是<论语><孟子>等.一年时间,我和孩子们背完了<弟子规><三字经>,背了一部分<千字文>. 第二线是古诗词背诵.我收集了一些朗朗上口的经典诗词,每周介绍6首让孩子们背诵.一年时间,孩子们背会了150余首.  相似文献   

12.
人们常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可见熟悉经典名篇、优秀词句在人们学习、生活中的作用。 语文教科书中,虽然找不出三百首唐诗,但不乏经典名篇及诗词名句。在日常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这样一些问题,课文中注明此处或此诗词要背诵,作为教师,也反复强调或说明,但有的学生就是背诵不出,或者有的背得缺胳膊少腿,有的默写出来却让人啼笑皆非。是学生没有接触过这些东西吗?当然不是,学生手里的书本,少说学生自己也看了几十遍了,上课时听老师讲解、朗读,作业时得看,每天早读得读,象这样反复接触的东西,使用起来怎…  相似文献   

13.
正上小学时特别怕背诵课文,因为老师规定每课必背,背不出要打手心;到初中,遇到了一位特别的语文老师,在一次"课文速记"比赛中居然进了前五名,原来对背诵畏之如虎的我,破天荒地喜欢上了背诵。如今做了老师,深知孩子们心中的"小烦恼",当然要给他们"松绑",不能让他们再吃这样的苦。在我的安排下,孩子们很快就发现,背诵原本如此自由——  相似文献   

14.
<正>在一年级语文教学中,我以整合为基本理念,以教科书教学为支点,以读整本书为桥梁,以语文实践活动为推力,以探究式学习为基本学习方式进行了教学,第一学期结束的时候,我带领学生边理解边背诵古诗30首,背读了成语30条,背了《日有所诵》,阅读了《米小圈上学记》《一年级的小豌豆》《一年级的小蜜瓜》以及《猜猜我有多爱你》《小狐狸买手套》等绘本,基本都是按"能力为基、课内得法、活动促进"的方式进行的。对于引导一年级孩子读书我是这样做的:  相似文献   

15.
每天课前5分钟,我都请学生背诵几首自己喜欢的古诗词。今天上午第一节课,我快步走进教室,看着同学们都在等待着背诵,想展示自己,于是我开始指名背诵。前几位学生背得很熟,但最后叫了一位学生背诵时,他断断续续背了几句,却始终背不完,我看着他,同学们看着他,他惭愧地低下了头。当我正准备开口训斥他时,他忽然抬起头,小声地说::“老师,请再给我一次机会,我保证第二节课能背熟。”当时,我半信半疑地叫他坐下了。第二节课,上课一开始,还没等我开口,他就主动站了起来,高兴地说:“老师,我现在背给你听。”说着,一口气背完了这首诗,而且背得很有感…  相似文献   

16.
意见与建议     
《素质教育博览》2009,(7):95-95
最近,语文老师总是叫我们背课文。我很不喜欢背课文,但又怕被老师留下来“开小灶”所以很是苦恼! 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现在多下点工夫背背课文,组词、造句、写作文,尤其是考试的时候就可以信手拈来。等你考出好成绩时自然就理解语文老师的一片苦心了。记住,认真背,别偷懒哦!  相似文献   

17.
正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可见常常读背古诗词对于提高学生的古文的语感和文学素养有着重要的意义。在《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注明了小学1~6年级学生背诵古今优秀诗文160篇(段),并在附录中列出《优秀古诗词背诵推荐篇目》,国家对学生的古诗词素养的要求也有一定的提高。"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语文教师不能仅仅教授课本上出现的有限的古诗词篇目,更应该注意在平时引导学生积累,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内形成良好的古诗词学习氛围和习惯。一、创设诗词情境低年级的学生由于接触的古诗词有限,篇目只能由教师根据  相似文献   

18.
回想过去的教学,回想过去的课堂,回想过去与学生的点点滴滴,我们不难发现,那些所谓的英语学困生他们基本上在语文、数学方面也同样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对于这样的学生,平时连基本的作业都很难完成,更不要说让他们背课文了.所以,他们只要一见到英语老师,就会本能地想起老师苦口婆心地让他们背书的情景,顿时会感到头昏、眼花、手脚发软了.最后就演变成时常跟老师玩"捉迷藏"的游戏.有时候,正好被"逮个"正着,他们也只好"认命"了. 记得有一位前辈老师告诉过我:"对于这部分背诵难的学生,先要搞清楚他们背诵难的原因.如果是因为不会读而不会背的话,那么,先要想办法使他们愿意开口,也就是我们老师要抽时间,不厌其烦地教会他们读;他们会读了,就有了信心,也才会肯读,进而会背.我们千万不要在对他们学习情况不了解的前提下,就要求他们马上背出来.  相似文献   

19.
名人的背功     
苏步青读小学,天天背诵《左传》《唐诗三百首》,到毕业时,这两部书已能背诵如流;中学,老师不信他能写出作文《读<曹判论战>》,顺口举出一篇《子产不毁乡校》让他背,他一口气背完,说:“整部《左传》我都可以背出来。”陆费遥六岁随家由汉中迁居南昌,水陆途中历经84天。到南昌后,他就  相似文献   

20.
徐莉剑 《辅导员》2014,(15):101
正积背于少年,受益于终生。自新课程实施以来,古诗词诵读经典已成热点。在语文教学实践中,笔者采用多形式、化零为整的无负担、无压力式"每日经典诵读"活动,达到了润物细无声、持续有效的目的。一、自由式背诵古人云:少年背书,如刻于石。少年时的记忆是最深刻的,将古诗的背诵渗透在每天的空隙中,让学生在反复的、无意识的朗读中,会自然而然地学会背诵。每周一首古诗,选择一位"小老师"提前布置好任务,做好准备,课前三分钟由小老师跟大家做个简单的汇报,讲解一下作者和诗的大致意思。这一周的每节语文课前一、两分钟,小老师都会主动领大家读这首古诗。在这一过程中,对于领读古诗的学生来说,也是一个自我学习提高的过程。除了利用课前的几分钟外我还在早读中出操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