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布局合理,结构完美的课堂教学,不仅要有扣人心弦的“序曲”,引人入胜的主旋律,还要有回味无穷的“尾声”,以达到前后浑然一体的美妙境界。心理学研究成果也表明,学生对一堂课的开头和结尾的印象最为深刻。好的开头具有巨大的凝聚力,能把学生散乱的精力一下子集中到本节的内容上去,为搞好这节课的教学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有了良好的开端和成功的过程,但如果结尾草率收场,整个课就会黯然失色,导致功亏一篑。因此,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必须充分重视教学的导入和结尾艺术。 一、引起开头,启发展…  相似文献   

2.
数学课堂教学有一个开头、过程以及结尾的结构设计问题,如果说引人入胜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那么画龙点睛的结尾则使该节课锦上添花,给人以美感和艺术上的享受.一个成功的结课常常能让学生大彻大悟、豁然开朗,或者犹如余音绕梁、久久回荡,并且对后续内容的学习起到激情增趣、催人奋进的作用,这也符合新课程“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的理念.本文结合笔者多年来的教学经验和教学实践,谈谈数学课堂常用的结课方式.  相似文献   

3.
<正>一堂完美的课,不仅要有好的开头,而且还要有完美的结尾,就像戏剧、电影、相声、弹词等艺术一样都注重结尾,希望所表演的内容能在观众心中留下美好的回忆,语文课堂教学则应以"余情未了"的亮色,令人感到"情韵在胸,绕梁不散"。课堂教学的结尾对学生学习的知识具有归纳、小结的作用,对他们的思维起着整理的作用,对整堂课的教学起着"回炉"提炼的作用。它也是衡量教师教学艺  相似文献   

4.
教学过程有开始就有结尾。教学过程的艺术不仅要求课的开始能引人入胜 ,中间高潮迭起 ,而且要求结尾更精彩 ,余味无穷 ,给学生留下难忘的回忆 ,激起对下一次教学的强烈渴望。1 课堂结尾的方法1.1 回应法 回应法结尾是指结尾与开头呼应 ,使整个教学过程前后一贯 ,首尾相接 ,达到完整、圆满。回应的内容包括开头设置的悬念、问题、困难、假设等 ,是悬念则释消 ,是问题则解决 ,是困难则克服 ,是假设则证实或证伪。这样的表现逻辑性强 ,可使学生豁然开朗 ,顿开茅塞 ,同时还能使学生产生一种“思路遥遥、惊回始点”的喜悦感 ,有助于增强学生进…  相似文献   

5.
课堂教学不仅要有漂亮的开头,更要有绚丽的结尾。但是一直以来,许多教师都比较注重课堂开头导入的处理,对于课堂教学的结尾反而不是那么重视。《学记》说:“善歌者使人继其声。”由此可见,精彩的课堂结尾可以达到“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教学效果。那么,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怎样结尾才能达到“课虽尽,而意无穷”的教学效果呢?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就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结尾艺术谈谈自己的体会。一、提纲挈领,概括总结  相似文献   

6.
布局合理、结构完美的课堂教学,不仅要有扣人心弦的序曲,引人入胜的主旋律,还要有回味无穷的尾声,以达到前后浑然一体的美妙境界。心理学研究成果表明,学生对一堂课的开头和结尾的印象最为深刻。好的开头具有巨大的凝聚力,能把学生散乱的精力一下子集中到本节课的内容上去,为搞好这节课的教学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有了良好的开端和成功的过程,但如果结尾草率收场,整个教学就会黯然失色,导致功亏一篑。笔者曾听过黄爱华老师的《年、月、日》一课,课堂上导入和收尾的艺术着实让人赞叹,现摘录如下,与各位同仁共赏析:一、引趣开头,启发展开,源头…  相似文献   

7.
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如果说,引人入胜的开头艺术能产生“课伊始,趣亦生”的效果,那么,巧妙的结尾亦能收到“课虽终,趣尤存”之功效。艺术的结尾,不仅能达到调节疲劳、巩固知识、保持学习兴趣的目的,还能进一步激发学生新的求知欲望、开拓思路、活跃思维,在热烈、愉快  相似文献   

8.
曹雪勇 《语文天地》2012,(24):33-34
如果把语文课堂的开头比作"开幕式",课堂的结尾则是"闭幕式",精彩的结尾能让人感到"课虽终,意犹在"。语文课堂,教师应让学生带着"探求的欲望、激荡的情感、收获的满足"完美谢幕。笔者在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中,逐渐探索出以下四种行之有效的结尾策略。一、创设情境,放飞想象  相似文献   

9.
英语教学是一门富有魅力、高超的艺术,一堂成功的课不仅应当有良好的开端,而且也应该有耐人寻味的结尾。结尾只有比开头更吸引人才能促人一振,虽只有三五分钟,却能将学生的学习思维推向高峰,激发学生旺盛的求知欲望和浓厚的学习兴趣,对直接提高课堂效率及日后的学习效率都将产生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一堂成功的语文课,不仅要开始引人入胜,中间环环相扣,而且在教学的结尾处也要精心设计,达到课虽"尽"而意无"穷"的效果。长期以来,教师对课堂的开头艺术研究甚多,而对课堂教学的结尾艺术涉及较少。那怎样才能设计好课堂的结尾,使得教学虽尽而意无穷呢?下面,笔者就此谈谈自己的体会。  相似文献   

11.
一节课的教学效果与本节课的开头、中局、结尾有密切的联系。在实际教学中,许多教师只重视一节课的开头和中局,忽视课堂教学的结尾环节。数学课堂教学的引入固然重要,设计得巧妙起到先声夺人、引人入胜、激发学生学习的作用。而良好的课堂教学结尾方法的设计,能起到画龙点睛、使学生余味无穷、  相似文献   

12.
堂优质课要想让学生听课达到"唯恐聆取之不周,不知铃声之既响"的效果,除了要有一个良好的开头,还要有一个完善精要的结尾.唯有如此,语文课堂教学才能达到余音绕梁的艺术效果,对于帮助学生总结重点,理清脉络,加深记忆,培养能力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创新教育可以开发学生的潜能 ,充分发挥个人特长 ,培养有健全人格的创造者。创新教育的主战场是课堂。在课堂教学中努力提高结课艺术 ,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从提高英语结课艺术和培养创新意识的关系入手 ,简介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几种结课方式 ,与同行们共同商榷。一、提高英语结课艺术与培养创新意识的关系一堂完美的课 ,不仅要求开头引人入胜 ,而且要求结尾更为精彩。因为课堂结尾是巩固新知识的重要环节 ,是衔接前后课内容的纽带 ,是活跃思维 ,发展兴趣的良机 ,是由知识向能力过渡的桥梁。优秀的结课可以取得“…  相似文献   

14.
<正>一堂优质课需要一个精彩的开头和一个完美的结尾。比起良好的开头,结课的艺术更加重要,一个优秀的结尾可以使学生及时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习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1归纳总结的艺术多数教师在结课时采用归纳总结的方法,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本节课的知识要点。采用归纳总结的方式进行结课,要求教师对教学内容有全面彻底的认知,且具有清晰的逻辑思维和精准的语言表达能力,能够井井有条地将知识点总结出来帮助学生记忆。若教师本身对知识点认识不够透彻或教学能力有限,就容易在归纳时出现错误从而起到相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数学教学中,怎样引入新课.教师都很重视.但对结尾教学却重视不够.笔者认为一堂课的开头固然重要,但结尾也不可忽视.一个好的“课尾”可以加强当堂课的教学效果.课的结尾设计,应围绕本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以及课尾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这些特点,确定设计方案.本文就数学课的结尾教学提供几种设计方案,仅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6.
教师在习作指导课上要重视文章的开头和结尾的指导,让学生充分了解开头和结尾的重要性,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  相似文献   

17.
一堂成功的语文课,不仅要开始引人入胜,中间环环相扣,而且课的结尾也要精心设计,做到课虽尽而意无穷。长期以来,人们对于一堂课的开头艺术研究甚多,而对于课堂教学的结尾艺术则涉及较少。下面,我就语文课结尾艺术的探索谈自己的两点体会。  相似文献   

18.
人们常说,好的开头只是成功的一半,重要的是结尾,收好了尾才会有点石成金的价值与成效,而不是头重脚轻、虎头蛇尾的感觉.这就重在一个结果要富有艺术.可见,结课也是要讲艺术的.给学生们一个艺术的结尾,会让他们铭记这堂课一生,会激起他们学习的兴趣,开发他们创造的能力,为他们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有的人形象地把一篇好文章的开头、中间和结尾部分比喻为凤头、猪肚、豹尾。意思是说文章的开头要精彩,中间部分内容要充实、丰富,结尾要寓意深长。教学过程也是如此。常言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但对课堂教学来说,仅有好的开头还不能说是“成功的一半”,还需要有好的结尾与之相呼应。当一堂课快结束时,学生或久坐显得精力困乏,或是情绪被深奥的知识和精湛的教学艺术感染,这就要求结尾要比开头和主体更具吸引力。但是有些教师往往忽视了结束课的教学,草草收场,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一、课堂教学结尾的要求(一)目标明确。教师讲授完…  相似文献   

20.
一堂成功的语文课,不仅要开始引人入胜,中间环环相扣,而且课的结尾也要精心设计,做到课虽尽而意无穷。课堂教学的成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长期以来,人们对于一堂课的开头艺术研究甚多,而对于课堂教学的结尾艺术则涉及较少。下面,我就对语文课结尾艺术的探索谈谈自己的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