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耀州窑是我国著名的青瓷窑场,在北方青瓷窑口中最负盛名,堪称翘楚。考古资料显示,耀州窑创烧于唐代,中唐时期青瓷产品质量显著提高,晚唐青瓷烧造技术基本成熟。五代末烧造的天青釉,更是精美绝伦,堪与越窑秘色瓷平分秋色。北宋时,耀州窑达到了历史上的鼎盛期,其烧造的青瓷已占据耀州窑瓷器的核心地位,形成了以印花和刻花装饰为代表的风格,被誉为"北方刻花青瓷之冠"。在自身发展过程中,耀州窑也影响了众多其他地区的窑场,形成了以耀州窑为中心窑场的瓷窑体系——耀州窑系。金代的耀州窑瓷器虽质量已  相似文献   

2.
杜文 《收藏》2015,(5):60-65
四川、重庆地区窖藏出土耀州窑瓷器据四川研究者初步统计,四川、重庆地区窖藏出土耀州窑瓷器主要有:1972年什邡县窖藏出土的宋代瓷器280余件,分别为影青、龙泉青瓷、耀州青瓷等(《文物》1978年第3期)。1974年简阳东溪园艺场古墓出土宋代瓷器500多件,其中  相似文献   

3.
《收藏》2020,(4)
正导语:我国南北方均出土一类施釉部位在最大腹径以上的汉代原始青瓷(或称早期青瓷),其定性一度有"釉陶"和"原始青瓷"两说,断代则西汉、东汉均有。近年陕西考古出土中多次出土西汉草木灰釉青瓷,尤其是西安凤栖源张安世家族墓、西安南郊曲江空军印刷厂基建工地西汉成帝建始三年墓等西汉纪年或明确的西汉时期墓葬出土的这类瓷器,反映出这种汉代原始青瓷的烧造时代主要为西汉,但同时也提出疑问,那就是此类内部带有落灰痕迹的原始青瓷究竟是如何施釉的。  相似文献   

4.
刘涛 《收藏》2016,(5):46-53
正陕西蓝田北宋吕氏家族墓地出土瓷器,是近十年来中国陶瓷考古最重要的成果之一。该批出土瓷器不仅数量较大,而且品种较多、品质较高,除耀州窑青瓷外,亦有少量定窑白瓷、景德镇青白瓷、建窑黑釉瓷以及耀州窑酱釉、黑釉瓷等。这些瓷器或出自纪年墓,或与其他带有年款的器物如石器、铜器、砚台等伴出,故多数年代相对明确,具有重要的考古断代编年价值。  相似文献   

5.
正耀州窑烧造瓷器最早始于唐代,当时主要烧制黑釉、青釉和白釉瓷器,后来因受五代时期南方浙江余姚越窑装饰风格的影响,开始创烧刻花青瓷,同时还兼有印花青瓷。据考古资料和实物,宋代是耀州窑青瓷发展的巅峰时期,早期种类以碗为主,中期的出土实物和传世品较多,种类有碗、盘、瓶、罐、壶、盆、炉、香熏、盏托、钵、注子等,品种丰富多样,而每种器物中的器型又往往有多种式样,晚期器物种类有瓶、罐、  相似文献   

6.
《收藏》2020,(9)
正10世纪的唐末、五代及北宋初期,是陕西耀州窑青瓷烧造工艺发展的重要时期。其种类丰富,新品迭出,功能细化,某些造型还融入了金银器的艺术因素,从而形成了鲜明的时代特色。本文结合窑址考古发掘报告资料及相关墓葬出土文物研究成果,对10世纪耀州窑青瓷造型中的仿唐金银器因素进行考察分析。  相似文献   

7.
耀州窑以烧造上乘青瓷闻名于世,从晚唐经五代、北宋至金代前期,所烧的青瓷一直享誉天下。金代后期以降,青瓷日渐衰落,其中心窑场也从创烧以来的黄堡镇,东移到陈炉镇。耀州窑的陈炉窑场,创烧于金代后期。金末元初的产品仍以耀州窑传统青瓷为主。但在耀州青瓷日渐衰  相似文献   

8.
禚振西  杜文 《收藏界》2010,(2):49-54
耀州窑以烧造上乘青瓷闻名于世,从晚唐经五代、北宋至金代前期,所烧的青瓷一直享誉天下。金代后期以降,青瓷日渐衰落,其中心窑场也从创烧以来的黄堡镇,东移到陈炉镇。  相似文献   

9.
杜文 《收藏》2015,(3):70-77
陕西铜川耀州窑的连续烧造史长达1300多年,从唐代到近代,大量产品输往异地。耀州窑产品尤其在北方省份多有出土。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国范围内多次在陕西、四川、甘肃、内蒙古等地的窖藏中出土耀州窑瓷,产品以耀州窑的主流产品青瓷器为主。陕西省窖藏出土耀州窑瓷器窖藏作为古代一种特殊的文化遗存,系当时在紧急状况下予以埋藏,因此窖藏出土器物多属当地的上乘用品,尤其是瓷器窖藏,可反映古代瓷器产品的生产水平、组合搭配、销售范围,以及社会审美喜好等。耀州窑窖藏仅在陕西省内即有多次出土(图1)。  相似文献   

10.
柴菲 《收藏》2007,(3):167-167
耀州窑创烧于唐代,中心窑场黄堡窑址临近唐代都城长安,经历五代,北宋、金、元,到明代终结,共有800多年烧制瓷器的历史。《中国陶瓷史》一书高度评价了耀州窑的艺术成就,将其列为中国六大窑系之一,并确认耀州窑为宋代北方青瓷的代表。  相似文献   

11.
刘金成 《收藏》2012,(15):54-59
龙泉窑因主产地在浙江龙泉市而得名。始烧于北宋之前,是中国陶瓷史上烧造年代最长的窑口之一,占有重要的地位。元代龙泉青瓷烧造技术精湛,产量巨大,窑址遍布浙江省瓯江两岸,形成了一个庞大的龙泉窑系。1980年10月29日,高安元代窑藏出土239件瓷器,其中龙泉青瓷168件。本刊今年第六期杂志发表了《高安元代窖藏龙泉青瓷(上篇)》,介绍窖藏龙泉青瓷的主要特征,列举了窖藏出土盘类、洗类和碟类器物,总结它们的造型和装饰特点。本期发表下篇,介绍窖藏出土碗类、高足杯和罐类龙泉青瓷。  相似文献   

12.
《收藏》2008,(9):52-53
耀州窑连续烧造历史长达1300多年,大量产品被输送到全国各地,尤其在北方省份多有出土和传世。新中国成立以来,曾多次在窖藏、墓葬、佛塔地宫中出土耀州窑瓷,其中以青瓷产品居多。  相似文献   

13.
沈浩注 《收藏》2012,(2):52-56
本文介绍的环县出土耀州窑青瓷有一定的时代跨度,涵盖五代末宋代初期直到金代。究其窖藏原因,当是宋与西夏交战或蒙古灭金的战乱中,器主外出逃难时将其拥有的耀州窑青瓷埋藏。这些青瓷反映了耀州窑产品在当地一带的销售情况。  相似文献   

14.
《收藏》2017,(10)
正在现今的西北省区也有多种龙泉窑青瓷出土,尤其陕西、甘肃和新疆出土的龙泉窑青瓷,为了解龙泉窑青瓷在西北地区的销售范围提供了宝贵资料。本文按省区分述如下:京畿故地——陕西唐末由于都城东迁,陕西失去了作为首都的地位,另外北宋时期龙泉窑青瓷特色尚不突出,位于陕西铜川的耀州窑又正处于烧造刻印花青瓷的巅峰时期,此时龙泉窑的影响未达西北地区,迄今发表资料中,在陕西和其他西北地区都  相似文献   

15.
享有北方青瓷代表之称的耀州窑始唐经宋到金代,瓷器的烧造格局出现新的变化。此时在承袭传统青瓷的基础上,成功地烧制出了以仿天然美玉效果的月白釉瓷。月白釉瓷多为素面,主要以釉色取胜。整体釉色呈青白色,青中透白,白中泛  相似文献   

16.
《收藏》2016,(11)
正浙江丽水市历年来发掘清理了多座南宋纪年墓,出土了不少龙泉窑瓷器。其中有的瓷器品位之高,制作工艺之精堪,诚为少见,具有重要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现予以介绍,以飨读者。南宋淳熙五年(1178年)何(亻苒) 墓出土龙泉窑青瓷梅瓶1959年,瓯江水库文物工作组在丽水县发掘清理了4座南宋墓,分别是宋知枢密院兼参知政事何澹及妻朱氏墓、宋朝散大夫直焕章阁新知袁州少卿何处仁(何澹长子)及妻陈氏  相似文献   

17.
刘政  黄凤升图 《收藏界》2010,(11):67-70
2007年以来,在国家文物局、省文物局的大力支持下,耀州窑博物馆在经费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多方筹措资金,先后在西安及周边地区征集耀州窑瓷器200多件。这批文物多来源于西安市西大街的拓宽改造工程工地,器物以青瓷为主,其中有五代青瓷13件套,器型有碗、盏、盘、洗、盏托、执壶、瓶等,现将其介绍如下,与读者共赏之。  相似文献   

18.
汪曦曦 《收藏》2013,(10):38-42
青瓷莲花尊以器形硕大、造型精美、纹饰复杂堪称南北朝瓷器中的精品,目前见诸发表资料的青瓷莲花尊共有18件。其中以1948年河北省景县封氏墓群出土4件莲花尊最为集中。这一批器物为当时华北人民政府收集所得,1955年北京历史博物馆进行复查,调查发现莲花尊出土于封子绘墓和祖氏墓之中,每墓出土两件,现分别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河北省文物保护中心和中国国家博物馆。  相似文献   

19.
正2010年,陕西铜川新区基建工地发现明弘治十一年(1498年)墓,出土成组的琉璃祭器、瓷器、玻璃器以及买地券等。根据买地券可知墓主为任福,耀州人。此墓出土的陶瓷器作为明代纪年瓷器,有一定断代参考价值。任福墓为砖室墓,坐北向南。短斜坡墓道位于墓室南侧,向北依次为过洞和天井,过洞和天井均在生土中完成,不施砖砌。墓室后壁有砖券器物龛,随葬器物基本都放置于龛内及龛外下方。  相似文献   

20.
刘晓东 《收藏》2009,(5):70-72
咸阳是陕西省著名的文物大市,地上地下文物资源十分丰富,被誉为“天然的历史博物馆”,文物藏品丰富精美,不乏瓷器精品。咸阳毗邻耀州,距耀州窑中心窑场黄堡窑不远,再加上境内还有同属耀州窑系的旬邑安仁窑窑址,多年来出土的瓷器精品蔚为大观,其中尤以耀州窑烧制的青瓷古朴典稚,美轮美奂。下而试选几例加以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