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尤达 《青年记者》2017,(6):85-86
网络大电影,是指选择在互联网上发行的电影,“大”是与微电影的“微”相对应的.具体来说,是指这样一种电影类型:“投资50万元到400万元之间,时长超过60分钟,没有特别大的造景,制作、拍摄、周期相对短,核心是故事”,选择在互联网上发行的电影.①如果说微电影强调“三微”特征:微时长、微周期、微费用,那么网络大电影则与其一脉相承,对这三者相应做了加法,它是微电影发展的必然结果.审视自2010年发展至今的网络剧情影像作品,从微电影到网络自制剧,再到正在兴起的网络大电影,三者之间是紧密勾连的.  相似文献   

2.
网络大电影是指专门为互联网视频平台制作,内容上贴近互联网用户接受特点和风格,主要依靠互联网平台发行传播的电影.其制作规模区别于原创微视频和微电影,接近“小院线”规模,因此称之为大电影.2014年,爱奇艺主办“网络大电影成就梦想”论坛,其相关负责人提出“网络大电影”的概念,即“投资在50万元到400万元之间,时长超过60分钟,没有特别大的造景,制作拍摄周期相对也短,核心是故事”的电影.这一提法被看做是网络大电影最初的定义.但随着网络大电影爆发式的增长,投资准入门槛不断抬升,一些内容制作优良、类型化特征明显的现象级作品开始出现.“互联网+”时代,如何进行电影的互联网表达,并逐步在规范中良性发展,是一个值得探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3.
吴扬 《出版广角》2016,(22):63-65
微电影广告是新兴的广告传播形式,是为了宣传某个特定的产品或品牌而拍摄的有情节的,时长一般在5-30分钟的,以电影为表现手法的广告.文章从微电影广告的定义、微电影广告发展的原因及微电影广告发展入手,从传播内容的创新、传播渠道的多样、传播受众的互动、低成本高效率等传播优势分析微电影广告之“不微”.  相似文献   

4.
付亚龙 《传媒》2016,(4):19-21
艺恩研究在2012年曾发布过《中国微电影市场研究报告》,报告开篇指出,微电影基本可以定义为专门运用于各种新媒体平台上播放的、适合在移动状态和短时休闲状态下观看的、具有完整策划和系统制作体系支持的、具有完整故事情节的“微时长” “微成本”和“微屏放映”的电影视频短片,形式上既可以单独成篇,也可系列成剧.经过近几年的快速发展,微电影的这些系统性属性仍然未变,如网络传播、 “微屏”放映、大众参与性与娱乐互动性强,等等.但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微电影所处的大行业变化呈现出诸多新特征,基于此,微电影凭借天然属性优势也衍生出四大连接趋势.同时,2015年国内院线电影行业的狂飙突进也给微电影带来了一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5.
网络电影概述 网络电影作为传统电影行业中派生出的新模式,目前并没有准确统一的定义和解释.李亦中提出:“网络电影的概念有两种理解:其一是指电影以网络作为传播渠道;其二是指专为网络度身定做的电影.”①王仕勇提出:“网络电影肯定应该以网络为主要传播渠道,但绝不是唯一渠道.参与性、即时性、互动性、原创性是网络电影的特性,这些特性是与网络传播的特性紧密相关的.”  相似文献   

6.
朱新梅 《传媒》2016,(4):14-15
微电影是典型的互联网内容产品,具有鲜明的互联网思维和互联网特征.它产生于互联网,在互联网上观看,也是典型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双创产业”.经过多年的培育发展,微电影不断实现了产业化发展,而且走向大电影,成为推动中国电影创新的重要力量.总的来看,中国微电影发展呈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相似文献   

7.
刘轶  张丽莉 《视听》2018,(11):27-28
微电影作为一种新兴的电影形式,在新媒体时代蓬勃发展。从最开始《老男孩》的网络传播到如今通过各种互联网平台传播,尤其是在"微传播"语境下各类微电影小视频迅速火爆,微电影不仅成为快餐时代的微文化代表,也在某种程度上改写了国产电影市场的生产结构和消费格局。在电影产业越来越成熟的时代,多数广告选择软性植入微电影中,甚至部分广告产品选择采用微电影形式作为传播渠道,但播出平台能够涉足电视传播渠道的却还是寥寥无几,而与微电影相关的电视栏目竞争形势也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8.
王东 《传媒》2015,(7):59-61
随着新媒体的崛起,兼具商业与艺术双重特性的微电影广告逐渐发展为广告营销的新模式.借助电影的拍摄手法,将品牌理念融入影片中,于无形中对受众产生影响,是微电影广告常用的表现手段.本文主要就微电影广告的营销模式进行研究,在深入分析微电影广告传播内容与传播渠道现状的基础上,着重从创意创新、内容组构与拓宽渠道三方面阐述微电影广告营销模式的发展策略,以深入挖掘微电影这一新型广告营销模式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微电影与以往电影的不同在于它们的传播渠道各不相同,本文通过分析微电影的传播模式与效果,展望微电影未来的发展趋势,并提出几点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0.
微电影是移动媒体技术发展的产物,以网络为依托和以短小精悍的电影叙事为表达方式,与传统广告传播方式不同,拥有社交和视频双重特点的微电影,创新性的开启了视频广告的传播模式。本文通过介绍微电影广告传播上的优势,结合新时期微电影的发展,进一步地挖掘了微电影广告的传播效果,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微电影广告传播效果的策略分析。  相似文献   

11.
金晶 《东南传播》2013,(7):88-89
在新媒体传播背景下,伴随着网络技术和数字技术的高速发展,微电影是"微文化"下应运而生的一种新艺术形式,与传统电影相比,微电影开创了全新的营销模式。本文就微电影营销中出现的新特点、营销模式和传播内容等进行分析。在肯定微电影自身优越性的同时,也指出其存在着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王亦男 《新闻世界》2013,(7):277-279
【摘要】随着网络时代的大发展,微电影成为一个新兴的传播产业,微电影有着电影般细腻的画面效果又依托着传播广泛的网络为载体,已然成为电影艺术中一朵奇葩。本文以近年来较为流行的微电影作为切入点,将微电影中的色彩与光线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实证分析的方法,探求光线与色彩对观众心理影响的重要意义,对微电影的研究和制作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微电影是以互联网为基础而发展起来的电影类型,它依托着新媒体的崛起而迅速成长,并凭借其碎片化、自主式的传播优势,逐步成为时代的宠儿。由于微电影的"微"字决定了其不同于传统的大电影,它要求制作者在相对简短的时间内,将电影的情节、主题以及情感渲染等诸多因素完整地展现在观众面前。至此,本文将围绕着微电影的制作与传播展开,浅析微电影的制作模式与传播模式,以期更好地探清微电影未来的前进方向。  相似文献   

14.
《新闻界》2014,(15)
微电影作为一种视觉艺术形式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其传播渠道也逐步从单一的网络等新媒体拓展至传统的电视媒体。本文分析了微电影的电视栏目化发展要素及微电影栏目普遍存在的问题,并对其发展模式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各地各级公安机关为加强公安宣传工作,制作了一批反映公安工作的微电影,通过网络、电视等传播渠道进行发布,取得了不错的反响。如何利用电影叙事规律制作出水平更加精良的公安微电影,从而有力地增进群众对公安机关的理解和支持,成为需要探讨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刘新芳 《报刊之友》2012,(9):99-100
微电影作为一种“电影植入广告”的新型视频形式,传播主体更加专业,互动性强,是一种具有时效性的电影。像一切新事物产生之初一样,在新媒体环境下,微电影同样面临着“‘位’的困惑”,“‘为’的多元与混乱”等困境,制约着微电影的成长壮大。从微电影经营——使之成为一个产业和微电影管理——使之健康发展两个角度,初探微电影在新媒介环境下的经营与管理策略,对微电影的未来发展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李万军 《视听》2016,(7):64-65
网络微电影是新媒体迅速发展的产物,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受众的需要,弥补了传统电影的不足,拓展了艺术审美领域,完成了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融合。其艺术特性根据受众的接受习惯,倾向于文本碎片化、叙事微型化、创作精确化、传播指向化的特点。新媒体时代给微电影的创作提供了新的理论发展思路与实践创作路径,使微电影能够得到更大的发展,并能传播更多的艺术及经济价值。网络微电影的艺术渲染力也将逐渐充满文本,作为弥补传统电影的角色,开始影视艺术的"文艺启蒙"。  相似文献   

18.
微电影与传统电影有着明显区别,其传播渠道的多样性以及满足了网络时代受众"浅阅读"的娱乐习惯,使得微电影呈现出迅猛的发展态势,目前已在产品宣传、品牌推广等方面得到广泛的应用。文章从传播学的角度,通过对微电影特性的探索,分析当前影响微电影产业的不利因素所在,并提出推动微电影产业健康发展的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19.
微时代的发展背景下,微电影广告如雨后春笋般走入了人们的生活,结合品牌的商业理念和创意的电影故事构造,将微电影品牌和当前的价值观进行升华。本文在对微电影广告的发展背景进行分析后,就微电影目前的传播现状进行了解,针对传播特点展开具体分析,最后给出在复杂的网络背景下微电影广告的发展前景分析,在理论和实例结合中得出结论,对微电影广告的发展给出良好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声屏世界》2012,(8):97-98
陆川知名导演网络是第一媒体平台,而微电影是在网络时代应运而生的。拍摄微电影能够让他这样的影院导演回到网络草莽时代,放低心态,回归到做学生的感觉,随心所欲地发挥。从创作角度来说,微电影不分等级只看作品,让他想起爱上电影的初衷。他亦预测,微电影是通过广告短片演变而来的,未来,商家有可能会放弃电视广告,网络会变成主导。王小帅著名导演微电影出现对电影人是个机会,它比传统短片投放渠道更单纯"。我们能够回到原始的创作电影的训练方式,通过短小的故事去构思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