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创新创业教育是国家发展战略,也是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目标之一,各本科高校正积极推进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建设,但目前在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建设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在分析地方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针对各地方本科院校自身特点,探索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建设,构建了基于"全覆盖、全链条、全方位、全受益"理念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2.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是世纪之交的产物,是我国高等教育在新时期改革中产生的新事物。本文首先从升本方式、学科或专业划分和管理体制分析了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类型;笔者在教育、地域、历史和来源等方面分析了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自身的特征;并且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其自身师资队伍建设的特征及特殊性。  相似文献   

3.
新建本科院校创业文化培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社会化进程的加快,新建本科院校呈异军突起之势。这些新建的本科院校的历史不长,师资、设备、文化都比较薄弱。因此,如何根据院校特色建设符合新建本科院校发展的创业文化就成了一个重要的问题。本文就新建本科院校的创业文化建设以及创业文化的培育简单地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4.
地方本科院校要加快发展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课程体系是核心。根据地方经济发展需求和目标,针对目前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问题,以创客教育为出发点,制定"基础+核心+提升(体验)"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并将成果应用于地方本科学校中,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5.
长期以来,云南省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教师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存在去师范化和边缘化等诸多问题。文章选取四所云南省地方本科院校进行深入调查,揭示新建本科院校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方面的问题,结合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新形势提出云南省新建本科院校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改革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6.
面对经济结构的调整,在高等教育改革浪潮中,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大势所趋,其中师资队伍建设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成功与否的一大瓶颈。本文剖析了"双师型"教师的内涵,分别从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期、教师队伍建设以及人才培养三方面分析了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积极影响因素和意义。  相似文献   

7.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转型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全局的重大改革,同时也是新建本科院校生存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分析当前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在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从强化实践教学的重要地位、构建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改善实践教学条件、夯实实践教学基础、规范实践教学管理等方面提出了在转型发展下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在加强实践教学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在司法考试语境下,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法学专业为了自身生存与发展、为了服务地方的定位,以司法考试为导向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刑法学教学应加强人文素养、刑法思维的培育,并调整教学内容、采用多元教学方法、创新考核方式。  相似文献   

9.
地方本科院校思政课数字化教学的创新,具有增强思政教育时效性、提升学生课程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数字化平台的重要教学意义。本文简要分析了现阶段地方本科院校思政课数字化教学的问题,通过强化教师观念,加强思政师资建设;创新教学模式,建设数字化的校园;加强信息监管,提高学生思政素养等措施的提出,实现院校思政数字化教学的有效创新。  相似文献   

10.
当代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结底是文化竞争,高校是文化高地,高校校园文化肩负着文化传承和创新的重要责任,是提升现代大学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宿迁学院是2002建立的地方高校,属于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宿院学子十箴规"是2015年学校出台的劝学劝进的励志语录。本文深入分析当前新建地方本科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现状、存在问题与"十箴规"的内容、做法、成效、启示,探讨新建本科地方院校如何展开特色的校园文化。  相似文献   

11.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为促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要从高校目标、政府责任、社会功能等不同角度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进行定位,并明确当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努力方向:构建多学科支撑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搭建校政企联动的创新创业教育机制。  相似文献   

12.
研究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育人机制意义重大,学习其他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的成功经验有利于我国造就富有创新精神、敢于承担风险的创新创业人才队伍。美国加州3所知名高校从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校友支持网络、创业协会和组织以及学校政策等方面构成良好的创新创业育人机制。这些成功经验对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起到积极的借鉴作用,可以从人才培养顶层设计、创新创业课程、实践育人的内生活力、创新创业生态圈等方面优化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育人机制。  相似文献   

13.
普通高校体育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探析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将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世纪初大兴创新教育、全面教育改革之际,本文对普通高校体育教学中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方法进行了初步探索,将体育教学中的创新理论与创新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方法,从理论上进行宏观的分析、从实践中进行微观的指导,为创新教育的全面研究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4.
摘要: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实证研究法等对批判性思维与创新人才培养、体育院校大学生批判性思维缺失的原因与培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以及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的可行路径等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分析。研究认为:批判性思维是创新人才培养不可缺少的核心要件,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是我国高校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体育院校作为我国体育人才培养的摇篮,为积极响应十八大提出的建设创新型国家人才培养目标战略要求,进一步推进体育院校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理应将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教育全面融入到我国体育院校的育人观念、育人体系和育人实践中,努力创建以批判性思维为核心的新型教学文化,充分发挥批判性思维在深化体育院校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工作中的应有作用。借助于批判性思维求真、公正、反思、开放的思维范式,更好地培养体育技能和思维素养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体育人才,推动我国尽快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  相似文献   

15.
随着飞速发展的信息产业对创新型IT人才需求的剧增,加速培养与前沿科技发展、国际化进程、产业大环境紧密结合的高水平IT人才迫在眉捷。科技创新和人力资源作为知识经济的两大支柱与高等教育紧密相关,为此坚持"以高水平科学研究支撑高质量高等教育"理念,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学科特色,利用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和科研创新成果,集"创新性、行业性、协同性"于一体的资源优势,促进科研与教学的有机融合,有利于拓展和创新基于科技创新体系的IT人才协同培养模式的建设与实践,提高"专业化、国际化、特色化"的IT人才培养质量,保障科学稳定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有效实施与发展,实现科技创新工作与高水平IT人才培养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16.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也是高校创业教育课程建设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高校创业教育课程建设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更新教育观念,实现课程建设的科学创新;坚持“以人为本”,实现专业主导;坚持内涵发展,滚动实施,动态协调;坚持系统审视,完善保障,科学统筹,从而促进地方普通高校创业教育的快速、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青年教师已经成为地方高校教师队伍的主力军,其学术创新能力发展是地方高校教师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新媒体环境为青年教师学术创新能力发展提供很好的便利条件。分析地方高校青年教师学术创新能力发展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探讨新媒体环境下地方高校青年教师学术创新能力提升途径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个性化教与个性化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个性化教育的实现,是靠教师的个性化教与学生的个性化学来完成的,但中国教育的弊端就是个性化的缺失。如何解决教和学的创新性是求达个性化的有效途径。大学的教的个性化体现在讲学的研究化、理性化、艺术化;大学学的个性化体现在探索性、实践性、创新性。唯如此,个性化的高等教育才会出现。  相似文献   

19.
课程设置是专业人才培养的核心,基于《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的大学分类,选取美国北部、南部、中西部和西部4个区域有代表性的4所地方本科院校,从通识教育课程、体育学科基础课程、体育教育理论课程、体育教育实践课程4类课程设置分析其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情况。认为,美国地方本科院校注重通识教育,提高学生综合素养;运动技术课程较少,强调学生学会项目教学;强调教学类课程,提高学生的教学能力;彰显多元文化特色,注重价值观培养。对我国亦有借鉴价值,提出,要重视体育教育专业通识课程的建设,调整运动技术课程的侧重点,细化体育教育教学类课程,关注课程的地域和多元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20.
在我国提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培养体育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不仅是破解当前体育大学生就业难的必要手段,也是体育产业发展和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校园文化活动是高校的宝贵财富,可以成为创新创业教育的途径和载体,创新创业教育也可以成为校园文化活动的内容和亮点,依托校园文化活动培养体育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需要建立特色鲜明的管理体系和多维立体的运行机制,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文化氛围,开展基于素质拓展的创新创业竞赛,加强基于专业特长的社会实践.旨在为体育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