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3 毫秒
1.
舞狮是我国传统的民间艺术和民族体育运动形式,又名为"耍狮子"、"狮舞"、"弄狮".自我国古代舞师运动成型以后,舞狮作为一种文化逐渐发展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块瑰宝.狮子并非中国土生土长的动物.根据有关中国狮子的最早记载,狮子是西域敬献给汉朝的贡品.狮子作为一种动物,其狰狞凶猛的形象很长一段时间都不为中国人接受,但是舞狮运动却在民间受到广泛欢迎.  相似文献   

2.
东汉时,佛教开始传入我国,智慧化身的文殊菩萨骑着狮子传播佛法,民间才真正地认识了狮子。真狮在汉朝传入中国之后,西域狮子舞跟汉朝百戏里的乔装动物戏和彩扎戏结合起来,发展演变成具有我国传统艺术特色的舞狮运动。  相似文献   

3.
舞狮运动是中国的传统文化运动,舞狮运动是在狮子被引进到中国的中原地区与佛教文化结合后逐渐形成的运动形式。狮子被引进中国中原地区以后与佛教文化结合,成为了吉祥的象征,具有与龙、凤、麒麟相等的神兽地位。  相似文献   

4.
舞狮,又称"狮舞"、"弄狮"、"耍狮子".自舞狮运动出现以来,从古至今从未断绝,并形成灿烂的舞狮文化,成为中国民俗体育的文化瑰宝.中国本土并不出产狮子,历代文献都找不到古代中国出产狮子的记载.学者们根据有关史料,认为狮子是汉时西域进献的贡品.  相似文献   

5.
狮子在中国民间被视为"祥瑞之兽",人们希望以狮子"百兽之王"威武、勇猛的形象,来驱魔避邪,祈求和平、安宁.舞狮源了汉代,见载于<汉书·礼乐志>是中国与两域之间文化交流的产物,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1]>.  相似文献   

6.
舞龙舞狮在中国源远流长,每年的节日盛况,我们都沉浸在愉悦和轻松之中。民间节日让我们联想起传统文化的深邃,舞龙舞狮的欢腾场合打开我们对世俗文化的思绪。民俗化、世俗化的宋代舞龙舞狮是值得我们去窥探的。  相似文献   

7.
<正>狮子鸷兽,非产于我国本土,明代医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曾说:"狮子出西域诸国。"[1]77逐渐地被接纳,狮,在中华文明的进程中,其形象使人在精神上逐渐产生了共鸣,逐渐演化为力量的象征,吉祥如意的象征,甚至可与中国传说中的龙、凤等神物相提并论,并呈现出了一种不畏邪恶、勇于进取的民族精神,产生出极其灿烂的舞狮文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时原只有虎豹犀象,被古代开辟农田的人从北方赶到南方;狮子据《后汉书》汉章帝章和元年才由安息国贡献到中国来,它原是西域的猛兽。舞狮也不是中国的杂耍,据白乐天的诗,是由西凉传入中国来的。白乐天的《西凉伎》说:西凉伎,假面胡人假狮子,刻木为头丝作尾,金镀眼睛银帖齿,奋迅毛衣摆双耳,如从流沙来万里。紫髯深目两胡儿,鼓舞跳梁前致词:"应以凉州未陷日,安西都护进来时。"须臾云得新消息,安西路绝归不得。泣向狮子涕双垂:  相似文献   

9.
鲁丰  黄益苏  刘雪丽 《大观周刊》2012,(20):153-154
舞龙舞狮运动已在全国及世界范围内较广泛地开展了起来,但是仍需要进一步的研宄和发展。本文以高校舞龙舞狮运动为研究对象.在高校开展舞龙舞狮运动的相关数据和资料基础上对比赛的情况进行了简要的分析。文章重点分析了其发展趋势及其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其需要改革和提高的建议,希望以此促进高校舞龙舞狮运动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河东狮吼考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自唐以来河东路西河郡便有舞狮之风,宋初临济宗禅师汾阳善昭在此地开法,受民风影响,喜以“西河狮子”说法,学界禅林便以“西河狮子”称呼汾阳一系之高僧。西河郡属于河东路,故“西河狮子”即是“河东狮子”,苏轼老于禅林典故,以此譬喻陈季常之妻柳氏之悍妒,后世便有“河东狮吼”之说。  相似文献   

11.
我国富有民间音乐资源,以歌曲振奋民族精神,特别是在民族危亡重要关头,通过整理挖掘民间歌曲,唤醒民众,凝聚民族精神,团结御侮,成为我国音乐文化的宝贵传统。现代中国社会风雨如磐,富有社会责任感的知识分子异常重视民间歌曲的价值意义,从启蒙民间到走进民间,研究和运用民间歌曲,形成逐渐系统、完善的民间歌曲理论。中国现代民间歌曲理论研究可以划分三个基本阶段,即承启近代文化发展的学堂乐歌教育歌唱运动时期,在科学、民主思想影响下所出现的"五四"歌谣学、民俗学与乡村教育运动时期,新音乐运动与大众文艺运动时期。在不同历史时期,形成不同的理论特色。  相似文献   

12.
狮子会现身深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深圳狮子会是国际狮子会在中国大陆吸收的第一个成员,作为非政府组织,它受到中国政府前所未有的重视和礼遇。虽然只是一个民间慈善团体,但它显然还承担着更多的使命  相似文献   

13.
沈建中(临海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文化文博科科长):黄沙狮子传说最早在北宋年间,在黄沙洋地区来了一位会舞狮、会打拳的老艺人叫杨显枪,来了以后,他在这里建了武馆,招募了当地青年来学拳、学武艺,并在这个基础上成立了狮子班。狮子班就在那时这样成立的,这个都有档案,有文字记载可以查到的。扬显枪以前练武的地方在隔壁下游村。位置都能找到,他用过的石锁、石桌等工具,也都能找到。现在新农村建设拆老房子砌新房子,把老房子全都拆掉了,我们去看过,现就是一小块地方,东西还看得到。  相似文献   

14.
从民间征集图书是中国古代官府常用的图书收集办法。文章介绍了官府征书的由来和它的几大特点,以及征书的作用和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5.
华夏音乐“主声”汉代乐府之沉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浩 《兰台世界》2015,(9):98-99
汉代乐府音乐是继先秦《诗经》后出现的又一次中国古代音乐的大汇集。具有雄才伟略的汉武帝改建乐府,推动了乐府音乐的繁荣。面临内忧外患严峻形势的汉哀帝不得已裁撤乐府,却客观上促进了乐府音乐与民间音乐的融合。  相似文献   

16.
吴斌 《兰台世界》2012,(36):125-126
龙舟运动是一项历史悠久,特色鲜明,民众喜闻乐见的体育运动。本文在阐述龙由来的基础上,剖析了关于中国龙舟运动起源的三种观点,进而探究了龙舟运动的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17.
邓勇 《兰台世界》2012,(33):24-25
蹴鞠运动是中国古代的一项古老的传统运动项目。有人认为古代蹴鞠运动在清末就已经消亡了。而笔者经过分析认为,中国古代蹴鞠运动在民间仍然存在,只是已经不再是官方的大规模的运动项目,变成了民间的小型娱乐项目。  相似文献   

18.
韩荣  程欣 《文化遗产》2014,(2):149-156
舞狮是中国传统民俗,绵延至今,其形式由于地域不同,以秦岭淮河为界,分为南北两大流派。其舞狮面具也形成南北各异的视觉艺术特征。佛山、邳州两地舞狮面具历史悠久,分别是南北两地舞狮面具的典型,不同的地理环境、民俗文化使其呈现出不同的风貌特征。两地制作工艺流程均有扎制、扑纸、彩绘和装饰等步骤,佛山侧重添加装饰,邳州偏爱立体雕塑。南狮以"神似"为基础,展示出"圆、柔、秀、美"的艺术魅力;北狮以"形似"为标准,体现出"浑、实、雄、健"的风格特点。  相似文献   

19.
儿童阅读推广运动正在中国民间蓬勃展开,作为保证公民阅读权利和阅读公平的社会机构,公共图书馆理应成为儿童阅读推广的一个重要支点。论文论述了儿童阅读推广的重要意义,总结了西方国家儿童阅读推广的特点、成功经验,介绍了我国民间兴起的儿童阅读推广运动,呼吁公共图书馆界了解中西方儿童阅读推广运动,并在儿童阅读推广中发挥自己的独特作用。并在儿童阅读推广中发挥自己的独特作用。  相似文献   

20.
说话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民间传统的端午节。 “端午”名称的由来 古代的“端”是“初”的意思.所以初五称为端午。农历以地支纪月,正月建寅,二月有为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