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4 毫秒
1.
[研究目的]语境是情报产品的基本要素。根据语境的规律特征来编写情报产品,可以提高情报交流的成效。[研究方法]借鉴语言学语境研究的理论方法,探讨情报产品语境研究的可行性、必要性,以及情报产品中语境的作用及语境的构建。[研究结论]情报编写具有情报交流的功能及语言交际的特性,因而语境是情报编写研究的重要内容。应该充分发挥语境的制约、解释和引导等方面的功能,确保情报产品准确表达与理解。编写者是语境构建的主体,应该积极主动促成编写者表达语境和读者/用户接受语境的交汇融合。  相似文献   

2.
李君  李蕾  蔺美  赵宁 《情报探索》2023,(1):46-53
[目的/意义]信息时代开源情报发挥的作用日益显著,完善开源情报产品质量评价体系有利于创新型企业决策支撑和竞争发展。[方法/过程]将基于三角直觉模糊数的TODIM方法应用情报质量评价中。首先,利用模糊DEMATEL方法解决评价体系指标之间相互影响并进行客观赋权;其次,结合TODIM评价方法对开源情报产品质量进行排序优选;最后,结合哈尔滨市信息技术软件开发公司的实证研究探讨质量评价方法可行性。[结果/结论]通过与其他评价方法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利用三角直觉模糊数建立模型的有效性和实用性,符合开源情报产品质量评价的实际需求。考虑评价过程中决策者风险规避的心理行为,也为情报产品质量评价提供新的思考维度。  相似文献   

3.
[研究目的]随着网络技术的长足发展,基于互联网的开源情报更加受到情报分析领域的重视,自动化、高效的文本情报智能分析处理技术是海量开源情报数据处理的必要手段。[研究方法]从互联网文本情报智能分析处理的数据获取、关键信息抽取及智能分析三个核心处理流程着手,对互联网开源文本情报智能分析中存在的问题和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和分析,阐述了解决问题近年来采用的新方法新思路。[研究结论]基于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的结合使用,使得互联网开源文本情报智能分析技术越来越走向实用,但如何解决特征设计和样本标注量的问题值得进一步研究,同时由于自然语言理解本身的复杂性,对文本信息的深层次理解仍然极具挑战。  相似文献   

4.
李景龙  周伟 《情报杂志》2023,(2):8-11+21
[研究目的]通过梳理英国私营情报调查机构“摇铃猫”的开源情报调查活动,对新方法的应用效果进行评析,从而更好地理解基于网络的开源情报调查方法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研究方法]采用文献分析法和案例分析相结合方法,研究其独特的调查模式与分析方法,论述基于网络的开源情报调查方法的主要特点和应用场景。[研究结论]“摇铃猫”创新发展的基于网络的开源情报调查方法是情报工作与时俱进的具体体现,契合开源情报工作未来转型的趋势,具有很高的现实价值。其创新运用众筹模式开展调查,综合运用新技术新工具进行分析,第一时间在线发布报告,与媒体合作扩大影响的研究方法值得研究借鉴。  相似文献   

5.
孙琳 《现代情报》2018,38(10):65
[目的/意义]产品情报的有效获取能够帮助企业及时掌握市场动态及竞争态势,并有利于提升产品竞争力。对产品情报及其知识需求呈现跨领域、跨行业、多主体的综合性及深度挖掘商业价值的迫切性。[方法/过程]构建细粒度的产品情报知识元模型,通过基于证据理论的多属性融合过程,实现产品情报知识元属性集与关系集描述空间的扩展以及知识元属性关系网络的生成。[结果/结论]实例研究从业务和竞争力两个视角,实现产品情报知识元属性集的融合与深加工,为产品情报的隐性关联知识发现提供相对完备的知识基础。证明了基于证据理论的多属性融合方法对产品情报知识元融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意义]旨在研究开源情报开发机制,以提高开源情报的价值,满足用户的需求。[方法/过程]在开源情报开发机制研究层面,创新地将Scrum敏捷开发方法融入开源情报流程,其快速反应和迭代的处理方式不但适应开源情报的需求特点,而且能够满足高效、高质量的要求。[结果/结论]利用Scrum敏捷开发方式建立高效工作的情报团队,使得情报业务流程要具有高度自主性,受组织制度限制少灵活性强,可使得情报产品可以快速迭代,开源情报可深度聚合。  相似文献   

7.
[研究目的]开源情报能力是情报人员重要的能力之一,然而目前国内开源情报培训的课程建设还较为薄弱。西方国家安全部门、执法机构及私人企业都十分重视员工开源情报能力的培养,现已涌现出大批的培训课程。分析这些课程的内容、结构有助于我国进行学习和借鉴。[研究方法]该文选取60个国外各类组织开设的开源情报培训课程,基于传播学的5W框架对课程信息进行分析,梳理出了授课主体、授课客体、授课渠道、课程内容及教学效果等内容。[研究结论]样本数据中开办课程的主体多元包括政府组织、私营企业和教育机构,授课对象除了传统的情报、执法、安全部门,还包括金融、法律、人力资源等极为广泛的行业。课程可以通过特定定制或购买通用课程两种方式获得,线下、在线和混合教学模式都有采用。课程以培养学员开源情报能力和思维为目标,内容以传统情报周期为基本框架,涵盖情报基础理论、情报搜集分析的基础知识和技巧、情报伦理与法律事项、特定领域的情报搜集知识与案例分析。  相似文献   

8.
[目的/意义]探索人工智能内容生成技术对开源情报工作的影响与改变。[方法/过程]以ChatGPT的形成与AIGC技术演进为研究起点,分析ChatGPT现有技术特征与技术演进趋势,从开源情报全周期视角解析该现象级应用对开源情报工作的潜在影响。[结果/结论] ChatGPT对开源情报的信息搜索、信息获取、信息处理环节具有一定提升作用。但现有技术缺陷使ChatGPT在开源情报全流程介入中仍面临数据可靠性、情报隐秘性、意识形态风险等问题与挑战。建议情报机构采取AIGC技术融合理论探索、AI生成式内容可靠性评估、智能技术体系建设等积极策略来应对本轮技术变革,更好实现开源情报价值。[局限]受限于AIGC技术领域专业化知识与ChatGPT应用下的开源情报实践不足,研究结论仅是ChatGPT对开源情报工作影响的思考与探索。  相似文献   

9.
罗方禄  王秉  贺林豪 《情报杂志》2021,(3):118-124,97
[目的/意义]网络安全事关国家安全,是亟待破解的现实问题。情报视域下的网络非技术安全治理聚焦网络信息内容生产者的治理效能发挥,可实现对网络安全风险的前置规避。因此,面向网络安全治理的网络信息内容生产者情报赋能模型构建意义重大。[方法/过程]运用模型建构法,论证基于情报视域的网络信息内容生产者情报赋能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构建面向网络安全治理的网络信息内容生产者情报赋能模型,并提出网络信息内容生产者的情报赋能对策。[结果/结论]通过对网络信息内容生产者进行情报赋能,可提高网络信息内容生产者对网络安全风险的预警和预判能力,激发其参与网络安全治理的自主性,从而实现全周期网络安全治理(包括前置规避、事中防范与事后处理),有利于构建共治共享的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相似文献   

10.
[目的/意义]网络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给信息环境带来变化,数据的来源日趋多源化,不同维度的科技数据反映的情报信息各有侧重,开展多维度科技数据的情报感知方法及研究是非常必要的。近年来,世界先进国家高度重视生命科学领域的相关研究工作,加强生命科学领域的前瞻部署和研究投资。因此,面向生命科学领域的科技发展前瞻研究具有现实意义。[方法/过程]基于情报感知的理念,分别从战略研发计划视角、科技项目研发投资和科技论文与专利3个维度,提出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情报感知方法进行科技发展前瞻研究和分析。研究所用的数据为可公开获取的开源数据,主要来源于互联网及科技文献数据库。[结果/结论]对3个维度真实有效科技数据进行分析,通过综合不同维度科技数据的分析结果和专家意见,最终得出生命科学领域科技发展前瞻研究的情报感知分析结论。  相似文献   

11.
[目的/意义]总体国家安全观是新时代背景下对我国国家安全和发展的重大理论创新和实践。分析情报在引领并服务于国家安全和发展过程中的研究热点,能为研究人员充分认识情报的"耳目、尖兵、参谋"作用,并为了解当前研究态势提供参考。[方法/过程]在总体国家安全观视阈下,利用主题发现和文本挖掘分析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情报学的研究热点,进一步阐述了我国情报工作的地位、转型、学科建设和体系构建、服务路径和工具、改革等方面内容。[结果/结论]分析结果得出:重新定位情报服务国家总体安全的作用,智库、开源情报、军民融合、大数据成为情报工作服务国家安全和发展的路径和工具;在情报工作内容和过程方面,面向国家战略决策并以任务聚焦为目标进行机构、领域、区域融合;为更好服务国家安全、发展和创新,应重视人才培养、情报融合、科学技术,并在情报机制和体制方面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12.
[目的/意义]信息设计旨在让复杂难懂的信息能以清晰、快速、易于理解的方式呈现,这为情报研究服务创新提供一个新的视角。[方法/过程]研究首先对信息设计理论和情报服务理论进行回顾,明确探索融合信息设计的情报研究服务模式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阐述融合信息设计的情报研究服务模式内涵、构成要素和服务流程。[结果/结论]从提升信息设计意识、服务用户决策需求,加强信息设计素养、提高信息设计能力,调整机构运作模式、推动研究与设计融合,拓展信息设计培训渠道、提升信息设计效率等4个方面提出实现路径,为情报服务创新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13.
[目的/意义]旨在探索信息时代科技情报工作的发展新模式。[方法/过程]分析了我国科技情报工作的发展与面临的挑战,讨论了将科技情报工作融入于科技档案工作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了科技情报工作在科技档案知识管理中的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融入于科技档案工作的科技情报工作模式。[结果/结论]科技情报工作需要融入于科技档案知识管理的知识积累、知识组织、知识评价、知识发现、知识开发、知识服务等环节,在促进科技档案知识资源利用的同时,提升科技情报工作自身的质量与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意义] 大数据下中小企业对竞争情报网络信息源的依赖性不断上升,但存在使用障碍。本研究旨在探究大数据下企业竞争情报网络信息源的使用行为,为企业竞争情报工作提供参考。[方法/过程] 基于经典信息源分类,针对现有研究不足,创新性地将大数据下竞争情报网络信息源分为社会化媒体类、互联网公开类、互联网商务类。通过问卷调查与深度访谈方法进行研究。[结果/结论] 研究发现,社会化媒体类网络信息源的重要性增强,但传统信息源的作用不容忽视,质量是影响网络信息源使用的首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张冬冬 《情报杂志》2021,(2):69-76,62
[目的/意义]面对我国多元复杂的恐怖威胁态势,如何构建扁平高效、安全智能的反恐情报融合共享环境,进一步优化我国反恐情报融合、协同、共享已成为当前反恐情报领域的研究热点。[方法/过程]该文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分布式、自信任、自维护、防篡改、可追溯的特性,从主体、客体、功能的角度探究了区块链技术在反恐情报融合共享中的适用性,从组织架构、信息共享、数据区块、共识机制、智能合约等层面详尽阐述了反恐情报融合共享联盟链模型的实现机理。[结果/结论]反恐情报融合共享联盟链模型实现了反恐情报机构间横向协调、纵向指挥、区域联动、互联互通的融合共享,将进一步促进情报共享主体间的自信任和高协同,增强我国反恐情报的融合共享能力。  相似文献   

16.
李明  贺伟  豆洪青 《现代情报》2017,37(12):84-89
[目的/意义]面向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的竞争情报需求,为小微企业构建基于多资源整合、多机构联动、多信息共享的竞争情报服务体系。[方法/过程]本文从科技型小微企业竞争情报需求出发,充分利用高等学校的区域优势及学科优势,以高校图书馆为联动服务中枢,以大数据、互联网+"知识、技术、经济"溢出网络为支撑,构建由小微企业个体单元需求为主导,多方资源协作共享的竞争情报联动服务体系。[结果/结论]结合基于高校图书馆驱动的小微企业竞争情报服务体系的构建,探讨小微企业竞争情报线下数据融合、线上协同服务的服务运行模式。  相似文献   

17.
孙二林  张为斌  宋巍 《情报杂志》2021,(4):74-81,108
[目的/意义]针对情报分析领域中的情报转化理论不够完善、不能有效指导实际项目中信息与情报、人工与机器之间融合和转化的问题,对情报转化理论做了创新发展并在实践中得到了验证。[方法/过程]该研究基于情报转化理论、知识资本构成理论、知识价值转化理论提出了情报融合分析方法,把情报分析项目中的小组、人员、工时、操作步骤投射为三维空间中的数据视图、信息视图、情报视图,这样可以可视化地描述情报分析过程,实现信息与情报、人工与机器的有机融合和相互转化。[结果/结论]最后以各国安全指数为例演示了这种方法,说明它可以解决复杂情报分析项目的问题,减少工时、提高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