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8 毫秒
1.
随着国家"双一流"建设的快速推进,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已经步入深度调整的关键时期,如何发挥好学科评估在"双一流"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成为事关高等教育改革成败的重要命题。然而,高校、政府和社会等多元利益主体对学科评估有着不同的价值利益诉求,极易引发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价值利益冲突,影响学科评估功能的正常发挥。为此,我国高校学科评估应当妥善处理好实用工具理性与学术价值理性之间的矛盾冲突,强化学术价值理性在高校学科评估中的基础性作用,牢固树立"质量为先、特色为要"的学科发展理念,积极培育鼓励自由创新的学科文化,促进高校学科评估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
基于"双一流"建设高校和建设学科名单以及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的结果,分析财经类学科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双一流"建设背景下,财经类高校的主要任务是建设和冲击世界一流学科。财经类高校要想在学科建设上取得突破,必须坚持特色化办学道路,以构建一流经管类学科群为目标,建设财经国际一流高端智库,实施国际化学科特区建设,引进和培育财经领军人才,积极谋划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从而加快财经类高校迈向世界一流特色财经学科建设的步伐。  相似文献   

3.
根据国家"双一流"建设的总体要求和基本原则以及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的办学实际,提出将"基于学科,重建大学"作为建设方略,基础在于思想重建,重点在于建设学科生态系统,关键在于全面深化综合改革。基本内涵和大体路径是:以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体系的学科为基础和核心,设立学科改革特区,重塑学科生态体系,夯实学科建设基础,凸显学科发展高峰,扭转不同学科之间利益上相互割据、建设上相互割裂的不良倾向和松散状态,通过建设世界一流学科及其和谐健康的生态体系,推进学校迈入某一领域的世界一流大学行列。  相似文献   

4.
学科评估价值取向变迁既是学科评估发展的动力,又是学科评估发展的表现。我国高校学科评估经历了从工具主义价值取向到多元主义价值取向、再到中国特色价值取向的变迁。在建设"双一流"的过程中,中国高校学科评估正面临着理念性冲突、权利性冲突、任务性冲突和过程性冲突。以学科评估推进"双一流"建设良性发展,需要激活高校的责任主体、权利主体和建设主体意识,发挥社会中介组织"缓冲器""调节器"的作用,构建具有中国特色、有影响力的评估体系,建立预防腐败的奖惩制度。  相似文献   

5.
社会网络理论视阈下的高校弱势学科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科建设是衡量大学发展的重要指标.为适应"双一流"建设的发展战略和具体要求,部分高校在学科评估的绩效导向下将裁撤弱势学科作为其优化学科布局的基本方式.但无论是从学术场域内部的学科体系关联性而言,还是从社会网络结构下的权力主导与资本角逐来看,盲目裁撤弱势学科既易造成其在学科群落中的"位置感"缺失和"话语权"旁落,也可能导致整个学科组织系统失衡与学科持续发展断层.为此,重新确立弱势学科的身份认同,激活弱势学科的内生发展潜能,构建合理有序的学科生态系统,有助于打破弱势学科的生存受阻藩篱,营造学科间融通共生的协调发展氛围.  相似文献   

6.
高校科研平台可以培养和提高教师队伍的学术水平,促进学科的交叉、融合和发展,从而促进高校科研水平的提高,其建设水平决定了高校学科建设成效。我国现有的五种主要学科评估体系各有侧重,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以某高校两个全国排名第一的一级学科为例,对比两次评估数据,揭示科研平台在高校学科建设中的作用,以期更好地指导高校"双一流"建设。  相似文献   

7.
基于CSSCI数据库对"双一流"大学研究地图进行探讨,发现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对"双一流"大学研究的关注大致可分三个阶段:萌芽期、探索期和发展期。大部分高产研究机构都表现出对"双一流"大学研究逐渐增强的变化趋势。将高产作者群中各位高产作者的"双一流"大学研究成果进行前十年(1998-2007年)和后十年(2008-2017年)数据相比,发现有减少趋势和有增加趋势的高产作者人数大致相当。为推进"双一流"大学建设工作,相关建设高校可以考虑在校内组建"双一流"大学建设办公室或者"双一流"大学建设中心等机构,其专门为学校"双一流"大学建设实践工作提供相应的信息咨询与决策参考服务。基于CSSCI数据分析发现,目前"双一流"大学研究领域呈现出八个研究主题,分别是高等教育创新发展与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双一流"大学建设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一流大学建设背景下的高等教育质量提升与治理改革、中国特色的"双一流"大学建设及其评价体系、"双一流"大学建设的国际经验及启示、世界一流大学与一流学科科研竞争力评价、高等教育的学术自由与学术自治、"双一流"大学建设与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发展。此外,"双一流"大学研究领域的四个研究热点主题分别是高等教育创新发展与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等教育的学术自由与学术自治、中国特色的"双一流"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与一流学科科研竞争力评价。目前,"双一流"大学研究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建议从学科理论、方法路径和实践层面三个方面进行探索进而不断完善"双一流"大学研究内容框架体系。  相似文献   

8.
“双一流”建设已经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的一件大事,在“双一流”政策的背景下,部分高校做出了裁撤本校“弱势学科”的应对举措。为探究此类举措对高校治理产生的影响,通过文献分析法和访谈法进行研究,发现此类应对性裁撤“弱势学科”的行为对高校的学科生态发展、师资力量存续、人才培养结构等产生了负面影响。因此各学科治理主体应慎重对待“弱势学科”的治理,尊重学科发展规律,优化学科治理方式,创造学科生态健康发展的积极局面。  相似文献   

9.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中国高校学科建设与调整应该遵循政治的行动逻辑、知识的行动逻辑与市场的行动逻辑,不同学科所采用的行动逻辑也有所侧重,并且在各种行动逻辑之间要形成必要的张力。"双一流"建设背景下,中国的学科建设需要遵循政治的行动逻辑对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建设中国特色的学科体系;根据学校与学科差异灵活采用针对性的学科建设逻辑;遵循知识的行动逻辑强化学科的学术本体意识。  相似文献   

10.
我国"双一流"建设既有高校的类型结构在不同地区的分布情况,也有学科的门类结构以及各学科在"双一流"建设高校和各地区的分布情况。分析表明:"双一流"建设高校以综合类和理工类高校为主;"双一流"建设学科则以工学类和理学类为主;"双一流"建设高校的数量、学校类型和"双一流"建设学科的数量、学科覆盖面在地区分布上呈非均衡化状态。  相似文献   

11.
关于学科、学科建设等相关概念的讨论   总被引:40,自引:0,他引:40  
在论述学科内涵的基础上,介绍我国几种学科分类,明示学科与专业的关系,讨论学科建设的定义以及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的关系,指出学科建设具有与不同层次教育相适应的层次性。  相似文献   

12.
成人教育学科与相关学科的关系是中国成人教育学科体系构建必须研究的问题,主要有两个层面的问题:一是成人教育学科与教育学科的关系,这是最直接的关系;二是成人教育学科与除教育学科之外的其他相关学科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Alasdair MacIntyre's argument, that teaching is not a social practice, has been extensively criticised, and indeed teaching is normally understood more generally to be a form of generic activity that is a practice in its own right. His associated proposition, that teachers are practitioners of the discipline they teach, has, however, received considerably less attention. MacIntyre himself recognised that for teachers to be understood as being part of the discipline they teach, a broader definition of what is meant by ‘discipline’ would be required. In order to achieve this, it is necessary to make a distinction between a ‘discipline’ and a ‘profession’ and not to conflate the practice of the discipline with the practice of professional academics. Such a distinction makes it possible to argue that teachers are engaged in the practice of the discipline they teach. As recent developments in social epistemology and the sociology of knowledge have suggested, it is indeed not just possible, but arguably necessary, to understand teachers in these terms. In seeking to understand what it means to be a teacher, there is thus much to be gained from further reflection as t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 teacher and his or her academic discipline. The reconsideration of this relationship might well cause us to challenge the idea that teaching is a form of generic activity.  相似文献   

14.
15.
16.
在高等学校,学科与专业是基于不同的目的和指向而形成的两种不同的组织建制和工作系统,学科发展以推动和促进学科理论创新为目标,专业建设以培养素质优良并且被市场认可的人才为导向,他们有着各自不同的发展内涵、运行机制与价值取向。要在正确认识和把握学科发展与专业建设的内涵和规律的基础上,协调矛盾,整合目标,促进高校教育事业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7.
规训与纪律     
“百名学者评论中国教育”专栏,以教育研究者的角度,就教育理论和实践中的热点、焦点、难点、冰点问题发表各种建设性见解。一事一议,或提出问题,或分析评论,力求形成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之势,激活中国之教育学术。特邀教育界有影响的专家学者参与,以教授和博士为主办成一个高层次论坛。各位同仁可就教育理论与实践中的重要问题写成评论,每篇2000字—3000字为宜,诚请各位专家在百忙中赐教赐稿。  相似文献   

18.
19.
学科与研究     
中原 《开放教育研究》2004,(2):F002-F002
远程教育是否为一门学科?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国际上曾 有过一场不小的争论。而在中国,台面上虽未曾有过,但在台下却 有过不大的较劲,当然那只是近几年的事。这种较量,不像霍姆伯 格与鲁姆勃尔的重量级角斗,充其量也只能算是些热身。远程教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新兴学科面临的主要问题,概括归纳出新兴学科的主要特征,以网络空间安全学科为例,认为加强学科建设、培养优秀人才必须解放思想。特别是对于新兴学科高层次人才培养,应该给予特殊的政策支持:即特殊的选才机制,特殊的导师选聘方式,特殊的人才培养模式,特殊的激励配套政策,特殊的军民融合、共享共建的人才培养路径。提出高等院校在推进新兴学科建设和高层次人才培养上要敢于主动作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