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卒史本秦官。汉承秦制,中央及郡县属吏中皆有卒史,其秩有百石者,亦有二百石者。卒史有定员,其人数不可任意增减。卒史之职的取得盖有三途:一通过考试录用,二为长吏所辟除,三通过入钱谷获取。郡太守之卒史虽小吏,却有相当的政治活动能量,甚为人所重。  相似文献   

2.
汉代以郡国守相为代表的二千石长吏号称“吏民之本”,其任职期限不仅体现了当时官僚制度的建设状况,同时也映射出鲜明的时代特色。从西汉前期的久任至宣帝年间大致以3年为基准;东汉前期复归久任,然后再次废乱。貌似反复的背后,反映出地方长吏任期制在形成初期经历的波动和曲折。尽管两汉时期的官僚制度尚难以完全具备近代行政所要求的理性要素,但与“三互法”、考课制度、致仕制度等一起,以“三载考绩”为基础的任期制也逐渐作为“汉法”而为人们认可和接受,成为专制帝国在行政上控制地方的重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3.
《尹湾汉墓简牍》所载《东海郡下辖长吏名籍》完整而具体地反映了西汉东海郡长吏升迁的途径及原因等,是探讨当时地方行政制度中长史升迁问题的珍贵资料。从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其一,它体现了汉代官僚制度的流动性和机动性,表明汉代官僚制度已成熟与发达;其二,汉代官僚制度有着一套完整的迁除管理方式而并非察举制一种。  相似文献   

4.
县令官名。战国时秦国始设。掌一县民政、司法、财赋等各类事务,诸如宣扬礼义,教化百姓;运用刑法,惩戒犯法、违禁者;主持修治境内公共设施;征集赋役;管理户口;赈济灾民等。下辖丞、尉等长吏和斗食、佐史等少吏。通常于万户以上县设“令”,秩禄千石至六百石不等;于万户以下县设“长”,秩禄五百石至三百石不等。亦有于地广人稀、仅辖数百户之  相似文献   

5.
作为武官的司马,广泛存在于汉代官制的诸多系统中,数量十分惊人。它们属于汉代官僚系统的中下级官吏,是帝国统治秩序得以维持的骨干力量。通观两汉历史,司马职官一直都有设置,有着自己的命名规则、广泛的职权、不同的秩级和众多属官,这些复杂的情况正说明了司马职官在汉代国家统治机构中的地位。自西汉到东汉,司马也呈现出数量逐步增加、职权范围或种类日渐扩大和地位缓慢下降的变化。  相似文献   

6.
魏周府兵制,除具有置府收兵与行军作战等军事功能外,又有使军将在朝廷中仕官的政治功能。军将拥有的府兵军号常常被用来分职授阶。这使得府兵军号逐渐与本来职事相分离,转变为一类散秩,又由散秩经位阶序列化,发展为戎秩。戎秩与将军号共同发挥特殊的本阶作用,有力地推动了魏周国家官僚体制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汉代官吏选任中除有正常的仕进外,还存在不以典章制度或诏令为规则的身份“破格”现象。史籍所见汉代官吏选任中的身份“破格”现象大致可分为商贾为官、王国官吏担任中央官员、臧吏为官、宗室典三河、打破“任子”身份限制为官等五大类。其中,既有因为才能、声名和功劳出众而被“破格”选任的官吏,也有因为家世显贵、受皇帝喜爱等因素被“破格”擢拔者。汉代官吏的身份“破格”现象既有灵活用人、激励他人进取、维护封建统治的积极作用,也有有失公平、破坏规章制度的消极影响。究其根本,是汉代官僚制度的不完善造成的。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封建社会中,官僚权贵凭借政治、经济特权,进行商业活动的记载一直不绝于书。这种现象在我国南北大分裂的东晋南朝时期尤其普遍,其作用和影响亦颇为深远,本文拟对此问题略作探讨。 一、官僚经商的普遍化 东晋南朝时期,官僚经商空前活跃。这首先表现在:经商阶层极其广泛。上自皇帝、公卿百官,下至地方守宰、军士、小吏等,几乎囊括了统治阶级的各个阶层。  相似文献   

9.
讨论了3阶张量的最佳秩-r逼近有关性质,并基于此建立了3阶张量的最佳秩-r逼近唯一的充分条件.  相似文献   

10.
尹湾汉简《东海郡吏员簿》再次证明,汉代"有秩"和"啬夫"实乃两个独立官名:"有秩"分"官有秩"和"乡有秩"两类",啬夫"分"官啬夫"和"乡啬夫"两类。中华书局版《汉书·百官公卿表》及《后汉书·百官志》关于"有秩、啬夫"之点校正确无误,是历史事实的反映。  相似文献   

11.
薛新力先生认为戊己校尉秩俸的秩只有六百石,并且将其命名含义解释为天干地支与八校尉的对应关系,笔者利用传世文献和出土文献两方面材料,证明戊己校尉的秩应该在比二千石以上,而其命名含义也与天干地支和八校尉的对应关系无关.  相似文献   

12.
1。证明矩阵的秩的公式(1>设A、B分别为,mXk,kxn矩阵,则有 秩(AB)妻秩(A)+秩(B)一k证设秩人=r三,秩B二r:,由矩阵的PQ分解 QQ、,Z、、夕︸00Ir0A一p,(。一,、:(其中P,Q:分别为m、:阶可逆阵,Q,,一P:为K阶可逆阵。得 00,Iro 产‘、八“一Pl(U‘:)Q;P:令C一Q lp:一(C一C:C3C‘)(C是可逆的),且C,为r,阶矩阵,C‘为k一r:阶矩阵,则有、(艺‘:一(笔‘g()C 1 CZC 3C‘)碑‘、、少‘、夕矛00Ir0 。︸z吸、/.、、,了、.产、.产C一C;00 . 陇 .、、./ 00︸CO一(其中C是r妥义r:矩阵,r夏,r:《K,所以 目 ︸、./ 00︸Co秩AB一秩(、少/ O0…  相似文献   

13.
居延汉简中的俸钱名籍王廷洽关于汉代官吏的俸禄制度,由于《史记》、《汉书》、《后汉书》等只是简单地记载了从大将军、三公到住史的级秩为中二千石到百石,间或又点滴地提及俸钱、廪食的名目,致使后世学者一度无法认清这一问题.又由于居延汉简保留不少“受奉名籍”、...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长沙五一广场东汉简牍(一)》中简54和简57文本的分析,结合传世文献相近职官的进行比较,认为秦汉史籍所不载的“安民史”当属基层职官制度中的“百石属”小吏,其职能为民事调解、安抚流民等,是民族混融地区为缓和矛盾和便于统治因地制宜设置的职官。  相似文献   

15.
少年郎官作为汉代官僚系统中特殊的组成部分,一直存在于汉代的政治生活中。他们在汉代大倡儒学和重视对官员进行优抚的背景下,或以察举、考试入仕,或因父子、外戚为郎,出入禁中,参机要政,入可升迁高级官吏,出可调任地方守令,而且很多人日后成为左右汉代历史命运的权臣。少年郎官以其特殊的禀赋资质,影响着汉代历史的发展,成为汉代政治生活的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相似文献   

16.
安平泰: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一册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中有一句“粪土当年万户侯”,“万户侯”一词,课本注为“这里借指大军阀、大官僚”。很多有关毛泽东诗词鉴赏的书也大多如此注解。我认为,这个注解不够准确。万户侯是汉代的封侯,食邑万户,后借指功名富贵。这里的“万户侯”也应该是这个意思。并且,在这里把军阀、官僚看作是粪土,在道理上也讲不通。军阀、官僚怎么是粪土呢?更为重要的是,从语法上说,“粪土当年万户侯”是一倒装句,按照正常语序应是“当年粪土万户侯”。意思是,毛泽东和他的少年同学,“风华  相似文献   

17.
设 A 是秩为 r 的 m×n 矩阵,则存在 m 阶可逆阵 P 及 n 阶可逆阵 Q,使 A=P((?))Q.本文灵活地运用这一重要结论证明一些有关结果.例1 若 B_(nk)列满秩,则存在 A_(kn)行满秩,使 A_(kn)B_(nk)=I_k.事实上,因为 B_(nk)列满秩,故其称为 k,从而存在 n 阶可逆阵 P 及 k 阶可逆阵 Q,使B_(nk)=P((?))Q.于是有 A_(kn)(?)Q~(-1)(I_k 0).P~(-1),使 A_(kn)B_(nk)=I_k.得证.利用本文开头所述的结论,以及例1的结果,还可以给出矩阵的满秩分解这一熟知  相似文献   

18.
证明了n阶3-幂零矩阵秩的取值范围,并给出多种表示方法。同时,得到n阶3-幂零矩阵秩为定值时Jordan规范型个数的算法,并根据表示法,算出最大秩的Jordan规范型的个数。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史籍中有关肃慎的历史记载大致可以分为两个时期,一是先秦至汉代,二是三国及后世.第一部分中,肃慎在史籍上以多种姿态出现,但也存在部分问题,如肃慎的读音、肃慎与中原的联系以及具有神话色彩的肃慎的史料.第二部分中,从肃慎进贡入手,探讨了肃慎进贡所代表的意义,即其被统治者当作宣传文治武功和天命所在的工具.同时,"肃慎"一...  相似文献   

20.
说文谈史     
孟姜女不姓“孟”孟姜女的原型出自于史籍《左传》。《左传》中记载,齐国有个叫杞梁的人,在攻打莒国时战死,“齐侯归,遇杞梁之毒于郊,使吊之”。由此可见,孟姜女本来没有姓名,而且与长城没有关系。汉代的《说苑》一书,在此记载基础上加上了“其妻闻之而哭,城为之阤(塌下)而隅(墙角)寿之崩”。汉代的《列女传》和《闺苑》等书中均记有此事。“孟姜女”之名最早见于敦煌石窟后室残卷中的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