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红楼梦》又名《石头记》,有何缘起?我们可从“石头”入手,开启四问:这是一块怎样的石头?这块“通灵宝玉”是贾宝玉的前身吗?这块石头何“奇”之有?这块石头对全书的“情节”有何作用?以此四问,引导学生寻“石”探秘,开启《红楼梦》整本书沉浸式阅读之旅。  相似文献   

2.
《论语》中,曾子“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受其启发,我开始引导、组织孩子们进行“每日三问”。一问:今天,我努力了吗?二问:今天,我有收获吗?三问:今天,我快乐吗?而之所以选择这样的“三问”,是因为我一直都希望孩子们能成为这样的一种人:一个能不断努力与超越的人;一个能创造自身生命价值的人;一个能享受生命快乐与幸福的人。一、万事开头难活动之初总是让人感到新鲜和兴奋,我们班的“每日三问”活动也是如此。刚开始,孩子们信誓旦旦地说一定要把“每日三问”进行到底,可是,当最初的激情退去,孩子们便…  相似文献   

3.
正先看一段课堂实录。师:同学们好!今天我们讲——《猴王出世》!在家读熟了吗?你们不读出味道,我是没兴趣讲的!生:读熟了!师:问!本文四个自然段,讲了关于猴王的哪四件事?张旭升你说。张旭升:第一件事是花果山上有一块石头,那块石头……师:拜托,我们说的是猴儿,不是蜗牛耶。你能不能用一句话给我说明白了?张旭升:第一件事是花果山上石猴出世。  相似文献   

4.
大约女儿六七岁的时候,正值电视台播放电视连续剧《武则天》。刚播了第一集,女儿大惑不解地问我“女人怎么能当皇帝。”我试着说“是极少的现象。”不一会儿,女儿又问“女人为什么能当皇帝?”我有点不耐烦了,答道:“女人为什么不能当皇帝,这不是写女人当皇帝的电视剧吗。”又过了  相似文献   

5.
黄小平 《下一代》2013,(8):13-13
我对朋友说,如果有人向我扔石头,一次,我由他;二次,我由他;三次,我还是由他。朋友说我真能忍让,为什么不用别人扔过来的石头扔过去回击呢?我说,我不是忍让,而是要好好收藏这些扔向我的石头。朋友问,收藏这些石头,是去记恨那些向你扔石头的人吗?我说,记恨只会让自己痛苦,  相似文献   

6.
我有过这样一次经历:上《石头》(鄂教版自然第三册)一课让学生讨论石头的作用时,我引导学生看图回答,像挤牙膏一样,好半天学生才回答出“石头能做房子”、“石头能修路”。这时,有一个叫刘拓的男生喊起来了:“老师,石头能吃”。顿时,教室里一阵哄笑,我也望着他不吱声。刘拓同学一见这情景,急了,连忙从书包里翻出一本《我们爱科学》杂志说:“不信,你们看,这不是能吃的石头吗?”我走上前一看,上面果真有一篇标题为《能吃的石头》的文章。我扫了一眼内容,原来文章介绍的是盐。于是,我笑着说:“老师真傻,怎么连这也不知道呢?”同学们听了我的话,…  相似文献   

7.
<正>你听说过友情可以出租吗?你看见过爸爸吃得像马一样多吗?你喝过石头煮的汤吗?你看见过踩着高跷走路的小猪吗?绘本以它独有的精妙的语言文字和明快引人的画面,在教育工作者的智慧创造中,赋予课程一个新的面貌,足以给师生共同的学习带来鲜活的生机。有幸观摩了名师的课堂《小猪变形记》、《石头汤》、《麦先生的旅行》、《我有友情要出租》。这是一节节在自然生命状态下,能让孩子心中自然流淌歌儿的课。爱  相似文献   

8.
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以前,我总把这句话当做真理。如今,当我看完《你是我的妹》一书后,我想问:如果是戴着有色眼镜去一见,那还能看到事情的真相吗?《你是我的妹》一书向我们讲述了一个个动人的亲情故事,同时  相似文献   

9.
经典回放一、把握总体叙述结构师:同学们好。今天我们说——《猴王出世》!在家读熟了吗?你们不读出味道,我是没兴趣讲的!生:读熟了!师:问!本文四个自然段,讲了关于猴王的哪四件事?张旭升你说。张旭升:第一件事是花果山上有一块石头,那块石头……  相似文献   

10.
你能说出下列句子是对还是错吗?《快乐实验室》答案:海獭确实会敲贝壳,但它是把石头放在肚皮上,用贝壳去敲石头。其他的句子都是对的。再来一个游戏  相似文献   

11.
那个晚上的影片好像是南斯拉夫的《桥》。他正要走进电影院,一个青年拦住了他。那个青年看上去很焦急,说:这位大哥,售票处已经买不到票了,您能把手中的票卖给我吗?他一愣,有些为难。他问:你没有问过别人?问过许多人,他们都……青年的脸色有些黯然,要不是为了母亲,我也不会麻烦您的……你母亲?是  相似文献   

12.
听说,植物们要举行一场化妆舞会,一定很热闹吧。我们赶快去瞧瞧!你能一眼就认出它们吗?嘿,认识我吗?乍一看就像一块漂亮的石头吧?不过,我可不是灰不溜秋的石头哦!我是生石花。瞧,我能开出绚丽的花儿。所以我有一个别名叫石头花,大家还送我一个美称——有生命的石头。  相似文献   

13.
我的沿阶草     
假如我问你:叩开友谊之门的钥匙是什么?你能较快地回答吗?如果不能,那么请你读一读《我的沿阶草》。  相似文献   

14.
美国作家费拉尔·凯普的《没有任何借口》中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心理学家来到一所正在建筑中的教堂,对在现场忙碌的敲石工人进行访问。他问遇到的第一位工人“请问,你在做什么?”工人没好气地回答“在做什么?你没看到吗?我正在用这把重得要命的铁锤,来敲碎这些该死的石头。而这些石头又特别硬,害得我的手酸麻不已,这真不是人干的工作。”  相似文献   

15.
孩子们都喜欢玩游戏和做实验,如果把两者结合起来,我想,学生一定会学得更好。于是,我对《找石头》这一课作了如下设计和实施。第一部分:“众里挑一”找石头师:大家都喜欢做游戏,这节课呀,咱们来做一个找石头的游戏好吗?生:好。师:每个同学请你仔细观察自己带来的石头,待会儿,我要把大家的石头放在一起,看你能不能迅速地把自己的石头找回来。生:(学生很快完成任务)(评析:这个过程,首先要让学生观察好自己手中的石头,对石头在形状、大小等方面的特点进行感知。)第二部分:“探囊取物”摸石头师:请同学们把你最喜欢的一块石头放到每组的布袋里来…  相似文献   

16.
蚊子的创新     
作文课,我要求同学们以《假如……》为题,写一篇想像作文,要求要有情节和细节而且必须有创新。我把要求一说,同学们都很奇怪地看着我,因为大约一周前,我们刚写过这篇作文。而后,我问他们:“同学们,我们每天都在生活,可你们的生活都一样吗?”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一样!”我又问:“请同学们再好好想想,我们是从同一个家门出来的吗?就说上学,有的步行,有的坐车,还有的让爸爸送,是不?”下边只听见笔和纸交织出来的“沙沙”声,我突然叫停,问:“你们都在写什么?”有的说,我在写《假如我是市长》;有的说,我写《假如我是老师》……我摇了摇头,怎么…  相似文献   

17.
水球的妙用     
关于《声音的传播》实验二,教材写道:“在水中把两块石头相碰,耳朵紧贴水槽,你能听到石头碰击声吗?这说明什么?”文字下边还配有彩色实验照片。  相似文献   

18.
幼儿世界     
《学前教育研究》2004,(2):35-35
我也要当园长 回家的路上,女儿问我:“妈妈,你知道幼儿园里谁的官最大吗?”“是园长吧?”我说。“园长能管着我们的老师吗?”女儿又问。“当然了,园长管理幼儿园里所有的事。”我不假思索地回答。 “妈妈,等我长大了也要当园长。”女儿说。我好奇地问:“为什么?”“那样我们的老师就要听我的话了。”女儿自豪地说。  相似文献   

19.
<论语>中,曾子"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受其启发,我开始引导、组织孩子们进行"每日三问".一问:今天,我努力了吗?二问:今天,我有收获吗?三问:今天,我快乐吗?而之所以选择这样的"三问",是因为我一直都希望孩子们能成为这样的一种人:一个能不断努力与超越的人;一个能创造自身生命价值的人;一个能享受生命快乐与幸福的人.  相似文献   

20.
青年作家贾平凹的散文《丑石》选进了高中教材。备课初读,确不禁为其深刻的寓意所吸引。但反复钻研,又觉得构思上颇不严密,存在着难以弥补的思维矛盾:一,石头能分丑俊吗?二,“丑到极处,便是美到极处”,这一论断,能站得住吗? 带着这样的疑问,我翻阅手边的语文刊物。但找到的分析《丑石》的文章,多系赞美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