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李克梅 《体育风尚》2020,(1):198-199
2019年,中国马拉松产业依然在"高速公路"上一路狂奔,根据中国田径协会的统计,从2010年马拉松注册赛事仅有13场,短短9年时间,中国马拉松赛事数量实现了100倍的增长,预计到2020年,全国马拉松赛事场次将超过1900场。在赛事审批放开、地方政府和公司企业办赛热情高涨的情况下,一项赛事服务质量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其未来的发展。因此,如何对志愿者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如何能够物尽其用人尽其责,如何与志愿者携手共同实现马拉松比赛顺利举行,均成为马拉松管理研究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主要从马拉松志愿者参与动机的角度出发,分析马拉松志愿者的参与动机,以满足其动机为抓手,提出相对应的科学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2.
正众所周知,马拉松跑是最富挑战性的运动项目之一。当今,马拉松运动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开展,除了奖金最高和参赛运动员水平最高的"马拉松大满贯"6站赛事外,在我国内地,每年都有近20场的马拉松赛事,越来越多的马拉松爱好者投入其中,它已经成为全民健身的一项重要运动形式。马拉松运动是一项超长距离的极限运动,对参赛者而言,不仅是体力、耐力的考验,更是生理和心理上的挑战。业余马拉松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应注意哪些问题呢?  相似文献   

3.
漫画     
《新体育》2011,(11):79-79
2011北京马拉松博览会开设路跑饕餮盛宴 10月14日至16日,由中国体育用品业联合会和中国田径协会主办的2011北京马拉松博览会在北京奥林匹克中心区庆典广场盛大开幕。本届博览会在“鸟巢”和“水立方”之间的庆典广场上搭建起了5000平方米的展区,现场汇集了运动鞋服、运动营养品、体质监测和辅助训练器材、时尚产品四大类别的路跑装备,并增加健身类训练器材和旅游类产品的展示。  相似文献   

4.
马拉松作为一种长距离耐久跑项目,对运动员体能分配有一定的要求。而业余跑者因缺乏科学的训练和体能分配指导,导致他们在比赛中受到运动损伤的风险较高且完赛率较低。因此,文章通过对业余马拉松俱乐部成员进行问卷调查,了解业余全程马拉松跑者的体能训练现状以及他们在比赛过程中速度分配的特征和不同赛段的感受,从而分析他们在全程马拉松比赛中的体能分配方式并给出一定的训练建议。  相似文献   

5.
随着全民健身运动的积极推进,近10年来,包括马拉松比赛(半程及小马拉松等)在内的长距离跑在我国掀起热潮.据不完全统计,2013年我国举办的马拉松赛事(全程及半程)近40个.除了赛事数量增加,参赛选手的数量也在增加.如2012年上海马拉松赛参赛选手人数首次超过3万人,比上年增加约19%;苏州2013年半程马拉松赛报名选手为1.8万人,比2012年增加约50%.在长距离跑比赛中,大多数参赛者是业余选手.近年来,在国内外马拉松比赛中,时常有业余选手受伤甚至猝死的报道.  相似文献   

6.
《体育博览》2013,(1):50-51
2013建发厦门国际马拉松将于2013年1月5日在中国厦门鸣枪开跑,厦门国际马拉松创办于2003年,由中国田径协会和厦门市政府联合主办,经过几年的发展,赛事以其较高的赛事组织水平,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马拉松赛事的增多,参赛跑者出现了一些不文明不规范的现象。本文通过文献综述法对跑者的特征进行分析,针对跑者目前出现的问题,寻找可行的跑者发展措施。以期为马拉松赛事良性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8.
近5年来,我国马拉松赛事呈“爆发式”增长。2020年遭遇“黑天鹅”事件后,各大城市的马拉松赛事刚刚恢复生机,又将在今年 10 月面临严峻的挑战。在疫情常态化的背景下,赛事不断延期和取消,如何有效应对和降低赛事延期对跑者们的不利影响,成为广大跑友们最关心的问题。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对疫情背景下跑者们该何去何从的困境以及如何应对进行研究。研究认为,当前疫情常态化下国家政府以大局为重,延期取消我国几乎全部的马拉松赛事,职业选手没有了收入,大众选手也没有赛事可参与。应对策略:抓住办赛困境,探索新的办赛制度,发展多元化参赛渠道,减少跑者们的损失,大力发展线上马拉松,推动马拉松运动在我国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通过文献资料、随机访谈、专家咨询等研究方法,建立了马拉松赛事对举办地城市形象影响的跑者价值感知测评模型,运用样本数据对模型进行适配,进一步构建马拉松赛事影响举办地城市形象的跑者价值感知与行为意向的结构方程模型。结果显示,马拉松赛事影响举办地城市形象的跑者价值感知测评模型包含6个维度城市规划与建设影响维度、城市政府治理影响维度、城市经济发展影响维度、城市市民行为影响维度、城市对外宣传影响维度和城市文化发展影响维度。马拉松赛事对举办地城市形象影响的跑者价值感知在不同性别群体、不同年龄群体、不同职业群体、不同文化程度群体、不同地域分布群体之间存在差异性,但其显著性的表现维度各具差异。关于马拉松赛事对举办地城市形象影响的价值感知与行为意向的结构方程模型,其各项适配指数均达到优良水平,说明预设结构方程模型适配效果较好。5个潜变量对行为意向的标准化路径系数均通过了1‰的显著性水平检验,表明马拉松赛事影响举办地城市形象的跑者价值感知对其行为意向产生了比较显著的干预效果,由此反映出马拉松赛事对举办地城市形象的影响是比较显著的,影响辐射面越来越广。  相似文献   

10.
继成功举办第1届厦门国际马拉松比赛后,由中国田径协会与厦门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2004夏新厦门国际马拉松赛,将于2004年3月27日8时,在风景如画的厦门鸣枪。这是与北京国际马拉松赛共同形成的中国南北两大马拉松赛事。  相似文献   

11.
奔跑新儋州     
李梓菲 《新体育》2021,(1):96-97
冬天的儋州温润宜人,广纳来客。2020年12月20日上午,海南儋州马拉松赛如约在儋州市文化广场激情开跑。儋州马拉松赛是海南省历史最悠久的马拉松赛事,2018、2019连续两年荣获中国田协马拉松金牌赛事。  相似文献   

12.
随着北京马拉松发展成熟,北京马拉松“公益跑”逐渐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在系统整理历年北京马拉松“公益跑”募捐方法的基础上,从北京马拉松“公益跑”赛事品牌、公益跑比赛参与方式、赛事募捐主体,寻找扩大北京马拉松“公益跑”募捐路径的方法。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调查北京马拉松“公益跑”募捐路径现状,并进一步分析丰富“公益跑”比赛参与方式、增加募捐主体、扩大捐赠者范围等问题,为北京马拉松“公益跑”长久健康发展提供可借鉴参考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近些年马拉松项目被越来越多的群众所关注,马拉松项目不再只是专业运动员的竞赛项目,普通大众爱好者也可以参与其中,每年比赛次数和参加人数不.断增加,马拉松成为热门的体育项目。马拉松全程42195公里,想要完成一场马拉松赛事,对身体能量消耗是非常巨大的。通过科学合理的耐力训练,不仅可以顺利完成比赛提高自身成绩,还可以增强意志品质提高身体素质。本文主要分析马拉松项目的特点,研究马拉松耐力训练方法,为马拉松爱好者和运动员提供科学合理的训练方法,有助于增强体质、锻炼意志、培养素质。  相似文献   

14.
深入剖析高质量马拉松赛事的吸引力感知维度,对比掌握部分普通赛事报名不足的主要因素,探究不同马拉松赛事的吸引力问题。基于跑者需求侧视角探讨马拉松赛事的吸引力感知维度,指出赛事吸引力是今后打造头部IP马拉松赛事的主要着力点。采用混合研究方法,首先,基于扎根理论从众多错综复杂影响马拉松赛事吸引力的因素中提炼了赛事质量、过程体验、参赛成本和赛事服务4个关键维度;其次,采用量化分析识别了4个感知维度的不同影响力,同时检验其对跑者再次参与赛事意愿的预测能力;最后,基于质性研究和量化研究的客观精确结合,分析了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15.
拥有2500多年历史的马拉松是一项参与门槛低的赛事,因而全球范围内参与人数众多,很少有人关注长距离跑精英运动员的训练特征,本文撰写者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研究2004年美国奥林匹克马拉松测试赛男子女子达标运动员的训练特征。总结93名运动员的测试结果,主要内容从运动员身体特征和成绩、运动员训练训练情况方面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6.
《中华武术》2006,(10):43-43
本刊讯 2006年9月6日下午,2006全日空北京国际马拉松赛事发布会在国家体育总局新闻发布厅正式召开。赛事主办方中国田径协会代表、赛事推广方八方环球公司代表、冠名赞助商全日空代表及医学专家、志愿者代表等相关人士出席了本次媒体发布会。  相似文献   

17.
“马拉松跑”是我国体育产业大发展的代表性运动,政府部门和中国田协连续出台多项措施推动马拉松赛事的科学化发展。“马拉松跑”已经成为推动全民健身、弘扬体育文化、建设健康中国的重要平台,成为发展体育产业、推动体育领域供给侧改革的重要引擎,有效带动健身、休闲、娱乐、旅游和设施装备等相关产业发展,使我国马拉松赛事的关注度和产业效应不断增加。采用文献法、调查法、逻辑法等,对我国当前马拉松赛事开展情况进行分析发现,当前我国马拉松赛事增长速度虽快,但由于缺乏科学化发展规划和相关专业人才,导致大量赛事之间盲目模仿,在赛事组织、赛事内容、赛事营销、品牌建设等方面存在较为严重的“同质化”问题,特色和内涵缺失。建议通过建立多方合作的组织机制、建立多样化的竞赛体系、提升马拉松赛事品牌质量、培育全面监管下的产业市场、加强行业人才队伍培养的方式消解“同质化”问题给我国马拉松赛事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促进其实现科学化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18.
体育博览     
三联生活周刊一起跑-跑步能否再次成为全民运动1896年第一个马拉松奥运冠军是一名乡间邮递员,那时的比赛充满浓烈的业余精神。如今,一个业余参加田径训练的人想在奥运会上露面已经绝无可能。  相似文献   

19.
《湖北体育科技》2018,(12):1054-1056
在中国经济发展驱动、城市开放使然、全民健身战略实施和赛事审批制度改革等主要原因影响下,我国城市马拉松呈现快速发展之势,但在发展中存在跑友对马拉松的认识、赛事经营策略和赛事细节服务等不足的突出问题,提出拓宽赛事宣传渠道、提高赛事服务质量、普及高校马拉松运动和加紧赛事资源开发等发展策略,促进我国马拉松赛事快速健康的发展,对助推我国体育强国梦早日实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人民大众对健康的关注越来越多,马拉松运动的普及化日益提高,参与度逐步提升,参赛人数直线上升,但同时运动损伤、猝死案例也层出不穷。该文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厦门市业余马拉松参赛选手的赛前训练行为进行深入研究。其目的是为业余马拉松选手提供科学训练的建议,为厦门马拉松运动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