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4 毫秒
1.
运用文献资料、实地考察、专家访谈、逻辑分析等方法,对湘、鄂、渝、黔4省(市)边区民族民间传统体育项目资源进行实地调查.结果表明:该地区有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环境和精彩纷呈的民族民间传统体育资源优势,体现了西部地区课程资源的多样性.分析了该地区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状况及其影响的因素,提出了合理的参考意见,为经济欠发达地区普通高校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湘、鄂、渝、黔边区史前人类居住区的旧石器文化遗址不断被发现,专家、学者们都认为此时该地区的土著居民已经处于采集和渔猎的生活状态,这些旧石器时期文化和新石器时期文化就是该地区最原始的传统文化。由于受外来文化的影响,湘鄂渝黔边区的传统文化有多元性的特征。  相似文献   

3.
渝东南民族地区"一区四县",地处渝、湘、鄂、黔隆起的褶皱带地区,自然条件恶劣,农业生产方式传统,经济十分落后。挖掘该地区农村经济发展优势,转变经济发展模式,是实现民族贫困地区新农村建设和发展目标的重大举措。  相似文献   

4.
资金结构在中小企业营运过程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协调负债资金与权益资金的比例关系、优化负债资金的内部结构、调整企业权益资金的内部结构,能促使湘、鄂、渝、黔边区中小企业的资金结构最优化,更有利于促进其发展,增强其生命力与竞争力.  相似文献   

5.
资金结构在中小企业营运过程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协调负债资金与权益资金的比例关系、优化负债资金的内部结构、调整企业权益资金的内部结构,能促使湘、鄂、渝、黔边区中小企业的资金结构最优化,更有利于促进其发展,增强其生命力与竞争力。  相似文献   

6.
湘西州地处湘、鄂、渝、黔四省市边区,是一个以土家、苗、汉为主体的多民族自治州,历史上曾长期处于封建王朝和土司王、苗王的双重统治,致使交通闭塞、经济落后,传统习俗和民族风情浓郁.至今,尚较为完好地保留着多种形式的民族民间音乐活动,其内容涉及到声乐、舞蹈、器乐、歌舞、戏曲、曲艺等各个方面,淋漓尽致地展现了湘西州各族人民原始、古朴的民间音乐艺术,是中国民族音乐艺术宝库中一颗耀眼的明珠,有极高的开发和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武陵山片区位处湘、鄂、黔、渝毗连地带,少数民族人口较多,区域内高职院校信息安全教育滞后。本文在分析其滞后原因的基础上,探讨了片区内高职院校进行信息安全教育的发展方向及其教学意义,对于推进我国同类地域性特色高职院校信息安全教育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8.
土家族是中华民族之林中惟一的人口超过百万而聚居于祖国内陆湘、鄂、渝、黔交界的武陵山区的一个单一民族。在历史的长河中,土家族创造了十分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既具有杰出的价值,同时又面临濒危的状况,因此,我们必须制定科学而严密的保护计划,并使其不断得到传承。  相似文献   

9.
湘西州地处湘、鄂、渝、黔四省市边区,是一个以土家、苗、汉为主体的多民族自治州,历史上曾长期处于封建王朝和土司王、苗王的双重统治,致使交通闭塞、经济落后,传统习俗和民族风情浓郁。至今,尚较为完好地保留着多种形式的民族民间音乐活动,其内容涉及到声乐、舞蹈、器乐、歌舞、戏曲、曲艺等各个方面,淋漓尽致地展现了湘西州各族人民原始、古朴的民间音乐艺术,是中国民族音乐艺术宝库中一颗耀眼的明珠,有极高的开发和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思南地属云贵高原乌江流域、黔湘渝鄂交界的武陵山区,民族发展状况脱离不开中国历史进程的大轨迹,具备中华民族发展的共性,由于远离国家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又具备本地区民族发展的独特性。本文从源流、融合、管理、特征等方面梳理了思南的民族发展历史,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武陵山地区的民族情况,加强民族团结,加快民族发展。  相似文献   

11.
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位于重庆市东南部,毗邻湘、鄂、黔,距重庆市区650公里。是重庆最边远的县之一。区域内土家族、苗族等少数民族人口超过全县总人口的50%  相似文献   

12.
唐代,开元年间所设的十五道之一——黔中道,为今渝、黔、湘、鄂、桂结合部,幅员面积约30万平方公里,辖18个经制州和51个羁縻州。自古境内以盛产盐丹著称。在唐王朝较为宽松的政治环境下,"中原兴师,黔中独宁",经济、社会得到了发展。本文从盐的角度解读"黔"字入手,展示了以盐丹文化、多民族多种经济形态共存的文化、流官和流放文化、羁縻州文化为其内涵的黔中文化。  相似文献   

13.
民族传统体育课程思政是落实健康第一教育理念的重要基础,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是推进爱国主义教育,凝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支撑,也是传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和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动力。学校落实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下的民族传统体育课程思政建设,需要从明确民族传统体育课程思政目标、深入挖掘民族传统体育课程思政元素、丰富民族传统体育课程思政内容、完善民族传统体育课程思政评价体系、提升民族传统体育教师的思政素养等方面入手,探索民族传统体育课程思政建设价值与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14.
空竹是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具有健身、娱乐、表演和教育价值.把空竹引入体育课程是对高校体育课程项目改革的积极尝试,并且丰富了体育教学内容,传承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高校开展空竹课程具有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对部分高校教师和学生的调查研究,旨在探讨在高校开设空竹体育课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中国式摔跤是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民族特色和独特魅力,是由多个民族跤种融合演变形成。基于此,采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调查法等方法,对四川民族学院开设中国式摔跤体育课程可行性进行分析研究。研究表明:民族院校开设中国式摔跤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具有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的重要价值,既能丰富课程资源又能打造民族特色传统体育项目。  相似文献   

16.
民族传统体育在学校教育和体育教学中具有传承体育文化的作用。文章从民族传统体育与体育课程资源开发二者相结合的优点入手,进一步分析了可以通过丰富校园文化、转变教学观念、培养民族项目体育教师等途径促进二者融合的途径。将民族传统体育纳入学校体育课堂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合理挖掘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能有效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与积极性。  相似文献   

17.
在湘、鄂、渝、黔四省交界的武陵大山土家族聚居区,流传着一种古老而优美的打击曲牌音乐——打挤钹(又名打溜子)。用于婚嫁、节日等喜庆场合,喧染气氛,具有强烈的民族风格。  相似文献   

18.
语文130分,数学141分,英语134分,文科综合262分,考试总成绩667分,再算上少数民族地区的少数民族考生高考20分加分,来自湘西州民族中学311班的吴一纯今年的高考投档分是687分。 湖南龙山县里耶镇,位于湖南省武陵山腹地,湘、鄂、渝、黔四省市交界的一处小镇,吴一纯就生活在这样的小镇中,父母都是镇上一所小学的语文教师。  相似文献   

19.
土家族地区地处渝、黔、鄂、湘四省交界地区,山水纵横,气候湿润,自远古至清中期皆为原始森林重要分布区,明清时期仍为重要的皇木采办地之一.但改土归流后,随着旱地高产作物及大量移民的涌入,土家族地区的植被状况呈现恶化趋势.  相似文献   

20.
聚居在渝、黔、湘、鄂一带的土家族人,在生产和生活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民间文化信仰。由于地理环境的制约、原始思维的影响、外来文化的渗透和教育发展的不足,土家族民间文化信仰表现出原始性、渗透性和守常性的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