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刘畅 《航空模型》2006,(2):22-24
三叶公司生产的四行程模型发动机是大家使用得比较多的发动机之一。但就使用情况来看,大多数爱好者并没有摸透它的脾气,使用方法也不太科学,因此对其褒贬不一。—般的二行程发动机从开始使用到报废,不需要太多的维护也能较好地工作;而四行程发动机使用期间的日常维护却非常重要。对于三叶公司的四行程发动机,爱好者需要掌握其燃料配比、螺旋桨选择以及与模型匹配等多方面的知识,才能使发动机发挥更好的作用,使用起来能得心应手。另外,要重视使用期间的日常维护,这样才能在整个寿命期间保持发动机的陛能。  相似文献   

2.
刘畅 《航空模型》2008,(3):46-47
日常使用与维护 二行程发动机在日常的使用和维护中要注意以下问题。电热塞在使用一段时间后会老化,直接影响发动机的工作稳定性和输出功率,出现空中停车、怠速不稳等现象。这对花式机来说可能是“致命”的,应尽量避免。在使用过程中要经常对电热塞进行检查,正常的电热塞其铂金丝富有金属光泽、表面光滑、粗细均匀(图8),一旦发现其有发白、变粗糙、变形、老花等现象就应及时更换。三叶二行程发动机可以使用任何一种二行程用电热塞。由于笔者平时飞行时一般都用低硝基甲烷含量的燃油甚至是“素油”,故选择了热值稍高点的电热塞,以提高发动机稳定性和功率,比如三叶的3#电热塞、GMS的中型电热塞。如果有条件也可以选用OS的8#电热塞,其寿命更长。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的这款立式四行程发动机,大多数航模爱好者不太熟悉,对其具体结构也鲜有了解,甚至少数人还错把这种转缸发动机误认为是旺克尔(Wankel)转子发动机。其实,四行程立式转缸发动机的历史已长达70年。  相似文献   

4.
使用甲醇燃料的模型发动机林林总总,其中的YS空模四行程发动机,有独树一帜的机匣密封方法和活塞下行增压设计,重量轻,尺寸小。不过,因为YS发动机结构略显复杂,很多模友对它的调整和使用并不熟悉,对于需要进行拆装发动机的中期维护更是望而却步.  相似文献   

5.
线控     
《航空模型》2011,(4):66-66
小M你好.我有两个问题请教。一是航空模型的燃油有保质期吗?我有些航模燃油买来两年没有用.现在还能使用吗?二是发动机的调试问题。我调发动机时单听声音调不到最佳状态,如果用转速表调.最佳状态时应该是多少转(46级发动机)?  相似文献   

6.
海霞 《中国排球》2014,(8):46-49
正确使用桃由可以使发动机寿命延长,还能节省燃油.否则将适得其反。首先.运良的保养技师推荐车主尽量使用全合成的机油。全合成机油能够有效减少磨损,还可以延长换油周期,节省开销。其次,尽量使用多级油。多级油的粘温性能好,在发动机中使用的时间长且四季通用,便于管理。  相似文献   

7.
众所周知,现代柴油机是德国工学家狄塞尔(Diesel 1856~1913年)所发明,过去译名为“地塞尔”,故习惯称之为地塞尔发动机;而目前使用的“航模压燃机”(Compression Ignition Engine缩写为C.I.E),也有人称之为地塞尔发动机。柴油机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和航模小型压燃机有所类同——依靠压缩混合油料气体使温度升高引发燃油起爆而作功;但也有原则上的不同——后者燃油中需加入助燃剂(乙醚)引爆起动作功。前者则不需另加引爆剂,只利用汽缸、活塞的压力,将油料压缩使气体分子互相摩擦产生高温,达到燃料的自燃点,即可引爆作功。  相似文献   

8.
一级方程式赛车和普通汽车有很大区别。一级方程式赛车用不着考虑宜居任性,是否舒适、是否经济、外观如何或费用多高等等。它要考虑的只是其性能如何。一级方程式赛车的发动机可与最高级的越野车媲美,就结构而言属于“V”级,大小则为汽缸容积3.5升。但是.由于它有性能良好的机械设备和精密的电子装置,行驶速度可提高一倍(时速达15000公里),最好的发动机功率可达800马力。当然,燃油消耗也极高(每百公里30多升)。但是,如果只将其发动机的功效与  相似文献   

9.
《航空模型》2014,(10):52-53
“湘江”74型电热式航空模型发动机 “湘江”74型是中国人民航空俱乐部航空模型研究室对这种发动机的称谓。它是湖南株洲湘江机器厂(331厂)设计制造的,一种用于驱动无线电遥控模型飞机的发动机。“湘江”74的缸径行程比D/S=23/22.8=1.009,是当时国产电热式航空模型发动机缸径行程比最小的。  相似文献   

10.
寿尔康 《航空模型》2014,(12):62-63
20世纪70年代末,随着我国航模运动逐步恢复,航空模型发动机也跨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以二行程电热式发动机为主,压燃式发动机、四行程发动机及多缸发动机共同发展。主要特征:采用三驱气口回旋驱(扫)气(即Sehnuerle扫气,我国曾译作施努尔里或许纽勒扫气);活塞、汽缸材料采用高硅铝与铜内壁镀鉻(ABC组合),或高硅铝与铝合金内壁镀铬(AAC组合)。  相似文献   

11.
张健 《航空模型》2009,(3):16-20
一、小型无人机与航空模型对航模发烧友来说,无人机并不陌生,尤其是飞行重量2~20kg、翼展1~3m的小型无人机。这种无人机和普通模型飞机布局、大小相近,其中一些的动力就是我们熟悉的航模发动机品牌,或者是由航模发动机经过简单改造而成。为降低结构重量,给传感器和燃油让出更多的空间,一些无人机的翼肋、翼梁选用了常见的轻木、松木制作,但蒙皮用玻璃纤维或碳纤维复合材料进行加固,其结构形式与制造工艺也和航模相似。  相似文献   

12.
模型趣画     
山东清扬问:我是一个航模初学者,请问二行程和四行程甲醇发动机各有什么特点?该如何选择呢?  相似文献   

13.
高国钧 《航空模型》2009,(10):60-63
各种形式的模型发动机基本结构及零件组成很相似(图1),主要包括散热用的汽缸头(套);形成燃烧室的汽缸和活塞组件(包括活塞销、连杆);连接发动机各零件的机匣和曲轴组件(竞赛型发动机曲轴上一般还带有前后两个滚珠轴承);密封机匣的后盖;固定螺旋桨的前后桨垫;使燃油变成雾化混合气的汽化器等。  相似文献   

14.
电控喷射系统所有的传感器都能准确无误地工作是精确控制的基础,任何传感器的异常都将引起执行器不同程度的误动作,直接影响到发动机的工作性能.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故障原因主要是一些传感器,信号丢失,如线路断路;或者虽有信号但是信号大小不在规定的范围内,如传感器上附着有污物,传感器信号减弱,以及执行器不动作等.而电控单元本身出现故障的可能性一般很小,但也不是说电控单元就不出现故障.本文就电控发动机常见故障及人工检查方法和步骤进行详细探讨.  相似文献   

15.
YS170(图1)是一款非常适合F3A特技模型飞机的四冲程发动机。与以往常用的高增压技术不同,这款发动机除采用油泵吸油技术外,还装用了机械增压系统和燃油喷射系统,油泵调整很方便,剩余功率相当大。  相似文献   

16.
小慈 《航空模型》2006,(1):28-29
很多爱好者在组装模型飞机的时候,经常为选用什么样的发动机而发愁。不久前,一个朋友打电话询问:他组装了一架1.4米的P3A特技模型飞机,选用多大的发动机比较合适;安装四行程还是两行程的;配什么样规格的螺旋桨比较好。为解决这些航模爱好者在动力系统选配方面的诸多困惑,本文作一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17.
发动机起飞高温如果多次出现,会造成发动机燃烧室、高压涡轮导向器和转子等热部件烧蚀,使发动机的热效率下降,同时也缩短了发动机的在翼寿命,本文就发动机起飞高温现象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结合笔者工作实践提出了如何避免或降低起飞高温,并就如何防止起飞高温提出了较为有效的处理措施,为业内对航空发动机的护防暑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8.
高国钧 《航空模型》2009,(12):55-59
十五、涵道风扇和涡轮喷气发动机 (一)涵道风扇用发动机 1.概述 为了将活塞式模型发动机使用在现代喷气式模型飞机上(图1),需要将活塞式模型发动机在模型机身内安排做成图2所示的涵道风扇形式。由于发动机前轴方向需要安装代替螺旋桨的风扇,因此涵道风扇发动机通常做成后轴或后盖进气形式(图3)。  相似文献   

19.
自驾逍遥     
《体育博览》2013,(4):84-91
作为已经在市场上摸爬滚打多年的经典SUV.狮跑的越野性能无可争议。配备领先的orlROAD和offROAD双重驾驶模式,充分彰显了其多功能驾驶天性。其中offROAD模式通过专门性调教,最大程度的开发了狮跑的越野能力。搭载起亚著名的2.OL CVVT发动机.这款发动机融合起亚独有的动力技术.能根据复杂的驾驶情况.自动对气门的开闭合时间进行最优化处理,营造更高扭矩的同时也提升了发动机功率及燃油效能。能爆发出最高达105kW的功率和184Nm的峰值扭矩.是狮跑征服险图最有力的武器。配合4自动变速箱.和发动机契合完美.操控随心、流畅,将以最原始的状态呈现出驾驶者意图。狮跑最小离地距离为185mm,  相似文献   

20.
使用大工作容积发动机是近年来F2B项目发展的潮流。由于安装大功率发动机的线操纵特技模型飞机用于比赛、表演都具有相对优势,因此在近年来在重要比赛中,多数运动员都选用了气缸工作容积10毫升(竞赛规则规定的上限)或接近于这一等级的发动机。随着模型升力面积的加大,操纵线的长度也在增加,扩展了飞行空域,使特技动作更加清晰舒展,节奏更显协调从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