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汉赋作品真实地再现了汉代的音乐文化成就。汉代音乐文化的高度发达,为汉赋提供了丰富的创作题材;音乐表现技巧的高超,也刺激了汉赋艺术表现手法的丰富和艺术表现技巧的进步。  相似文献   

2.
汉代风俗文化对汉赋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风俗文化是汉赋题材内容的重要来源;汉赋的喜用铺陈夸张手法、风格闳富奇丽等艺术特点的形成与汉人喜爱奇谈虚语的风气、汉代的神仙信仰、汉人追求完整繁富的审美风尚以及其他种种多姿多彩的风俗事象都有一定关联;汉代文人赋对本时期民间文学有较多借鉴。  相似文献   

3.
美国现代学者艾布拉姆斯提出了文学四要素,即作品、艺术家、世界、读者,运用此理论分析中国古代文体汉赋,可看出汉赋是对汉朝大一统的太平盛世的再现(世界),作者(艺术家)是御用文人,读者是上层统治者,其创作是汉代社会生活对象化思维的反映(作品),由此对汉赋兴起和繁荣的原因有了更深刻的阐释。  相似文献   

4.
在汉代文化的范畴内,作为在汉代社会占支配地位的汉赋,在艺术追求、艺术价值取向、艺术风格、艺术表现方法等方面对汉画像石都产生了显著的影响。无论从意识形态性,还是艺术发展史方面看,汉赋对汉画像石都可见其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现存的汉赋作品以建筑为描写对象的多达 2 0余篇 ,笔及汉代建筑类型十分广泛 ,且完整地再现了汉代建筑艺术的基本美学特征。汉代辉煌的建筑文化 ,为汉赋的创作开拓了一片新的天地。  相似文献   

6.
王娜  党松 《教师》2012,(15)
《大学语文》的教学主线通常沿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这一基本脉络来纵向把握。其中,诗经、唐诗、宋词等经典篇目对教师和学生来说都容易掌握,而对于享有“汉唐盛世”美誉的汉代,其文学比较代表——汉赋,就因“劝百讽一”的特点历来饱受非议,有关汉赋作品的教学也常被教师淡化处理或忽略。然而,近年来随着汉赋研究的进一步深入,汉赋的文学价值和艺术价值不断被发掘出来,汉赋教学也理应受到重视。因此,加强对《大学语文》汉赋作品教学的重视和创新变得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7.
儒道两家,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主流,不仅其两种迥然不同的处世哲学为历代士人提供了不同阶段的人生指导,而且其各自哲学影响下的诗学理念也对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张衡作为汉代文学发展中一位承上启下的关键人物,就是这样的一个典型。本文试图通过对他儒道互补的人生哲学及其儒道诗学指导下的赋体创作进行探讨分析,从而更加深刻地认识他在汉代社会及汉代文学史上的地位,了解儒道传统文化对汉赋这种文学样式产生的独特影响。  相似文献   

8.
道家思想一直深深地影响着许多文人的人生观。这一点,在汉赋作品中表现得非常明显,可以说汉赋是汉代道家人生态度的折光,而且,随着社会环境的不同,汉代道家的人生观也就表现出不同的形态。具体地说,就是由批判现实的愤激进而转向了“明哲保身”式的淡泊。  相似文献   

9.
《商洛学院学报》2015,(5):49-52
作为汉代文学的代表——汉赋,以其详尽的语言、繁复的辞藻,可以让人领略到独具魅力的大汉文化。汉赋对园林建筑的记载,展现了汉代园林建筑宏大巨丽、独具匠心的特点,并体现出汉代帝王强烈地求仙思想。一方面,汉赋中灵台高楼的造园风格体现了昆仑神话的影响;另一方面,汉赋中仙山神水的造园体系的形成体现了蓬莱神话的影响。汉赋的描述中所呈现的求仙文化,对后世的园林文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汉赋的创作迎合了汉代的国情和社会历史条件,其展示的时代感,极具思想家的光彩。它在润色鸿业、歌功颂德之余,也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政治风气、政治环境和天子王朝一统天下的声威以及注重对自然景观的描绘,透过众多作品中记叙的生态环境的形势,烘托出浓重的自然主义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