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前,全国有不少企业报。这些小报,在企业党委的领导下,立足本企业,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传播爱国主义和共产主义思想,反映舆论,传递信息,为办好社会主义企业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它是企业职工最直接、最具体的宣传者、鼓动者和组织者。企业报的主要特点是: ——有较强的专业性。企业报具有其他报纸的共性,也有它的个性。它的个性就是企业的特点在报纸上的反映。这就要求企业报从本企业的实际出发,努力反映出本行业的特点,本企业职工的风貌。——根据中央的指示精神和木企业党委的意图,以本企业党委的中心工作为主要宣传内  相似文献   

2.
目前,我国由新闻出版部门登记在册的企业报大约有1000余家,未登记在册的数目不少。企业报是我国报业系统中发展最快、数量最多的一种报纸。如果按每家报纸发行5000份计算,全国企业报总发行量大约在500万份左右。这是一个不小的数字。企业报的特点是:1.直...  相似文献   

3.
由国家新闻出版署报纸司、中国记协国内部、中国企业报协会联合举办的首届全国企业报评选活动最近在京揭晓。山西记协推荐的《煤气化报》、《大同矿工报》、《山西电力报》、《铁路工程报》、《太钢日报》荣获‘首届全国百优企业报’称号。  相似文献   

4.
从企业报的特点看中原石油报陈广琳目前,体现企业报特点、受到读者欢迎的企业报很多,中原油田主办的对开四版日报———中原石油报即是其中的一份。定位独特。企业报就其性质而言,是企业党委的机关报,担负的相应任务是指导企业的精神文明建设和职工的政治思想工作;同...  相似文献   

5.
中共太原钢铁公司党委机关报——太钢报,每周出三期,每期发到班组,工人们争相传看。他们说:太钢报唱咱工厂的调,说咱工人的话,看着起眼,听着舒坦。太钢报四开四版,坚持小报小办的方针,初步办出企业小报的特色:一是紧紧围绕生产中心;二是关心职工思想和生活。不久前,有两位读  相似文献   

6.
企业报有没有可读性?如何提高可读性?历来是人们的热门话题,也是新闻工作者的新的课题。企业报的报道范围窄,这是众所周知的客观事实。综合性报纸虽然报道面很宽,可是它不可能面面俱到地报道各大企业的状况,这个空档只能由企业报来弥补。企业报由于能充分地报道企业发展的状况,直接传达企业领导的工作意图和反映职工的呼声,因此在企业系统的读者中占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可是企业这种优势,并不能说明企业报的可读性已经解决了。如何解决企业报的可读性? 首先,办报人员要珍视企业领导人积极参与办报的意识。随着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企业领导越来越感到综合性报纸在信息交流和教育职工方面满足不了企业发展的需求,越来越想办一张围绕自己企业特点,较集中地反映企业情况的报纸,在企业内交流信息和教育职工,在企业外向社会显示企业的存在和发展,谋求社会的支持和合作。企业领导基于这种办报的目的,往往把企业报看成是企业的机关报,看作是企业党政  相似文献   

7.
《今传媒》1995,(5)
试说企业报文艺副刊的特点及选稿标准文/陈玉恒企业报文艺副刊作为报纸文艺副刊的一种,应具有新闻性、文艺性、通俗性。但是,企业报又是企业主办的。以刊登企业内部新闻为主的、向职工发行的定期出版物。这就决定了企业报文艺副刊与党报、行业报、专业报和晚报不同的个...  相似文献   

8.
在新的历史时期,企业报应具备什么样的特点?办出什么样的特色?几年来在新闻改革中,我们有所体会。一、要反映本企业的特点,办出本企业特色。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某些特点,企业报要反映本企业的特点,诸如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作用,职员、工人在两个文明建设中特有的精神、风格,突出的贡献,取得的显著成绩和经验;本企业的经济优势、资源优势、人才优势;特有的地理环境、风土人情,突出的人和事,等等。江汉石油管理局是全国党风建设先进单位,也是全国思想政治工作优秀企业,这里有着产生熊元启式  相似文献   

9.
企业小报,要办出企业报的特色来。过去,有的企业报不大注重抓新闻,因而办得象是扩大了的“工作简讯”。企业报是企业党委的机关报,要反映党委的意图,要指导生产和工作,这是毫无疑义的。不过,报纸不同于指令性的文件,应以发表新闻为主。从去年开始,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汽车工人报注意增加新闻,通过报道新闻来影响舆论,指导工作。第一汽车制造厂的产品换型、工厂改造工程,已列入国家重点工程之一。在工厂处于大变动、大发展的时期,变动  相似文献   

10.
一、企业报言论标题的特点相对于大型综合性报纸的言论,企业报言论有着贴近实际、立论新颖、篇幅精短、文风活泼等鲜明的特点。企业报言论本身的这些特点决定了企业报言论标题的一些特点。目前没有见到专门讲企业报言论标题方面的著作和文章,据笔者的粗略观察和归纳,企业报言论标题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转眼间,从事新闻工作已经31年,走上副刊编辑这个岗位前前后后加起来也已15年。从走上这个岗位的第一天起,怎样才能把企业报副刊办出特色这一问题就不断在我脑海里闪现,直至伴随我走过了15年的编辑历程。下面我就这个问题,结合近几年编辑《太钢日报》周末版的工作,谈一点自己的体会。企业报副刊应贴近企业,有计划地组织策划,打好舆论宣传主动仗  相似文献   

12.
增强企业报指导性与可读性是一个老话题。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媒体之间竞争的日趋激烈,企业报如何在众多的新闻传媒中对读者有较强的吸引力,以强化其指导功能,仍然值得探讨。把握特殊性企业报具有党报性质,同时又具有专业报性质,这一特点是其他报纸所不具备的。报纸的党性原则要求企业报必须按照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联系职工群众的思想和实际工作中的  相似文献   

13.
企业报作为企业党政的舆论工具,在企业发展中有着党报不能替代的作用。因此,办好企业报是企业报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企业报作为报业体系的一个分支,有其自身的特点与优势。它最接近新闻源,采访对象集中,这是其他类型报纸所无法比拟的。然而,它也有比较大的局限性。如周期长、时效性差、专业性强、报道面窄等。还有一大劣势,就是企业报受企业制约严重,实现舆论监督难。  相似文献   

14.
企业报应以何种面貌出现在企业和新闻界?应在什么意义什么层次上发挥作用?这是企业报产生几十年来许多难以确定问题的根源,也是长期困扰企业办报人员的一个根本问题,它集中表现为企业报的定位理论应当怎样去确立。对于这个问题,华中理工大学新闻系副教授申凡的新著《中国企业报研究》(以下简称《研究》)一书有较好的回答。 企业报是一种特殊的新闻纸,它既受企业性制约,又受新闻性制约,它的位置不全在新闻界也不等同于一般的企业机构,而是要在两者之间进行探寻。《研究》说,“企业需要是企业办报的第一推动力,也是企业报一切特点的渊源。”企业报作为一种新闻纸,当然要受新闻性制约并表现出新闻特点,但是,这是其第二位的属性,企业报第一属性表现为其位置的基点  相似文献   

15.
企业报不同于社会性的报纸,也不同于行业报。它有着自己的特点、优势和劣势。要说特点,它是企业的一部分,是企业党政的喉舌。它有相对可靠的经济来源。说优势,主要的是它离基层近,离生活近,报纸有相对稳定的读者群和地域的接近性。另外,企业报的老总  相似文献   

16.
上海三联书店出版。是我国第一部系统反映近一个世纪来企业报发展历史轨迹的专著。全书共有九章七十七节,汇集了中国数百家企业报的珍贵史料,全面分析了各个历史时期企业报的特点、表现及其兴衰原因,总结了企业报在政治经济宣传报道、队伍建设、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做法、成功经验与历史教训,说明了企业报的兴衰与国家的政治、经济形势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企业报是我国新闻战线一支不可忽视的方面军。《中国企业报发展史》出版  相似文献   

17.
石晓姝 《记者摇篮》2006,(11):61-62
经济报道,在企业报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和分量。因为企业坚持以生产经营为中心,因而它要求企业的报纸也必须用大量的篇幅,经常不断地、突出地进行经济方面的宣传。正因为如此,经济宣传能否显示出特色,对于整个企业报能否办出特色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那么,什么是企业报经济宣传的特色呢?或者说,衡量企业报经济宣传特色的主要标志是什么呢?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标志之一:必须具有鲜明的个性企业报在经济宣传上怎样才能有个性呢?笔者认为主要应从三个方面去努力体现:一是要体现本行业的特点。用形象的比喻来说,就是钢铁企业报应办出“…  相似文献   

18.
目前,我国由新闻出版部门登记在册的企业报大约有1000余家,未登记在册的数目也不少。企业报是我国报业系统中发展最快、数量最多的一种报纸,如果按每家报纸发行5000份计算,全国企业报总发行量大约在500万份左右,这是一个不小的数字。企业报的特点一是直接反映企业党政领导意图,  相似文献   

19.
企业报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应该说是包括多方面的。但就它的主要作用而言,就是要积极地为企业管理服务。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要为推进管理实践服务企业管理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科学,而且还引进和涉及到许多其它学科。因此企业报在这方面的服务中,既要突出报纸理论宣传的特点,又要紧密结合企业管理实践的需要。 1、侧重普及。企业报的读者绝大部分都是生产一线的职工。他们之所以在有专刊、专著发行的情况下,还拿起报纸,阅读上面的理论  相似文献   

20.
准确地判断一条新闻所具有的新闻价值,并使它得到恰当的处理,是我们办报人员必须掌握的基本功,企业报的编采人员也必须掌握这一基本功。企业报姓“企”,有着自身的特点。它是以反映发生在本企业内的各种新闻信息为己任的。这就决定了它在判断、衡量某一事实能否构成新闻,其新闻价值是大是小时,有它自己的尺度,而不能不顾自身的特点,去盲目套用大报的标准来判断衡量新闻价值。那么,企业报办报人员应如何判断某一事实的新闻价值呢?笔者认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