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商洛酒俗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商洛酒化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其酒俗表现出鲜明的地方特色。商洛人高饮酒,饮酒在其生活十分普遍,且表现出明显的娱乐性,是一项雅俗共赏的艺术活动。商洛酒俗中有着民族传统道德心理的积淀,体现着伦理教化的作用,表现了人们的善良之心和美好愿望。商洛酒俗中还有一些陋俗亟待改变。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古代社会中,节日饮酒的习俗源远流长,为世人所周知。饮酒,不仅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已成为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而且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几乎都有酒的身影。酒在中国已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使人们原本平平淡淡的生活显现出绚丽缤纷的色彩,表现出千般滋味万种情韵。我国有许多传统节日,每逢佳节倍思饮,节日饮酒和用酒已经成为中国各民族通行的习俗,在中国的节日习俗中都飘出阵阵酒香,酒在我国的节日中扮演着一个重要的"角色",形成了丰富多彩、生动形象的节日酒俗。  相似文献   

3.
中西诗歌中的酒文化比较略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酒作为一种文化可谓源远流长,但在中西诗歌作品中,酒的文化意义表现出很大差异.在中国,饮酒多为一种个人化行为,饮酒诗大多表现个人的借酒消愁,醉酒中仍有太多的理性和清醒;在西方,饮酒诗大多表现一种群体的狂欢、追求快乐,醉酒常常是一种大众行为,表现着人们最本能原始的冲动.  相似文献   

4.
酒俗是习俗的一种,能反映出当地社会生产力发展情况,社会价值观念,社会秩序等。黔北农村有一套地域色彩浓厚的酒俗,其中以婚宴酒俗、丧葬酒俗、端午酒俗、中秋酒俗、春节酒俗最为典型。这些酒俗反映了黔北农村生产力落后,男尊女卑,城市化进程缓慢的社会事实,反映了当地居民重视社会认同的价值观念,折射出当地社会关系单纯的社会特点。  相似文献   

5.
我国自古就有"诗酒相生,醉乐天真"的文化特征,元代也不例外.而且由于元代特殊的社会历史背景,元代作家相较于其他朝代作家而言,与酒更加亲密,"醉翁更多,醉歌疏狂,醉语益奇.""酒为欢伯,除忱来乐."人们乐时饮酒,意在欢庆;愁时饮酒,旨在除忱.元代作曲家们又有着怎样的忧和乐,寄托在酒的物质消解中.而诗酒不分家已成共识,元散曲作为广义的诗歌形式,与酒关系尤为密切,其中存在的种种酒饮酒文化又透露出曲作家们怎样的人生态度呢?本文对此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郭惠宇:找到一个好的切入点是一节课成功的关键。本节课以“酒”导入,以“酒”贯之,以“酒”作结;从“酒”中读李白,在“酒”上品人生。品出豪气,读出兴味。李明哲:我觉得本课有粗俗之嫌。“感情深,一口闷;感情铁,喝出血;感情浅,舔一舔;没感情也要赏个脸……”这些“俗文化”,是否适合在这样的课堂上展示?盛庆丰:应该说,教师“饮酒→劝酒诗→饮酒人”这样的解读思路,还是由浅入深,符合学生认知过程的。夏晴:题为《将进酒》,以“酒”切入似乎并不难。但能以平俗切入,在简单、平易的问答中,逐步升华,深入而浅出,则颇有些大手笔的气度了。譬如,…  相似文献   

7.
陶渊明的饮酒诗在其去全部诗作中占有重要地位,酒与陶渊明构生了一种典型的诗酒文化范型。在《饮酒》之五中,诗人着意表现出了一种无所利念、无所欠缺的圆满之人生境界,也彰显出一个悠然、恬适的陶渊明。在宿命、时代、个人三重困境的交相羁束之下,诗人屡屡碰壁,几经反复,最终定心“自然”,守拙归真。在辞彭泽令后的二十多年里,酒成了诗人的最重要的伴侣,诗人“寄酒为迹”,借酒遣怀,精神也得以进一步超脱,个体在重重困境中得以不断升华,直至“澄明之境”。  相似文献   

8.
历代诗人都解饮,自古以来,诗酒互不分家,南宋诗人陆游《剑南诗稿》中也有很多关于酒的诗篇。他嗜好酒,擅品酒,在数量颇为壮观的咏酒诗、饮酒诗、醉酒诗中,可以窥见诗人的人生观及当时的创作心态。作者借劲酒以助其诗兴和胆量,在醉酒的幻境中,诗歌和书法都表现出了迥异于平常的雄放与恣肆。诗人在沉醉中用诗歌抒发其对时间观和生死观的看法,或宣泄种种愁闷,尤其是有志不得中的抑塞愤懑,挥洒出迥于平常的豪兴与壮怀,凸显出其豪迈旷达的本真个性。  相似文献   

9.
酒文化是包括酒艺、酒德、酒俗、酒文艺、酒建筑在内的与酒有关的文化体系,是融诗文、书画、歌舞、辞令等艺术为一体,集历史、经济、思想、风情民俗、医学、旅游、食品、陶瓷工艺等为一堂的文化现象.酒文化的实质是饮酒的物质需要与精神享受的最佳耦合,是以修身养性和陶冶情操为目的的一种社会文化与道德意识.酒文化与旅游联姻的历史由来以久.据载,三国时江夏(令湖北武昌)有辛氏酒馆(今黄鹤楼),得道成仙的费文祎在该馆饮酒数年从不付钱,辛老板亦不索.后费以橘皮在酒馆墙壁画一鹤,告诉主人:“凡有客来饮酒,可请客拍手唱歌,壁画上的鹤会下来伴舞.”辛氏与酒客一试,果然画中鹤蹁蹁起舞,悠扬乐曲伴舞,助客饮酒,妙不可言,酒客莫不称奇、尽兴.辛氏酒馆由是声名大振,酒客蜂涌而至,十年间,辛氏成为富翁.费再度光临,跨壁中鹤乘云而去.辛氏感仙人、黄鹤之恩,在仙人骑鹤飞升处建楼,名黄鹤楼.后唐人雀颢慕名来此,才有了“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的慨叹.此故事当然纯系神话,但其道出了酒文化与旅游文化的互容关系,纯粹的饮酒构不成文化意蕴,纯粹的旅游也必然会索然无味.这还可从古文杰作《醉翁亭记》中人皆尽知的名句“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得到佐证.欧翁一语道破  相似文献   

10.
苏轼的作品经常写酒,很容易给读者造成一种错觉,那就是苏轼好酒,且酒量一定很大。而事实上苏轼不善饮酒,甚至有台湾学者考证出苏轼的酒量十分小。苏轼不善饮酒的原因至今尚无人论及,但从其文集中可找到相关线索,归纳起来,原因大致有二:一是受遗传因素影响,其父苏洵不善饮酒;二是苏轼有一些严重的疾病,如痔疮、肺病,限制他了饮酒。  相似文献   

11.
实景商洛花鼓山歌电视剧《天狗》将民间故事、传统山歌花鼓艺术与原生态的自然风光紧密融合,表达了主创人员对当代生态文化的重视。实景拍摄山水风光,还原秦岭腹地商洛原生态的自然人文风情;山歌花鼓,唱响了山地民间醇厚的乡风民俗;通过民间故事演绎山里人家朴素的民间情谊。在自然环境的熏陶和民间传统的承续中养成的民间性格和精神,对于当下倡导的生态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在民俗文化中饮食文化的现实表现最为鲜活,商洛地跨黄河、长江两大流域,物产丰富,其饮食结构和饮食习俗与商洛独特的地理自然环境有着质的联系。商洛人饮食结构简明,种类较多,菜肴较为简单。饮食习俗中三餐制是主流,也存在一日两餐的习俗。商洛饮食文化具有历史人文的流风余韵,主食和主要菜肴都具有明显的南北文化历史遗迹。商洛最有代表性的地方菜是商芝。商洛的许多饮食习俗都具有一定的符号意义,传递着丰富的文化信息,表达着美好的心愿和祝福。  相似文献   

13.
上海松江张泽镇村民日常生活中的礼物馈赠活动,体现了村民交际中的人情伦理和互惠原则。具体而言,当地流行的礼物馈曾习俗,在村民交际中承载着尽道德义务和表达感情的双重内容;当地至今仍有的制作和保存“喜帐”的民俗事象,这一习俗是村民家庭社交史中重大活动的真实留存,它显示了主人公人际关系网络的总貌;当地还存在“攀过房亲”这一村民交往中的传统习俗,这一习俗造就了乡村社会的一种互惠机制。  相似文献   

14.
割股疗亲是源自中国民间的一种底层文化,是中国古代民间为救治患病亲人而采取的一种自残身体的做法,主要体现在晚辈对长辈的治病过程中,是中国孝文化中一种极端表现。明清统治阶级(上层文化)并不提倡这种做法,但在明清时期的亳州,由于各种原因促使这种陋俗行为逆势而行,深刻影响了上层文化,形成了这一时期亳州独特的孝文化。  相似文献   

15.
明清以来,随着政府禁山政策的逐步松动和撤消,大量外省籍移民迁入陕西境内。他们来陕后多选择陕南山地。商洛市镇安县以其独特的山川地貌,成为迁入户的优先选择地。大量墓志也证明了这一点。他们不仅给镇安带来了大量人口,增加了劳动力,也将他们原籍的文化和风俗习惯传播开来。他们的开拓精神对我们今天的社会发展和西部大开发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流行文化是时代赋予在校大学生的特征文化,对当代大学生具有鲜明的导向意义,但其道德桎梏带来了大学生价值观念的混乱、文化心态的颠覆、道德修为意识的流失.要实现大学生流行文化的道德救赎,就必须对其抱持不回避、不抛弃的态度辩证取舍.  相似文献   

17.
Liza Tsaliki 《Sex education》2015,15(5):500-514
In an attempt to resist moral panics over children's media consumption, and especially girls' consumption of hyper-sexualised popular media, this paper aims to offer a more positive account of popular culture and young children's, especially girls', engagement with it. By adopting a historical approach to modern childhood and the moral panics associated with it, I argue that the consumption of entertainment media and popular culture is a leisure activity which, rather than facilitating or reinforcing female subordination and youth vulnerability, can be seen as a possible source of knowledge about sexuality, about the self and the social world. I draw on findings from qualitative research conducted in Athens with young schoolgirls aged 10–12 years about their favourite popular icons in order to examine the variety of their engagements with, readings and practices of popular culture. Their discursive accounts reveal the intricate ways in which pre-teenage girls make sense of fandom and stardom, discuss taste, fashion and body aesthetics, and construct notions of attractiveness and ethical selfhood.  相似文献   

18.
商洛地方特色饮食及其翻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商洛旅游业的深度开发为商洛地方餐饮业带来巨大发展空间。以宣传商洛特色饮食文化为出发点,以商洛特色饮食的历史民俗和文化特点为切入点,探讨了商洛特色饮食翻译的必要性。按照汉英翻译的基本原则,借助奥运菜谱的翻译方法,归纳了商洛特色饮食及其菜品命名的写实性特点,总结出商洛特色饮食英译的几种具体实用的方法,并对商洛特色饮食中的某些菜品做初步翻译研究。  相似文献   

19.
英语中由色彩词汇构成的成语使用广泛,形象生动,语言洗炼,富于哲理。色彩词汇与民族特定的历史、文化、生活、风俗习惯、地理环境等有着密切的联系,不同的历史文化、地域文化、习俗文化产生出不同的文化特征的色彩词汇成语。了解和弄清这些成语的文化特征,是学习和研究色彩词汇的前提。  相似文献   

20.
赵书昭 《唐山学院学报》2021,34(1):14-20,79
李大钊出生于冀东大地,故乡壮美山河的陶冶,淳朴乡风的熏陶,夷齐精神的浸润,燕赵文化的影响,对李大钊道德人格的塑造起到了非常积极的影响和作用.深入研究这一问题,有利于解读李大钊伟大人格形成的文化密码,有利于继承和弘扬大钊精神,发展和繁荣大钊故乡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