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他的童年十分不幸,6岁那年,母亲便因病去世,是祖母带大他的。因为经济拮据,他搬了3次家,换了3个学校,也因为此,每次考试,他都和倒数有缘,同学们都笑他是个白痴,一辈子都只能和失败打交道。再加上个性直爽,不会说讨人喜欢的话,他在学校的人缘差之又差。  相似文献   

2.
他童年十分不幸,6岁那年,他母亲便因病去世.是祖母带大他的.因为经济拮据,他搬了三次家,换了三个学校,也因为此,每次考试,他都和倒数有缘,同学们部笑他是个白痴,他感到很自卑.  相似文献   

3.
网友刘君新学期荣升校长,亲朋好友均都祝贺,他私下里却很忐忑.他说:“说实话我真不懂管理,做几年教导主任纯粹扮演个服务员、教务员的角色,谈不上管理.以前校长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做法我总觉得算不上管理.”我说:“你讲出这番话,我相信你一定能管好学校.因为一是你真诚,坦诚,不虚饰.能正确认识自己又坦诚面对自己的人,不管做什么事都不会差到哪去的.  相似文献   

4.
人们常常有这样一种错觉,一说起教育,总以为这是学校和老师的事情.有的孩子不听话,学习不努力,就认为这是学校的责任,是老师没有教好.其实,一个人在他的成长过程中,都要接受来自三方面的教育,这就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它们互相联系、互相影响.而家庭教育在人的成长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为儿童的可塑性最大,最容易接受...  相似文献   

5.
大家都知道,因为合并,我曾经待过三所学校。三所学校,对于我成长来说,环境虽然都不尽相同,但意义都是一样的。同样的历练,同样的因为坚持,于是我学会了坚强。第一所学校是一所村办的完全小学,六个班级就是六个年  相似文献   

6.
点击黄行福     
雷杰能 《江西教育》2005,(13):30-32
告诉你一个真实的黄行福:他是一个普通的农村中学语文老师,但有着传奇般的色彩! 黄行福所在的学校位于江西与福建两省三县交界处的武夷山麓,是著名橘乡南丰县最边远的一个山乡.这里山高路远,是个经济欠发达的地方.他所在的付坊中学,本是个默默无闻的学校,也许就因为他而让许多人记住.就是在这个穷乡僻壤,黄行福潜心教学和教育科研,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相似文献   

7.
问:我儿子上三年级,他有一个毛病,就是在学校总因为一点小事和同学打架,生起气来就克制不住自己。现在这孩子在家里发脾气的情况倒是不多,也可能因为他是家里最小的孩子,无论是大人,还是他的表兄表姐,凡事都能让着他,有了要求尽量满足他。在学校可就没有人让着他了。我该怎么纠正他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8.
劳神父     
杨绛 《新读写》2009,(3):24-25
我小时候,除了亲人,最喜欢的是劳神父。什么缘故,我自己也不知道。也许因为每次大姐姐带了我和三姐姐去看他,我从不空手回来。我的洋玩意儿都是他给的。不过我并不是个没人疼的孩子。在家里,我是个很娇惯的女儿。在学校,我总是师长偏宠的学生。现在想来,大约因为劳神父喜欢我,所以我也喜欢他。  相似文献   

9.
黄平 《初中生》2005,(11):8-11
你不是笨小孩 实例:张强是被母亲强拉进咨询室的,他始终耷拉着脑袋,无论咨询员怎样诱导,就是不开口.后经多次接触,特别是与咨询员建立了信任关系之后,张强才把心里的烦恼说出来.他怕上学,并不是出于对学校的恐惧,而是觉得自己在学校什么都不如别人.因为手脚慢半拍,他经常受其他同学的嘲笑、讽刺、欺负;因为成绩不好,上课回答不出问题,老师说他天生是个"笨脑袋",怪他拖班级的后腿.为此,他心里郁闷极了,心想,与其整天在学校混,还不如逃出去,找个地方打打工,或许还能挣点零花钱.  相似文献   

10.
杨芳 《班主任》2012,(5):28-29
正因为同事待产,学校安排我接手六(1)班。六(1)班?不是有个名人"卜吉革"吗?久闻此生大名,如雷贯耳。卜吉革之所以闻名遐迩,据说是因为成绩很差,而且满不在乎。每次考差了,他都面无表情;每次挨批了,他也总是不以为然;可一到下课,他就是笑得最灿烂的一个。因此同学们都调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一名班主任,爱优生并不难,难的是爱差生,尤其是爱“双差生”.教师热爱教育,热爱学校,也要热爱学校中的每一位学生,对待学生不能因为他的学习成绩好而特别亲之爱之,也不因为他的成绩差,行为不端而恶之厌之,而应是一视同仁,平等对待.  相似文献   

12.
汤米的作文     
一件灰色的羊毛衫胡乱地挂在汤米的空桌边上,这使人想起那个刚刚走出三年级教室的沮丧的男孩。再过一会儿,汤米刚刚分居不久的父母就要到来,因为汤米在学校的成绩和操行都明显下降。但是,他们彼此都不知道我通知了对方。 汤米,曾经是一个无忧无虑的小孩,一个活泼好动、聪明伶俐的学生。而现在他的表现如此之差,我怎样才能让他的父母相信,汤米现在的表现不是因为别的,而是由于他敬爱的父母彼此分居和准备离婚使得汤米的心受到伤害引起的呢? 汤米的母亲走进办公室,坐在我办公桌旁边的椅子上。很快,当父亲的也来了。感谢上帝!看起…  相似文献   

13.
顾明 《上海教育》2002,(10):20-21
加强初中建设,闸北区的实践证明校长队伍是关键之一.记者追寻到其中的三位——刘卫星:实实在在抓常规刘卫星,是一位从事教育工作多年的老教育工作者了。但他没有想到.在升任一所基础好、有名气的学校做领导后,还会退回到一所“差”学校——上海市十七中学任校长。刚到这所学校时,面对一片灰蒙蒙、连绿化都没有的校园,刘卫星皱起了眉头。在学校的周围有市北初级中学、青云中学这样声誉较好的初中。学校生源比较差:普校、体校的双体制:教学质量差、教学秩序乱:  相似文献   

14.
周在鹏一共有三个.第一个是个瘦子,是个作家,跟补玉握手时,笑不露齿,因为他认为自己那一口浅黑的牙是不配露给补玉的;第二个是胖子,是个由作家变成的老板,牙变得煞白,笑呵呵的,没一句实话,因为补玉后来发现他来她的山居住宿并不是生意太忙偷空歇歇,而是为了躲债;第三个是个小老头儿,是个除了补玉之外人人都知道的电视剧编剧,见了补玉就往树丛后、墙拐角躲,因为他怕补玉发现他住进别人的现代化度假庄园不住她的山居.  相似文献   

15.
愿得心安     
大脑先生: 我是最忠于您的心脏,您知道那三个渔人后来如何了吗? 因为没有任何线索,第一个、第二个渔人都放弃了寻找.他们每一日都不停地告诉自己:太晚了,太迟了.但没有什么效果,因为从他们捡到瓶子那一日起,他们便开始每晚做着同样的梦:一个看不清模样的人孤独地坐在一座孤岛上,一切都很昏暗,只有一双黑亮的眼直直地盯着他们.他们每天都被吓醒.后来,因为精神衰弱,第一个渔人每次出海都昏昏沉沉,最终因一次小小的风浪丢掉了性命.第二个渔人安慰自己,一定有人救了那人,但他仍旧噩梦不断.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夜,他在梦中终于看清了那人的脸——赫然发现是他自己.  相似文献   

16.
有学生告诉过我":对于语文,我只想做试题,别的什么都不想听。"一位北大毕业生痛感于语文教学水平之差,决心去做中学教师,结果是:学校不满意他,因为学生成绩不佳;学生不满意他,因  相似文献   

17.
善意的谎言     
今年高考成绩已经揭榜,但令人吃惊的是文科状元竟是一所非重点高中的考生夺得。这名同学的名字就叫做阿林。阿林的母校及其父母都因此而添光不少。其实,三年前的阿林只不过是一名不为人知的众多失败者中的一名。三年前,阿林满怀信心的到初中时所就读的那所学校去领中考录取通知书。当他从神色黯然的班主会老师手中接过自己的通知书时,他惊呆了。录取他的并不是他所报的那所重点高中,而是一所一向并不被人重视的普通高中。阿林真没想到他这个成绩全年级第一的佼佼者,竟会因为在中考前的几个月学着别人去谈情说爱,会以十几分之差而与重点高中…  相似文献   

18.
有位家长和我说:“快被儿子折磨疯了.孩子都上小学五年级了,东西还是乱放,房间乱得像个猪窝.你越不让他干的事情他越干.自我管理能力特别差,道理给他讲了一大堆,就是不管用.” 这位家长面临的问题具有普遍性,很多家长给孩子讲了很多道理,孩子就是听不进去,依然我行我素.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因为你口才再好,煽动能力再强,孩子吸收的信息是有限的.因为那是你的语言,你的体验,你的感受,你的认知.你的话也许偶尔点拨了他,但点拨的次数是非常有限的,因为你的话对孩子来说是间接体验.  相似文献   

19.
一次,学校开展革命传统教育,组织我们六年级3个班去烈士陵园扫墓.因为是年级行动,事先我特地就活动纪律进行了反复强调.可是到了快要出发的时候,肖辉竟然还没有来.等了好一会,他才气喘嘘嘘地拿了个大竹框和一个白花球站在教室门口喊:"报告!"顿时,全班同学的目光都集中到了他身上……"又是他!"我特别恼火.过去,肖辉因为爸爸长期在外驾船跑运输,管不了他的生活、学习.妈妈是一家集体餐馆的服务员,天刚亮就上班,也管不了他的早餐,所以经常迟到.后来,我通过多方做工作,并动员他妈妈把他的早餐钱交给我,由我每天安排他吃早餐,才刚刚改掉了迟到的习惯.现在他的旧病又复发了,而且在这关键时刻,还把大竹框带到学校里玩,真是个淘气鬼!我想狠狠地训他一顿,但为了稳  相似文献   

20.
指望自己     
有件事,同学们可能都听说过:家长给一个小学生带个煮鸡蛋到学校作午餐,结果放学时他又把鸡蛋带回了家。原来他不知道怎么弄破鸡蛋皮,因为他在家里吃鸡蛋一直都是大人剥好了他才吃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