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研究以江苏地区319名高职生和212名本科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法来揭示高职生的特质性、行为式和自陈式自我妨碍的特点,并深入探讨高职生不同类型自我妨碍与自尊及学业成败归因的关系。研究表明:(1)高职生特质性自我妨碍程度低于本科生,其行为式自我妨碍程度高于本科生;(2)高职生的行为式自我妨碍性别差异显著,男生会比女生表现出更多的自我妨碍行为;(3)高职生一年级的特质性自我妨碍水平要明显高于二年级和三年级。随着年级增长,高职生的行为式自我妨碍水平却会显著下降。(4)高职生特质性自我妨碍与自尊呈显著的负相关;(5)高职生的特质性、行为式和自陈式自我妨碍与学业成败外归因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2.
对重庆市五所高校体育专业一、二、三年级的240名学生的自我妨碍与学习成绩进行调查研究,结果发现:一、二年级学生学习成绩优秀者与不良者采用自我妨碍策略存在显著差异;三年级学生学习成绩优秀者与不良者采用自我妨碍策略不存在显著差异:学习成绩不良与自我妨碍预测因素即自我效能感、智力责任归因、自尊、抑郁存在相关,与惧怕否定不存在显著相关等。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讨初中生情绪智力与自我妨碍的关系,采用情绪智力量表(EIS)和自我妨碍量表(SHS)对512名初中生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初中生情绪智力水平处于中等偏上水平;自我妨碍发展表现出不平衡的特点。初中生的情绪智力及其各个维度与自我妨碍呈现显著的负相关并能较好的预测自我妨碍行为,其解释率为23.3%。  相似文献   

4.
从探究影响高中生胖负面身体自我的环境因素的角度出发,聚焦同伴在该方面所产生的影响,采用问卷法对579名高中生进行调查,数据分析以BMI值作为一个重要的人口学变量,探讨了同伴对胖瘦的关切对高中生胖负面身体自我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1)高中生普遍持有胖负面身体自我概念.(2)同伴对胖瘦的关切在性别及BMI值组别上存在显著差异.(3)同伴对胖瘦的关切与高中生胖负面身体自我呈极其显著正相关.BMI值组别与同伴对胖瘦的关切对胖负面身体自我存在交互作用.(4)在控制BMI值组别的情况下,同伴对胖瘦的关切对高中生胖负面身体自我起到一定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5.
以362名高中生为被试,采用问卷调查法,探讨了学业自我妨碍、学业效能感、成就归因与学习成绩的关系及影响路径。结果表明:①高中生学业自我效能感、失败的外归因对学业自我妨碍有直接影响效应。失败的外归因以学业自我效能感为中介影响学业自我妨碍;②高中生学业自我效能感、失败外归因、行为式学业自我妨碍能直接预测学习成绩;③学业自我效能感和失败的外归因通过行为式学业自我妨碍间接预测学业成绩。  相似文献   

6.
以农村高中生为研究对象,考察农村高中生学业自我效能感与学业拖延的现状及其关系。研究表明,农村高中生学业拖延程度较低,在学习态度消极和学习计划缺少的两个维度上存在显著的性别和年级差异;在学习态度消极和低学业自我效能感的两个维度上文理科学生存在显著差异。农村高中生的学业自我效能感处于中等水平,在性别、年级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农村高中生的学业自我效能感与学业拖延呈显著负相关,学业自我效能感及各维度对农村高中生学业拖延具有负向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采用Rosenberg于1965年编制的自尊量表(self-esteem scale,SES)和李晓东等在2004年根据Rhodewalt1990年版的自我妨碍量表进行修订的量表对梧州某一高中350名学生进行随机调查,运用SPSS 11.5对结果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相关分析、线性回归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高中生自我妨碍与自尊、学业成绩的高低成负相关;自尊与学业成绩成正相关(p〈0.01);自尊在自我妨碍、学业成绩中起着中介的作用(p〈0.05);高中生自我妨碍在学科类别、生源地与是否担任班干部上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不同自我妨碍水平中,自我妨碍与自尊、学业成绩有显著性差异(p〈0.001);在自我妨碍的高、低分组中,学业成绩与自尊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高中生自我妨碍、自尊及学业成绩三者有显著性关系;自尊在自我妨碍与学业中起着中介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王平 《宜春学院学报》2011,33(1):99-101
目的:分析初中生自我概念与学习成绩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对宜春市二中150名初中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除家庭自我维度外,自我概念其余各维度在年级上呈现显著性差异;除心理自我和社会自我两个维度外,自我概念其余各维度在性别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自我概念与学习成绩呈现出显著的正相关,除生理自我和道德伦理自我外,自我概念其余各维度在学习成绩上均呈现出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高一学生生涯选择困难与学业自我效能感的现状及二者之间的关系,为高中生生涯规划校本教学提供参考,以442名高一学生为被试,研究工具为“高中生生涯选择困难问卷”和“学业自我效能感量表”。结果显示:高一学生生涯选择困难在城乡变量、独生子女变量上存在显著差异;高一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在城乡变量、性别变量、独生子女变量、班干部变量上存在显著差异;高一学生生涯选择困难、学业自我效能感分别与学业成绩呈显著负相关、正相关;高一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各维度与生涯选择困难各维度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0.
周健颖 《考试周刊》2013,(31):154-156
文章探讨了大学生学校氛围与学业自我妨碍之间的关系。采用《学生学校情境量表》、《自我妨碍量表》对盐城某师范学院随机选取的268名有效被试进行问卷调查。得出结论:(1)大学生学校氛围的得分极其显著高于高一学生;(2)师范学院学生学业自我妨碍的得分极其显著低于医科大学学生;(3)大学生的学校氛围与学业自我妨碍呈非常显著的负相关。因此,提高大学生对学校氛围的感知可以降低学生的学业自我妨碍。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自我妨碍在年级段上存在显著差异,大一学生自我防碍显著低于大二、大三年级学生;大学生自我妨碍与自我效能感、成就目标定向均存在较显著相关;成就目标定向对大学生的自我妨碍有着显著的预测作用,成绩目标定向对大学生自我妨碍有着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掌握目标对自我妨碍则具负向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自我妨碍在年级段上存在显著差异,大一学生自我防碍显著低于大二、大三年级学生;大学生自我妨碍与自我效能感、成就目标定向均存在较显著相关;成就目标定向对大学生的自我妨碍有着显著的预测作用,成绩目标定向对大学生自我妨碍有着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掌握目标对自我妨碍则具负向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初中生学业自我妨碍的现状,学业自我妨碍与学业成败归因的关系。方法:采用学业自我妨碍量表和初中生学业成败归因问卷对502名初中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初中生学业自我妨碍水平较高;②学业自我妨碍在性别(t=0.037,P0.05)、家庭住址(F=0.370,P0.05)、年级(F=1.011,P0.05)和父母教养方式(F=0.792,P0.05)上存在显著差异;③成功外部不可控和失败外部不可控起正向预测作用,成功内部可控和失败内部可控起负向预测作用。结论:初中生学业自我妨碍水平较高,内部归因较高的学生学业自我妨碍水平较低,外部归因较高的学生学业自我妨碍水平较高。  相似文献   

14.
本文作者以曲阜市932名高中生为被试,以高中生的物理学习自我监控量表为工具,探讨了高中生的物理学习成绩与自我监控的关系.结果表明:(1)高中生的物理学习成绩与自我监控呈显著正相关,物理成绩优良组的自我监控水平显著高于成绩不良组.(2)自我监控对成绩水平不同学生的物理学习成绩的影响程度有所不同.(3)自我监控对男女生的物理学习成绩的影响程度有所不同.(4)调节、控制、检验、监察等是物理学习自我监控的核心要素.(5)自我监控对学习成绩的影响因学科而异.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对比高中生与大学生自我概念的发展状况。方法:采用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TSCS)测量了778名高中生和大学生的自我概念状况,并进行了不同层面的分析。结果:除心理自我,自我批评外,自我概念的各个维度上,高中生与大学生存在明显差异,且高中生得分都高于大学生。高中生与大学生在性别、专业、家庭所在地、是否独生上均存在差异。结论:高中生自我概念得分比大学生高,两者差异明显;而到了大学阶段,大学生对自我的思考也更加深入,敌其自我概念会出现波动与调整。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高职生学业自我妨碍的现状以及与调节定向、自尊的关系,本文采用自我妨碍量表、调节定向量表、自尊量表对500名高职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表明30%的高职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学业自我妨碍现象,大二学生的学业自我妨碍水平显著高于大一学生(P<0.5),城市学生的学业自我妨碍水平显著高于农村学生(P<0.5);相关分析表明学业自我妨碍与促进性定向、自尊负相关,与防御性定向正相关;回归分析进一步揭示了促进性定向、自尊对学业自我妨碍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防御性定向对学业自我妨碍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7.
通过研究354名高中2年级学生发现不同学校、不同性别高中生父母教养方式有显著差异.高中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业自我概念之间存在正相关,父母的拒绝否认、惩罚严厉与高中生的学业自我概念之间存在负相关.父母的拒绝否认、母亲的惩罚严厉与高中生学习动机之间存在负相关.父母过分干涉、过分保护,父亲的拒绝否认与学生的学习成绩之间存在负相关,而母亲的偏爱与学生的学习成绩之间存在正相关.  相似文献   

18.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一百五十名高中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高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和自我和谐显著相关,自我和谐在性别上没有显著差异,高中生的自我和谐三个维度与常模均有显著差异.自我和谐在一定程度上是心理症状的预测变异量.同时学生的寄宿与否、家庭教育方式、人际关系类型等因素对学生自我和谐及心理健康都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9.
数学自我效能、数学自我概念、数学焦虑、数学价值认可是与数学学业成绩有密切关系的4个动机变量,它们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对于大一到大四的学生来说,不同性别、年龄的学生只在数学自我效能方面有显著差异;不同成绩水平的学生在4个变量上均无显著差异.数学自我效能和数学自我概念对数学学业成绩具有较强的预测作用,而且后者更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汉、羌、彝族中学生自我概念的特点.方法采用自我概念量表测量汉、羌、彝族900名中学生自我概念的状况,并进行不同层面的分析.结果民族和学习成绩对中学生自我概念的自我总分和生理自我、道德自我、心理自我、自我满意和自我行动五个维度得分有交互作用.除自我批评维度外,汉族中学生自我概念及其余各维度得分显著高于羌族中学生(P〈0.05),其道德自我、社会自我、自我认同、自我满意和自我批评五个维度上得分也显著高于彝族中学生(P〈0.05);彝族中学生的自我概念总分及其生理自我、心理自我、家庭自我和自我行动四个维度得分明显高于羌族中学生(P〈0.05),而自我批评得分又低于羌族中学生(P〈0.05).女生的自我概念总分及道德自我、家庭自我、社会自我、自我认同和自我行动五个维度得分显著高于男生.学习成绩优、良中学生的自我概念总分及其余各维度(除自我批评外)得分均显著高于学习成绩中、差中学生(P〈0.05).结论中学生自我概念存在民族差异、性别和学习成绩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