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我三岁开始读一年级,是太小了一点,升不了级,就留级。六岁逃难到大陆,在一个地方念小四。跟着跳上中一,又跌落到小三。后来到了佛山华英中学,老师问我最高读几年级,我说初一,就考初一,不及格,就读小六。读了一年毕不了业,那就试试中一吧。读了一年,又升不了学,看来读中一不行,学校又叫我读小六。  相似文献   

2.
我3岁开始读一年级,是太小了一点,升不了级,就留级。6岁逃难到大陆,在一个地方念小四,跟着跳上中一,又跌落到小三,后来到了佛山华英中学,老师问我最高读几年级?我说初一,就考初一,不及格,就滨小六。读了一年毕不了业,那就试试中一吧。读了一年,又升不了学,看来读中一不行,学校又叫我读小六。  相似文献   

3.
张五常 《课外阅读》2012,(13):38-39
我三岁开始读一年级,是太小了一点,升不了级,就留级。六岁逃难到大陆,在一个地方念小四。跟着跳上中一,又跌落到小三。后来到了佛山华英中学,老师问我最高读几年级,我说初一,就考初一,不及格,就读小六。读了一年毕不了业,那就试试中一吧。读了一年,又升不了学,  相似文献   

4.
加拿大是世界上最发达国家之一,其独特的职业技术教育体系对加拿大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借鉴其成功的职业技术教育经险,有助于发展我国职业技术教育,促进技术进步。 加拿大的教育体系与我国有所不同,主要有三种结构。一种是:小学读六年;中学分两组,正规升学组读五年,就业组读四至六年,中学毕业的两个组别均可进入学院学习。学院又分为两组别:大学预科组读二年,职业技术组读三年,二组毕业生均可进入大学本科学习读三年取得学士学位。另一种是小学读八年,中学读四年,中学毕业可分别进入学院和大学学习。因此学生必须升学  相似文献   

5.
江金勇 《学语文》2012,(2):39-40
自2006年,安徽省高考语文开始自主命题。这一年的安徽的作文题为:请以"读"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该话题前面有一段提示语:自然是一本书,社会是一本书,父母是一本书,老师是一本书,同学是一本书,自己是一本书……人生经历中,各种接触、交流的过程都是"读"的过程。读是面对,读是探索,读是了解,读是感悟,读是品味,  相似文献   

6.
中学课程很多,你自然没有时间去读课外书,但是你扪心自问:你每天真抽不出一小时或半小时的工夫吗?如果你每天能抽出半小时,你每天至少可以读三四页,每月可以读一百页,到了一年也就可以读四五本书了,何况你在假期中每天断不会只能读三四页呢。你能否在课外读书,  相似文献   

7.
读书与写作     
我在高校教授写作三十多年,创作时间逾四十年,这里就读书与写作问题谈点体会。我从小就欢喜读书,找到什么书就读什么书,也无什么目的与要求。后来长大成人,读书养成了一种习惯。但大部时间用于读中外名著,同时也读一些杂书。有些青年同志问我:“你用什么形式读名著?”采取集中与分散两种形式,以集中为主。我在一个时间,比方说一年或半年,集中时间与精力研读某名家名作。如鲁迅全集,莎士比亚戏剧全集,巴尔扎克小说全集和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水浒》、《西游记》、《三国演义》等。一年或半年业余时间读完一部名著。这样读.比无目的无  相似文献   

8.
<正>对于盲生来说,摸读盲文是他们学习知识、感知信息的主要途径,盲文的摸读水平直接影响他们的学习水平,盲文摸读在盲校各科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2006年,我接手了一个七名学生的班级。从一年级开始至今任教他们的语文老师,如今这些学生已经升入了八年级。笔者经过多年的盲校语文教学工作,对这七名盲生进行了为期八年的盲文摸读跟踪调查,现总结如下。一、影响盲生摸读水平的因素1.年龄对盲文摸读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如何在课堂上教会学生“读”书,2004年湖北省高中语文青年教师优质课竞赛给了我们一个丰富多彩的答案。默读,轻读,自由读,大声读,小组读,重点读,示范读,学生互读,师生对读,男女生分读,带有感情读,配乐、配画读,不一而足,真可谓:书声一片,精彩无限。  相似文献   

10.
最近 ,我 听 了 一位 青 年 教 师 的 阅读 课,课 上教 师 对 学 生 朗 读 的几 次 评 价 引 起 了 我 的 一 些 思考 : 现象 一 : 一 学生 朗 读 课 文结 束 后 ,教者 作 了 这 样 的 评 价 :“ 你 读 书 比 以 前 好 多了 , 记 得上 学 期 刚 转到 我 们 班 的时 候 ,你还 不 会 读书 呢。 ” 学 生 原 本 微露 喜 色 的 脸顿 时变 得 通红 ,讪 讪坐 下。 现象 二 :学 生 在 流 利朗 读 课 文 某 段 落后 ,教 师 评 价 说 :“ 读 是 读 得 挺 好 的 ,就 是中 间 读 丢了 一 个 字。 谁 能比 他 读 得 更 好? …  相似文献   

11.
2011年9月刚开学,移民加拿大的老余和移民美国的陆太太,说起这几年带孩子回国读小学的事,感觉就像打了一场仗。就像一个围城,里面的想出去,外面的想进来。到2011年,Edmond回来读了五年小学,嫒媛读了三年小学。国内的基础教育让老余和陆太太又恨又爱。无论如何,小学一毕业,他们又都要把孩子再带出去。  相似文献   

12.
抓好自读课     
从1990年《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的修订说明来看,初中语文的基本篇目减少,课外自读篇目由原来的59篇增加到82篇。1994年实行新工时后,教材又作了调整。无论是统编教材还是九年义务教育的教材,教读课文都相应地减少了,减去的篇目都是作为自读课文处理的。为什么作以上调整?第一是为增加教读课课时,第二是为多给学生自己阅读的机会。不少教师恰恰忽略了语文教学大纲和教材这一重要意图,忽略了自读课这一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环节。其具体  相似文献   

13.
寻找一本书     
有前辈学者就认为,书是读得完的。金克木先生就在《书读完了》一文中介绍了历史学家夏曾佑、陈寅恪的观点,认为中国古书不过是那几十种,是读得完的。这当然是指那些最重要的经典。而西方那些有口皆碑的经典,其实也不过几十种吧。如果读这一百多本经典,其实不需要太多时间。如果一个星期读一本书,一年大约有五十多个星期吧,这样一年就可以读五十几部经典了吧!花上两、三年业余时间,读一批影响了人类文化发展进程的经典,并不是多么难的事。  相似文献   

14.
一九八三年秋季至一九八五年夏季,我在特级教师晏瑞云的指导下,进行了“读文——识字——读文”的第二轮实验。七月间,学校出题对我所教的班级验收,通过口试、笔试,全班54人全部及格,人平96.4分。这一轮实验,使我对“读文——识字——读文”获得了新认识。  相似文献   

15.
片断一:师:读了这首诗(《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你现在有什么样的感想?生:我的心里有同情,同时感觉宋朝政府真是腐败无能。(师板书:凄凉)师:是啊,他们是如此的昏庸,而老百姓却总是盼啊,盼啊!生齐读:南望王师又一年。师:你可知道,这“又一年”是多少年吗?诗人陆游写这首诗的时候,中原已经沦陷整整65年了。同学们,65年啊,780个月啊,23739个日日夜夜呀,一年过去了———生读: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师:5年过去了———生读: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师:十年过去了———生读: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师:65年过去…  相似文献   

16.
徐侠 《教育文汇》2012,(11):39-40
这事虽然过去了两年多,但我仍然记忆犹新。2010年4月,中央教科所在甘肃举行了全国课堂教学观摩大赛。在这次比赛中,我执教的《伯牙绝弦》获得师生和评委的高度评价,荣获一等奖。4月初确定这一课题后,我决定不看任何人执教的课例,先读课文五十遍,默读、轻读、朗声读、快读、慢读、细读、研读,随心所欲地读。实际上,对这短短的三句话,区区七十七字,我读了何止五十遍。那几天,一年级的小女竟在我的熏陶下,也  相似文献   

17.
《沉思录》是古罗马皇帝玛克斯·奥勒留(公元121—180年)自己与自己的心灵对话。1958年,梁实秋最先将其译成中文。他在《译序》中推崇"这部书不能不说是人间至宝之一。"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重新翻译出版时则称:"这不是一本时髦的书,而是一本经久的书。买来不一定马上读,但一定会有需要读它的时候。"我想,这把年纪再不读,恐怕就没有太多“读它的时候”了。遂找来梁译本一读。读后方知,人到老年恰是该“读它的时候”。  相似文献   

18.
赵建 《语文天地》2010,(1):38-39
“‘荷叶圆圆的,绿绿的’。谁来读?你读的荷叶不圆,也不绿。谁来读?圆是圆了点,还不够圆……就一句话,读一次,再读一次,读出感情来,读出感情来……当前这种‘以读促悟’的课堂似乎是语文回归的路标了。殊不知,在长达九年的语文学习中,如此‘有感情地朗读’浪费了多少宝贵的时间”。这几句话出自笔者最近看的一篇文章,对于文中这一观点,  相似文献   

19.
经典阅读     
2003年秋天,北京某少儿杂志社举办了一次“北京实力作家座谈会”,号召在京作家关注儿童文学.为少年人写作。原本是讨论写的问题,结果谈得更多的是读的问题,即现在的少年人读什么,应该读什么,喜欢读什么。  相似文献   

20.
绛县雎村小学是一所偏远的农村小学,有6个教学班、160名学生、12名任课教师。自2005年起,我校不断探索实践和深化书香校园建设,逐步使书香校园建设走向了内涵化、课程化、常态化。一条主线贯穿阅读早在2005年,在书香校园建设上,我校就坚持做到了"六有""五结合"。"六有"即有书读、有时间读、有环境读、有兴趣读、有法导读、有活动促读;"五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