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本文阐明促进居民健康素养提升“四进”工作机制的内涵、建构思路和运行方式,从医药类职业院校的社会职责、服务社会的渠道创新两个方面论述构建与运行“四进”工作机制的必要性,从职业教育集团多主体协同、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健康科普服务保障等多个视角,总结“四进”工作机制的价值及成效。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居民健康素养状况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有关调查与研究逐渐开展。我国居民总体健康素养水平较低,但稳步上升。本文主要从居民健康素养现状、影响因素两方面,对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分析。  相似文献   

3.
以促进高中生健康教育为目的,分层整群随机抽样,对高中生电子健康素养及互动性健康素养的情况进行调查。方差分析和Person相关分析显示,高中生具备一定水平的电子健康素养及互动性健康素养,且两者呈正相关,但电子健康信息的评判能力及日常体力活动较为缺乏,应针对薄弱环节开展相关健康教育以提升健康素养水平。  相似文献   

4.
《考试周刊》2018,(59):4-5
目的:了解苏州市高职学生健康素养的现状,为学校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卫生部编制的中国居民健康素养调查问卷对苏州某高职院校抽取的80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本次调查高职学生具备健康素养的比例为0.84%,具备健康基本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健康基本技能三个方面的比例分别为1.39%、13.37%和73.12%。不同专业具备健康素养的比例没有统计学差异;母亲文化程度不同,子女具备健康素养的比例不同,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苏州高职学生健康素养整体水平偏低,特别是健康基本知识和理念,学校相关部门应制定有针对性的健康素养干预措施,努力提高学生健康素养水平。  相似文献   

5.
作为世卫组织所提倡的一种新的健康策略,创建健康促进学校有助于师生更好地掌握改善自身与他人健康素养的能力。健康素养是衡量卫生计生工作的综合性指标,但当前我国公民,尤其是中学生健康素养不高,亟待采取有效措施予以提升。本文以健康促进学校的创建为契机,探讨其对初中生健康素养的影响,以期能够为健康促进学校的创建以及初中生健康素养的提升提供有效依据。  相似文献   

6.
健康教育是提升农民健康素养的重要举措。调查结果表明,苏州市农村居民健康素养总体偏低,且健康知识知晓率高于健康行为形成率。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学历和不同职业村民健康素养具有明显差异。基于农村居民健康素养现状,构建农村健康教育体系的建议是:健全农村健康教育机构;拓宽农村健康教育经费来源渠道;丰富健康教育内容,着力改变村民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确定健康教育重点人群,重心放在农村弱势群体上;加强健康教育硬件设施和传媒建设,多种形式开展健康教育;加强农村健康教育计划设计、检测管理和评价。  相似文献   

7.
中国居民健康水平的地区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预期寿命来反映居民健康水平,应用变异系数、极值差率和泰尔指数等方法考察我国居民健康水平的地区差异变动,同时按不同区域对泰尔指数进行了分解,从而考察了居民健康水平地区差异的构成,最后对我国居民健康水平的地区差异进行了σ收敛和β收敛检验。结果表明,居民健康水平差异主要表现为东中西三大区域间的差异,经济发达地区居民健康水平高于不发达地区,同时居民健康水平差异呈现明显缩小的趋势。  相似文献   

8.
提升学生健康素养,是教育强国建设的基础目标之一。学生健康素养的本质与我国学生核心素养培养要求内在一致。通过明确学生健康素养的内涵,发现其与公民健康素养既相通又有差异。从健康教育学科建设的理论研究视角,学生健康素养包括健康知识和技能、健康观念和态度、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三个维度,健康知识和技能维度又包含身体(或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三层次,揭示学生健康素养的连贯性、阶段性、相通性、可塑性特点。从学校健康教育的实践探索视角,在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的不同阶段,健康素养养成的维度和层次各有侧重,形成了逻辑时序和清晰框架。建议推行学校健康教育、创新实施体教融合、拓宽社会性人格培养路径,协同促进学生健康素养养成。  相似文献   

9.
叶显芳 《高教论坛》2013,(4):118-120
运用文献资料和访谈的方法,通过对健康体育、健康素养进行分析,剖析影响健康素养形成的因素,提出促进学生健康素养形成的措施,强化高职院校健康体育序列化教育。  相似文献   

10.
调查显示大多居民渴望得到更多的健康知识且不同年龄对健康知识需求不同,提示今后应大力开展健康教育工作,全面提高居民的健康知识水平。  相似文献   

11.
进入信息时代,非医学类院校图书馆在承担信息教育和服务职能过程中,如何发挥自身资源优势,满足读者对健康信息的需求,提升读者的健康信息素养就变得愈加重要。通过介绍健康信息素养教育、健康信息服务的概念,分析非医学类高校图书馆健康信息素养教育的现状及其必要性,借鉴医学院校图书馆的实践经验并结合实际,为非医学类高校图书馆健康信息素养教育的开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2.
基于在浙江和甘肃两省搜集到的中国健康与营养追踪调查预调查数据(CHARLsPILOT),区分城乡实证考察了中国居民健康与社会经济地位之间的关系.在健康衡量方面,涵盖主观自评健康(SRH)、生理性健康指标如工具性日常活动能力,以及用于衡量心理消极程度的心理消极得分.社会经济地位则由受教育程度、家庭人均收入来测度,同时还控制性别、年龄、婚姻状况、省份等因素.结果表明:在中国,不论城市还是农村,居民健康与社会经济地位之间均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不同社会经济地位的居民之间存在明显的健康梯度,此外,性别、年龄、省份等因素对于居民健康均有着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健康是人首要和珍贵的财富,实现健康及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提高健康素养。健康素养是保障人全面发展的必备素养,是反映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综合性指标,是体现教育质量和教育公平的重要素养。健康素养具有综合性、层次性、互动性、终身性和目的性等特点。基于健康素养的不同界定,国际上开发了大量的以成年人为对象的健康素养评价工具。国际上的健康素养研究为我国学生健康生活素养研究的开展提供了借鉴:应准确理解和把握学生健康生活素养的内涵,开发完善我国学生健康生活素养的评价体系,高度重视沟通性和批判性健康素养的培养。  相似文献   

14.
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从网络中获得健康信息和利用这些信息保持自己健康的技能——电子健康素养,已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文章阐述了电子健康素养的内涵,常用的3个电子健康素养的测评工具——电子健康素养量表(eHealth Literacy Scale, e HEALS)、高校学生电子媒介健康素养量表(eHealth Literacy Scale for College Students)、电子健康素养问卷(eHealth Literacy Questionnaire, e HLQ);从2个方面介绍了护生电子健康素养现状的文献研究:护生电子健康素养的影响因素、电子健康素养对护生产生的积极影响。最后,文章结合现状提出建议:国家提高互联网准入门槛并督促各网络平台加强健康内容的审核;政府加强基础网络服务设施建设,确保网络的覆盖率;学校将电子健康知识纳入护理课程以帮助学生获取和评估健康知识等。  相似文献   

15.
林超华 《教育技术导刊》2015,14(12):124-126
通过建立居民呼吸健康档案采集平台,为呼吸系统疾病临床转化研究提供数据基础。对呼吸健康档案建设中的数据标准及数据格式进行了详细分析与设计,采集相应的呼吸健康档案数据、呼吸疾病等相关信息,实现研究机构之间的数据共享和多级医院之间的双向转诊数据需求。  相似文献   

16.
健康素养是21世纪人们必需具备的一种素养,是健康不可或缺的决定因素,决定个体具有动机和能力去获取、理解和利用健康信息,并通过这些途径促进和维持健康。儿童青少年正处在其人生发展和各种行为形成塑造的重要时期,而青少年健康素养的水平高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全民的健康素养状况。  相似文献   

17.
良好的健康素养能促进健康。健康素养与身体素质有所不同。一个人的体质好坏,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都起重要作用,而健康素养主要靠后天培养和引导形成。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的健康素养,不仅仅有利于孩子的身体健康。还可以促进孩子科学文化知识学习和提高道德修养水平。  相似文献   

18.
崔雨 《职教通讯》2017,(8):35-37
健康服务类高职生毕业后主要从事健康服务类工作,其工作性质决定了需要具备良好的基本素养,其中人文素养是基本素养的基础。培育健康服务类高职生人文素养可通过借鉴国外学校通识教育经验并融合健康服务行业文化,实行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人文素养教育与专业素养教育相结合、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相结合等途径,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9.
高等教育是开展健康信息素养教育的重要途径,通过调研国外高校信息管理类院校开展健康信息素养教育的最优实践,提出开展健康信息素养课程建设的总体思路,同时结合该文作者的教学实践提出了两方面的思考。  相似文献   

20.
通过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2290名大学生进行的健康素养的调查显示,大学生具备健康素养的总体水平为66.2%,这处于合格以上比较高的水平;具备基本知识、健康生活方式、基本技能三方面素养的比例分别是42.8%、59.2%和41.0%,具备健康生活方式素养的比例最高、基本知识素养次之、基本技能素养最低;具备六类健康问题素养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