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基于1977~2010年的时间序列数据,采用单位根检验、协整关系检验及VAR模型等计量方法,对中国体育事业财政投入与经济增长的长期均衡和短期动态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体育事业财政投入和经济增长的原始序列是非平稳的,属一阶单整(I1)序列。二者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体育事业财政投入对经济增长的长期弹性为0.8959。二者之间的短期非均衡状态逐渐向长期均衡状态趋近,体育事业财政投入对经济增长的短期弹性为-0.1058。体育事业财政投入是经济增长的Granger原因,二者间存在单向因果关系。短时期内体育事业财政投入和经济增长之间的"互促共进"效应未必立竿见影,但从长期来看,两者是能够实现互动融合发展的。经济增长除受自身波动冲击的影响外,一定程度上还受体育事业财政投入的影响,同时体育事业财政投入受经济增长的冲击效应也较明显。  相似文献   

2.
基于1991—2011年的时间序列数据,运用单整、协整、Granger(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误差修正模型(ECM)等计量方法,对我国财政体育投入与经济增长、竞技体育成绩、居民健康指数的长期均衡和短期动态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财政体育投入与经济增长、竞技体育及群众体育发展水平存在长期协整关系,并且对居民健康水平、经济以及竞技体育的影响依次变弱;从长期看,财政体育投入与GDP的增长存在双向因果关系,而财政体育投入与竞技体育、群众体育发展水平存在单向因果关系;从短期看,财政体育投入对GDP的影响为反向作用,对竞技体育成绩及群众体育的发展均为正向作用。  相似文献   

3.
陈颇 《体育学刊》2011,18(4):26-35
基于单位根检验、协整关系检验、误差修正模型、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分析及预测方差分解法,利用2002~2009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对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与体育用品制造业发展之间的动态关系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1)体育用品制造业发展与能源、煤炭消费总量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协整关系,但与石油、电力消费总量不具有长期均衡协整关系;(2)体育用品制造业发展与能源、煤炭消费总量之间的任何一方变动所产生的离差均会引发自身或对方的变化,从而消除离差实现长期均衡;(3)体育用品制造业发展不是能源、煤炭消费总量的Granger因果关系原因,能源、煤炭消费总量同样也不是体育用品制造业发展的Granger因果关系原因,彼此间不存在严格意义上的单向或双向因果关系;(4)能源、煤炭消费总量短期内均不利于体育用品制造业的发展,但长期将有助于体育用品制造业的发展,体育用品制造业的发展对能源消费总量产生负向影响,但长短期内均有助于煤炭消费总量的增加;(5)体育用品制造业的发展主要受自身波动冲击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也受煤炭消费总量冲击的作用,能源、煤炭消费总量受体育用品制造业发展的冲击效应均较明显。  相似文献   

4.
基于相关的时序数据,运用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和格兰杰因果检验等动态计量方法,对中国体育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发现体育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两者互为因果、相互促进。大力发展体育事业,尤其是体育产业,将对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收集2007、2012和2017年全国31个省(市/区)的投入产出数据,运用投入产出分析法等方法,从省域层面开展体育服务业的产业关联研究。研究表明:1)以制造业为主导的工业产品在我国各地区体育服务业的生产过程中仍将占据重要地位,且体育服务业对区域经济的拉动作用明显强于推动作用;2)各地区体育服务业的产业关联结构存在差异,与第二、三产业的前向关联明显弱于后向关联;3)体育服务业的产业关联结构存在区域差异,东部地区整体的产业转型化进程明显更快、更优。基于上述研究,建议各地区要统筹考虑区域产业基础与结构,不断优化区域体育服务业的产业生态空间布局,推进产业联动发展,最终服务于新时代体育服务业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6.
运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与向量自回归模型等方法,基于2006至2017年统计指标数据,对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消费结构升级与体育产业发展的耦合关系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2006-2017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性收入显著增加,消费结构明显升级,体育产业发展迅速并且产业结构已发生显著变迁(X2=522.9,P<0.01),体育服务业在体育产业发展过程中占据主导地位;城镇居民和乡村居民的收入增长、消费结构升级与体育产业发展均存在长期正向协整关系,VAR模型的拟合指数良好;脉冲响应与方差分解显示,城镇居民和乡村居民的收入增长、消费结构升级在体育产业发展过程中具有阶段性与相对性特征。最后提出了"夯实国民经济基础,创新居民增收途径;引导体育消费行为,培育健身消费习惯;优化体育产业结构,提高体育服务质量;健全体育法制体系,改善体育市场环境"等优化路径。  相似文献   

7.
采用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Granger因果关系等计量经济学方法,基于2006至2016年的时间序列数据,探寻我国消费结构升级与体育产业发展的互动关系。研究表明:(1)居民消费结构升级通过提升体育消费水平影响体育产业发展,体育产业通过政策引导和市场培育影响居民消费结构升级;(2)我国居民消费结构升级与体育产业发展之间存在线性相关关系(P<0.01);(3)我国消费结构升级与体育产业发展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并具有体育产业增长1%,城镇消费结构升级0.0687%、农村消费结构升级0.1124%的互动关系;(4)我国消费结构升级与体育产业发展之间不存在短期均衡关系和双向的Granger因果关系;(5)我国消费结构升级与体育产业发展之间存在从短期非均衡向长期均衡转变的过程。基于此,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8.
运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与向量自回归模型等方法,基于2006至2017年统计指标数据,对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消费结构升级与体育产业发展的耦合关系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2006-2017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性收入显著增加,消费结构明显升级,体育产业发展迅速并且产业结构已发生显著变迁(X2=522.9,P<0.01),体育服务业在体育产业发展过程中占据主导地位;城镇居民和乡村居民的收入增长、消费结构升级与体育产业发展均存在长期正向协整关系,VAR模型的拟合指数良好;脉冲响应与方差分解显示,城镇居民和乡村居民的收入增长、消费结构升级在体育产业发展过程中具有阶段性与相对性特征。最后提出了"夯实国民经济基础,创新居民增收途径;引导体育消费行为,培育健身消费习惯;优化体育产业结构,提高体育服务质量;健全体育法制体系,改善体育市场环境"等优化路径。  相似文献   

9.
以我国体育用品制造业进出口年度数据为研究对象,采用单位根检验、协整技术分析和向量误差修正模型等研究方法实证分析了人民币有效汇率变动对我国体育用品制造业进出口贸易的影响。结果表明最近几年,相对于体育用品制造业对外贸易的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呈现平稳上升趋势;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上升对体育用品制造业出口产生非常明显的抑制效应,且长期比短期影响效果更加显著;对进口则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长期影响效果低于短期影响效果;贸易开放程度对于进出口贸易均产生正向作用;马歇尔-勒纳条件对于我国体育用品制造业来说是成立的。根据上述结论,探讨了该现象的形成原因,并就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变动对我国体育用品制造业对外贸易产生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最后根据研究和讨论分析的结果提出了基于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变动的我国体育用品制造业发展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0.
《体育与科学》2017,(1):91-100
基于改革开放以来的体育场地发展时间序列数据,运用相关分析、回归分析等统计分析方法,对我国体育场地总投入、体育场地面积、政府财政拨款投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研究发现:三者均与经济增长指标GDP存在长期协整关系,线性相关性强,本研究分别建立了线性回归方程,并运用该方程对2009-2013年数据进行预测数据与实际数据的对照,均表现出较好的预测精确度,具有实际应用价值。在对我国体育场地发展现状分析的基础上,运用该模型对未来体育场地发展进行预测,结果显示:到2020年人均体育场地面积将达到1.78平方米。要实现《体育"十三五"规划》中提出的"2020年人均体育场地1.8平方米"的目标,需要采取以经济发展预期为依据合理规划体育场地发展;激发市场  相似文献   

11.
基于1995-2020年省际面板数据,运用实证研究法分析我国体育彩票销量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经济发展水平、老龄化率、受教育程度、投注终端密度、百万大奖个数等是影响体彩销量的重要因素,其中体育彩票销量与经济发展水平呈倒U型关系,与老龄化率显著负相关,与高中(中专)学历比重、投注终端密度、百万大奖个数显著正相关。建议开发适宜老年群体的体彩品种,采取差异化营销策略,尽可能吸引、留住老年彩民;在体彩产品设计、营销宣传方面,充分考虑大专及以上学历群体的需求,大力优化彩民结构,培育新彩民;打破成本壁垒,突破传统投注站点局限,大力拓展体育彩票兼营、联营销售模式,构建布局合理、覆盖全面、类型多样、便捷高效、体验良好的销售体系;优化奖项设计,充分发挥百万大奖的“大奖效应”,把握好营销节奏,开展多节点、多样化的宣传活动,吸引更多彩民购彩。  相似文献   

12.
跨学科研究虽早已为体育学界所熟知,但对研究本身的内涵、特征、应用原则等基本问题的探索仍相对欠缺。研究选择聚焦体育人文科学,结合跨学科研究理论与体育人文科学现状,明确跨学科研究的价值内涵及其在体育人文科学中的价值定位。研究认为,以体育发展现实中的复杂问题为导向是跨学科研究的前提,识别、选择与熟识体育人文相关学科知识是跨学科研究的基础,整合问题的相关学科见解并构建更全面的新认识是跨学科研究的实现方式。据此提出实现路径:深入体育发展现实探寻亟待跨学科研究的体育人文问题,完善体育人文科学的跨学科研究范式与学科知识基础,推进从单向的学科知识借鉴转向互动的跨学科知识互鉴。  相似文献   

13.
足球运动在世界范围内的普及化与社会化程度日益增强,各国(地区)若要获得全球化竞争中的优势,应注重探讨社会与足球运动发展的关系。通过对1993-2017年131个国家(地区)的人类发展指数与足球排名积分的面板数据建模,以揭示两者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国家(地区)的人类发展指数对足球运动发展的影响应建立个体和时点双固定效应模型,模型最高的R2为0.871 32,F检验值为71.014 65,P<0.001,该模型具备较高的解释能力。结论:固定效应模型在考虑历时性因素与不宜观测因素后,在1993-2017年阶段,人类发展指数对于足球运动的发展作用存在分化现象,尤其对亚洲与人口大国的足球运动发展存在制约作用,对南美洲与中等人口国家存在促进作用,人类发展指数与足球运动发展存在一定的或然关系。人类发展指数反映了社会发展的综合水平,对于存在制约效应的国家而言,应当着重考虑社会其它领域(经济、教育、医疗卫生等)与足球运动的互动、协同与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18.
19.
重大体育赛事的举办在一定程度上能推动承办城市转型发展,但也可能对当地经济产生某种不良影响,这主要源于对重大体育赛事与城市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和作用机制认识不够清晰。以2000-2017年22项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大体育赛事为基础,利用中国70个大中城市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法,分析重大体育赛事对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发现:全样本数据下重大体育赛事的举办会促进城市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发展;对比国内和国际赛事,重大体育赛事对第三产业的促进作用均显著高于第二产业;以1 085家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采用事件研究法进行分析,发现不同行业利用重大体育赛事的窗口期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