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我校社科部青年教师韩永进同志的力作《西方经济学方法论》一书,已于2000年6月由中国经济出版社出版,全书37万字。 方法论研究在哲学和经济学中都是十分重要的,也有相当悠久的历史。方法论研究本身是一个哲学问题,随着科学哲学方法论的研究深入发展,方法论成为非常重要的问题被专门加以研究,其成果不断地被引入经济学,不仅推动了西方经济学方法论的研究,而且使方法论成为西方经济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要研究西方经济学,就必须掌握西方经济学方法论知识,从方法论入手在一定意义上是提供通往西方经济学的一座桥梁。作者在…  相似文献   

2.
从西方的学理论历史来看,个人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在学理论体系中的位置经历了一个从不重要到重要的转变历程;“感”在中国古典的传统学理论中也一直处于一个十分中心的位置。当代迅速移植过来的理论仍然在我们自身固有学话语的外面,因为西方现代是“感性的转向”的论,而我们则是从感性转向“理性”话语体系,这是一个必须加以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战后,随着西方经济的迅速发展,各国学校德育也频繁进行相应的改革和发展,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当前,我们研究西方学校德育发展与改革的趋向,对于推动我国学校德育是有重要意义的.这些趋向有:一、各国日益重视学校德育战后,西方各国日益重视学校德育,  相似文献   

4.
对当前西方经济学研究工作的几点意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当前西方经济学研究工作的几点意见陈岱孙战后时期一个重要的社会现象,是西方经济学的发展传播及其对世界各国经济政策的广泛影响。战后时期西方经济学的发展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在学科领域内,其基础学科,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特别是宏观经济学提出了不少新...  相似文献   

5.
“经济人”作为西方经济理论的一个基本假定,经历了一个在承袭中提炼、诘难中扩充发展的长期演化过程,其结果是不断地使之适应于西方经济理论研究的需要以及构成了其他经济分析的基础。西方经济学的“经济人”假设能否适应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我们必须有一个客观的态度。  相似文献   

6.
如何认识和对待当代西方经济学说,一直是关系我国经济学研究、影响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实践的一件大事。如果说,在改革开放初期,我们在克服对西方经济学盲目批判、一概排斥的偏向、加强对它的研究介绍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绩,那么,面对近年来不断滋长的对西方经济学盲目推崇、照搬其想体系的倾向,我们更有必要强调以马克思主义的革命精神和科学态度正确看待西方经济学的重要性了。在这种情况下,了解和研究马克思当年怎样xffe资产阶级经济学,是SRh意义的。本文f地划批赳都打匕卜方面的认识。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他们的崭新世界观开始形…  相似文献   

7.
当代西方研究马克思主义的思潮大致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社会学术思潮,如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学”(包括西方“马克思学”、西方“列宁学”、西方“苏联学”等);另一类是社会政治思潮,如“西方马克思主义”。正确把握西方“列宁学”同这两类思潮的区别与联系,是我们开设《当代西方研究马克思主义的思潮》课程,在批判与反批判中促进马克思主义发展的重要工作之一。  相似文献   

8.
西方经济学教学内容改革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一、改革的基本原则1确立对待西方经济学的科学态度,是改革西方经济学教学内容的前提对待西方经济理论,我们要坚决反对那种盲目推崇、全盘接受的做法。这不仅是由于西方经济学反映的是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更是由于西方经济学本身并不是一个完美无缺的科学的理论体系,其本身有很多缺陷,甚至一些最基本的假设条件也有不合理性。因此,不能将西方经济学作为科学的通用语言而全盘接受,对其庸俗的、不科学的理论体系,我们必须予以科学批判。对待西方经济学,我们也要反对那种全盘否定、盲目排斥的态度。经济学作为研究人类社会经济现象和人们经济…  相似文献   

9.
海外华学的第一个学实体——南洋地区华新学,既是中国五四新学运动在国境之外的第一个学分支,又开始具备自己独特的人品格和学特点;既吸收继承了其母体的学与化传统,又及时积极地学习借鉴了西方学的先进经验与艺术手法。出现于20世纪20年代中期的具有意识流手法雏形的作品,就是一个非常值得我们注意和研究的学现象。  相似文献   

10.
人学问题是贯穿于西方哲学发展全过程的一个重要问题。根据不同时期人学研究的侧重点和表现形式的不同,我们大致可把它看作是经历了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即由古代的理性人学-中世纪的宗教人学-艺复兴至近代的理性人学。本将从古代西方人学思想的萌生、艺复兴时期的人学思潮以及近代人学思想的主要表现三部分进行回顾,以期帮助人们认识自觉确立马克思主义人学观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