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访谈法、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方法对编制高职大学生焦虑量表进行了研究。首先采取自下而上的思路对58位高职大学生进行结构访谈,获得高职大学生焦虑的具体表现;然后结合文献研究编制量表项目,最后对山东济南、聊城和日照的514名高职大学生施测,考察各项信效度检验。结果:(1)自编高职大学生焦虑量表具有7个因子:学业焦虑、关系焦虑、就业焦虑、生存焦虑、经济焦虑、社会支持焦虑、恋爱焦虑;(2)该量表的各项效度和信度指标均达到了心理测量学要求的水平。结论:编制的高职大学生焦虑量表具有较好的效度和信度。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旨在编制高职大学生焦虑量表.采取自下而上的思路时58位高职大学生进行结构访谈,获得高职大学生焦虑的具体表现然,后结合文献研究编制量表项目,最后对山东济南、聊城和日照的514名高职大学生施测,考察各项信效度检验.得到的结果是自编高职大学生焦虑量表具有7个因子:学业焦虑、关系焦虑、就业焦虑、生存焦虑、经济焦虑、社会支持焦虑、恋爱焦虑.该量表的各项效度和信度指标均达到了心理测量学要求的水平.结论:编制的高职大学生焦虑量表具有较好的效度和信度.  相似文献   

3.
方法:首先采取自下而上的思路对58位高职大学生进行结构访谈,获得高职大学生焦虑的具体表现;然后结合文献研究编制量表项目,最后对山东济南、聊城和日照的514名高职大学生施测,考察各项信效度检验。结果:(1)自编高职大学生焦虑量表具有7个因子:学业焦虑、关系焦虑、就业焦虑、生存焦虑、经济焦虑、社会支持焦虑、恋爱焦虑。(2)该量表的各项效度和信度指标均达到了心理测量学要求的水平。结论:编制的高职大学生焦虑量表具有较好的效度和信度。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旨在编制高职大学生焦虑量表。首先采取自下而上的思路对58位高职大学生进行结构访谈,获得高职大学生焦虑的具体表现;然后结合文献研究编制量表项目,最后对山东济南、聊城和日照的514名高职大学生施测,考察各项信效度检验。  相似文献   

5.
文章通过采用中文版完美主义量表(CFMPS)、自我接纳问卷(SAQ)、交往焦虑量表(IAS)对1156名高职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表明,高职大学生的完美主义对自我接纳、交往焦虑存在一定程度的影响。自我接纳在完美主义与交往焦虑之间具有完全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采用应对幽默量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社交焦虑量表对600名大学生进行施测。结果表明,应对幽默与大学生社交焦虑呈负相关,即应对幽默水平有助于减轻社交焦虑;社交焦虑水平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相关,社交焦虑水平越高,心理健康状况越差;应对幽默水平作为一种应对方式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有正面影响。  相似文献   

7.
探讨大学生正念、安全感与焦虑三个变量之间的关系,以期为降低大学生的焦虑提供理论依据和教学指导。采取整群抽样方法,使用广泛性焦虑量表、安全感量表、五因素正念量表对某高校514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研究结果发现:(1)大学女生焦虑水平高于男生,大二与大三学生焦虑水平均显著高于大一学生;男生安全感高于女生,大一学生安全感水平显著高于大二学生。(2)安全感和正念水平均与焦虑水平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3)正念水平会影响大学生的焦虑情绪,安全感在正念与焦虑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大学生自我和谐、自尊与社交焦虑的关系。方法:采用自我和谐量表量表、大学生自尊量表、大学生社会焦虑量表对366名大学生进行施测。结果:(1)大学生自我灵活性在是否担任学生干部上存在显著差异(t=3.221,P<0.001),其余均不存在显著差异;(2)大学生自我和谐、自尊与社交焦虑相关显著(r=0.379和0.126,P<0.05)。(3)大学生自我和谐、自尊对社交焦虑有显著的预测的作用(R2=0.224)。(4)自尊是自我和谐和社交焦虑起作用的中介变量。结论:自尊在大学生自我和谐和社交焦虑的关系中起重要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9.
心理弹性(resilience)是一种积极的心理品质,能够帮助个体缓冲或抵御压力、危机的消极影响。为了解大学生心理弹性与交往焦虑之间的相关性,探讨不同心理弹性对大学生交往焦虑的影响,以指导大学生提高心理弹性,缓解其交往焦虑和提高交往能力。本研究以500名郑州大学本科在校学生为研究对象,运用问卷调查法,使用Connor Davidson心理弹性量表中文版(CD-RISC)和交往焦虑量表(IAS)。研究结果如下:(1)大学生在心理弹性量表的三个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而且,在坚韧维度和乐观维度上,男女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在力量维度上,男女生之间没有显著差异。(2)大学本科学生的心理弹性与交往焦虑之间存在着显著的负相关,即心理弹性越好的大学生,交往焦虑越低。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我国612名大学生田径运动员应激感受状态的调查研究,构建包含身体、学习、家庭、就业、社会和性6个维度(30子项)的应激源量表.结合马腾斯(R.Martens)1990年编制的<运动竞赛状态焦虑量表>共同对被试施测,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大学生运动员最主要的应激源是就业问题和学习问题;性别差异,运动水平、文化程度的不同均出现应激感受的显著差异;应激和认知焦虑有显著相关,学习问题是造成大学生运动员认知焦虑的主要影响因素.大学生运动员群体的压力舒缓应该引起教育部门的充分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