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商务英语交际具有明显的多模态特征。多模态教学模式能给学生提供多种感官体验,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习效果。应该通过营造多模态教学环境,优化多模态教学活动,建立多模态教学资源库,推动考核评价多模态化来实现教学多模态化。  相似文献   

2.
多模态隐喻理论为隐喻学这一研究热点提供了新的视角,本文从多模态隐喻的角度来分析2014年巴西世界杯吉祥物和会徽,通过视觉模态、颜色、文字等多种模态的综合运用详细分析了2014年巴西世界杯吉祥物和会徽所体现的多模态动态构建机制,在体现隐喻意义的同时,如何通过合理协调多模态因素体现2014年巴西世界杯的理念.  相似文献   

3.
正多模态话语分析是指运用听觉、视觉、触觉等多种感觉,通过语言、图像、声音、动作等多种手段和符号系统进行交际的现象。多模态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是全球文化多元化和交际多模态化发展的需要,是深化初中英语教学改革、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质量的途径,是树立初中生多元识读意识、培养初中生多元识读能力的需要。本文将结合实例从不同层面谈谈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一、加强听说课的教学互动加强听说课的教学互动是很有必要的,这不仅能够有效提  相似文献   

4.
多模态文体学是文体学发展的一个新兴学科分支,它关注语言、图像、色彩、布局、印刷版式等多种模态中的突出特征以及模态协同关系。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为其提供了理论基础。我国多模态文体学的进展以多模态功能文体学和多模态认知文体学最具代表性,二者在理论和应用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今后,多模态文体学将在理论建构、学科融合以及国际对话与合作等方面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5.
一、引言多模态话语指运用听觉、视觉、触觉等多种感觉,通过语言、图像、声音、动作等多种手段和符号资源进行交际的现象。这种现象自古有之,如诗歌配上图画,说话时打手势做鬼脸,使用不同口气和腔调等,只是话语的多模态性一直没有受到人们的重视。最近几年随着多媒体话语的产生,人们才逐步认识到其重要性,将其作为一个独立的学术领域进行研究。二、多模态话语理论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下面笔者以所指导的一节初中英语阅读课为例,浅析多模态话语理论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人类语言的三大元功能在系统功能语法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多模态话语运用听觉、视觉等多种感觉,通过语言、图像等多种手段和符号资源进行交际,为元功能的解读提供了新的视角。文章通过具体的实例解读,展现多模态视角在语言元功能解读方面的独特作用。  相似文献   

7.
多模态PPT演示课件通过文字、声音、视频等模态形式成为重要的大学英语辅助教学手段。基于此,以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为框架,分析PPT演示课件的多模态性,探讨如何将PPT课件中的多种模态进行有效的选取及整合,旨在使多模态PPT演示文稿的应用更趋科学,提高基于多媒体辅助的外语课堂教学的效度。  相似文献   

8.
多模态性英语教学活动是通过语言、图像、声音、动作等多种手段和符号资源进行的,它包含了听觉、视觉、触觉等多种感觉的协同。多模态性的英语教学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各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加强了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多媒体和网络之间的互动,有效地提高了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9.
最近几年多模态教学在我们的日常学习当中应用越来越频繁。目前多模态教学在中小学教学中应用越来越广泛,而且通过语言、图像、声音、表情等多种手段来激起学生们在学习中的兴趣。  相似文献   

10.
在经济全球化、信息技术多样化和文化多元化的新时代教育背景下,多模态教学成为大学英语教学发展的新趋势。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教师多模态教学和学生多模态学习两个方面。在大学英语多模态教学过程中,教师以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为依托,通过设计多模态教学话语,刺激学生多种感官,达成教与学的目的。为了提高大学英语多模态教学质量,教师应注重提升综合素养和自身多元能力,积极建构学生外语拓展学习体系。  相似文献   

11.
随着网络多媒体技术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学生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通过多种渠道和借助多模态如听觉、视觉、触觉、嗅觉和味觉等多种感官形式,努力提高自己的听、说、读、写英语语言技能,这也给英语教师对学生语言学习效果的评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这种多模态的语言教学环境,探讨可用于学生英语语言技能的评价方法和手段,以便逐步构建起多模态环境下学生英语语言技能的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2.
多模态化教学这一概念是由New London Group在1996年提出的新术语,它作为一种教学理论,主张利用网络、图片、角色扮演等多种渠道、多种教学手段来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协同运作参与语言学习,强调培养学生的多元读写能力。本文基于多模态话语分析的理论基础和各模态之间的关系,分析了多模态教学模式在高职综合英语课堂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管乐 《海外英语》2014,(14):249-250,253
多模态隐喻理论为隐喻学这一研究热点提供了新的视角,该文从多模态隐喻的角度来分析国产动画片《小鸡不好惹》,通过视觉模态和听觉模态以及多种模态的综合运用详细分析了动画片中所体现的多模态动态构建机制,在体现隐喻意义的同时,通过合理协调多模态因素更能体现人物的性格特征,突显动画片轻松幽默,诙谐搞笑的特征。  相似文献   

14.
基于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官刺激基础上的语言、图像、声音和动作等符号形式和媒介构成了计算机演示教学的多模状态。计算机演示教学的关键就在于能整合多模态形式,使不同模态间交互作用,共同构建多模态的概念意义、人际意义和语篇意义。  相似文献   

15.
秦心蔚 《英语教师》2024,(3):134-136+141
阐释多模态及多模态教学的定义。以牛津译林版初中《英语》八年级(下)Unit 2 Traveling Integrated skills为例,论述如何进行多模态听说教学设计与实践。认为多模态教学方式是英语教学改革的重要趋势。提出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将视、听、说等多种模态融入教学,充分调动学生感官系统参与学习,智慧利用多种模态,发挥模态组合的最优效果,打造听说教学高效课堂。  相似文献   

16.
电影宣传海报主要通过文字、图像等多种模态来表达意义,具有多模态性特点。本文以多模态分析框架为理论基础,对去年近段时间热播的电影《失恋33天》的宣传海报进行分析。从语言学角度来解读电影海报中的多模态话语,能够研究发现电影海报中的文字、图像等模态都能表达出概念意义、人际意义和语篇意义,而且它们相互作用生成意义,进而达到海报的宣传目的。  相似文献   

17.
多模态话语研究能够为高级英语教学实践提供有益的指导。结合该课程实例展示了多模态教学的设计程序,以及设计过程中如何考虑话语范围、话语基调和话语方式3个要素。同时,探讨了通过多模态设计要实现的教学目标,即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程内容和提高学生的多模态交际能力。在具体的课堂环境,恰当地使用多种模态教学,可以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相似文献   

18.
随着经济与科技的发展,视觉化时代悄然而至,多模态隐喻是认知语言学研究的热门话题,它将视觉、听觉、感官、味觉、嗅觉等多种模态进行融合来阐述隐喻的本质。本文主要阐述了多模态隐喻的相关理论和平面广告的特征,进而以平面广告实例来探讨多模态隐喻。  相似文献   

19.
多模态话语分析是Kress和Van leeuwen在Hallidy的系统功能主义语言学和视觉图像分析理论的基础上,从再现意义、互动意义和构图三意义方面意义对电视广告的图像进行多模态分析。本文以芬必得电视公益广告之《光华学校篇》作为分析对象,通过对此案例的语言、图像、声音等元素的分析,指出多模态非线性方式出现的广告语篇中多种符号模态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共建意义,为多角度阅读广告的意义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儿童在线英语教育平台的特点入手,分析和总结了多模态理论在儿童在线英语学习中的应用。这一平台的设计充分利用多模态教学理论,通过语音、文字、图片、动画和视频等多种手段和符号资源来激发孩子的听觉、视觉及触觉等感官,给教学增添了趣味性和生动性,大大提高了学习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