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公共新闻业的核心是公众对于新闻业的参与.博客传播打破了专业传媒机构对信息发布和交换的垄断地位,使普通公民充当业余记者承担起了新闻报道的任务,在推进公共新闻业的发展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由于博客的传播主体多为业余记者,缺乏信息采编的专业技能,难以驾驭复杂持久的深度报道.尤其在重大事件的报道中,大量博客的信息加工仍然依赖于基于专业媒体的报道.因而,博客传播与专业媒体的汇流成为今后公共新闻业发展的一大走向.  相似文献   

2.
经过几年的时间跨度,新的媒介形态正成为重建新闻业的重要元素,如快速增长的网络、雄心勃勃的博客与微博、广泛应用的移动媒体、专业和业余记者交织的新闻业实验  相似文献   

3.
全媒体时代,传统媒体发展确实面临一些困难.针对新闻业对数字媒体威胁行业生存的担忧,美国新闻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默多克却认为:"我的观点恰恰相反.新闻业的未来前所未有地充满希望,如果编辑和制作人可以为读者和观众提供优质内容,新闻业可以兴旺发达."为了应对新媒体竞争,一些同行开始发展"一专多能"的全能型记者,也称"背包记者",不仅要会写,还要会拍摄照片,会制作视频、音频,会编辑整合各种信息,将一条新闻多元化处理.怎样看待这一现象?  相似文献   

4.
张伟伟 《传媒》2016,(5):72-73
新媒介技术的发展带来了新闻业的巨大变革.相比于其他记者,驻外记者受新媒介技术环境的影响可能更为深刻,因为他们面临对内和对外传播的双重压力.不过,新媒介技术在为驻外记者带来多重挑战的同时,也为他们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5.
《新闻界》2018,(11)
本文聚焦新闻业报道样态变迁的两条脉络。从精确新闻到数据新闻,新闻业拥抱社会科学中量的研究路径。数据新闻进一步借由透明来宣示客观,透明性正成为客观性的新内涵。从新新闻到非虚构写作,新闻业则从文学范式转向拥抱社会科学研究中质的研究路径。非虚构写作与质的研究方法有三个共同的特征:在采访方式上,推崇在自然主义;在记者与受访者关系上,提出向受访者学习;在意义的生成阶段,记者要与受访者达成视阈的融合以求真正的理解。近四十年前,Weaver等学者倡导新闻业要拥抱社会科学,但他们只关注到量的研究路径对新闻业的积极意义,本文进一步提出非虚构写作实践中映射出对质的研究路径的运用,我们将其视作新闻业与社会科学的第二次联姻。社会科学应用于新闻实践,使新闻业日益具有走向理解知识的可能。  相似文献   

6.
《中国记者》2012,(5):54
他们不是警察,却常常与犯罪分子打交道;他们不是演员,却能以假乱真,迷惑对手;他们不会十八般武艺,却不得不"潜入虎穴";他们时常心生恐惧,却必须鼓起所有勇气坚持到底。他们就是新闻队伍和舆论监督的"尖刀"——暗访记者。对于这些新闻业的"特种兵",深入了解他们的工作、生活、心理状态,有助于其更好发展,也有利于新闻业的健康。基于此,本刊本期邀请四位一线记者从不同角度谈谈他们的乐与苦、冷与暖,以及对一直在需求与争议中前行的暗访报道的见解和思考,欢迎来稿继续讨论。  相似文献   

7.
沈正赋 《当代传播》2011,(5):8-10,13
从古典新闻自由过渡到现代新闻自由,再发展到当代新闻自由,西方新闻自由在理论上虽然不断得到修正、调整和完善,从绝对走向相对,但现实中的新闻自由权却被媒体及其记者肆意滥用,政府和媒体之间存在着政治利益和商业利益的博弈,人权和公信力成为政府和媒体追求利益过程中最大的牺牲品,完全依靠新闻业的自律而缺乏社会他律的媒体监管机制,最...  相似文献   

8.
靳赫  高皓亮 《新闻世界》2010,(9):125-126
本文立足于新闻业的现实状况,分析了记者与新闻客观性的关系。现实要求媒体及记者在自身定位和发展过程中必须要兼顾新闻客观性的外在和内涵,追求新闻专业主义。  相似文献   

9.
《新闻界》2019,(1):4-13
本文从宏观维度的新闻业年度变化,以及中观维度的新闻业行动者、内容、分发、受众等四个方面,以相关案例、事件和数据为基础,整体勾勒2018年中国新闻业的变化图景。总体上看,媒体平台化和平台媒体化是本年度新闻业的重要变化,新闻业发展的年度特点主要包括:1.新闻行动者方面,专业媒体、机构媒体、自媒体和平台媒体共生于新新闻生态中;2.新闻内容方面,短视频在严格监管下发展迅猛;3.新闻分发方面,平台化和智能化分发机制逐渐占据主导地位;4.新闻受众方面,用户呈现参与主动性和表达情绪化特点。未来一段时间,平台媒体将比专业媒体面临更大的挑战。  相似文献   

10.
周娜  郭大伟 《报刊之友》2014,(4):106-107
随着新闻业竞争的日趋激烈,深度报道是保持媒体对人们吸引力的重要手段。而由于记者报道的客观性要求和其专业局限性,专家参与到新闻中就成为了必然选择。虽然专家参与能够弥补记者知识面的缺憾,让新闻更有权威性,但是现阶段专家参与新闻有时仍存在不足,这些均需要记者在节目制作过程中加以认识并注意避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