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邓文迪被称为"现代版灰姑娘",她的人生路,特别是1999年与大她37岁的传媒大亨默多克的结合,让人们对她的"惊天飞跃"诧异不已。其中自然少不了质疑,但邓文迪始终不加理会,倔强地挽紧老默的臂膀。2009年12月初,澳洲新闻网站Crikey披露,78岁的默多克和他41岁的中国妻子邓文迪婚变,"两名女儿同时就失去财产继承权,远在美国的新闻集团高层已公开讨论二人分居事宜……"这则消息在全球炸开了锅。邓文迪被称为"现代版灰姑娘",她的人生路,特别是1999年与大她37岁的传媒大亨默多克的结合,让人们对她的"惊天飞跃"诧异不已。掺杂在其中自然少不了质疑,但邓文迪始终不加理会,倔强地  相似文献   

2.
走过了3个年头的无锡市郊区广播电台,在9月12日她3周岁生日的这一天,又在早间新闻的形式和编排上作了一番全新的探索和尝试。这档早间新闻节目,由“国内新闻”“港台传真”“国际新闻”“体育消息”“兄弟报台”“追踪报道”“时事经纬”等12个栏目组成,总长度为3个小时。标志性的举动是在新版新闻节  相似文献   

3.
吕慎 《新闻实践》2002,(12):24-25
今年北京最热的一天,我正在中国人民大学“闭门”苦学英语,朋友打来电话:“你得了中国新闻奖!”我知道这一定是杨荣老师采写的那篇消息《交口县委大院竟挖出升官符》获了奖,作为编辑之一的我不过是沾了他的光,忝居此列。不过,惟一值得“自满”的是,在编辑这条消息时,我就感觉:如果这篇文章能去参加中国新闻奖的话,肯定能得奖。  相似文献   

4.
她自有盖茨比的痛苦、激昂、绝望,在她那灯火辉煌的眼里,我们看到了这个世界的面貌,被谎言掩盖的虚拟真相,喧嚣如斯,孤独亦如斯。《邓文迪:我不是传奇》第161页附配的是2013年5月5日,邓文迪在美国参加电影《了不起的盖茨比》特别放映会的新闻照片。吊诡的是,近日,随着这部电影中文版在中国的上映,邓文迪已先后陷入"离婚门""间谍门"等传闻的纷扰。这个在默多克新闻集团"窃听门"听证会上用一记猛拳保护自己前夫,从而震惊世界的凶悍"虎妻",如今该用怎样的方式来保护她自己,并击  相似文献   

5.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而注入浓重的情感色彩,则是锤炼精彩消息标题的重要手段之一。请看下面这条消息标题: “唉呀呀!为了同桌的她(引题),四龄童心烦喝白酒半斤”(主标题)。 1999年1月1日《羊城晚报》刊登的这条消息提供的新闻事实是:一天,武汉市某幼儿园一四岁男童主动邀同桌的女童玩耍被拒绝。为此,男童心中烦闷,郁郁寡欢,回家后偷偷喝了半斤白酒,造成酒精中毒。幸亏  相似文献   

6.
“据悉”一词,现在颇受一些记者的青睐,经常用在消息中。而使用频率最高的,又主要是这样两类消息:会议消息和根据机关提供的材料编发的消息。这并非“据  相似文献   

7.
“民间讲座大家都在推,能推一点是一点。这就是力量。自下而上很有力量的,因为它是自发的,它是真需要,这就是社会责任。”北京市人大代表,著名作家冰心之女吴青快人快语。她认为现在最需要的就是法制、爱心、诚信,整个中国都在呼唤真、善、美,但求索是艰难的,因为“每个人都不说话,现在大家遇到事情都是捂着眼睛,一会儿探出头来看看,问‘过去了吗?’”  相似文献   

8.
看板     
《中国新闻周刊》2010,(17):88-88
凯瑟琳·泽塔-琼斯入围托尼奖 2010年托尼奖提名揭晓,泽塔-琼斯入围音乐剧最佳女主角,代表作是《小夜曲》。她听到消息后欣喜地说:“现在我获得了曾经梦想的托尼奖提名,这真是为我将要上演的戏剧锦上添花。”颁奖礼将于6月13日在纽约举行。  相似文献   

9.
去年12月,前苏联解体成为世界新闻界关注的热点。《今日美国报》记者杰克·凯利写的《饥饿迫使人们卖掉心爱之物》这条消息,可以说是别具一格。这篇消息朴实无华,主要写了一位年老的寡妇卖掉她心爱的牧羊犬的故事。“这位瘦小的孀妇一连4小时站在地铁通道里哭哭啼啼,想把她最好的朋友——一只瘦弱的牧羊犬‘恰帕’卖掉。”“那只狗是在她丈夫4年前患癌症病逝后朋友们送给她的。”“恰帕”虽是一只狗,但是在丈夫死后,马洛费耶娃早已把它当成了朋友,是她晚年须臾不可离开之物。但她每月的养老金240卢布,只够买几个面包,一些胡箩卜和一块熬汤用的骨头。为了“恰帕”的生存,也为自己换几个面包,她只好把“朋友”卖掉了。  相似文献   

10.
媒体用7年的时间,把邓文迪描绘成了谋夺财产的野心家,除此之外,别无其他等待了漫长的3年,人们终于看到了邓文迪的新动作:邓文迪正与新闻集团高管一道工作,试图将社交网站“我的空间”(My Space)带入中国。  相似文献   

11.
1999年11月20日──一个不平凡的日子。她的不平凡,不仅仅是因为这一天距公元2000年整整50天,离澳门回到祖国的怀抱还有30天,更由于这一天,我国第一艘太空试验飞船“神舟”号发射成功,因而成为中国航天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正是在这个不平凡的日子,军报夜班的同志度过了难忘的不眠之夜。20日晚上,总编室和时事部夜班的同志们同往常一样按时来到平台夜班办公室。先是阚士英副总统给大家带来振奋人心的消息:我国第一艘太空试验飞船已于今天早晨6点半在酒泉发射成功。大家在欢欣鼓舞的同时,首先想到的是:作为军报,我们应如何处置…  相似文献   

12.
一张铅印四开四版日报,登的全是些“火柴盒”、“豆腐块”式的消息。连专访也是微型的,不越600字。言论更短,“信息论坛”只有百字多点,这便是江西《信息日报》。两年多来,全国有百多家报刊转载了她的消息2000多篇。一些省市的电视台、广播几乎二、三天就转发一次。该报有一支精干的队伍,连小车司机在内,全报社只有35人.在北京、上海、福建等地没有记者站,派有常驻记者。四个版面上,平均每版只有三个人.大量兵力都投入采访第一线。一条条独家新闻凝聚着的是他们辛勤的汗水。该报年轻人占70%,从1984年10月1日创刊到现在,记者的足迹遍布全国大多数省市到自治区。记者走到哪里,朋友就交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新闻界重提“让消息唱主角”的口号,抓住了搞好新闻工作的“牛鼻子”。这一原则应当长期遵循,并走出“喊一次好一段,糟下来再次提”的怪圈。消息主角地位的回归,必须实现从数量到质士的定位转移,求得经与质的和谐。这是消息专栏生存的必要。现在,不是报纸上的消息太少。打开报纸,从要闻版到经济版、政治文教版,一般情况下,各版消息的条数远远大于其它品种的新闻条数。但为什么从新闻界到普通受众,都有“消息成了报纸上的配角”这一感觉呢?关键在于报纸上会议消息太多,基层鲜活消息太少;一般消息太多,精彩消息太少;冗…  相似文献   

14.
当我写下“消息要叙述事实”这个标题时,自己都感到在说一句没有意思的话,因为这不论对消息的作者还是读者来说,都是常识.但是看看我们的一些报纸,这句话还不得不反复说,因为没有具体事实的“消息”俯拾皆是,不是个别现象,尤其是一些机关报,用抽象的政治报告话语编织消息已经成为常态,感觉不到是个问题.鉴于现在提倡“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河南日报请我去讲讲,我提前看了几份报纸,这里随手拿一篇头版的消息做例子,分析一下这类消息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今年春天,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学习节目举办了人才问题广播讲座。在这个讲座基础上整理而成的《成才之路》一书,已同读者见面。这个讲座和这本书,在听众和读者中引起了较热烈的反响。讲座播出过程中,中央台收到听众来信达2,700多封。有的听众在信中说:“你们的节目硬是象吸铁石似的,将我吸引住了”;“我听了一讲又盼着听下一讲”。人才问题广播讲座为什么能吸引住听众?怎样才能把广播讲座办成“吸铁石”?作为人才问题广播讲座的编者之一,我想就这个问题谈几点粗浅的体会。  相似文献   

16.
新闻时效,历来是判定新闻价值的重要标准。在近代报纸产生之后,特别是晚报产生之后,更多地在报纸上刊发当天的消息,成为编辑和记者们共同努力的目标,也成为各家报纸之间相互竞争的主要手段之一。“今日消息今日报道”(Today’ s News Today)的“TNT”模式,成为报纸最优时效的标志。 然而在广播电视出现之后,先进的技术优势,打破了新闻时效的原有局限,把核定新闻时效的最小标准,由一天降低到几个小时,甚至是几分钟。而广播电视的现场直播,则使新闻报道与新闻事件同步而行,“现在消息现在报道”(Now N…  相似文献   

17.
6月15日,《经济日报》头版发了一条消息,报道地处西部边陲的乌鲁木齐铁路局,“截至6月15日十八时,胜利实现安全生产一千天,创全国铁路安全生产最高纪录。”这条报道不准确。 众所周知,全国铁路安全生产最高纪录,不是1000天,而是2000天。这一纪录是柳州铁路局于6月2日创造的。柳州铁路局的安全生产天数,比乌鲁木齐铁路局高一倍——多1000天。当时,这条消息,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人民日报和经济日报(6月5日)都报道了。6月3日的人民铁道报,不仅在报眼显著位置突出报道了这一消息,还在四版发了一个版的广告专页,热烈祝贺柳州铁路局实现安全生产2000天,称赞柳州铁路局“创造了共和国铁路局安全生产之最”。 那么,为什么把乌鲁木齐铁路局实现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18.
中央电视台“正大综艺”节目的主持人杨澜,以她的清纯、质朴、反应敏捷,赢得了观众的好评。最近还被某杂志社推选为“当代青春偶像”。一位记者立刻拨通电话,把这个“喜讯”告诉了杨澜的父亲。——不料这位北京外国语学院的英语教授听到后却回答说:“这个消息对我们来说,是个坏消息。”为什么是“坏消息”泥?杨教授说:“杨澜不过是一个刚刚毕业的大学生而已,杨澜之所以能有今天的知名度,完全是由她的职业所决定的。现在外面有些人把她说得神乎其神,其实我看她节目主持得并不很好,还有很多不足。她自己也很不满足。我们总是提醒她要不  相似文献   

19.
“洋和”一词,无以考,但意思是大家理解的。现在一名“真正”的西方记者,法国的阿尔萨斯最新消息报记者在大庭广众之下,在庄严的中外记者招待会上,竟然当众造谣,出尽洋相,不能不使人愕然。现在照录如下:在9月26日我们党中央新领导班子举行的中外记者招待会上,他提问道:“总书记,我认识一个女学生,她在6月3日晚上的那场行动中受了伤,其后几天她遭到了逮捕,并遭到了拘留,而且也受到审问,然后,她就被遣送到四川的一个砖厂劳动。在她到四川的第一个星期里,就被当地的农民强奸了三次。我的问题是,这种对学生的严厉的措施,同您所说的理解学生,团结学生和认为他们是祖国的未来,这是否是一致的呢?”这个问题,粗一听真能使人一怔,因为他言之凿凿:“我认识一个女学生”,“她在6月3日……受了伤,其后……,并……,而且……,然后……,就被……。”在“认识”一词  相似文献   

20.
近日从武汉地区一家报纸上,读到一则字数不到二百,报道未来三天有雨的气象消息。读后尝到一种“挨训”的苦涩滋味。消息只两段,开头一段,竟没有新闻信息,纯系训人。现将这一段抄录如下: 绵绵一天的雨给武汉市民好好“上了一课”,什么叫梅雨。如果对此“认识”不够的市民在这三天里仍可以“继续学习”。(抄录完) 这一段训的不是一人,而是一大片——武汉市民。不说武汉人,就是长江中、下游广大地区的群众,只要成年,大概没有不知道什么是梅雨的。在新闻的开头,发这样训人式的议论,有什么必要?有什么新闻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