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会宁民歌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和乡土气息,其形成、演变与会宁当地的地理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会宁地理环境深刻地影响了会宁人的性格、气质、情感、价值观和审美情趣,进而最直接地造就了会宁体裁独特、风格鲜明、旋律激昂的民歌形态。当地地理环境对会宁民歌的创作和流传有着最基本、最强烈、最稳定、最久远的影响。本文尝试从地理环境的视角,探究会宁民歌风格、歌种、体裁、题材、情感等诸因素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会宁民歌源远流长,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地域特色,其形成发展除了与会宁当地的地理环境、历史风俗、人文传统、生产生活方式等诸多因素有关之外,当地方言对会宁民歌有着更为直接而深远的影响,也是会宁民歌独特基调、鲜明风格特色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尝试从会宁方言的视角,着重探究会宁民歌旋律、节奏、情感等诸因素与方言的特定语音、声调、腔调、节奏等变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钢琴曲《茉莉花》的主要旋律采用同名的江苏民歌,在曲式、音乐要求和表现意境上体现了一种独特的美感。  相似文献   

4.
朗读不仅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方法,而且它还能加强并帮助学生较好地理解课文内涵,领悟课文意境。朗读作为理解课文的重要手段,其本质是使人们在阅读课文时所给予的富有情感和富有感染力,使读者和听者随着朗读的进程不由自主地进入文中所描写的意境,从中体味其文理的真谛。  相似文献   

5.
音乐具有独特的审美功能特性,通过音乐的乐曲旋律、歌词、意境以及音乐的情感来感染学生,能够有效实现对学生的美育熏陶,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的情绪、情感、情操以及性格的变化,从而激励其塑造出更多彩的人生和健全的人格。所以,音乐作为"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中教育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鉴于此,本文通过对音乐审美功能及其哲学思考的论述,提出了在高中音乐鉴赏课渗透审美教学的具体路径,旨在让学生感受到音乐所带来的旋律美、歌词美、意境美、情感美,从而实现美育目的。  相似文献   

6.
即兴创编能够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发挥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也可以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潜能,而且是学生积累音乐创作经验和发掘创造思维能力的重要过程和手段,对于培养具有实践能力的创新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用人体器官、乐器或其他音源材料创编音乐场景、根据音乐即兴描述意境或为旋律创编歌词、创编节奏为音乐伴奏、独立地或与他人合作创编旋律等。  相似文献   

7.
教学内容:学生能够有感情地演唱《静夜思》,并能体会到古诗的意境及其和新歌搭配在一起的独特感受。教学目标:1.学唱优美动听的歌曲《静夜思》,感受美。2.在优美的旋律上填上富有意境的唐代诗歌,体验美。  相似文献   

8.
汉族民歌体裁丰富,民歌中的衬词形式更是多种多样,它与民歌优美的旋律融为一体,令人称绝。文章介绍了汉族民歌衬词的分类及其在民歌中的不同作用,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对汉族民歌中衬词的状态以及对其性质的分析。而对民歌中衬词的进一步研究,将有利于更深入地了解汉族民歌的音乐形态、特点,对继承优秀文化遗产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可见,疑是学生学习的开始。在语文教学中,让学生充分地质疑问难,可以使教师的教学针对性更强,能够更加有的放矢地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促进学生主动探究、敏于发  相似文献   

10.
钢琴即兴伴奏可以不带乐曲的主旋律而弹奏各种音型与和声来刻画音乐意境,烘托气氛,达到一定的艺术感染效果;也可以弹奏乐曲的主旋律,使音乐主题更加明确,更富有表现力。在钢琴即兴伴奏的训练过程中,可把乐曲的主旋律处理成双音旋律、八度旋律、琶音旋律、简化旋律及加花旋律等十种方法,能够丰富伴奏效果,提高伴奏质量。  相似文献   

11.
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要想激发中小学生学习民歌的兴趣,使其感受民族音乐艺术魅力,就需要中小学音乐教师在民歌教学中,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身心都能融入民歌的意境之中,从而实现陶冶学生情操、涤荡学生心灵、提高学生民歌艺术鉴赏能力、激活学生对民歌的艺术灵感、促进学生对音乐艺术内涵的理解和音乐素养的提高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五河民歌"是淮河音乐文化的杰出代表,它和其他民间艺术一起,世代伴随着五河人民的劳动与生活,映射着五河人民的独有的精神追求和对生活的希冀。千百年来,它一直流传于淮河两岸,经久不衰。它以优美的旋律、丰富的审美内涵和独特的韵味反映出了五河人民生产与生活方式,折射出他们的风土人情与智慧。从民歌的地理环境、民歌的历史概况、民歌的音乐特征和民歌的歌词艺术审美等方面进行探究,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把握该民歌的艺术特征。  相似文献   

13.
在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中,常常出现三种问题:运用语言来解释无法言传的旋律,跳过旋律分析环节,教师做秀表演而学生无收获。针对这些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启发学生运用联觉的思维方式,并将对各种旋律的体验具体形象地比喻成"水彩画""简笔画"和"写意画"三种形式,帮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旋律、理解旋律和表现旋律情感。通过听觉与视觉、动觉的转换,有助于学生更深入地领略旋律之美,进而去理解和表现音乐的情感。  相似文献   

14.
乐府民歌《长相知》曲调委婉悠长,唱词优美,深受人们的喜爱。《长相知》看似短小、简单,但是要想唱出词曲的意境需要进行长时间的练习和琢磨。对于这首歌曲人们大都分析的它的歌词古典音韵美,笔者认为一首优秀的声乐作品不仅需要歌词美还需要曲调美,钢琴伴奏在整个作品的意境表达中是非常重要的。因此,笔者想从该曲的旋律曲调伴奏部分入手分析其中运用的作曲技法,以及钢琴伴奏在声乐作品中的重要性。凸显出钢琴教育与其他学科的关系,钢琴伴奏的加入及表演者的演唱能够让我们更好地解读这首古典诗词歌曲。  相似文献   

15.
阅读与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在语文教学中具有特殊意义。语文教材中的选文大多是文学作品,作品中的形象、意境等都与想象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学生在阅读课文时,必须通过想象来还原和充实课文中的形象和意境,才能深刻地理解课文的内涵。在作文中,也必须有想象的配合,才能使作文丰满形象、新颖独特。  相似文献   

16.
中国声乐文化之意境构成及其表现方式,是声乐文化教育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学生通向更高艺术台阶的理论基础。声乐文化意境的本质是歌曲内容之情与景,声乐文化意境的代表符号是歌词和旋律,声乐文化意境的表现有触景生情、因情生景、情景交融等方式,各种表现方式其歌词和旋律的表达各具特点。  相似文献   

17.
我县人口20多万,瑶族人口主要分布在必背、东坪、游溪3个乡镇。为了让学生们更好地探究本县少数民族民歌的产生、现状、内容、演唱形式和风格等,开发本地少数民族民歌资源,我专门到县民宗局了解本县少数民族的人口分布状况,并带领学生进行了两次采风实践活动。我们获得了许多宝贵的民歌资源,如用乐谱记录下旋律,用汉语同音书写瑶语,  相似文献   

18.
建安诗歌深受汉乐府民歌的影响,诗歌中激荡着民歌的旋律.在形式上,建安诗歌接近乐府民歌旧曲,继承了汉乐府民歌旧题、质朴自然的语言和比兴、铺陈的手法;在精神上,它传承了汉乐府民歌中的伤感与悲情,无论是忧伤的长歌与短唱、昂扬奋发时的慷慨陈词,还是悲壮激越的篇章,都激荡着生命内在的旋律.追溯其文化渊源,建安诗歌慷慨激昂的声调与《诗经》中秦地悲歌一脉相承,建安风骨是汉代乐府民歌与商周时期秦地民歌音乐精神的张扬与升华.  相似文献   

19.
在学校教育中,音乐的独特功能--乐曲的旋律美、歌词的语言美、音响的意境美、表演的形态美、演唱的情感美,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学生的心灵、美化学生的行为,是培养学生审美意识的良好渠道.  相似文献   

20.
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电化教学打破"粉笔加黑板,教师一言堂"的传统教学方法,越来越被人们重视。因为电化教学能够提供丰富而直观的材料,能调动学生的听觉器官和视觉器官,直观地将学生从没有见过的景观展现在学生面前,使抽象的东西形象化,从而使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这样不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对课文内容了解得更深刻、更透彻,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还有利于教学效率和质量的提高,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