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一)暗示法的内容暗示法又叫启发法,是保加利亚心理学博士卢赞诺夫首创。暗示法教学论是运用心理学、生理学、精神治疗学的有关知识和规律,精心设计教学环境,系统运用暗示、联想的力量,通过听音乐、想象、智力、体力、练习等综合方式,巧妙地利用无意识的心理活动,充分挖掘心理潜力,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精神毫不紧张的情况下进行学习。它能在短时间内使学生学到较多的知识和技能,而且记得牢,这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教学新方法。这种方法曾在保加利亚的十六所  相似文献   

2.
暗示法是一种新的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是本世纪70年代提出来的.然而这种教育思想自古就有,在我国,早在三国时就有所谓“望梅止渴”的传说,这是利用语言的暗示作用在军事上运用的实例.在国外,暗示法被运用于教学实践,为保加利亚心理学博士卢赞夫首创.这种教学论是运用心理学、生理学、精神治疗学的有关知识和规律,精心设计教学环境,通过暗示、联想与想象、智力、体力、练习、音乐等综合方式,巧妙地利用无意识的心理活动,充分挖掘心理潜力,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精神毫不紧张的情况下学习,这种方法曾在保加利亚16所学校的5000名学生中实验,受到专家学者的一致肯定.近年来,暗示教学在我国许多学校得到重视,许多教师用不同的暗示方法运用于具体的教学过程中,然而暗示法在体育教学中运用还刚刚起步,本文运用暗示法的原则,结合体育教学过程的实际,来认识和归纳体育教学中的暗示法,为广大体育教学工作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暗示法”是保加利亚心理博士卢赞诺夫(Luznover)提出的。“暗示法”的教学理论是运用生理学、心理学、精神疗法的有关知识和规律,精心设计教学环境,通过暗示、联想和想象、智力、体力、练习和影视等综合方式,巧妙地利用无意识的心理活动,充分挖掘心理潜力,  相似文献   

4.
暗示法又叫启发法,是保加利亚心理学博士洛扎诺夫首先提出来的。其基本思想是运用心理学、生理学、精神病治疗学的有关知识和规律,精心设计教学环境,通过暗示、联想与想象、智力活动、体力活动、练习、音乐等方式综合运用,巧妙地利用无意识的心理活动,充分挖掘心理潜力,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精神毫不紧张的情况下学习。在自然教学中,如果老师方法不“精”,“点子”不“新”,学生就会机械地、无趣味地学习,出现“学习精神病”。为了“尽可能使学生变成自主而自动的思想家”(布鲁纳),达到学科学,用科学的目的,我应用了“暗示法”…  相似文献   

5.
暗示教育法本是一种启发式外语教学法,是保加利亚心理学博士洛柴诺夫首创。其基本原理是综合运用心理学、生理学、精神治疗学有关知识和规律,精心设计教学环境,巧秒地利用无意识的心理活动,用艺术、权威、榜样的力量,充分挖掘心理潜能,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精神舒畅的情况下进行学习。这种方法,近年来在欧美被广泛流传和采用,我国也有些专家和教育工作者在研究和运用。而且,其基本原理不仅被运用到教学领域中,同时也被运用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工作之中。  相似文献   

6.
程飞 《考试周刊》2011,(91):141-141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都具有可暗示性,尤其是青少年,他们具有一种比成人更加强烈的暗示感受性。把暗示的手段应用于教学过程是保加利亚心理学家乔治.洛扎洛夫首先提出的。暗示是常见的一种特殊的心理现象。主要是指在无对抗态度的条件下,用含蓄﹑间接的方式,对人的心理状态产生迅速影响的过程。在体育教学中,合理﹑适当地运用暗示法,会对学生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使师生产生默契,  相似文献   

7.
暗示教学法是保加利亚医学博士、心理学家洛扎诺夫于本世纪七十年代创立的。它用含蓄的间接的方法对人们的心理和行为产生一定的影响、使人们按一定的方式行动、或接受一定的信念或意见。暗示教学法运用心理学、生理学等有关知识和规律,精心创设教学环境,通过暗示、联想和想象、音乐等综合方式,巧妙地利用无意识心理活动,充分挖掘心理潜力,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精神毫不紧张的情况下进行学习。而电话教学正是讲究声、形、色相结合,借以直观地揭示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联系。如能把电教手段巧妙地与暗示教学法相结合,则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无意识心理活动,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8.
心理学认为,暗示就是在无对抗的条件下,用含蓄、间接的方法对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使其接受某种观点、意见,或按一定的方式活动。本世纪60年代,保加利亚心理学家格里戈里·洛扎诺夫将暗示法引入教育研究领域,创立了“暗示教学法”。其基本原理就是运用暗示手段开发学生个体的心理潜能,[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从教学艺术的角度看两种教学论流派●王升一、暗示教学与教学艺术六十年代,在保加利亚兴起了一种新的教学理论和方法,即暗示教学法。由于首先提出这种方法的人是医学和心理学博士卢扎诺夫,所以也称卢扎诺夫教学法。暗示教学通过一些特殊的做法,使学生异乎寻常地学得多...  相似文献   

10.
心理学认为,暗示就是在无对抗的条件下,用含蓄、间接的方法对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使其接受某种观点、意见,或按一定的方式活动。本世纪60年代,保加利亚心理学家格里戈里·洛扎诺夫将暗示法引入教育研究领域,创立了“暗示教学法”。其基本原理就是运用暗示手段开发学生个体的心理潜能,特  相似文献   

11.
在当今世界教学改革的滚滚洪流中,最为我国教育界称道的外国改革家,莫过于苏联的赞科夫和美国的布鲁纳,而保加利亚的洛柴诺夫及其暗示教学,人们却重视不够,甚至鲜为人知。认真研究暗示教学理论,对当前我国的教学改革会有许多启发。一、暗示教学简介暗示教学法是一种运用暗示手段,激发人的心理潜力,提高学习效果的教学方法,是本世纪六十年代中期,由保加利亚心理学家格奥尔基。洛柴诺夫创立的。这种教学理论建立在教育学、心理学、生理学、精神治疗学、音乐理论等多种学科的基础上,对于研究开发人类潜能、加速学习进程有明显的效果,所以又叫暗示速成教学法。最初,它  相似文献   

12.
暗示教学法用于成人教学的原理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暗示教学法用于成人教学的原理初探山东胡秀琴暗示教学法是本世纪60年代中期保加利亚的心理学家乔治·洛扎诺夫(CeorgiLoganov)创立的一种有别于常规教学方法的新的教学体系。暗示教学法主要以现代生理学和心理学,脑科学与最新研究成果为科学依据,运用...  相似文献   

13.
暗示教学     
暗示教学法,由保加利亚心理学博士乔治·洛扎诺夫于本世纪60年代中期首创。暗示教学法的研究始于1965年,最初由洛扎诺夫领导,在保加利亚成立了一个暗示教学小组,并进行了一天教一千个外语单词的实验。第二年,他们又在16所学校对5000多名学生进行实验并获...  相似文献   

14.
保加利亚心理学家、哲学博士乔治·洛扎诺夫创造了一种被称作“超级学习法”的暗示教学法(暗示,即一个人用含蓄的、间接的方式,对别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使人接受知识、意见或信念).这种教学法,在音乐伴奏下,使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用较短时间学到更多的知识、技能,而且学得扎实、牢固. 这种方法在保加利亚的十六所学校的五千多名学生中进行试验,效果良好.比如,一所小学一年级的阅读课,学生一年内学完了一般需要两年才能学完的知识,而且每周只上五天课,不留  相似文献   

15.
心理学理论指出:"暗示是一种普遍的心理现象,是环境和个人间连续不断的信息交流的一种形式,其特点是用含蓄的间接方法对人们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将暗示手段应用于组织教学,能调动学生的无意注意,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在组织教学中,暗示的表现形式可采用行动暗示法、符号暗示法、表情暗示法.而表情暗示在组织教学中尤为重要,它是师生之间沟通感情,交流思想的重要手段.那么,教师如何在组织教学中运用表情暗示呢?  相似文献   

16.
心理学理论指出:“暗示是·种普遍的心理现象,是环境和个人间连续不断的信息交流的一种形式,其特点是用含蓄的间接方法对人们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将暗示手段应用于组织教学,能调动学生的无意注意,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在组织教学中,暗示的表现形式可采用行动暗示法、符号暗示法、表情暗示法。而表J隋暗示在组织教学中尤为重要,它是师生之间沟通感情,交流思想的重要手段。那么,教师如何在组织教学中运用表情暗示呢?[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以现代生理学和心理学知识为基础的暗示教学法,近十年多来已在东西欧、北美等不少国家引起重视,不少国家相继成立了暗示学研究所。目前,保加利亚已经在全国把暗示教学法当作改变教学结构的根本原则,并取得了很好的成果。暗示是一种普遍的心理活动。研究暗示教学法的目的在于从生理学和心理学的角度去研究人脑的活动。因为人脑的活动可分为理智的逻辑思维活动和感情倾向活动两类。暗示教学  相似文献   

18.
心理学理论指出:“暗示是一种普遍的心理现象,是环境和个人间连续不断的信息交流的一种形式,其特点是用含蓄的间接方法对人们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将暗示手段应用于组织教学,能调动学生的无意注意,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在组织教学中,暗示的表现形式可采用行动暗示法、符号暗示法、表情暗示法.而表情暗示在组织教学中尤为重要,它是师生之间沟通感情,交流思想的重要手段.那么,教师如何在组织教学中运用表情暗示呢?……  相似文献   

19.
<正>一、暗示教学法暗示教学法是由保加利亚心理学博士洛扎诺夫所创。它是利用暗示的手段以激发学生潜能,从而加速学习进程的一种有效教学方法。暗示教学法强调将显意识与潜意识协调统一,创造高度的学习动机,从学生本位出发,由"苦学"变为"乐学",使学习成为一件愉悦、轻松、快乐的事情。[1]暗示教学法具有生理学、心理学等相关理论基础。(一)生理学基础20世纪60年代,美国神经生物学家斯佩里通过割裂脑实验证实了大脑左右两半球在认知功能方面有严格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在保加利亚、苏联、奥地利、法国、加拿大等国教育界和心理学界正蓬勃地开展着暗示学研究。暗示学又谓暗示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它研究暗示手段与暗示效果以及暗示手段如何引起暗示效果的规律性。暗示学研究的目的在于有效地发掘蕴藏在人身上极其巨大的生理和心理的潜力。1971年保加利亚洛柴洛夫博士发表了《暗示学》一书,从理论上揭示了暗示的奥秘,并为人类把暗示主动地应用于教育和医疗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