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课外阅读的这扇窗该如何打开呢?怎样使学生养成爱读书、读好书、多读书、会读书的良好习惯呢?调动阅读的兴趣,让学生要读;推荐合适的书籍,让学生可读;指导阅读的方法,让学生会读;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爱读。课外阅读需要长期不断的积累,才能达到厚积薄发的目的。因此,初中语文教师请别忘记打开课外阅读这扇窗,以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2.
《考试周刊》2020,(6):15-16
农村小学课外阅读现状:课外阅读方向盲,兴趣淡,习惯差,因而,教师宜采用"科学推荐,让学生读好书;培养兴趣,让学生好读书;教给方法,让学生会读书"策略,达成让学生爱上课外阅读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课外阅读是小学语文活动的重要形式,它是提高语文学习能力的保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让学生自觉地进行课外阅读,这需要教师循序渐进地加以指导.指导策略包括:激发课外阅读的兴趣,引导学生好读书;推荐课外阅读材料,指导学生读好书;开设阅读方法指导课,引导学生会读书;指导写读书笔记,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质量;开展阅读交流活动,使学生体验到读书的乐趣.  相似文献   

4.
新课标倡导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统编教材新增了"快乐读书吧"这一栏目,将课外阅读纳入课堂教学之中。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导读平台、进行方法指导,并延伸拓展,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让学生爱上阅读。  相似文献   

5.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小学语文必须高度重视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特别是对名家名著的阅读。因此,教师应根据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有计划、有意识地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培养其阅读习惯,指导学生学习阅读方法,注意积累语言材料,从整体上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6.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倡要让小学生"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但是,许多农村小学生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要么无书可读,要么不爱读书。教师要积极争取家长的支持与配合,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家庭阅读环境;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加强阅读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  相似文献   

7.
语文教学应当贴近学生的"语文生活",让课堂阅读教学往课外阅读延伸,课内外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连成一体;要关注学生课外阅读兴趣与价值取向、阅读方法与习惯,也要关注其阅读面和阅读量,以及选择阅读材料的能力;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读"闲书"可以引发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要有相应的教学计划,根据各个学段的教学目标,安排适当的课外阅读;课外阅读的评价应当根据各自情况,有具体可行的办法。语文教学的目标可以从不同层面阐述,但最重要的还是培养读书习惯,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好底子。  相似文献   

8.
培养农村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在农村语文教学中至关重要。结合教学实践,就如何培养农村初中生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粗浅地谈几点体会,以作为引玉之砖。教师身教言传,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跳出传统假期作业模式,走阅读作业创新之路;加强引导,让学生读好书,会读书;开展多姿多彩的语文课外活动,让学生体验读书的乐趣;为农村学生的课外阅读保驾护航,缩小城乡差距,促进教育的均衡发展,让农村孩子也能徜徉在书海。  相似文献   

9.
郑晓玲 《学周刊C版》2019,(8):124-124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教学建议"中对阅读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揭示出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可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令人担忧,因此教师要示范引领,让学生想读书;创设条件,让学生有书读;方法指导,让学生会读书;开展活动,让学生乐读书。旨在让农村学生爱上课外阅读,拓展知识空间,提升自身素质。  相似文献   

10.
课外阅读是大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课堂阅读的延续与扩展.指导学生课外阅读,首先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想读书;其次要帮助学生选择好书,让学生爱上读书;传授给学生科学的读书方法,让学生会读书;以各种活动为载体,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让学生享受读书之乐.  相似文献   

11.
语文学习离不开大量的课外阅读,课外阅读能弥补课内阅读不足。课外阅读不是漫无目的阅读,教师需要有效地对学生进行指导。要注重激发兴趣,让学生好读书;注重推荐书目,让学生读好书;注重指导方法,让学生会读书。  相似文献   

12.
修订版课标中一个引人注目的变化是重视课外阅读,提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如何落实课标精神,如何实现课外阅读指导,是需要广大教师用行动来回答的。让学生爱上读书,就要还学生一个自由的阅读环境;让学生扩大阅读面,就要给学生一段充裕的阅读时间;让学生提升阅读品位,教师的有效引导不可缺失。本刊约请学者、专家、课外阅读先行者,从多个角度探索课外阅读,旨在更新观念、开拓视野、交流经验。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农村小学生的课外阅读现状和课外阅读的意义阐述了应加强农村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并从激发兴趣,让学生爱读书;挖掘书源,让学生有书读;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和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等几方面进行了课外阅读的方法指导。  相似文献   

14.
陈冬英 《黑河教育》2014,(12):29-29
正《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读整本书。"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努力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指导学生阅读方法,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让书香伴随学生健康成长。一、让学生想阅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阅读兴趣,才能从内心深处对课外阅读产生主动需要。努力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  相似文献   

15.
小学课外阅读指导课的重点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心境,使孩子入境、入文、入情,在丰富的阅读情境中,潜移默化地养成终生爱读书、会读书的习惯.因此教师要提高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爱读;帮助选择读的内容,使学生多读;教给方法,使学生会读,少走弯路;开展活动,使学生乐读.总之教无定法,我们应引导学生去正确面对丰富多彩的阅读世界,开拓视野,让学生的生命洋溢阅读的喜悦.  相似文献   

16.
和孩子一起读书的老师是幸福的,和老师一起读书的孩子也是幸福的。课堂是语文老师履行课外阅读指导责任的最重要的场所,这就要求教师必须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精心组织和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师生共读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途径,因为共读可以建立师生共同的语言,在共读中激发孩子们对阅读的兴趣,促进交流,最终达到能够促使学生初步养成"嗜书如命,每天阅读,务成习惯,坚持终生"的良好阅读习惯。本文主要介绍几年来在"自育自学子课题课外阅读"课题实验中具体开展师生共读的内容、方法以及共读对学生课外阅读的促进和语文素养的提升等方面的收获。  相似文献   

17.
统编教材中"快乐读书吧"板块的编排,意在将课外阅读纳入教材编排体系,让学生开阔阅读视野,激发阅读兴趣,感受阅读的快乐,习得一些基本的阅读方法,逐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挖掘"快乐读书吧"的价值,梳理板块特点,定位阅读目标,做好导读、助读、分享、联读指导,为学生快乐地读书铺路。  相似文献   

18.
课外阅读一直以来都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学习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的习惯都是通过课外阅读一点一点积累起来的,通过阅读来增强他们的语文综合能力,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课外阅读要以兴趣为基础,通过调动兴趣让学生喜欢阅读,将课外阅读引入课堂需要一定的方法,也是重要的内容,阅读的指导要注重方法的传递,通过一些活动的开展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的阅读欲望。  相似文献   

19.
黄卫玲 《快乐阅读》2011,(25):25-26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但目前的语文教学却出现了弱化课外阅读的现象,这一现象导致学生对语文课程的学习缺乏兴趣,语言表达材料贫乏。笔者旨在实践中通过激发兴趣、营造氛围、培养习惯、教给方法、开展活动、推荐书籍等举措,让课外阅读成为学生的生活需要,解决语文教学存在的弱化课外阅读的现象,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20.
城郊地区初中生课外阅读兴趣低、阅读量少,课外阅读的教学效果不理想。教师可通过补充资料、创设情境、调动感官、模拟剧情等方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进而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课外阅读,实现学生"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