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公民意识是指公民个人对自己在国家中地位的自我认识.公民意识主要体现在参与意识、监督意识、责任意识和法律意识等方面.对即将踏上社会的职校学生来说,公民意识的培养应该成为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现结合笔者的实践与体会,就以下四个方面谈谈自己的感受和认识.  相似文献   

2.
陆楚真 《广东教育》2008,(2):37-37,26
公民意识是指公民个人对自己在国家中的政治地位和法律地位的自我认识,它的主要内容是以宪法为核心的国家民主法律意识和处在社会中的公德意识.  相似文献   

3.
宪法关系主要调整国家与公民之间的关系.公民素养的提高对于国家迈向政治文明至关重要.从宪法的角度讲,就是基于宪法对公民权利的规定,需要培育适格的公民.具体而言,就是通过公民教育培育人民主权观念、宪法监督意识、参政意识,路径是通过民主与法治的意识培育,确立正当、合法的权利观.实现和巩固公民在宪法关系中的地位,逐步走向公民社会.  相似文献   

4.
公民意识是一种现代社会意识,是公民对自己在国家中的社会地位、社会权利和社会责任的一种自觉认识.没有具有现代意识的公民.中国的现代化就很难实现.大学生走祖国的栋梁之材,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中坚力量,他们站在中国与世界交流的最前列.因此,时大学生加强公民意识教育具有深远意义.高校必须针对当前形势,结合大学生的思想实际,采取有效途径来培养、提高大学生的公民意识.  相似文献   

5.
公民意识是指公民对自己在国家和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是公民以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为依据,以自身作为国家主体的一种心理感受和理性认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公民意识逐渐觉醒.良好的公民意识,有独特的政治生态价值,能够型塑社会制度,促进民主法治,推动精神文明建设,是中国改革开放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6.
郑杭生 《中国德育》2008,(11):92-92
公民意识主要指公民对于自己的国家主人地位、应享权利和应履行义务的自觉意识:公民教育则是通过学校、社会、家庭各种教育渠道培养社会成员具有上述公民意识的过程,实际就是社会学意义上的社会化和继续社会化过程。公民意识的基本内涵是国家主人意识,因此公民意识教育应以培养国家主人意识和民族精神为基本任务和宗旨:  相似文献   

7.
王文苹 《文教资料》2014,(4):138-140
公民意识,是公民对自身在其国家、社会中权利、地位、责任等的认知,并由此产生的一系列观念、理念和情感的总和,它实际上是公民对自己公民身份的认识和认同。大学生公民意识的培养应从公民与国家维度、公民与社会维度、公民个体之间维度,分别强调其国家意识、法律意识、公共意识、社会公德意识、责任意识、诚信意识六个方面。明确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内容,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公民意识是公民对自己在国家中的法律地位、政治地位的自我认知,包括平等意识、参与意识、权利意识、公共意识、法律意识、监督意识等内容。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治国执政的基本方略,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公民意识是依法治国的重要内容,对于加强法治、推进民主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应当通过加强公民意识教育、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加强社会主义民主等方式,提高全社会的公民意识,以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相似文献   

9.
公民意识是公民对自身的法律地位、政治地位及其与国家和社会相互关系的自我觉悟,是一个国家过渡到公民社会的重要前提和条件。中国要在本世纪实现现代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需要不断加强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实现优秀人才的永续供给。本文就学术界关于“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问题的理论研究进行了梳理,以便促进对这一问题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0.
<正>公民意识是社会意识的一种存在形式,是一种现代意识,实质是强调一个人在社会、国家中所处的地位及个人对自己政治地位和法律地位的自我认识。公民意识教育是指以现代公民的本质特征为基本内容和基本目标而实施的各项教育活动的集合体,其核心是要使受教育者正确地认识、积极而负责地参与国家和社会公共生活,以发展国家和社会为己任。公民意识的内容是非常丰富的,包含了很多内容,如:维护、争取自身的自由和权利的强烈意识;对社会中其他每一个个体、其他  相似文献   

11.
地球公民意识是社会意识形态的形式之一,它是地球上的人们对自身的政治地位和法律地位,应履行权利和应承担义务的自我认识。从地球公民意识的含义入手,进而阐明地理教学与地球公民意识的关系,并对培养内容及培养途径和方法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2.
公民意识是指公民个人对自己在国家中地位的自我认识。公民意识主要体现在参与意识、监督意识、责任意识和法律意识等方面。对即将踏上社会的职校学生来说,公民意识的培养应该成为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现结合笔者的实践与体会,就以下四个方面谈谈自己的感受和认识。  相似文献   

13.
阮方顺 《华章》2007,(12):134-134
公民意识是指公民获得了自觉的自我意识,以社会主义国家主人公的身份主动参与社会事务,享受权利并乐于承担义务的意识.公民教育是为培养具有公民意识、公民知识、公民能力、公民行为,符合国家社会发展的好公民的各种活动的总称.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加强公民意识教育.加强公民意识教育,首要的是对大学生进行公民意识教育.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具有实践性、塑造性和统一性的特点.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首先要加强公民文化教育,其次要培养大学生公民主体意识,再次要增进和加强大学生公共意识.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一种现代化社会意识,公民意识是公民对自身在国家和社会中的地位、权利和责任的一种自觉体认,它在我国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国当代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智力支持和人才资源,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具有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因此,对他们加强现代公民意识教育具有重大现实意义.而大学生德育,更是培养大学生成为合格社会主义接班人的主要途径,面对现代大学德育重形式、轻实效的不足,公民意识教育已成为增强大学生德育实效性的不容忽视的内在动力之一.  相似文献   

15.
公民意识培养是一项社会工程。如何提高学生以现代公民意识为核心的公民综合素质,发挥学校教育在现代公民意识培养中的主渠道地位和作用,让学校小公民具有社会大意识,是目前学校教育面临的重要任务和责任。笔者认为,公民素质培养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有不同的内容、要求和培养重点,在中小学阶段,公民素质培养更应注霹量公民行为的养成和知行合一的教育。  相似文献   

16.
<正>公民意识是公民在公民社会中所形成的对于自身主体性、权利和义务、社会身份、政治地位等的理性自觉,是公民对于公民角色及其价值理念的自觉反映,包括公民对自身的社会地位、社会权利、社会责任和社会基本规范的感知、情绪、信念、  相似文献   

17.
公民意识是一种现代社会意识,是公民对自己在国家中的社会地位、社会权利和社会责任的一种自觉认识,主要包括民主意识、国家意识、世界意识、法律意识、道德意识、主体意识、生态意识等。而在中学阶段开展公民意识教育尤为关键。本刊针对如何培养公民意识组织过多篇文章。张老师一文旨在通过开展主题活动,着力培养中学生的公民意识,有分析,有重点,有途径。我们也真诚欢迎各位老师,积极投稿,发表真知灼见。  相似文献   

18.
幼儿教师的培养应重视公民意识的提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公民教育有较强的现实性意义,但是当前公民意识教育在幼儿教师的培养中却受到冷落,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公民意识不容乐观。学校应该引起重视,进一步加大公民意识在课程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并通过环境创设、课堂教学、实践活动等途径来提高学生的公民意识。  相似文献   

19.
1.学生公民意识的培养者和促进者   公民意识是公民对自身公民身份、公民权利和义务的认同,公民意识教育的目标就是要培养这种认同感.公民意识教育是通过家庭、学校、社会等渠道进行的,其中学校是实施公民意识教育的主渠道,而中学思想政治课是其中一个重要环节.   ……  相似文献   

20.
和谐社会视域下的公民意识教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提高公民素质.以激发公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公民意识是高素质公民的内在思想基础,公民意识教育是提升公民意识的有效途径.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任务的艰巨性和公民意识的薄弱性突显公民意识及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